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與高鐵站銜接工程立交排水管線改建專項施工方案3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6054
2024-09-21
36頁
650.50KB
1、編號:SJHN.JZY-XX大道與高鐵站銜接工程立交排水管線改建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編制說明及依據4二、工程概況4三、排水管線改建基本方案51、雨水5(8)橋墩處支架與橋墩用鋼管抱結。6(2)、支架拆除72、模板7四、支架施工方法81、地基處理82、支架搭設及支座安裝8、支架立桿位置放樣9、安放底座9、安裝立桿、橫桿和上托座9、安放縱工字鋼、橫方木、鋪底模9、設置剪刀撐93、預壓104、觀測要求115、支架預拱度設置126、驗收13五、質量保證措施13六、安全保證措施1412、安全保證體系142、安全保證技術措施162.1支架的搭設16(1)支架基礎按技術要求進行處理,并做好基礎表面排水。16(9)由于支架高大,每跨支架設置l根避雷做接地裝置。172.2支架拆除18(7)拆除時嚴禁撞碰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止事故發生。182.3支架防撞擊措施192.4保證道路安全運行措施19(4)在通道出入口位置設置2m散落架,防止物體墜落傷人。192.5防止高處墜物措施192.6保證人身安全措施202.7夜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20七、施工安全應急預案211、防止高空墜落及墜物打擊救援預案212、防止支架倒塌救援預案213、機械傷害事故的救援預案224、火災事故的救援預案225、觸3、電事故的救援預案23八、丹霍分離式立交橋現澆箱梁支架計算231、計算依據232、采用數據24(1)型鋼:Q23524(2)WDJ腳手架 :Q235 483.5mm24(3)木材:24(4)撓度允許值:f=L/400。243、計算荷載24(1)、采用數據24(2)、安全系數24(3)、丹霍分離式立交橋30m跨徑支架布置25(4)、區域劃分25(5)、計算荷載254、WDJ立桿受力265、型鋼橫梁:I10工字鋼計算27(1) 腹板:27(2)頂底板:28(1) 翼板:306、縱向100mm100mm方木檢算:31(1)腹板:31(2)頂底板:32(3)翼板:337、面板計算348、基底承載力計算34、5 XX大道與XX高鐵X站銜接工程、XX工程1標 XX大道XX立交排水管線改建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及依據依據XX市現行相關標準規范,結合工程實際,編制本工程排水管線改建專項施工方案,確保在施工期間保證整個區域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在施工完成后改建后的排水系統有系統的排入XX市政管網中。編制依據如下:1、本工程項目施工圖2、XX市雨水專項規劃(2006-2020)3、XX市污水專項規劃(2007-2020)4、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設計規范(GB 50138-2000)5、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0289-98 )6、XX市XX大道高架、XX路工程帶狀地形繪測、綜合地下管線探測成果報告(X5、X測繪總隊 二零一一年三月)7、現場調查情況、現場施工條件二、工程概況XX大道XX工程XX大道和XX環現狀道路為瀝青路面,道路兩側均以開發,周邊雨、污水均有組織、有系統的排入市政管網中,根據調查了解該路雨污水排放通暢,未出現積水情況、狀況良好,考慮到工期緊,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經核算滿足要求,原則上利用原有的雨污水管道。所有檢查井需修補至改造后道路路面高程,雨水口和雨水連接管均重新敷設,延長雨、污水預留支管至本次設計紅線位置。現狀雨水管XX路XX環段雨水由北向南排至XX路,XX環XX大道段雨水由北向南排至XX大道,現狀污水管XX路XX路段污水由南向北排至XX路,規劃路XX路段污水由北向南排至XX6、路,XX路以南污水由北向南排,最終排入XX污水處理廠。三、排水管線改建基本方案XX大道以開發,排水系統有組織、有系統的排放,由于下穿隧道以及匝道的支墩占用,具體對雨污水改造如下:1、雨水(1)、XX路XX環路段,樁號K0+1180-226,0+5420+615段現狀雨水管位置做適當調整,最終排入XX環雨水管。(2)、XX環XX路段,樁號K0+6720-881段西側現狀雨水管位置做適當調整,兩側雨水管最終排入XX環雨水管。連續梁支架立桿采用碗扣式支架,材料壁厚3.5mm,外徑48mm。上下托均采用60cm高可調式上下托,剪刀撐采用外徑48mm普通鋼管,壁厚3.5mm。