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隧道出口襯砌缺陷處理施工方案-脫空欠厚.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4301
2024-09-21
13頁
209.96KB
1、 新建玉磨鐵路YMZQ-3標立新隧道出口襯砌無損檢測缺陷處理施工方案新建玉磨鐵路YMZQ-3標段立新隧道出口襯砌無損檢測缺陷處理施工方案 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玉磨鐵路項目經理部二一七年六月 新建玉磨鐵路YMZQ-3標段立新隧道出口襯砌無損檢測缺陷處理施工方案 編制: 復核: 審核: 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玉磨鐵路項目經理部二一七年六月 目 錄1.編制依據- 2 -2.工程概況- 2 -3.隧道襯砌缺陷情況- 2 -3.1襯砌缺陷情況- 2 -3.2原因分析- 2 -3.3缺陷處理計劃- 3 -4.缺陷治理方案- 3 -4.1缺陷處理原則- 3 -4.2缺陷處理準備工作- 4 -4.3無損檢測缺陷2、處理方法- 4 -5.缺陷預防措施- 6 -5.1組織措施- 6 -5.2技術措施- 7 -6.人員及設備配置- 8 -6.1人力資源配置- 8 -6.2機械配置- 8 -7.質量保證措施- 8 -7.1質量驗收標準- 8 -7.2質量保證措施- 9 -8.安全保證措施- 9 -9.其他措施- 9 -1 立新隧道出口襯砌無損檢測缺陷處理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立新隧道設計施工圖1.2鐵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指南(TB10010-2008)1.3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施工技術指南1.4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 1.5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修補劑防護(TB/T3228-3、2010)1.6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1.7混凝土結構質量缺陷及裂縫處理技術規定1.8業主、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相關文件(工管中心-缺【2015】199號文件)2.工程概況立新隧道位于玉溪市新平縣揚武鎮和元江縣甘莊街道辦事處境內,隧道起訖里程為D1K61+235D1K66+552,總長5317m。隧道線路縱坡依次為-22.8(4215m),-15(600m)下坡,-3(502m)的單面坡。隧址區地面高程13231642m,相對高差500m,自然橫坡560,局部稍陡。隧道設置一座立新隧道橫洞,位于線路前進方向左側,橫洞與正洞相交于D1K63+300處,與大理程4、方向夾角為78。384”,綜合坡度1.6,長985m,采用雙車道無軌運輸。立新隧道地質風險復雜,風險極大,包括5條斷層破碎帶、巖溶、瓦斯、順層偏壓、高地應力、滑坡、放射性等多種不良地質類型,為級高風險隧道。主要工程量為級圍巖1260m,占隧道總長的24%;級圍巖2640m,占隧道總長的50%;級圍巖1399m,占隧道總長的26%。施工任務劃分:立新隧道橫洞工區承擔正洞施工任務3573m(D1K66+235D1K64+808,雙向掘進)及立新隧道橫洞洞身985m,出口工區承擔正洞施工任務1744m(D1K64+808D1K66+552,單向掘進)。設計工期為40.8個月。第三方對立新隧道出口D15、K66+504-D1k66+450實體工程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檢,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襯砌后脫空(見附表一)。3.隧道襯砌缺陷情況3.1襯砌缺陷情況本次第三方對立新隧道出口D1K66+504-D1k66+450實體工程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檢,立新隧道出口架子隊存在缺陷(見附表一)。3.2原因分析為更好的對襯砌缺陷進行處理,并在后續施工中避免相似缺陷的再次發生,根據現場缺陷存在狀況,結合施工過程實際情況對缺陷進行原因分析。