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組合式鋼結構及框架結構體育場測量施工方案中建.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2981
2024-09-21
20頁
526.04KB
1、XX市體育中心建設項目承包單位 中國建筑XX工程局有限公司監理單位XX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號 編 號 FA002 (A-3)施工技術方案報審表 致監理工程師:現報上 測量施工方案 工程的技術、工藝方案、方案詳細說明和圖表見附件,請予審查和批準。附件:測量施工方案 承包人: 年 月 日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監理工程師: 年 月 日指揮部意見: 經辦人: 年 月 日負責人: 年 月 日共3份,承包人報送監理工程師1份,指揮部1份,1份返回承包人存檔。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方案)審批意見表方案名稱:測量施工方案項目部名稱:中國建筑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市體育中心項目經理部編制人員:技術質量部: 審核2、: 年 月 日項目部各部門會簽安全環境部: 年 月 日工程管理部: 年 月 日物資設備部: 年 月 日商務合約部: 年 月 日項目總工程師:審批: 年 月 日XX市體育中心建設工程測量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中國建筑XX工程局有限公司XX市體育中心建設工程項目部2012年4月17日目錄1.工程概況12. 編制依據13. 現場測量組織、測量內容、測量方法23.1 測量專業人員配備23.2. 主要工程測量內容23.3 主要測量方法24. 場區首級控制網的測設34.1首級控制網起算點的測設34.2場區控制網的加密測設35.平面軸線控制網測設35.1 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35.2 主軸線控制網的3、測設55.3 軸線控制網的加密測設56. 高程控制網的測設56.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56.2 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技術要求56.3 水準點的埋設及觀測技術要求67. +0.00以下軸線測量67.1 土方開挖施工控制測量67.2 基礎平面軸線投68.0.00以上部分軸線測量78.1 內控網的布設78.2 軸線投測方法89. 0.00以下部分標高控制109.1 高程控制點的聯測109.2 0.00以下標高的施測109.3 標高校測與精度要求1010. 0.00以上部分標高傳遞1010.1 水準點的檢測及要求1010.2 結構施工中樓層標高傳遞方法1011 鋼結構安裝測量1111.1平面控制網114、11.2高程控制網1111.3鋼結構施工測量1112.市政、園林測量和體育設施測量1412.1道路、管線測量1412.2園林景觀測量1412.3體育比賽設施測量1413. 質量保證措施1414. 測量管理及資料編制1515. 測量設備配置一覽表1616. 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161.工程概況XX市體育中心位于XX路以東、XX路以北、XX湖及現狀大電廠鐵路專線以南、潛江路以西水系西部。包括主體育場、游泳館、全民健身館、體育學校、水池泵房、地下車庫以及室外工程等組成,總用地面積566202.09m2,總建筑面積137547.39m2,地上建筑面積123427.11m2,地下建筑面積14120.28m5、2。體育場混凝土部分結構體系為框架,分為A、B、C、D四個區共設十道伸縮縫。A區框架為地上五層,結構高度為32.04米;B區框架為地上六層,結構高度為32.04米;C區框架為地上二層,結構高度為13.52米;D區框架為地上三層,結構高度為16.60米;室內外高差0.40.7m。鋼結構部分結構形式為桁架與網殼組合的雜交結構。游泳館主體結構體系為框架,地下1層,地上3層。游泳館建筑總高度:9.7922.63米,長寬:154.5m95m。屋面上方為鋼結構網架。全民健身館混凝土部分結構體系為大跨度框架,整體分為A和B兩個場區,由中間休閑區連接在一起。