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區沙灣市大泉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16798
2024-10-08
24頁
12.60MB
1、(2021-2035年)(草案公示)順應國家國土空間規劃改革的新趨勢,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工作部署,按照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指南(試行)要求,塔城地區沙灣市大泉鄉組織編制塔城地區沙灣市大泉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塔城地區及沙灣市重大空間戰略要求,對大泉鄉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大泉鄉”因地處泉水溢出帶上,多有泉眼,其中因一口泉面積較大而得名。明清時,大泉鄉地處北新道烏蘭烏蘇驛與安集海驛之間,軍役、商旅、行人多有停駐,故早有村莊。新中國成立后,名大泉村,2、1958年為城鎮公社(后改為紅旗公社)的大泉大隊。1975年從紅旗公社分出和紅星大隊的一部分成立大泉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改名為大泉鄉至今。本規劃是對大泉鄉全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凡在規劃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各項規劃、建設、管理和政策制定等,均應符合本規劃。前言FOREWORD目錄1規劃總則沙灣市位于新疆西北部、塔城地區東南部,東距烏魯木齊185千米,處天山北坡經濟帶內。大泉鄉位于沙灣市中部,距沙灣市城3、區直線距離為4公里,東臨金溝河鎮,南與三道河子鎮接壤,西和一四二團場連接,北與一四四團場毗鄰,鄉域內貫通有東西向的烏奎高速、國道G312、北疆鐵路以及南北向的省道S219等重要交通線路。區位及簡介1.1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與范圍1.2全域范圍:沙灣市大泉鄉范圍的全部國士空間,具體包括大泉鄉政府駐地、大泉鄉屬、大泉鄉草場以及河西村、燒坊莊子村、東泉村、楊家莊村、大泉村、三道溝村、中泉村、西泉村、五道河子村、城郊東村、城郊西村、葉家湖村、二道河子村等13個行政村。大泉鄉轄區面積212.87平方公里(20214、年末庫)。大泉鄉政府駐地:位于大泉鄉中部,北為大泉村,西臨三道溝村,東接楊家莊村,南抵城郊東村及城郊西村,總面積66.10公頃。規劃期限2總體定位與目標總體定位2.1綜合型鄉鎮鄉村振興示范鄉農業產業化高新科技園區發展目標2.2近期:到202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線管控初見成效;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三產融合發展初見成效;特色產業格局基本形成;中心鎮區集聚效應明顯,公共服務能力增強。遠期:到2035年實現鄉域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鄉村全面振興和推動中心鎮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城景相依的宜居宜業宜游構想成為現實。p 國土生態安全格局、現代農業格局5、城鎮開發格局全面優化,形成主體功能明顯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p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旅深度融合,融入沙灣中心城區發展。3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3.1“一心”:大泉鄉政府,大泉鄉行政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兩軸”:沿村道串聯大泉鄉大部分村莊及大泉鄉政府的鄉村振興發展軸;沿大泉路連接大泉鄉政府與沙灣市的城鄉融合發展軸。“三片區”:臨近沙灣市的大泉鄉政府、城郊西村、城郊東村及部分三道溝村、楊家莊村、燒坊莊子村劃入城郊融合發展區;國道 G312 以北的其他區域劃入農副產品種養區。重點發展畜牧業與傳統種植業,同時依托沙灣農業產業化高新科技園發展特色農業;國道 G312 以南的大泉鄉草場6、劃為生態草場游牧區,發展生態牧業的同時保護草場。“一帶”:落實沙灣市國土空間規劃,以大泉鄉草場為核心劃定南部天山山路水土保持帶。“一廊”:金溝河流經大泉鄉東部,落實沙灣市國土空間規劃,劃定金溝河生態廊道。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按照“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的要求,永久基本農田 主要分布在鄉域內除城郊西村、城郊東村外的 11 個村莊內。把耕地保護紅線放在首要和優先位置,實現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依據沙灣市國土空間規劃,大泉鄉鄉域范圍內無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7、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3.2沙灣市大泉鄉重要控制線劃定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將城鎮建成區、一定時期內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區域納入城鎮開發邊界,提升中心鎮區和產業園區集聚度,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引導城鎮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4提升全域綜合支撐體系構建互通共享綜合交通體系4.1內部交通對外交通樹立“大交通”格局,主要依托“兩橫一縱”的公路。兩橫:國道 G312、連霍高速;一縱:省道 S219。保留并優化鄉域內現狀道路,適度增加次干道和支路建設密度,加強鄉政府駐地與周邊鄉村的高效連接。以葉河公路、大泉公路為鄉域聯系主干路,大泉路主要連接南北向道路,葉河公路主要連接東西向道路8、,使得鄉政府駐地與各村之間形成快捷、方便的交通網絡。