主觀原因:分析認為架子隊對隧道襯砌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襯砌缺陷現象不夠重視,沒有認真研究其產生原因及盡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對前期檢測出的襯砌缺陷情況未制定有效的處理方案及預防措施。客觀原因6、:(1)施工現場技術人員把關不嚴、質量意識淡薄,未完全理解圖紙及設計文件精神,現場施工中出現模棱兩可情況;(2)施工班組存在僥幸心理,不按培訓及交底要求施工; (3)二襯在施作砼時專職振搗人員未盡職盡責,出現偷奸耍滑現象,導致襯砌出現不密實情況;(4)襯砌澆筑后,無損檢測前未及時進行襯砌回填注漿;(5)由二次襯砌澆筑工藝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拱頂脫空情況。3.3缺陷處理計劃架子隊根據實體質量抽檢發現的問題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期限,具體見表3-1。表3-1 缺陷處理計劃序號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配合人整改期限負責段落備注1立即對缺陷段進行回填注漿,安排專職技術員跟班指導,注漿過程中請監理7、人員進行旁站,并保存好注漿記錄及相關影像資料。王飛彪韓鵬飛2017年6月10日注漿結束,以便進行復檢D1K66+504-D1k66+450監督人:李河山4.缺陷治理方案4.1缺陷處理原則本架子隊管段內所有無損檢測缺陷處理必須保證以下原則:4.1.l拱部脫空、不密實段注漿確保不破壞隧道防水板的原則;4.1.2缺陷整治要符合確保質量,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的要求;4.1.3缺陷整治必須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4.1.4所有缺陷處理完成后必須滿足驗標要求。4.2缺陷處理準備工作4.2.1根據無損檢測檢測結果、圍巖類別、地質條件,對立新隧道出口每一處的不密實、空洞位置進行標示并建立缺陷整治臺帳,根據8、處理情況逐一銷號;4.2.2查明當時施工時的具體情況,有無突泥涌水、塌方及其他情況。4.2.3查明缺陷段落隧道周邊巖地下水分布情況、水質PH值、水系情況;4.2.4隧道防水板鋪設情況和襯砌厚度、仰拱及填充施工情況及隧道檢測資科;4.2.5襯砌無損檢測缺陷處理施工專項方案審批完成,所有缺陷處理所用材料均檢測合格。4.3無損檢測缺陷處理方法架子隊在制定隧道襯砌無損檢測缺陷處理方案時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的缺陷類型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并制定針對性較強的預防措施,避免缺陷情況的再次出現。4.3.1襯砌拱背脫空(1)處理總體思路:在已檢測到空洞位置鉆孔,安設注漿管,用注漿機注入水泥砂漿,將空洞注9、滿,以提高隧道的整體性及穩定性。(2)處理流程:施工準備鉆孔埋管制漿注漿檢測消號。(3)施工要點:1、準備工作:因無損檢測襯砌空洞位置位于隧道拱頂處,故需搭設安全操作平臺(可采用臺架或腳手架);注漿前先對注漿管路系統用1.52.0倍注漿終壓進行吸水試驗,檢查管路系統能否耐壓,有無漏水,機械設備是否正常,試運行20min后,進行注漿現場試驗,確定注漿參數。試驗及壓漿過程中,有施工技術人員在場,并根據現場注漿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并及時對漿液稠度和凝固時間作出調整。2、鉆孔:根據地質雷達探測結果,找出空洞位置并進行標記,注漿孔利用原襯砌施工預留注漿孔,當預留注漿孔堵塞時,在空洞部位重新采用電鉆打孔,孔10、徑25mm,孔深確保進入空洞區域并不得超過結構厚度鉆破防水板。圖4-1 注漿管(排氣管)設置橫斷面圖、圖4-2 注漿管(排氣管)設置縱斷面圖3、埋管:打孔完成后埋設20鍍鋅鋼管,注漿管安設時應保證很好的固定在二襯中,注漿管周圍可以用錨固劑填充周圍的空隙,待錨固劑達到強度后注水泥砂漿,注漿管要設置閥門,以便注漿不密實時進行二次注漿,待缺陷復測合格、銷號完成后再行拆除。4、漿液配制:脫空回填注漿采用M20水泥砂漿,施工前漿液的配合比必須經試驗室實驗后確定。水泥:水泥采用與隧道主體工程相同廠家及規格水泥:P.O42.5水泥;細骨料為三號拌合站提供;水:三號拌合站提供水,并經檢驗合格的水;漿液配制采用11、發電機帶動高速制漿機,制好所需比例的漿液。5、注漿:回填注漿施工一般自較低的一端開始,向較高一端推進,即沿線路上坡方向進行。注漿過程中要時刻觀察注漿壓力和流量的變化。