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陷性黃土隧道深井降水實施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4445
2024-09-21
9頁
170KB
1、濕陷性黃土隧道深井降水方案中鐵十九局集團鄭云雷一、工程概況胡麻嶺隧道東古路斜井位于定西市符川鎮,斜井長770m,坡度 -9%,斜井交于正線里程為DK77+400,東古路斜井施工主洞任務為 1985m,主攻蘭州方向1175m ( V級圍巖355m, IV級圍巖820m),副 攻重慶方向650 m (IV級圍巖650m);胡麻嶺隧道歇地山斜井位于定 四市符川鎮米糧村,斜井長664m,坡度-7.2%,斜井交于止線里程為 DK79+500,東古路斜井施工主洞任務為2078m,其屮V級圍497m, IV 級圍巖1581m,主攻蘭州方向1479m,副攻重慶方向599 m。二、地質、滲水1、地質特征隧道通過2、地區屬于黃土高原區,位于祁連褶皺構造單元的祁連中 間隆起段之東南端,屬于多旋回構造運動表現明顯的地區,表層大部 分為第四系砂質黃土覆蓋,土質較均一,垂直節理和裂隙發育。掌子 面開挖過程中,圍巖比較松散,整體性差,很不穩定。2、滲水情況(1)東古路斜井開挖至X5+90時,拱腳處開始有滲水現象,圍巖為粉砂巖,圍巖 破碎,自穩性斧;至X5+60時,開始進入富水段,滲水范圍也逐漸擴 大,從拱腳滲水擴展到拱腰滲水,慢慢拱部也開始滲水,基底被水浸 成淤泥。自X4+78后,滲水量又進一步的增大,幾乎掌子面全部滲水, 甚至基底有涌水現象發生;10月30 Fl X3+76. 5X3+74. 7右側下導 開挖過程3、中,在右側拱腰處發現一處水囊,水囊直徑10cm,涌水間隔 時間為5分鐘,單次涌水時間1530秒,洞內日累計向洞外抽水 115. 2m3(采用水箱統計:水箱體積為2*12*12,日抽水40箱)。(2)歇地山斜井開挖至X2+82時,拱腳處開始有滲水現象,圍巖為砂質黃土,整 體性差,比較松散;至X2+60時,開始進入富水段,滲水范圍也逐漸 擴大,從拱腳滲水擴展到拱腰滲水,基底被水浸成淤泥。口 X2+07 后,滲水量又進一步的增大,幾乎掌子面底板上3m全部滲水,洞內 日累計向洞外抽水111.6m3(采用水箱統計:水箱休積為 2.5*12*12,日抽水31箱)。(3)原因分析結合地質情況比較松散和隧道埋4、深較大等原因,滲水的主要來源 為大氣季節性降水的入滲和地下潛水含水體;東古路斜井右側有水庫水源補給,該水庫在主洞DK76+640,水 庫頂面高程2216m,目前掌子面底板高程2205m,水庫距離斜井距離 620m,斜井、主洞穿越老三系未成巖山體,加上定西地區處在地震連 發帶,庫水補給巖體裂隙。-:、洞內現排水系統組成1、排水系統在已鋪設底板前方設集水井,將水沿隧道邊墻、兩側底板挖設溝 槽引入集水井,再由集水井向水箱抽水,沉淀后用水泵向洞外排水(見圖l)o圖一2、排水效果根據冃前排水系統,可以將邊墻和底板滲出的水匯集到水箱,把 水排出到洞外,洞內路而積水明顯減少,但是沒有對圍巖起到降水作 用,邊5、墻背后、掌子面積水仍然很多。3、對施丁造成的影響東古路斜井兩側邊墻圍巖為泥巖,受邊墻滲水影響,導致圍巖軟 化,成淤泥狀溢出,背后易形成空洞,2009年10月20日,在開挖 下導過程屮,因背后淤泥過多,空洞較大,造成6棉拱架整體下沉, 下沉過程中,拱頂圍巖松散造成塌方;2009年11月17 EI,拱腰受 水囊影響軟化塌落,導致拱頂10 m范圍內發生坍塌,塌方量達450代。歇地山斜井地質圍巖為砂質黃土,受滲水影響,含水量增大,2009 年9月23 H人工開挖下導過程中,拱架底角伴有稀泥溢出,造成掌 子面附近8m拱頂出現整體下沉,拱頂出現裂縫,拱架傾斜,最大下 沉量為114 cm,裂縫寬度為12 c6、m; 11月21日量測X1+68最大沉降 量為93 cm,兩側邊墻嚴重變形,造成拱腰、拱頂出現裂縫。四、擬采用深井降水1. 深井降水的特點深井易于布置,排水量大。降水深,降水設備和操作工藝簡單, 適用于滲透系數大、土質為砂性土、地下水豐富等特點,而且對降水 深,面積大,工期長的工程特別適用。2. 計算過程(1) 確定總的滲水量先將隧道富水段10延米劃分為一個單元,該單元近似于一個大 的基坑,根據逐個單元每天的滲水量,現在已歇地山斜井X2+45 X2+35段為例:X2+45X2+35段抽水示意圖計算總匯水量:Q=3.14nR2H=3.14*72*0.32* 1.5=30.5m3式中Q總抽水量(n7、?)n抽水次數/天R水井半徑(m)H水井高度(m)(2) 確定滲水系數土的滲水系數表滲水系數K 土的名稱 m/d粘土0.005粉質粘土0.005 0. 1粘質粉土0.1 0. 5黃土0.250. 5粉土0.5-1細砂15中砂520粗砂20 50結合實際地質情況,斜井內土質為黃土和粘土組成,滲水系數:K=0.5 m/doX2+45深井Hd(3)確定降水深度X2+35計算降水深度Hw= Hd+10*i+0.5+0.3=2+0.8+05+0.3=3.6m式屮Hw總設計降水深度(m)Hd水位到底板高度i-隧道縱坡注:式中30 cm為底板厚度,為便于施工,水位降到施工操作面 下 50 cmo(4) 確定8、含水層深度根據深井示意圖,并結合實際地質開挖和水文地質情況,含水 層厚度取深井深度:即m=25米;(5) 確定深井影響半徑R= 2 Hw VliiK=2*3.6*3.54=25.5m式中Hw總設計降水深度(m), 3. 6mm含水層厚度,25mK一滲水系數,0.5(6) 確定降水范圉內水位高度H= d Hw?+Q/ ( nK) *ln (RAw)二 V 3.62+30. 5/ ( JiO. 5) *ln (25.5/0.2)式中Hw一總設計降水深度(m), 3. 6mm含水層厚度,25mK一滲水系數,0.5rw一井半徑,0.2Q總抽水量(rr?/天),30.5根據以上計算,設計降水深度H大于實際降水深度3.6米,每單 元設置一個深度25米的深井,可以達到降水冃的,滿足現場施工要 求。五、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達到要求深度后,應該根據洗井擱置的吋間長短,宜多 鉆進23米,避免因洗井不及時泥漿沉淀過厚,增加洗井的難度。2、水泵選擇時應與井的岀水能力相匹配,水泵小時達不到降水 要求;水泵大時,抽水不能連續,一方面增加維護難度,另一方面對 地層影響較大。3、降水期間應對抽水設備和運行狀況進行維護檢查,每天檢查 不少于3次,并應觀測記錄水泵出水情況,并對抽水設備及時保養。4、降水施工前,做好沉降觀測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