4-樁基鉆孔施工技術交底-旋挖鉆.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2898
2024-09-21
7頁
33.92KB
1、旋挖鉆樁基鉆孔施工技術交底書(三級)工程項目: 編 制 者: (簽字)復 核 人: (簽字)審 核 人: (簽字)日 期: (簽字)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工程名稱受控編號主送單位日 期接收單位接收人交底內容:適用范圍:旋挖鉆樁基鉆孔施工。一、作業準備1、技術準備(1)施工前應先根據設計資料,結合現場實際地形、地質情況,明確旋挖鉆設備型號與數量需求。(2)制定樁基施工方案,確定合理的鉆孔方式。(3)作業指導書編制完成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和現場施工人員認真學習。并召集技術人員閱讀、審核施工圖紙,熟悉規范和技術驗收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相應的應急預案。(4)現場施工前對2、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5)確定相應施工項目的內業資料表格及檢驗批劃分情況。2、材料機具準備吊車、旋挖鉆、挖掘機等。3、作業條件準備(1)施工前首先對場地內雜物進行清理,換除場地內軟土,平整壓實。(2)施工用臨時設施準備就緒。(3)施工人員提前做好機械設備的檢查、維修、調試運轉,以保證施工期間的設備完好性。(4)場地經過夯實或碾壓。(5)夜間施工時,施工場地應根據需要安裝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6)施工前,必須進行詳細的現場施工調查,摸清施工范圍內埋設的光電纜、水管路等走向、位置,并進行拆移或保護。(7)完成必須的3、臨時設施,包括生產設施及生活設施及機械進出及土方運輸道路,夜間施工時,要準備碘鎢燈等照明設施。二、施工工藝流1、工藝流程鉆機對位開鉆鉆進成孔2、操作工藝(1)鉆機對位由旋挖鉆駕駛員將旋挖鉆設備駕駛至孔口,進行對位工作,要求鉆頭偏差不大于5cm。 (2)開鉆開鉆前應在護筒內存進適量泥漿;開鉆時宜抵擋慢速鉆進,至護筒下1m后再以正常速度鉆進;使用旋挖鉆機時,應將鉆頭提離孔底約20cm,待泥漿循環暢通方可開始鉆進。(3)鉆進鉆進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土層變化,對不同的土層采用不同的鉆速、鉆壓、泥漿比重和泥漿量;在砂土或軟土等容易坍孔的土層中鉆孔時,宜采用慢速輕壓鉆進,同時應提高孔內水頭和加大泥漿比重。提4、升鉆頭過程中鉆頭應均勻起落,不得碰撞孔壁;每次傾倒完鉆渣后重新鉆進前應將鉆頭提離孔底20cm30cm,待泥漿循環正常后下落鉆進。鉆孔至設計高程時,應將鉆頭提離孔底5cm10cm,鉆頭勻速旋轉,泥漿繼續保持循環,至泥漿分離器基本無鉆渣時停機檢孔。每鉆進1m清渣時,均檢查并保存土層渣樣,記錄地層變化情況,遇地質情況與設計發生差異及時上報設計及監理單位,研究處理措施后繼續施工。鉆孔施工鉆渣采用運渣車運至棄土場。(4)成孔在達到鉆孔設計深度時終孔,在終孔后經項目部技術員自檢并合格后,通知監理工程師進行成孔檢驗,檢驗孔型、孔深、孔徑、垂直度等,并通知設計代表對地質巖樣進行確認,并填寫終孔檢查記錄。檢查合5、格后再進行清孔作業。成孔后要檢查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孔徑不小于設計樁徑,傾斜度小于1%,孔深不得小于設計規定,沉渣厚度小于5cm。清孔厚泥漿指標要求:泥漿比重要求在1.031.09之間,粘度在1720Pa*s;含砂率小于2%,膠體率大于98%。