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錨桿支護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4538
2024-09-21
2頁
15.50KB
1、隧道超前錨桿支護技術交底 一、適用范圍 本交底適用于隧道-3圍巖超前支護。 二、自鉆式中空錨桿設計要求 自鉆式中空錨桿設計參數: 自鉆式中空錨桿采用25自鉆式中空錨桿,錨桿長度為3.5m,梅花型布臵,縱橫間距0.71.0m 三、自鉆式中空錨桿 施工技術及質量要求 (1)施工技術: 檢查注漿泵及其零件是否齊備和正常,熟悉有關泵的操作程序。采用鑿巖機鉆孔,鉆進至設計深度后,高壓風清孔;檢查錨桿孔中是否有異物堵塞;若有,應清除干凈后,要保持中空通暢,并留有排氣孔。 錨桿外露孔口長度滿足安裝止漿塞、墊板螺栓為宜;將止漿塞通過錨桿外露端打入孔口10cm左右,安裝墊板及螺母,并使墊板與噴射混凝土面緊密接觸2、,此時不宜上緊。 使用風檢查孔體是否暢通,孔口返風即可。迅速將錨桿和注漿管及泵用快速接頭連接好。配制漿液,使水灰比、和易性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開動泵注漿,整個過程應連續不停頓,一次完成,注漿過程中,注漿壓力應保持在0.3MPa左右,觀察到漿液從止漿塞邊緣流出或壓力表達到設計值,方可停止灌漿,即可停泵。液注漿結束后在灰漿達到初始設計強度后(5.0Mpa),方可上緊墊板及螺母。 注漿漿液配比為11水泥漿,水灰比0.40.5、砂子粒徑不應大約余1.0mm。在施工中,根據地質情況現場試驗調整參數。 注漿結束后及時清洗泵、閥門和管路,保證機具完好,管路暢通。 (2)質量驗收標準: 所使用的材料進場檢驗3、必須符合有關規定及設計要求,所用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無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錨桿鉆孔方向應盡量與圍巖和巖層主要結構面垂直,且安裝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中空錨桿必須設臵墊板,墊板應與基面密貼,采用的水泥漿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錨桿孔內灌注水泥漿應飽滿密實。 錨桿孔應保持直線,一般情況下應保持與隧道襯砌法線方向垂直。 錨桿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錨桿孔距允許偏差為15mm; 錨桿孔深允許偏差為50mm; 檢驗數量:按10的比例隨機抽樣檢查; 檢驗方法:現場尺量。 四、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辦法 1、墊板與錨桿軸線不垂直:可采用兩種方法進行調整:一是在螺帽下安裝楔形墊塊;二是在墊4、板后用砂漿或混凝土找平。錨桿砂漿凝固前不得加力。 2、注漿作業時,發生孔口跑漿現象:應對開挖面及5m范圍內的坑道噴射厚為50100mm混凝土,以防止注漿作業時,發生孔口跑漿現象。 3、施工中出現串漿:對串漿孔與注漿孔同時注漿,采用分漿器,利用一臺注漿泵同時對多根錨桿注漿。 4、施工時出現漏漿時:采用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注漿的方法進行灌注或注入其他充填料先堵大通道再采取第一種方法進行處理 五、質量保證措施 1、嚴格按照設計文件與施工驗收標準對報檢部位進行驗收。 2、嚴格按照自檢后再報檢程序進行,經監理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錨桿抗拔力應滿足設計要求。 4、錨桿的材質、類型5、質量、規格、數量和性能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砂漿錨桿的灌漿強度應不小于設計和規范要求,錨桿孔內灌漿密實飽滿。 六、安全保證措施 1、鉆眼前,檢查工作面是否處于安全狀態,燈光照明是否良好,支護、頂板及兩幫是否牢固,有無松動的巖石,如有松動的巖石及時支護或清除;檢查加固操作平臺,確保鉆眼平臺不變形不垮塌。 2、風鉆鉆眼前,確保鉆眼的支架安臵穩妥,檢查機身、螺栓、卡套、彈簧、支架是否完好,管路是否良好,連接是否牢固,鉆桿有無不直、帶傷以及釬孔是否有堵塞孔現象,發現不合格的立即修理或更換。 3、嚴禁在殘眼中繼續鉆眼;嚴禁在工作面拆卸修理鉆孔工具。 4、進洞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防護手套、穿工作服;6、電工和電鉆工穿絕緣鞋和戴絕緣手套。 5、錨桿作業中,要密切注意觀察圍巖或噴射砼的剝落、坍塌。清理浮石要徹底,施工中,要及早發現危險征兆,及時處理。 6、嚴防錨固用的砂漿流失、錨固力不夠,導致錨桿脫落而造成事故,因此指定專人負責。 7、作業中如發生風、水、輸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時,必須依次停止風、水、料的輸送。 8、施工期間嚴格按照環保要求、文明施工和標準工地的要求進行組織施工,確保各項指標滿足有關規定。 9、加大對環保和文明施工宣傳力度,組織學習文明施工先進條規、方法,增進對文明施工重要性的認識,真正實現文明工地文明建設的目標。 10、對錨桿支護體系的監控量測中發現支護體系變形、開裂等險情時,應采取補救措施。當險情危急時,應將人員撤出危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