室內外高差0.450.90m。地上三層,A區局部為一6、層地下室,A、B區及休閑區均為鋼結構網架屋面。建筑總高度:23.950米。體育學校結構體系為框架結構。主體建筑均為3層,建筑總高度:教學樓為18.20米,宿舍樓為14.50米。XX市體育中心工程占地面積大、工程規模大、造型復雜,涉及到土建施工、道路、管線、大型鋼結構安裝,測量控制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了確保施工進度和施工精度,提高施測效率,在測量工作中,將全面推行數字化測量控制技術2. 編制依據1 、 XX體育中心工程建筑施工總平面圖、軸線定位圖,圖紙編號:J施-02、J施-03、J施04。2 、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CHT 2009-2010 3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7、6-2007。4、建筑 變形測量規程JGJ 8-2007。3. 現場測量組織、測量內容、測量方法3.1 測量專業人員配備本工程擬定由4人組成駐現場測放組,人員配置見表3-1。表3-1 測量組人員配置一覽表崗 位數量職稱職 責測量工程師1工程師質量管理、技術總結、校檢審核測 量 員1助理工程師資料編制、方案實施、儀 器 操 作測 量 工2技工儀 器 操 作、方案實施3.2. 主要工程測量內容1 、場區平面控制網的建立 2 、建筑物平面軸線控制網的建立和建筑物的定位放線。3 、 建筑物高程控制網的建立和高程基準點的引測與閉合。4 、 基礎施工測量、結構施工測量。5、沉降監測、基坑監測(結構施工期間8、)、塔吊監測、數據處理與分析、信息反饋。3.3 主要測量方法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我們選取的主要測量方法和儀器見下表3-2。表3-2 主要測量方法一覽表測量項目測量儀器測量方法依據標準與規程場區平面控制網的建立南方RTK(1+1)、中維ZT-20R全站儀主軸線定位與控制中維ZT-20R全站儀建筑方格網法工測量規范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軸線加密測量中維ZT-20R全站儀直視法+光電測距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高程控制網的測設Sokkia PL1精密水準儀三等附合水準導線測量法工程測量規范軸線投測TDJ2經緯儀(電子、光學)直視法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4. 場區首級控制網的測設 4.1首級控制網起算點的測設 9、由于該工程建筑物多為曲線組合的橢圓形建筑體,本工程首級控制由建設單位委托XX市勘察測繪院采用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按照一級導線精度要求進行布網測設,具體精度詳見表4-1表4-1 RTK平面控制網測量技術指標一覽表等級相鄰點間平均邊長/m點位中誤差/cm邊長相對中誤差與基準站的距離/km觀測次數起算點等級一級50051/2000054四等及以上二級30051/1000053一級以上三級20051/600052二級以上4.2場區控制網的加密測設 本工程場區內首級控制網的加密測設以XX市勘察測繪院提供導線點132(A=707.133,B=361.959)、117(A=589.522,2810、6.597)、136(A=296.497,435.316)、142(A=212.497,435.316)為起算依據,采用附合導線法按照城市一級導線測量精度要求進行布設,點位均位于通視條件良好,地質堅固地段,具體導線測量精度與平面布設詳見表4-2.5.平面軸線控制網測設5.1 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1) 平面控制網測量系統的選用:本工程根據設計要求采用XX市地方獨立坐標系統和國家56黃海高程系統。2) 平面控制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3) 平面控制網的布設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進行測設。4) 控制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5) 樁位用混凝11、土保護,工程施工中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見圖5-1。