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地下綜合管廊及配套基礎設施高空墜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5328
2024-09-21
10頁
56.50KB
1、銀川市地下綜合管廊及配套基礎設施PPP項目V標段工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批 準: 審 核:編 制: 高空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了預防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害,保證高空墜落情況發生后,搶險工作及時有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本項目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表等有關規定,并結合本工程特點制定高空墜落應急救援預案。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造成高空墜落的有以下幾點 1、產生高空墜落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大意,作業之前沒有按照高空作業安全規程執行。 2、準備工作做得倉促,有的工作可以在地面上先做而不做,導致在高處工作時間加長消耗體力,引發墜落事故。 32、高空作業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在使用前未認真檢查。 4、高處作業時站在不牢固的結構上工作,引起墜落。 5、梯子不牢固或無人扶梯,梯子向后滑或向兩側倒。 6、遇到下雨刮大風在高處工作,無特殊防護裝置。危害程度: 發生高空墜落事故后,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輕外傷、局部傷及骨骼創傷、骨折、殘疾,嚴重者致人死亡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統一指揮、分工負責、資源共享、規范有序、相應迅速、科學高效、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與流程本工程高空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的辦公室設在路基分部綜合管理辦公室,并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交3、通管制秩序維護、警戒人員救助技術指導現場監測醫療救護人群疏散調查處理總結恢復生產善后處理解除警戒現場清理申請增援現場預案啟動應急物資調配應急人員到位應急結束應急恢復事態控制應急救援行動預案啟動,趕赴現場事故判斷接 警事故發生應急救援預案流程圖工程搶險 應急救援體系圖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頊春海電氣化質量管理小組組長:孫兆發各架子隊質量管 理 小 組應 急 領 導 小 組 副 組 長:許 福 康資源保障小組組長:任遠光善后處理小組組長:趙曉明現場保衛小組組長:殷 亮醫療救援小組組長:馬 成事故救援小組組長:孫奇林組員:景亮亮 王浪浪組員:潘 濤 張 冕組員:張海鵬 牛敬乾組員:張天夫 童進龍 唐玉杰4、 組員:趙建新 馮福文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頊春海 電話; 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許福康 電話; 資源保障小組組長:任遠光 電話: 組員:趙建新 電話: 馮福文 電話: 事故救援小組組長:孫奇林 電話: 組員:張天夫 電話: 童進龍 電話: 唐玉杰 電話: 醫療救援小組組長:馬 成 電話: 組員:張海鵬 電話: 牛敬乾 電話: 現場保衛小組組長:殷 亮 電話: 組員:潘 濤 電話: 張 冕 電話: 善后處理小組組長:趙曉明 電話: 組員:景亮亮 電話: 王浪浪 電話: 3.2職 責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頊春海,對現場傷員搶險、醫療救援、資源保障進行統一部署,確保傷員搶救人員、電力調度、急救車輛調度能5、迅速落實到位,保證傷員能順利脫險,觸電事故不再擴大。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許福康,負責應急搶險等工作的組織及具體安排。協助組長工作,并履行應急救援的指揮及應急救援措施決策職責。資源保障小組:任遠光、趙建新、馮福文負責組織分部相關人員,在發生觸電事故時及時提供搶救車輛,保證傷員能及時得到搶救。事故救援小組:孫奇林、張天夫、童進龍、唐玉杰負責根據專家技術組的技術建議和事故現場情況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組織搶險力量進行搶險救援。醫療救援小組:馬成、張海鵬、牛敬乾負責負責事故事件中傷亡人員的搶救、環境污染、中毒、公共衛生事故措施的制定,指揮部建立救援醫藥、人員、設備的聯系臺帳。現場保衛小組:殷亮、潘濤、6、張冕負責組織分部相關人員,對事故發生區域進行警戒,不讓無關人員入內,指揮部現場交通,確保搶險車輛能順利通行。善后處理小組:趙曉明、景亮亮、王浪浪負責組織分部相關人員,協助醫療救護機構人員做好相關醫療事宜,確保治療經費及傷員的后期處理。 