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區域規劃設計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2955
2024-10-09
5頁
23.65KB
1、物流配送中心區域規劃設計方案物流一班范秋靜200908320124一、規劃目的二、規劃原則三、規劃要求四、配送中心內部規劃五、配送中心的作業區域六、規劃平面圖一、規劃目的(1)有效地利用空間、設備、人員和能源;(2)最大限度地減少物料搬運;(3)簡化作業流程;(4)縮短配送周期;(5)力求投資最低;(6)為職工提供方便、舒適、安全和衛生的工作環境。二、規劃原則(1)根據系統的概念、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求得整體優化。同時也要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個人經驗結合起來;(2)以流動的觀點作為設施規劃的出發點,并貫穿在設施規劃的始終,因為企業的有效運行依賴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化;(3)從宏觀(總體方2、案)到微觀(每個倉庫、進貨區、存貨區、發貨區),又從微觀到宏觀的過程。例如布置設計、要先進行總體布置,再進行詳細布置。而詳細布置方案又要反饋到總體布置方案中去評價,再加以修正甚至從頭做起;(4)減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業流程,這是提高企業配送效率和減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在時間上縮短作業周期,空間上少占有面積,物料上減少停留、搬運和庫存,才能保證投人的資金最少、生產成本最低;(5)重視人的因素。作業地點的設計,實際是人一機一環境的綜合設計。要考慮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工作環境。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動是物資的集散和進出,在進行設施規劃設計時,環境條件非常重要。相鄰的道路交通、站點設置、港口和機場3、的位置等因素,如何與中心內的道路、物流路線相銜接,形成內外一體、圓滑通暢的物流通道,這一點至關重要。三、規劃要求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生產綱領,在已確定的空間場所內,按照從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產品的制造,到成品的包裝、發運的全過程,將人員、設備、物料所需要的空間做最適當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組合,以便獲得最大的生產經濟效益。四、配送中心內部規劃(一)作業的規劃1作業流程的規劃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動是訂貨、進貨、儲存、訂單揀貨、發貨和配送作業。有的配送中心還有流通加工作業,當有退貨作業時,還要進行退貨品的分類、保管和退回作業(配送中心基本作業流程參考第九章第一節)所以,只有經過基本資料分析和基本條件假設之后4、,才能針對配送中心的特性進一步分析,并制定合理的作業程序,以便選用設備和規劃設計空間。通過對各項作業流程的合理化分析,從而找出作業中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作業,力求簡化配送中心可能出現的不必要的計算和處理環節。這樣規劃出的配送中心減少了重復堆放的搬運、翻堆和暫存等工作,提高了配送中心的效率,降低了作業成本。如果儲運單位過多時,可將各作業單位予以分類合并,避免內部作業過程中儲運單位過多的轉換。盡量簡化儲運單位,以托盤或儲運箱為容器。把體積、外形差別大的商品歸類相同標準的儲運單位。2作業區域的功能規劃在作業流程規劃后,可根據配送中心的運營特性進行區域及周邊輔助活動區的規劃。