表4-2 附合導線平差計算成果表工程名稱:XX市體育中心工程點名觀測角度(dms)改正數(s)方位角(dms)觀測邊長(m)改正數(m)邊長平差值(m)XY132212.3902707.133361.95911775.58511.68108.3753115.5520.000115.552589.522286.597K3209.14381.68137.5229411.0980.002411.100552.606396.093K2284.31491.68242.2415412.9660.001412.967247.701671.8412、0K1337.16031.6839.4017202.798-0.001202.79756.401305.854142140.19451.68360.0000212.497435.316136296.497435.316略圖觀測說明與精度評定:1、 本次導線測量采用2級全站儀進行角度測量、測距標稱精度為(1mm+2ppm)2、 本次導線測量平差計算工作采用ESDPS V4.0 工程測量數據處理系統按照城市一級導線測量精度要求進行數據平差計算處理3、 閉合差及精度評定角度閉合差w = 8.4(s)、縱坐標差fx = 7mm、橫坐標差fy = 1mm全長閉合差fs = 7mm、相對閉合差k = 1:13、167978導線全長s = 1142.414m測量: 計算: 復核: 計算日期:2012-04-15圖5-1 軸線控制樁護樁示意圖5.2 主軸線控制網的測設XX市體育中心工程主軸線控制網采用中維ZT-20R (2,1+2ppmD)智能型全站儀進行測設。按照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控制網精度符合表5-1規定:表5-1 主軸線控制網技術要求等 級測角中誤差()邊長丈量相對中誤差一級91/240005.3 軸線控制網的加密測設經校測精度指標符合要求后,根據施工方案中流水段的劃分,對主軸線控制網進行加密,以滿足施工的需要。加密方法在原主軸線方向上采用內插法進行,軸線定位、控制平面圖詳見附圖14、5-1。6. 高程控制網的測設6.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1) 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2) 根據場區內甲方提供的水準點布設場區高程控制網,具體水準導線點布置詳見附圖6-1。6.2 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布設為三等水準網,水準測量技術要求見表6-1表6-1 三等水準導線測量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中誤差(mm)路線長度(km)水準儀型號水準標尺觀測次數附合閉合差(mm)三等(國家)650DS3、DS1雙面、因瓦往返各一次12三等(企業)650DS3、DS1雙面、因瓦往返各一次10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15、線長度(km)6.3 水準點的埋設及觀測技術要求1) 水準點的埋設水準點選在土質堅硬,便于長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水準點應選設在穩定的建筑物上(如水泥墩柱等),點位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場區內及周圍須有3個首級高程基準點(業主方提供),水準點間的距離控制在50m-100m。2 ) 水準觀測的技術要求見表6-2。 表6-2 三等水準測量觀測精度要求等 級水準儀型號視線長度(m)前后視距較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基輔分劃讀數差(m m)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三等DS3、DS175250.32.03.07. +0.00以下軸線測量7.1 土方開挖施工控制測量利用工程定位時16、導到開挖面以外的平面軸線控制網作為土方開挖控制網。土方開挖時,用白石灰撒出開挖上口線。根據土方工程分層分階段施工、分階段交付的特點,為滿足施工的需要,要對控制網進行加密。機械開挖時,要按設計標高由高到低分層進行,為下層開挖提供測量放線工作面。