(腹板段)和60 cm60 7、cm120cm的形式,局部加密。具體布置如下:(1)橫梁處:0.6m(橫向)0.6m(縱向)1.2m(橫桿步距)(2)腹板處:0.6m(橫向)0.6m(縱向)1.2m(橫桿步距)(3)頂、底板:0.9m(橫向)0.6 m(縱向)1.2m(橫桿步距)(4)翼板根部:0.6m(橫向)0.6m(縱向)1.2m(橫桿步距)(5)翼板端部:0.9m(橫向)0.6m(縱向)1.2m(橫桿步距)(6)支架縱橫向均設置剪刀撐,剪刀撐寬度不小于4道立桿且不大于7道立桿,剪刀撐與地面夾角4560之間。剪刀撐中間間距均為每隔3.6米道設置一排,在支架外側四周及分區連接處必設。所有剪刀撐的斜桿除兩端用旋轉扣件與立桿或8、橫桿扣緊外,在其中間要增加24個扣結點。(7)模板支架高度大于4.8m時,頂端和底部設置水平剪刀撐,中間水平剪刀撐設置間距小于或等于4.8m。(8)橋墩處支架與橋墩用鋼管抱結。梁端支承墊石四周用方木支撐底模。安裝時根據高度選定方木厚度,用木楔調整楔死,待支架拆除時退楔拆除方木。支架搭設完畢,鋪設底模板之前,應對支架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包括桿件底座、縱橫向剪刀撐。支架高程的確定根據預壓結果考慮砼未凝固前所有施工荷載對支架產生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支架搭設時同時考慮預拱度的設置,預拱度根據梁體自重、預應力上拱度、模板及支架的重量即荷載對支架產生的彈性變形、非彈性變形等綜合因素來考慮。(2)、支架拆9、除箱梁砼達到設計強度要求,預應力張拉施工,壓漿完成后,可拆除支架。拆除時應對稱、均勻、有序地松動支架頂托進行。拆除按照先翼緣板后底板,先跨中后支點的順序進行。當達到一定的卸落量后,支架便可脫離梁體,進行底模拆除,底模拆除完畢后拆除支架。2、模板模板由側模、端模、內膜和底模四大部分組成。模板在安裝時,所有的拼縫均設雙面膠帶貼緊,以防漏漿。底模:模板采用2440122015mm竹膠板,順橋向布置,固定在支架頂部縱向方木上。側模:側模采用15mm厚竹膠板,固定在支架頂部的橫向方木上。內膜(內頂模):采用15mm竹膠板,100mm100mm方木作內支撐,內支撐間距4550。為確保底板砼澆注密實和防止內10、模上浮,內模的底模部分不安設。內模頂部每隔2m預留2020砼澆注天窗,采用3厚的鋼板封堵。澆注混凝土時箱梁頂部距墩柱中心1/41/5跨徑處預留10001000mm的進人孔,用作內模拆除需要。端模:面板采用厚15mm 的竹膠板,背材采用5cm8cm 的方木,間距250mm。模板支撐橫梁采用I10工字鋼,底板橫梁方木間距20cm,翼板橫梁方木間距30cm,腹板下第一層方木間距25cm,順橋向布置。U型支托內采用100100mm方木做縱梁(翼板縱梁為100mm100mm方木),順橋向布置(斜腹板處為橫橋向布置),在方木鋪設過程中嚴格控制在鋼管頂托附近的縱橫向方木搭接點為鋼管上托的支撐點。四、支架施工11、方法 1、地基處理地基處理:對現澆箱梁投影下(每側加寬1.50m)場地內的淤泥或泥漿池泥漿應清除完成,換填4%灰土或石碴到既有304路面高度,并分層夯實,每層夯實厚度不超過30cm。對承臺施工留下的基坑采取對基坑、泥漿池進行清淤,級配碎石回填,采用15T以上振動壓路機碾壓,局部采用蛙式夯機進行夯實,必要時做4%摻灰處理,具體要求為:地基壓實度96%,用壓路機壓實后無“彈簧”土,平整度30mm。地基承載力處理經檢測滿足200KPa,然后在其上澆注15cm厚C20混凝土墊層。注:梁體地基硬化寬度外,設置0.50.5排水溝,確保雨水不浸入地基內,保證地基的穩定性。2、支架搭設及支座安裝在地基處理好后12、,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放線,便可進行支架搭設。支架搭設好后,測放幾個高程控制點,用可調頂托和底托來調整支架高度。立桿上端包括可調螺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長度控制在0.45m以內。、支架立桿位置放樣用全站儀放出箱梁中心線,然后根據支架設計步距用鋼尺放出底座十字線,并用墨線標示清楚。、安放底座按標示的底座位置先安放底座,然后將旋轉螺絲頂面調整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裝立桿、橫桿和上托座從一端開始安裝底層立桿和橫桿,調整立桿垂直度和位置后并將碗扣稍許扣緊,一層立桿、橫桿安裝完后再進行第二層立桿和橫桿的安裝,直至最頂層,最后安放上托座,并依設計標高將U型上托座調至設計標高位置。、安放縱工字鋼、橫方木、鋪底模在上托13、座調整好后鋪設縱向I10工字鋼,鋪設時注意使其兩縱向工字鋼接頭處于U型上托座上,接著按20cm(翼板為30cm)間距鋪設橫向1010cm方木,根據箱梁放樣中線鋪釘竹膠板做為箱梁底模,竹膠板接縫加雙面膠處理,橋梁外模竹膠板沿縱向鋪設。、設置剪刀撐支架縱橫向均設置豎向剪刀撐,剪刀撐的與地面夾角在4560之間。剪刀撐間距小于或等于4.5m,在支架外側及分區連接處,所有剪刀撐應每步與立桿相扣接。