沙灣市大泉鄉綜合交通體系完善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4.2沙灣市大泉鄉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規劃形成“市級近郊系統共享服務市級城郊融合共享服務鄉級共享服務”的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其中大泉鄉政府為鄉級共享服務的中心。構建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鄉鎮服務設施布點合理,建立配套的文體、醫療服務設施體系。各行政村規劃集中設置文化活動室、物流配送點、警務室、村務室、便民農家樂、衛生服務站、農家書屋和老年活動室等設施。因地制宜布局公共服務設施鎮區現有供水塔一個,供水水源為自備水井,規劃新建一座容積為 150 立方米蓄水池,周邊 10 米防護綠地防止水污染。可以滿足9、鄉用水量需求。水廠輸水管采用兩條。給水工程提升市政基礎設施配置標準4.3排水工程根據地勢由南往北,由東往西進行排放。在距離村莊 3 公里處設置穩定塘處理污水,污水經處理后在進行排放。遠期排入沙灣市污水處理管道。排水工程電力電訊線路改造已基本完成,規劃可在現狀基礎上完善有關配套設施。燃氣工程規劃從縣城引燃氣管線至三個集聚提升類村莊,大泉鄉、楊家莊村、燒坊莊子村。環境衛生工程為減少垃圾的處理成本,建議鎮區生活垃圾和醫療衛生垃圾直接運送到沙灣市垃圾轉運站統一處理。防災減災工程完善通村公路防護林建設,在鎮區東側沿大泉公路建設 10-20 米生態防護林帶。對年久失修房屋加固或拆除,提高抗震能力和減少次生10、災害發生。地震八度設防,在人流密集的鎮區、村莊居民點布局時至少設置兩條對外抗震防災通道,內部留有足夠的疏散避難場所。5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加強生態資源保護5.1 實行水資源總量控制。金河溝為主要水源地。加強水資源保護。對重點水源地建立以防護綠帶、森林為主的生態隔離帶,構成整個水資源區水環境生態屏障。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田間節水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農業用水效率。開展農業用水精細化管理,科學合理確定灌溉定額,推進灌溉試驗及成果轉化。推廣噴灌、微灌、滴灌、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水肥一體化、覆蓋保墑等技術,促進農業節水提質增效。水資源管控全面推進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5.2通過河道11、基底修復、清淤疏浚、河流水污染治理等措施建設流域生態廊道,營造水生濕地自然景觀,拓展城市內部綠色空間。采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方式,推進濕地恢復、濕地景觀提升、濕地基礎設施等工程建設。將確需采取人工措施進行整治方可實現規劃目標的拆舊建新、整理復墾、零星開發、修復治理等區域劃定為整治區域,并落實到圖斑地塊。鄉村地區統籌推進農用地綜合整治,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墾造水田建設、建設用地復墾等措施有效挖潛農用地潛力,促進農業集中連片。生態修復國土整治沙灣市大泉鄉生態保護空間格局圖6中心鎮區布局構建“兩心、一軸、兩片區”的空間結構優化鎮區空間布局6.1 以現狀政務中心、醫院、學校及規劃的文體活動中心形12、成全鄉的發展核心;一核兩軸四片區依據地塊現狀功能和規劃功能形成行政服務區、商業服務區、居住生活區、產業發展區。以大泉路為基礎拓延形成產業經濟發展軸,以葉河公路為基礎拓延形成居住生活服務軸;沙灣市大泉鄉鄉鎮府駐地空間結構規劃圖7規劃實施保障u組織機制: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提出規劃實施保障措施,保障編制經費。縣(市、區)級人民政府與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規劃實施,不得突破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的剛性管控要求。u政策支持:圍繞發展定位,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的生態、人口、土地、產業、環境等規劃實施政策和措施。u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向13、社會公布和宣傳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建立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將規劃核心內容納入村規民約。u監督管理: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和監督。以“一張圖”為支撐完善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對鄉鎮規劃的精準實施、實時監測、及時預警、定期評估。縣(市、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對各類管控邊界、約束性指標等管控要求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u對上位規劃的落實: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發展定位、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等約束性指標,落實“三區三線”和重大基礎設施、生態廊道等空間布局,做好與專項規劃的銜接。u對村莊規劃的傳導:確定村莊規劃編制單元,明確村莊規劃編制數量和名單。提出村莊的規劃綜合定位、產業發展方向、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基礎設施配置等引導要求,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等底線管控的指標規模和空間布局傳導至村莊。u對鎮區詳細規劃的傳導:明確鎮區詳細規劃編制單元,提出重要功能布局、開發強度、要素配置、空間形態等方面的約束要求。劃定鎮區“五線”,明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綜合防災設施等布局。完善規劃銜接傳導機制7.17.2制定規劃實施保障機制公示時間2024年8月xx日2024年8月xx日(30日)公示方式沙灣市門戶網站: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