開挖時,根據控制軸線翻樣后的基底標高平面圖,測設出各坑位的上口及下口位置樁,用白石灰撒出開挖邊界線,上口樁位允許誤差為50mm,下口樁位允許誤差為20mm。7.2 基礎平面軸線投1) 軸線投測方法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將DJ2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所需的軸線投測到施工的平面層上、在同一層上投測的縱、橫線各17、不得少于二條,以此作角度、距離的校核。一經校核無誤后,方可在該平面上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及細線。在各樓層的軸線投測過程中, 上下層的軸線豎向垂直偏移不得超過3mm。軸線投測方法詳見圖7-1。2) 在施工過程中,每當施工平面測量工作完成后,進入豎向施工時,在墻、柱拆模后,應在墻、柱體立面抄測出建筑1米水平標高線。(1米標高線相對于每層設計標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3) 當每一層平面或每段軸線測設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向監理報驗。4) 自檢時,要重點檢查軸線間距、縱橫軸線交角, 保證幾何關系正確。5) 驗線時,允許偏差如下: L30m 允許偏差5 mm30 mL60 m 允許偏差118、0 mm60 mL90 m 允許偏差15 mm90 mL 允許偏差20 mm軸線的對角線尺寸,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注:H表示建筑物高度圖7-1 基礎平面軸線投測示意圖8.0.00以上部分軸線測量為了保證軸線投測的精度,滿足結構、安裝的精度要求,0.00以上平面軸線控制采用內控法。8.1內控網的布設 (1) 在0.000平面施測前,采用中維ZT-20R (2,1+2ppmD)智能型全站儀按二級建筑平面控制網精度要求對原有地面控制樁位進行一次校測,以此確保軸線控制點的正確性。(2) 校測合格后,將控制主軸線投測到首層平面上,并對邊、角值進行校測,邊角的各項精度必須符19、合表8-1中的規定。表8-1 二級建筑平控制網技術要求等 級測角中誤差( )邊長相對中誤差二 級121/15000(3) 內控點基準點埋設采用15cm15cm8mm鋼板制作,用鋼針刻劃出十字線,鋼板通過錨筋與頂板鋼筋焊牢, 鋼板片下用砼灌實抹平,但不能覆蓋鋼板面,嚴禁在控制樁1m2范圍內堆放鋼筋、模板、鋼管等雜物,嚴禁任何人員用任何物體砸、撬鋼板。 (4)0.000以上各層(一般在二層以上,含二層)底板面在各控制點的正上方相應位置預留一個200mm200mm孔洞(激光束通孔)。預留洞口嚴禁覆蓋,并嚴防雜物從預留洞口墜落。內控點具體做法詳見圖7-1圖8-1內控點布點示意圖8.2 軸線投測方法(120、) 投測方法將DZJ2垂準儀架設在首層平面鋼板控制樁上,接收靶放在投測樓層面的相應預留洞口,架設好垂準儀后,打開發光電源,將光線投測到所需樓層面上,調整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適當挪動接收靶,接收靶的“十”字交點移至激光斑點上,輕輕轉動垂準儀,激光斑在接收靶上形成一個激光圓,激光圓中心即為控制的接收點。依次投測下一點,直到所需控制點投測完畢。對接收點組成的控制網進行角度、距離閉和測量,滿足精度要求后即作為該樓層的平面控制網,并以此作為本樓層方線和鋼柱校正的依據。(2) 將檢定合格的經緯儀架設在接收靶上,后視較長邊,依次投測出主軸線;然后再校核主軸線軸跨及夾角,各邊角符合施工精度規范要求后,方可測定21、其它各軸線。(3) 激光光斑圓的直徑允許偏差(指接收靶上的允許偏差)見表8-2、8-3表8-2 垂準儀投測精度要求樓 層 高允 許 偏 差100米15mm(4) 投測面內軸線允許偏差見表7-2表8-3 平面軸線投測精度指標要求軸 線 間 距(m)允 許 偏 差(mm)L 30m5mm30L 6010mm60L 9015mm圖8-1 0.00以上部分軸線投測示意圖9. 0.00以下部分標高控制9.1 高程控制點的聯測 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引測方法見圖9-1。圖9-1 0.00以下部分標高引測9.222、0.00以下標高的施測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應標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據基坑情況,在基坑內埋置固定的標樁,將高程引測到標樁上。