3、預壓支架預壓采用袋裝堆積法,預壓荷載為箱梁自重的120%,其荷載分布與現澆箱梁重量分布情況一致,用吊車吊裝、人工堆碼。分三次水平加載,第一次試壓重60%,第二次為80%,第三次100%全部加完,待支撐體系沉14、降穩定以后,測出支架及地基變形量參數。預壓時,每6小時進行一次沉降觀測,直到最后三天的平均沉降值2%)26 KN/m3施工人員、材料、機具荷載(q3):2.5 KN/m2振搗混凝土荷載(q4): 2.0KN/m2 (2)、安全系數基本荷載:k1=1.2附加荷載:k2=1.4(3)、丹霍分離式立交橋30m跨徑支架布置一般段橫橋向布置為:290+360+390+260+390+360+72.6+360+390+260+390+360+290=2472.6cm梁端橫梁及變截面段橫橋向布置為:390+1460+190+72.6+190+1460+390=2472.6cm順橋向布置為:5060=300015、cm (對稱布置)橫桿豎向步距均按1.2m設置。(4)、區域劃分區:跨中一般地段區:端橫梁(變截面段)(5)、計算荷載區:(1) 腹板: (2)頂底板: 翼板:II區:(1)、腹板:(2)、頂底板 (3)、翼板:4、WDJ立桿受力區:(1)、腹板:(2)、頂底板:(3)、翼板:II區:(1)、腹板:(2)、頂底板:(3)、翼板:立桿穩定性計算根據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WJ166-2008)立桿軸向承載力應符合式中:軸向受壓桿件穩定系數 A立桿橫截面面積(mm2)f鋼材的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MPa)取483.0mm f=205 MPa i=15.9mm H=6000mm16、 h=1200mm=1200/15.9=75 =0.715N=(482-422)/43.14162050.715/1000=62.2KN 取35KN,實際計算Nmax=27.6 KN 35KN,合格!結論:WDJ立桿受力滿足施工要求。5、型鋼橫梁:I10工字鋼計算區:(1) 腹板:a、 計算圖圖 1 q=0.666=39.6KN/mb、強度c、撓度(2)頂底板:a、 計算圖:圖 2q =0.924.5=22.1 KN/mb、強度c、撓度(1) 翼板:(2) 計算圖:圖 2q =0.938=34.2 KN/mb、強度c、撓度II區:(1)腹板:同區(2)頂底板:a.計算圖:圖 5q =0.66617、=40 KN/mb、強度c、撓度(1) 翼板:a、計算簡圖:圖 2q =0.651.1=30.7 KN/mb、強度c、撓度結論:橫向I10工字鋼滿足施工要求。6、縱向100mm100mm方木檢算:區:(1)腹板:a、計算圖圖 6q =0.2566=16.5KN/mb、強度W=0.13/6=0.000167m3c、撓度(2)頂底板:a、計算圖:圖 2q =0.2524.5=6.125KN/mb、強度c、撓度(3)翼板:a、計算圖:圖 2q =0.2538=9.5KN/mb、強度c、撓度II區:(1)腹板:同區(2)頂底板:同腹板區(3)翼板:a、計算圖:圖 2q =0.2551.1=12.8 K18、N/mb、強度b、 撓度結論:縱向100mm100mm方木滿足施工要求。7、面板計算因底模縱向分配方木腹板下受力最大,因此對其進行檢算:面板厚度選用=1.5cm厚竹膠板;竹膠板的允許抗拉強度:=11MPa;竹膠板的彈性模量為:E=3.5103MPa。縱向方木間距25cm 計算跨徑:b=25cmq=pb=660.25=16.5KN/m考慮到板的連續性,其強度和剛度按下式計算:竹膠板抗拉強度計算:竹膠板的剛度計算:結論:面板采用=1.5cm厚竹膠板滿足施工要求。8、基底承載力計算PfgP一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N/A;N一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A:基礎底面面積; fg:地基承載19、力設計值。支架底座規格為:120mm120mm,則每格支架方格底座與地基的接觸面積為: A=120120=14400mm2對于15cm厚混凝土墊層,集中力擴散按45度角,每個立桿傳到基地的面積為A:420420=176400mm2地基承載應力: NMax /A27600/1764000.156Mpa=157Kpa,因此基礎換填處理后承載力應達到200Kpa部分鋼管支撐點位于舊砼路面結構上,原路面結構為瀝青路面,能滿足荷載要求,搭設前必須首先檢查原砼路面結構是否無損壞。對于原路面破壞及承臺基坑范圍采用級配碎石分層回填夯實,再在其上澆注15cm厚C20砼。對于軟基地段及泥漿池位置,先挖除軟土和淤泥,然后換填級配碎石,壓實后澆注15cm厚C20砼。按以上方法處理地基后,地基承載力應滿足設計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1
49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