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拋沙鎮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2963
2024-10-09
5頁
18KB
1、拋沙鎮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拋沙鎮位于成縣縣城以西5公里處,國家級森林公園雞峰山腳下。全鎮轄15個村、100個村民小組、5569戶24000多人,有耕地3.1萬畝。為全面落實我鎮制定的“十二五”規劃,在全鎮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鎮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鎮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的奮斗目標,特制定拋沙鎮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建設社會2、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項目為載體,以土地流轉為抓手,精心實施“258”工程(2個示范帶、5個示范展示區、8個特色產業專業村),努力提升我鎮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水平,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 二、基本原則 1、優化結構原則。大力挖掘糧食生產潛力,發展優質糧生產,在穩定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瞄準現代農業目標,積極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著力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健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民培訓體系,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 2、因地制宜原則。根據現有的優勢與潛在3、的發展優勢,因地制宜選擇有發展前途的項目,以形成明顯的區域特色和產業特色,大力推進特色農業規模化,產業經營一體化,在做大做強做 優上下功夫。 3、集約經營原則。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形成規模,同時與縣鎮村三級特色農業發展規劃相銜接,種植養殖的優勢項目、優勢產品、特色產業相對集中,形成集約經營和科學發展的新格局。 4、政府引導原則。積極做好宣傳發動、組織協調和服務指導工作,鼓勵多元化投資現代農業,引導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大力推進機制創新和體制創新,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5、城鄉統籌原則。進一步加強農業與其它產業的聯結,把現代農業融入二、三產業和觀光旅游等產業,積4、極培育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發展目標 1、主要目標。到2013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0.78萬元;農業總產值達3200萬元,特色農業面積達1.7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0%。 2、發展重點。著力實施“258”工程 -以我鎮南山環形村道為軸心,通過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和核桃產業開發,逐步建設成南山流域優質核桃產業示范帶。一是以拋沙核桃產業大戶馬*200畝核桃嫁接采穗圃為支點,向全鎮核桃種植戶提供優質接穗,開展高接換優,使全鎮1.4萬畝核桃樹進行綜合管護。二是以東營村1200畝核桃樹綜合管護示范點和胡家嶺500畝核桃樹集中栽植示范園為載體,進一步發展核5、桃種植規模,延伸至趙山、小灣、坪島、唐坪、任灣、東營六村1800戶,面積達到4500畝。三是以我鎮新修南山環形村道為基礎,在鋪沙的基礎上逐步開展硬化路面工作,將大力改善南山流域村容村貌,做到“三通一平一改”,從而為引進核桃龍頭企業打好基礎,力爭2013年在南山流域落戶1家農業企業,解決當地就業人員150人左右。形成以我鎮南山環形村道為軸心,東至趙山村 區域,西至東營村區域的南山流域優質核桃產業示范帶。 -以江武公路省道為軸心,精心打造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帶。一是以廣華果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以廣化村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設施栽培業,在該村現有設施栽培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規模,高效設施栽培面積達06、.38萬畝以上。二是以樂樓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為載體,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將樂樓村建成面積達500畝高標準無公害蔬菜示范點。擴建200畝大、中、小拱棚的生產,大力發展以棚室生產為主的蔬菜設施栽培。三是以山區蔬菜示范點為載體,進一步探索和總結經驗,著力發展山區蔬菜,嚴格按照成縣山區蔬菜示范點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在坪島村通過統一培訓、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技術要求和指導示范戶分散栽培管理等形式在早春示范推廣地膜甘藍、萵苣、西葫蘆、黃瓜等其它蔬菜;秋冬季示范推廣甘藍,示范種植西芹、秋豆、茄子、蘿卜、辣椒、大白菜、娃娃菜等蔬菜。