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于施工中使用。9.3標高校測與精度要求每次引測標高需要作自身閉合外,對于同一層分幾次引測的標高,應該聯測校核,精度要求如下:每層標高測量偏差不應超過3mm 30m H 60 m 10 mm10. 0.00以上部分標高傳遞10.1 水準點的檢測及要求1) 對場內測設的23、水準點,每間隔一定的時間聯測一次,以作相互檢校。2) 檢測后的數據成果必須作一分析,以保證水準點使用準確。10.2 結構施工中樓層標高傳遞方法1) 在首層平面易于向上傳遞標高的位置作為布設高程的基準點,用DS3水準儀進行往返測,測設合格后,用紅色油漆標記“”,并在旁邊標注建筑標高,以紅“”上頂線為標高基準,同一平面層的紅“”不得少于三個,間距分布均勻并要滿足結構施工的需要,且紅“”需設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誤差控制在3mm以內則認為合格,在施工各層標高時,應后視其中的一個紅“”上頂線以作校核。2) 0.000以上各層的標高傳遞均利用首層紅“”上頂線為標高基準,用檢定合格的鋼尺外加三項改正向上傳遞,24、并用紅“”作好標記,校檢合格后,方可在該層引測。0.000以上豎向標高引測詳見圖9-1。圖10-1 +0.00以上豎向標高傳遞示意圖11 鋼結構安裝測量11.1平面控制網在(土建)施工控制網基礎上,布設鋼結構施工平面控制網。分為外環、內環和中環,分期實施。內環和外環連結成統一整體,在土建看臺施工前施測。中環作為臨時控制點在鋼結構安裝前布設并施測,并與內環、外環聯測。11.2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網點與鋼結構平面控制網的內環、外環共點,與原土建水準網聯測整體平差。11.3鋼結構施工測量1、桁架安裝測量1) 桁架標高控制A. 標高控制點的設置:A點,桁架與柱的連接處桁架的上弦中心線上;B點,塔架上部桁25、架上弦中心線上;C點,塔架上部桁架上弦中心線上。 A點為按設計高程的放樣點 B點為看臺上的已知高程點 b、c為鋼卷尺上的讀數 a、d為水準尺上的讀數圖11-1桁架高程控制測量示意圖B. 分別在看臺、高空合適的位置安置水準儀,并從鋼桁架上懸掛鋼卷尺至貼近地面的地方,鋼卷尺的零點在下邊,并在尺子下邊配以拉力范圍內的重錘,使鋼尺呈鉛直狀態。C. 在看臺已知高程點(應該是本區內的臨時水準點)上立尺,利用水準儀進行讀數,設其讀數為d,鋼尺上讀數為c,相同的方法在高空平臺上讀得懸掛鋼尺的值為b,則可根據A點設計高程計算出a的值,當高空平臺上的水準尺讀數為a時,尺子的零點即為該點設計標高位置,如圖所示: D26、. 內環桁架的標高測量控制點設置在塔架上方桁架的上弦中心線上,采用上述同樣的測量方法可測得各點的標高,以便安裝控制。E. 用此方法放樣的注意事項:首先要保證鋼卷尺的精度,并在實測過程中加入溫度改正數,重錘的重量為5kg。另外,要進行多次測量,取幾次的最或然值。2) 桁架垂直度測量A. 外圈、中圈桁架垂直度測量選三處控制:桁架兩端和桁架的中部。B. 內圈垂直度測量控制選桁架的端頭。C. 桁架垂直度測量:在緊靠桁架上弦翼緣外側掉下一重錘,通過鋼尺測出垂線與桁架下弦翼緣外側的距離,距離越小說明桁架越垂直,垂直度必須調整到規范允許范圍內后方可最后固定。3) 桁架安裝軸線控制A. 利用全站儀將桁架的軸線27、定位點投射到看臺上。B. 利用經緯儀將看臺上的軸線投射到塔架頂部并標識鮮明。C. 塔架頂部的定位軸線作為安裝臨時定位軸線。D. 在看臺上設經緯儀復測看臺上的軸線與桁架中心線是否在一條線上,如是,最后固定,如不是,則需再次調整至一條線為止。“切線投影法”坐標檢測4)鋼結構坐標檢測為避免高空設置觀測標志帶來人身安全隱患,因此采用免棱鏡全站儀、不設觀測標志的“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切線投影法”坐標檢測法對,“切線投影法”其測量原理如圖11-2圖11-2切線投影法測量示意圖(1) 采用精密全站儀和彎管目鏡在地面上垂直投影弦管任意處南北兩側切點(經試驗其投影精度為12mm),兩切點地面投影點連線中點即為28、弦管中心地面投影點;(2) 直接在地面上兩臺儀器“按雙極坐標方式”觀測弦管中心投影點平面坐標(即兩臺全站儀架設在兩個控制點上,按極坐標方法同步觀測,獲取觀測目標的兩組坐標,檢核后取坐標中數);(3) 在弦管中心投影點上安置免棱鏡精密全站儀垂直向上直接測量弦管下方端點高程h1,在主拱設計電子圖上直接量取該點截面上(截面為近似橢圓形)至弦管中心的距離h2,則h1+h2即為弦管中心高程。