注漿壓力初壓控制在0.10.15Mpa,終壓0.2Mpa,具體情況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灌漿結束標準:排氣管開始向外排漿、或者持續達到設計終壓。6、試件留置:每50m留置3組抗壓試件,并全部進行抗壓試驗,由監理單位見證。7、復測:回填注漿完成后進行復測,雷達檢測,先有自檢檢測,合格后再由第三方復測。如復測不合格則重新進行二次注漿。8、銷號:在收到檢測報告后的一個星期時間內,組織和申請現場驗證,驗證合格,報(玉磨指揮部項目部)批銷號12、。缺陷整治應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階段留存完整影像資料,缺陷必須有完整的缺陷處理方案、漿液配合比設計、漿液抗壓強度實驗報告,以及復檢合格報告、施工日志、檢驗批等有關施工資料。9、清理:檢測空洞處理符合要求后,再打磨清理二襯表面的附著物,用打磨機和鏟刀清理二村表面的混凝土附著塊和其他漿液附著物,并進行清洗和清理工作。5.缺陷預防措施為更好的提高施工質量,有效的預防類似缺陷再次發生,分部多次召開會議,集思廣益,制定一系列預防措施。架子隊根據分部會議精神嚴格落實。5.1組織措施根據本分部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采用二級管理組織機構,由分部成立實體質量缺陷處理領導小組,架子隊成立實體質量缺陷處理實施小組。513、.1.1實體質量缺陷處理領導小組組 長:劉剛副組長:李河山 王飛彪 組 員:王鵬飛 龔俊 段猛 陳享 韓鵬飛 賈立軍 溫彥 張理其中李河山為分部實體質量缺陷整治包保領導。實體質量缺陷處理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為:(1)負責貫徹落實施工質量管理的規定、規程;(2)負責分部管轄范圍內施工質量缺陷處理的組織、協調,對分部缺陷處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3)負責編制、審批工程質量缺陷處理方案并按照程序上報;(4)負責制定缺陷處理工作計劃及完成情況的驗證驗收;5.1.2實體質量缺陷處理實施小組架子隊成立實體質量缺陷處理實施小組。組 長:王飛彪副組長:韓鵬飛組 員:王鵬飛 龔俊 陳享 賈立軍 段猛 14、溫彥 張理 王飛彪為實體質量缺陷整治施工負責人,韓鵬飛為缺陷整治技術負責人。實體質量缺陷處理實施小組職責:(1)負責配合檢測單位的實體質量檢測工作。在收到檢測報告后的一個星期時間內,組織和申請現場驗證。驗證合格,報(玉磨鐵路項目部指揮部)批銷號;驗證不合格,進入缺陷處理流程;(2)負責制定缺陷處理專項方案;(3)負責缺陷處理的資源調配和組織實施。負責對本架子隊缺陷處理進行技術交底和培訓工作;(4)負責按照批準的缺陷處理方案組織實施缺陷處理,保留好缺陷處理過程的影像資料,保證缺陷處理后達到驗標和設計要求,達到復測要求時應及時進行復測;(5)根據檢測存在缺陷情況,對后序施工重新制定施工措施、改進施15、工工藝避免類似的質量缺陷再次發生。5.1.3架子隊根據本方案制訂各自缺陷處理技術交底及推進計劃并建立專項整治臺賬,明確處理責任人、復查責任人、完成時限、處理標準等,嚴格按照審批的方案處理,逐一銷號,同時收集影像資料,處理完成后上報分部工程部驗收。5.2技術措施5.2.1架子隊加強隧道仰拱及二襯施工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技術及作業標準培訓,強化質量控制意識,熟悉作業要點及標準,加強對隧道仰拱、二襯鋼筋綁扎、砼澆注及回填注漿等關鍵工序和質量控制點的過程管控,嚴格隱蔽工程質量驗收,未達標的嚴禁轉入下道工序施工。5.2.2嚴格砼澆筑時振搗工藝,為此分部專門制定二次襯砌混凝土振搗專項施工方案及相關措施,以期16、提高砼實體質量。為避免各項措施流于形式,我分部對各架子隊振搗人員采取定人定崗、定監督人的措施,現場懸掛各混凝土施工部位振搗人員、監督人員標識牌。同時建立考核機制,每混凝土施工循環對振搗質量驗收一次,如振搗質量好,則給予獎勵,反之則處罰,考核結果每周兌現一次,以文件形式下發。5.2.3全面推行拱頂縱向預貼注漿管法施工工藝,在襯砌砼初凝后、移動臺車前進行注漿,避免檢測前因未及時回填注漿導致拱背脫空情況的出現。5.2.4缺陷整治應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階段留存完整影像資料,必須有完整的施工日志、檢驗批等有關施工資料,對原有的檢驗批資料要予以保留,不得銷毀,同時應缺陷整治必須建立管理臺賬。6.人員及設17、備配置6.1人力資源配置人力資源配置如表6-1所示。表6-1 回填注漿人力資源配置人員配置數 量工作職責備 注生產調度1作業調配、指揮現場技術人員1技術指導、把控專職安全員1安全監督注漿班8制漿、注漿6.2機械配置機械設備配置如表6-2所示。