通過各項措施的落實,力爭2011年示范點畝增收2000 元,2013年發7、展100畝,農民增收達到2O萬元。形成以江武公路為主線,東接樂樓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西接廣豐園區的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帶。 以“5大示范展示區”為契機,著力建設農業特色產業樣板區。一是千畝日本西洋櫻桃展示區。目前引進12個品種的甜櫻桃18000株。二是千畝精品蔬菜區。在廣化、樂樓建成設施蔬菜1010畝,露地蔬菜650畝。三是百畝花卉展示區。在廣華果蔬園建成150畝花卉苗木示范區,堅持示范推廣同步進行。四是十畝水產展示區。依托廣華果蔬園建設15畝水產養殖區。五是核桃密植展示區。在東營村建成100畝核桃密植區,開展高接換優、全程核桃周年綜合管理。通過目前已經建成的“五大示范展示區”扎實開展品種的引進、8、試驗、推廣工作,模范帶動我鎮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同時提供了培育和創新新一代特色農業提供了優良的平臺。 -以“西狹頌”省級風景區為依托,精心謀劃現代休閑農業觀光區。一是著力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加強環境設施建設,健全自然保護網絡,大力發展水產養殖和水生作物,大力招商引資,加大資金投入,建設綠色長廊、觀賞臺樓、垂釣中心、特色農家樂、休閑餐廳等,栽植四季常綠的景觀苗木,建成綠水青蕩、水景一體、聞名遐邇的休閑農業觀光區。二是著力提升廣化高效農業園區。按照省級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標準,進一步拓展園區規模,面積擴大到800畝;提升園區層次,加快高檔苗木、珍稀植物、瓜果采摘等基地建設,以此建成全縣景觀苗木花卉基地,9、發展循環生態養殖、農耕文化、旅游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代觀光園。四是著力提升豐泉村、廣化村文化長廊建設檔次源。進一步加大投入,擴大規模,優化外部環境和內部設施建設,配套好綠化、亮化、美化設施,突出漢代風格使之與“西狹頌”省級風景區連線成片。通過三年的努力,形成沿西狹公路東接廣化高效農業園區、西接省級名勝風景區“西狹頌”豐泉村的集花卉苗木、休閑餐飲、漢韻風景、垂釣游玩于一體的現代休閑農業觀光區。 -以傳統產業為基礎,精心打造8大優勢特色產業專業村。一是千畝優質商品糧油生產基地村。充分發揮我鎮自然環境優越、小麥、油菜生產水平高、品質好的優勢,以轉灣東北部和強壩村區域等村為主產區,通過引進高產優質10、新品種,大力發展標準化生產,實施無公害栽培,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5000畝優質商品糧油產業化生產基地。二是能繁母豬繁育基地村。發揮坪島等村的繁育技術優勢,進一步做大能繁母豬產業,到2013年,達到 1萬頭以上,出仔豬20萬頭以上。三是食用菌生產基地村。以豐泉村為龍頭,精心打造食用菌生產基地,大力發展平菇、香菇、金針菇等菌類作物,到2013年,全村蘑菇大棚達到120座。四是觀光農業休閑展示村。依托廣化高效農業園區,與建設中的現代休閑農業觀光區相結合,著力將廣化村打造成觀光農業休閑展示 村。進一步開拓創新,嘗試拓展生態保護,休閑農業,文化傳承等新型功能,培育農業的新興產業,為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開辟新11、渠道,到2013年初步建成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科普教育基地和農業文明傳承載體,形成熱愛農業、關心農業,重視農業的良好氛圍。五是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村。依現有基礎,逐步在樂樓村建成500畝高標準無公害蔬菜示范村。擴建200畝大、中、小拱棚的生產,大力發展以棚室生產為主的蔬菜設施栽培;積極引進示范推廣優質抗病蟲蔬萊新品種;強化技術培訓,到2013年,培訓農民達到1650人次,考取蔬菜生產工資格證1400人。六是精品鮮果基地村。著力建設小灣村水果、鮮果600畝。七是草雞生產基地村。胡寨以養雞大戶陸*為載體,在韓坡、賈山等社發展草雞生產,到2013年建成草雞生產基地村,發展規模養殖大戶15戶,年飼養草12、雞量達50萬羽以上。八是優質核桃生產基地村。以胡家梁、莊子、堆子、劉坪等區域為主體,依據東營村優勢,大力發展核桃生產,建設核桃基地0.7萬畝以上,到2013年達1.1萬畝。 以隴南西城經濟開發工業園區為載體,精心打造農產品加工貿易區。根據我鎮現有產業狀況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農產品加工貿易園區的主要功能區規劃為生產服務與管理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糧食加工區、畜牧水產加工區、蔬菜包裝加工區、農業生物制品加工區、綜合加工區。到2013年,確保農產品加工貿易園區建成雛形,2015年,抓完善、抓規范、抓提升,到2020年,真正使我鎮的農產品加工貿易區成為強有力的流通載體,使農產品貨暢其流,為農產品產得出、銷得掉提供重要保障,促進高效農業快速發展,促進資本等要素向農業集聚,促進農業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四、推進措施 1、堅持用強勁的組織力量發展特色農業。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鎮成立由政府一把手掛帥、分管領導牽頭、各涉農部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