12.市政、園林測量和體育設施測量12.1道路、管線測量雖然紅線內施工的區域面積相對較小,但道路有地上和地下兩種形式,各類管線錯綜復雜,工作的關鍵是確保與紅線外和建筑物之間各類接口的正確連接。測量控制工作是保證施工過29、程、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各類施工測量控制均以首級高精度網為依據,以確保各系統間的協調性、統一性和整體性。其布設要以滿足施工需要為前提。平面控制網采用三級導線測量,高程控制網采用三等水準測量。為保證與外界接口的正確連接,要做好場地坐標與城市坐標的轉換工作。道路及各類管線的細部放樣要符合相關要求,要及時做好竣工測量工作。12.2園林景觀測量園林景觀測量工作的精度,相對要求較低,使用常規測量可以滿足施工測量的精度要求,但帶圖案和造型的大面積庭院施工測量控制還是需要較高精度的,施工時要按照相關標準執行。12.3體育比賽設施測量體育比賽設施測量主要包括球類、田徑比賽的標準場地測量,各類相關標志、基準點位30、的測設,裁判設備、系統的安裝測量,電視攝像軌道、機位的安裝測量。現有測量手段完全可以滿足其測量精度的要求,施測時只允許出現正誤差,不允許出現負誤差。施測時根據各類比賽規則的具體要求進行。13. 質量保證措施1 所有測量活動均應按照公司工程測量專業質量手冊以及實施細則文件規定的程序進行,測量質量管理流程見圖13-1。2 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26-2007進行。3 測量人員全部取證上崗。4 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5 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后才能作為測量依據。 6 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31、壞。7 在每層結構體施工完后立即組織測量人員、會同測量監理工程師對整個結構體的垂直度、平面位置、樓層標高進行一次實測實量,并及時將其復驗測量報告報驗至測量監理工程師和總工辦,以便指導后續施不合格合格測量方案編制測量方案審核、審批技術交底測量組測量放線自檢監理公司驗線進入下道工序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互檢交接檢不合格圖13-1 測量質量管理流程 14. 測量管理及資料編制1 XX市體育中心工程項目現場測量生產工作任務由技術部組織安排,技術工作由技術部經理負責,前期建筑物定位,軸線測量方案主要由技術部測量工程師負責,工程部及測量放線工配合共同完成,現場前期生產工作任務由生產經理牽頭,技術部32、組織人員實施測量方案。2 現場所有測量技術資料,檢查資料由測量員按時間、按項、按內容及時編制完成。3 所有原始測量資料必須整理存檔。4 項目部測量員將按施工進度及時向項目、監理工程師提供以下資料:工程定位測量記錄、樓層平面放線記錄。樓層標高抄測記錄、復驗測量報告。15. 測量設備配置一覽表表15-1 測量設備配置一覽表儀 器 名 稱數量單位用 途備 注中維ZT-20R全站儀1臺測設平面控制網已檢校電腦1臺內業資料整理、數據處理BDJ2激光電子經緯儀2臺軸線投測、復驗測量已檢校TDJ2-E 經緯儀2臺細部軸線測量、復驗測量已檢校DS3水準儀4臺標高傳遞已檢校Sokkia PL1精密水準儀1臺高程網測設已檢校無線對講機4部通訊聯絡50m鋼尺2把軸線量測、標高傳遞已檢校16. 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1 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2 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緯儀穩定性。3 操作人員不得從豎向傳遞洞口上仰視,以免掉物傷人。4 高程、引測完畢,須將洞上防護蓋板復位。5 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6 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不得只顧彈線或其它事情,忘記儀器不管。7 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