表6-2 回填注漿機械設備配置機械配置數 量作用備 注電鉆1鉆設注漿孔注漿機1注漿攪拌機1制漿腳手架1作業平臺7.質量保證措施7.1質量驗收標準7.1.1回填注漿原材料進場檢驗應符合要求7.1.2漿液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對同性能的漿液進行一次配合比選定試驗。當使用的原材料、施工工藝發生變化時,均應重新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檢驗方法:進行配合比選定試18、驗時,由監理單位見證配合比選定試驗或平行檢驗并檢查確認配合比選定單。7.1.3回填注漿漿液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每50m留置3組抗壓試件,并全部檢查。檢驗方法:做抗壓試驗,由監理單位見證。7.1.4回填注漿應保證回填密實。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與襯砌一起采用地質雷達法或超聲波法檢測。進行鉆孔取芯、壓水等檢測時,每個斷面從拱頂至兩側邊墻不應少于5點,由監理單位見證檢驗。7.2質量保證措施7.2.1所選用的注漿管必須有足夠的強度;漿液在管內流動順暢。7.2.2注漿施工力求一次注好,對注漿量較大部位必須連續注注,設備的壓力和流量滿足施工需要。7.2.3注漿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觀察注漿壓力19、和輸漿管的變化,當泵壓驟增、注漿量減少,多為管路堵塞或被注物不暢,當泵壓升不上去,進漿量較大時,檢查漿液粘度和凝固時間。7.2.4注漿過程中出現跑漿、冒漿,多屬封閉不嚴導致,當出現此種情況應停止注漿,重做封閉工作。7.2.5注漿效果的驗收以注漿材料完全填滿空洞為標準,即排氣管開始持續向外排漿、或者持續達到設計終壓。8.安全保證措施8.1參加施工的工人要熟悉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8.2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人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嚴禁赤腳或穿“三鞋”(拖鞋、硬底鞋、高跟鞋)。高處作業(高度距基準2米及2米以20、上)要有防護欄桿、擋板或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8.3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8.4應熟悉所機械的性能、保養及操作方法,使用前認真檢查,必須保持技術狀況良好、裝備齊全有效。8.5注漿前嚴格檢查機具、管路及接頭的牢固程度,以防壓力爆破傷人。8.6操作人員在配制漿液和注漿時,要戴眼鏡、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以防止損傷眼睛和皮膚。8.7注漿時注漿管附近嚴禁站人,以防爆管、脫管傷人。9.其他措施9.1開始施工前,必須進行環境因素識別,確定重要環境因素,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9.2加強機21、械設備養護,減少機械設備漏油,施工機械的廢油、廢液等應進行回收利用或者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得超標排放,或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棄置處理;9.3施工廢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不得隨意丟棄,并在生活區、生產區及洞門口設置污水沉淀池,生活污水、生產及洞內廢水必須經過污水處理池處理后排放到或倒置到指定的位置。有害物質定點存放,并按照有關規定處理;9.4在采用化學注漿時應避免漿液對地下水源及周圍環境的污染。- 10 - 立新隧道出口缺陷整治臺賬附表一:序號標段 (施工單位)工程名稱檢測位置檢測里程范圍長度延米(m)缺陷里程范圍長度延米(m)屬性缺陷深度(cm)備注1站前3標 (中鐵隧道局)立新隧道拱頂D1K66+450D1K66+50454D1K66+476.3D1K66+4781.7脫空3964施工縫大里程方向D1K66+490D1K66+4922脫空3769施工縫大里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