物流作業區指裝卸貨、入庫、訂單5、揀取、出庫、發貨等基本的配送中心作業環節;周邊輔助活動區指辦公室、計算機中心等。通過歸類整理,可把配送中心分成如下作業區域:(1)配送中心基本物流作業區。此區域是配送中心核心區域,在此進行基本的物流作業,包括車輛入庫、卸貨、進貨點收、理貨、入庫、儲存、流通加工、發貨、配載、配送等作業;(2)退貨物流作業區。此區域的設置可根據配送中心的規模大小及與供應商的協議等實際需要而定。在此區域進行的作業有退貨卸貨、退貨點收、退貨責任確認、退貨良品處理、退貨瑕疵品處理、退貨廢品處理作業(3)換貨補貨作業區。在此區域可在基本物流作業區內進行,主要的作業有退貨后換貨作業、零星補貨揀取作業、零星補貨包裝、零星補貨6、運送;(4)流通加工作業區。此區域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如果流通加工業務量很小,可在配裝區進行。流通加工區的主要作業有拆箱、裹包、多種物品集包、外包裝、發貨商品稱重、印貼標簽等;(5)物流配合作業區。物流配合作業是配合物流基本作業的諸如容器回收、空容器暫存、廢料回收處理等。具體設置時可根據實際需要,如設置容器暫存區或容器儲存區、廢料暫存區或廢料處理區等;(6)廠房使用配合作業區。此區域主要是保證配送中心業務正常進行的配合區域,主要的作業項目有電氣設備使用、動力及空調設備的使用、安全消防設備的使用、設備維修工具器材存放、人員車輛通行通暢、機械搬運設備停放等;(7)辦公事務區。辦公事務是配送中心正常運7、轉及高效率運行的基礎保證,主要的事務活動有配送中心各項事務性的辦公活動、一般公文文件與資料檔案的管理、配送中心電腦系統的使用及管理等;(8)勞務活動區。配送中心員工及供應商休息、膳食、盥洗的場所;3作業區的能力規劃在確定了配送中心的作業區之后,根據配送中心服務的對象、商品的特性、自動化水平、信息系統建設情況等因素進一步確定各作業區的具體內容。在對作業區域進行規劃時應以物流作業區域為主,再延伸到相關周邊區域。對物流作業區的規劃,可根據流程進出順序逐區規劃。現以物流作業區域為例,對各作業區域的具體內容進行說明。(1)裝卸貨平臺。進發貨口是否共用或相鄰;裝卸貨車進出頻率;商品裝載特性;裝卸設備設施選8、用;平均裝卸貨時間;進貨時段;配送時段等。(2)進貨暫存區。每日進貨數量;容器使用規格;容器流通頻率;進貨等待入庫時間;進貨點收作業內容等。(3)庫存區。最大庫存量需求;商品特性基本資料;儲區劃分原則;儲位指派原則;存貨管理方法;商品周轉情況;盤點作業方式等。(4)揀貨區。訂單處理原則;揀貨信息傳遞方式;揀貨方式;配送品項分析等。五、配送中心的作業區域1、信息中心:處理各種定單,進貨出貨理貨2、收貨區:在這個作業區內,工作人員須完成接受貨物的任務和貨物入庫之前的準備工作,如卸貨、檢驗等工作。因貨物在收貨區停留的時間不太長,并處于流動狀態,因此收貨區的面積相對來說都不算太大。它的主要設施有:驗貨9、用的電腦和卸貨工具。3、儲存區:為保證正常配送的需要,在配送中心應保持一定的儲備。同時做好這些儲備的保管工作。4、理貨區:理貨區是配送中心人員進行揀貨和配貨作業的場所。其面積大小因配送中心的類型不同而異。一般來說,揀選貨和配貨工作量大的配送中心,例如向多家客戶配送多種商品且按少批量、多批次的方式進行配送,這樣的配送中心的揀貨和配貨區域的面積比較大。5、裝配區:由于種種原因,有些分揀出來并配備好的貨物不能立即發送,而是需要集中在某一場所等待統一發貨,這種放置和處理待發貨物的場所就是配裝區。在配裝區內,工作人員要根據每個門店的位置、貨物數量進行分放、配車,并確定單獨裝運還是混載同運。因貨物在配裝區內停留的時間不長,貨物所占的面積不大,所以,配裝區的面積比存儲區的面積小的多。因此這個作業區除了配裝計算工具外和小型裝卸機械、運輸工具外,沒有什么特殊的大型專用設備。6、發貨區:將配好的商品按到達點或到達路線進行送貨。運輸車輛可借用社會運輸車輛,也可自配專業運輸隊。7、加工區:配送過程中,為解決生產中大批量、少品種和消費中的小批量、多樣化要求的矛盾,按照用戶對商品的不同要求,應對商品進行分割、分裝、配裝、配載等加工活動。六、規劃平面圖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