四、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4.1.1危險源的分析與監控(1)對從事高處作業的員工定期進行體檢,患有高血壓、嚴重心臟病、癲癇病等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2)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穿軟底鞋,登高前嚴禁喝酒,并消除鞋底泥砂油垢。 (3)腳手架、腳手板、梯子等高處作業設備,必須搭接穩固、材質優良,并巡回檢查使用狀況。在不能設置欄桿扶手、安全7、網的地方應設置安全拉繩,安全拉繩應選用鋼絲繩等高強度繩索,并且生根牢固。 (4)高處作業設備不許有探頭板、斷裂板、朝天釘、空缺檔等缺陷。 (5)斜跳板及操作平臺上要及時清除面上的泥垢砂石等物。 (6)必須使用梯子登高,梯子必須有防護圈,不準從模板或腳手架外部攀登,不準用起重機吊運人員。(7)操作者的手用工具,尾部系繩套在手腕上操作,登高時手用工具放入工具袋。上下梯子應腹部對著梯子,一手扶豎桿,一手抓橫桿,逐級上下,不準背對梯子上下,不準一手扶梯、一手拿工具或材料上下梯子。(8)傳遞工具和材料用繩索系送,禁止拋擲,禁止從高處向下拋擲料具。(9)禁止在腳手架上進行沖擊力過大的操作,進行拉、推、扳等8、操作時適當拉開兩腿距離,使身體重心下移,以防失手墜落。(10)腳手架和基坑平臺不要堆放過多材料,人員也不能過于集中。(11)在工作面小、工期緊的高處作業中,盡量避開上下層垂直線上作業,否則各層之間設遮擋板,以防物件墜落傷人。(12)腳手架和起重設備上空及鄰近空間如有高壓線、電線,按安全距離控制,并保證腳手架上所有的電線與電器設備絕緣良好,以防漏電。(13)六級強風和雨雪天及夜間,禁止高處作業。(14)施工現場應配備必要的消毒藥品和急救藥品,確保應急需要。4.2預警行動發生高空墜落事故時,現場負責人按預警程序進行救助與報告,直至應急領導組至現場。 五、信息報告程序發生高空墜落事故后,發現人員應立9、即通知現場負責人、安全員、指揮部高空墜落事故應急領導組。應急領導組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通知各應急小組,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搶救。現場負責人視現場事故發展趨勢決定是否尋求外部支援,如需要及時報公司應急辦公室、撥打110、120、119請求支援。 六、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可控性,應急響應分為、級,最高級別為級:發生沒有人員傷亡的生產安全事故,為級。由路基分部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發生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傷事故,為級。由公司啟動相關應急救援預案。發生3人及以上死亡,10人及以上重傷事故,或者超出公司應急處置能力的事故、事件,由集團公司和地方政府啟動有關應10、急救援預案,本預案作為輔助預案。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當達到本預案應急響應(級響應)條件時,立即啟動本預案。6.2響應程序(1)II級響應由路基分部負責啟動。(2)應急指揮機構根據事故情況設立事故救援、資源配置、事故調查、醫療救護、后勤保障、善后處理、治安保衛等應急工作組和現場救援指揮部。(3)高空墜落事故應急指揮機構立即組織有關成員前往指揮地點,并根據事故具體情況通知有關專家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工作。(4)開通與各應急協調組的通信聯系通道,隨時掌握事故進展情況。(5)根據專家和各應急協調組的建議,應急指揮機構確定事故救援和協調方案。(6)向公司報告有關事11、故情況。 (7)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告公司,報請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實施救援。6.3處置措施(1)止血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路基分部采用指壓面動脈、頸動脈、股動脈止血法。該方法簡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2) 包扎、固定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在肢體骨折時,又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兩個關節,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3) 搬運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的搬運送醫院。在搬運嚴重創傷并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送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若有脊椎損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否則將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七、應急物資與裝備應急救援物資、機具儲備一覽表序號物資名稱及規格型號數 量存放地點1醫用急救箱2個施工現場2擔 架3付庫房3氧氣袋5個庫房4手電筒10個庫房5擴音喇叭2個庫房6密目式安全網200m施工現場7安全帶30個庫房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