三、質量標準(1)鉆機對位時鉆頭中心與樁孔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2)鉆進過程中泥漿指標要達到以下要求:各階段鉆孔中泥漿性能指標性質階段試驗方法新制泥漿循環再生泥漿清孔泥漿容重(g/cm)1.11.081.21.061.1泥漿相對密度劑粘度(s)222920251720標準漏斗粘度計失水量(ml/30min)10141610濾紙、玻璃板泥皮6、厚()1.01.5121尺量膠體率()1009695量筒含砂量()1.00.332.0含砂率計PH值81089810試紙(3)成孔后采用檢孔器檢查孔型、孔徑:檢孔器為鋼筋制作,有效長度為46倍的樁基直徑,且不小于6m,外徑不小于設計樁徑,成孔后,利用吊車吊起檢孔器放入成孔孔位,以檢查鉆孔樁孔型及孔徑。(4)鉆孔成空質量標準要求如下表:鉆孔成孔質量標準項目允許偏差孔的中心位置(mm)50mm孔徑(mm)不小于設計樁徑傾斜度1%孔深不小于設計規定沉淀厚度(mm)50mm清孔后泥漿指標相對密度1.031.09;粘度1720Pa*s;含砂率2%;膠體率98%四、質量問題預防及注意事項(1)成孔檢查檢測7、孔深與沉渣時應采用以下方法:孔深:利用測繩檢查,將測繩底端放置一垂球或長度為20cm的鋼筋棍,放入孔位中,經確認到達孔底后,在護筒頂部測繩位置做出標記,緩慢提升,再測量標記位置到垂球或鋼筋棍底的長度為孔深。孔底沉渣厚度:同一種吊錘、同一種吊法,某兩次測得孔深之差。(2)關于鉆孔過程中的要求與質量保障措施:開鉆時孔位必須準確,使初成孔壁豎直、圓順、堅實??變人桓哂谧o筒底腳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鉆孔時分班組連續作業,認真填寫施工作業記錄,每鉆進2m或地層發生變化處均應撈取渣樣,進入持力層每隔0.5m撈取一次渣樣,渣樣要沖洗干凈并作標識、登記并用專用渣袋留存,每袋不少于0.5k8、g,并與地質設計資料進行核對。鉆孔到達設計深度后,對孔位、孔徑、孔深和孔形進行檢驗,用測繩復核成孔深度。檢測鉆孔灌注樁的垂直度主要儀器為鉆孔灌注樁垂直度檢測儀。填寫鉆孔記錄表。五、安全措施(1)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腳。(2)基坑周圍應明確警示堆放的鋼筋線材不得超越基坑邊2米范圍警戒線,基坑邊警戒線內嚴禁堆放一切材料。(3)機械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它作業。(4)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場指揮,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規定的路線行駛,防止撞車。(5)工地供電用電線路采用高架或埋地敷設,原9、則上不準明敷。(6)各種電器設備,符合一機一箱一閘一保的用電要求。六、文明、環保措施(1)施工過程中對區域內既有構筑物注意避免大型機械對其產生碰撞;對施工區域內的既有管線注意保護,杜絕野蠻施工。(2)施工作業人員佩戴工作牌,工作牌上注明工種、姓名。(3)對施工現場設置標識標牌,做到明顯、清晰、規范。(4)施工場地內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防止場內積水。(5)施工現場電線線路條理有序。(6)做好當地水系、植被的保護工作,在施工時對路基邊坡及時進行防護與植被綠化,施工車輛不得越界行駛,以免碾壞植被、莊稼、鄉村道路等。(7)機械存放點、維修點、車輛停放點以及油品存放點做好隔離溝,將其產生的廢油、廢水或漏油等通過隔離溝集中到隔油池,經處理后進行排放。(8)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盡可能減少灰塵對生產人員和其它人員造成危害及對農作物的污染。(9)工程取土、挖方符合所在地相關管理辦法的規定,取棄土時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遍地開花式的無序作業,進行有序開挖取土,減少對生態的破壞。接底單位負 責 人接底項目日 期接 底 者 簽 字接底單位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