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石化基地產業發展規劃.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115
2024-10-10
20頁
123KB
1、青島石化基地產業發展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2009年12月目 錄1規劃概況11.1規劃范圍11.2青島石化基地產業發展規劃12規劃分析22.1發展戰略合理性分析22.2制約因素分析33石化基地環境質量現狀34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44.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44.2陸域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44.3海域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54.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54.5噪聲影響分析54.6社會經濟影響分析64.6.1宏觀經濟影響分析64.6.2社會環境影響評價64.6.3移民安置措施及影響75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75.1陸域生態環境影響評價75.2海洋生態環境評價86環境承載力分析86.1水資2、源承載力86.2大氣環境容量96.3海域環境容量97循環經濟分析98環境風險評價108.1陸域環境風險評價108.1.1環境風險識別108.1.2最大可信事故設定108.1.3風險事故預測分析118.1.4陸域風險控制措施128.2海域環境風險分析128.2.1事故設定128.2.2溢油事故影響分析138.2.3海域環境風險控制措施139環境保護措施139.1大氣環境保護措施139.2加強水資源的利用149.3固體廢棄物污染對策與減緩措施159.4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510監測和跟蹤評價1511評價結論17為促進黃島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3、價技術導則及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法律法規,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委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青島市石化基地產業規劃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接受委托后,中國環科院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本項目涉及的主要環境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討論,在青島市環保局黃島分局和中國海洋大學的積極配合下,我院相關技術人員通過對現場踏勘、資料收集、環境質量監測和有關專業部門和機構所提供的大量基礎資料的基礎上,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編制青島市石化基地產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本次規劃環評依據國家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結合青島石化基地規劃及當地資源環境特點開展工作,對青島石化基地規劃的目標、產業結構、規劃規模及布局可4、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分層次地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減輕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并提出規劃方案做出適當調整的意見和建議。1 規劃概況1.1 規劃范圍規劃的青島石化基地位于青島市黃島區膠黃鐵路線東側,系港務局液體化工碼頭以西,跨海大橋以南,秦皇島路海河路黃王路以北,沿膠州灣西南部海岸線填海形成的陸域,總規劃面積約11.08km2。其中以青島大煉油工程為龍頭,包括麗東化工在內的石化基地一期用地(即一環路以東至港區部分)約9.18 km2;石化產業發展用地約1.9 km2。1.2 青島石化基地產業發展規劃石化基地一期占地約9.18 km2,目前已有中石化青島煉化公司1000萬噸/年煉油一期工程和5、麗東化工63萬噸/年芳烴裝置建成投產,規劃建設中石化青島煉化公司1200萬噸/年煉油二期工程、8.5萬噸/年苯乙烯裝置、70萬噸/年對二甲苯(PX)裝置和20萬噸/年烷基化裝置。石化產業發展用地約1.9 km2,規劃以上游石化產品為基礎,建設石化下游項目。目前,石化基地的大部分項目的用地情況已經落實。石化基地的用地情況見表1-1。表1-1 石化基地內項目的用地情況項目名稱項目占地(公頃)建設期限石化基地一期用地油港區85.10已建大煉油一期220已建麗東化工138.8已建益佳陽鴻8.20已建環海化工5.5已建大煉油二期煉油裝置及8.5萬噸苯乙烯196擬建,2015年前大煉油碼頭堆場18.30在6、建,2015年前重交瀝青8.102015年前紅星實業11.22015年前停車場及麗星化工6.7在建,2015年前大煉油二期預留用地2202015年后石化基地發展用地億升液體化工和重質油研發66.6在建,2015年前下游化工項目預留用地123.42015年后建設共計11082 規劃分析2.1 發展戰略合理性分析本石化基地規劃于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州灣西海岸。其具有區位、港口、產業和市場、基礎設施、技術和人才等多重優勢,非常有利于形成上下游一體化、資源配置合理、產業鏈比較完善、相關產業集聚、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具備世界級規模和先進水平的大型石化產業基地。從產業政策上看,國家支持 “7、大型芳烴生產裝置建設,提高油品質量的煉油及節能降耗裝置改造采用先進工藝技術的大型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生產”。青島市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南,中也將“提高油品質量的煉油裝置改造、優化原油資源配置的大型煉油裝置建設及重油深度加工,大型芳烴生產裝置建設,提高油品質量的煉油及節能降耗裝置改造,80萬t/a及以上大型乙烯建設,大型合成樹脂及合成樹脂新工藝、新產品開發,大型己內酰胺、乙二醇、丙烯腈的生產技術開發和成套設備制造,大型合成橡膠、合成膠乳和熱塑性彈性體先進工藝開發、新產品制造,采用先進工藝技術的大型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生產,原油、天然氣及成品油儲存和管道輸送的網站建設”列為鼓勵類。2.2 制約因素分析(1)8、土地資源:黃島區土地資源有限,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浪費。石化基地用地目前雖大部分得到落實,但仍需控制土地的開發強度,合理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2)能源的制約:黃島石化基地規劃的產業中的石油加工、化工和原材料制造均為高能耗企業,隨著黃島石化基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入區項目的增多,黃島石化基地未來對能源需求將十分強烈。(3)水資源的制約:青島市水資源缺乏,石化基地規劃對水資源需求量非常大,水資源是限制石化基地發展最主要的一個因素。(4)環境制約:黃島區產業規劃以重工業為主,水資源、能源消耗較大,同時對環境污染負荷較重,規劃實施后將對環境產生較大的壓力是石化基地未來發展將面對的重大問題。3 石化基地環9、境質量現狀大氣:評價區域內的大氣環境現狀質量較好,評價區域SO2、NO2 NMCH小時平均濃度以及SO2、NO2、PM10和TSP日平均濃度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NMCH 小時濃度滿足以色列國家標準;SO2、NO2小時平均濃度最大值分別占標準的35.4%和35.4%,SO2、NO2、PM10和TSP日平均濃度最大值分別占標準的40%、50.8%、72.7%和72.3%,NMCH小時濃度最大值占標準的7.8%。聲:聲環境質量變化幅度不大,且由逐年下降的趨勢。黃島區聲環境質量良好、穩定。地下水:監測表明,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超標因子主要是糞大腸桿菌和氨氮10、,水質為類。近岸海域:海域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大石頭海域較海西灣口海域和前灣口海域污染嚴重。土壤:區域土壤屬于酸性或中性土壤,污染物含量基本上處于正常范圍內,未受到污染。4 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4.1 大氣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1)2015年大氣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評價區域內各敏感點SO2小時濃度最大值占二級標準的57.2%,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NO2小時濃度最大值占二級標準的155.63%,超標倍數為0.56,不能滿足二級標準要求;非甲烷總烴小時濃度最大值占標準的7.8%,滿足相關標準限值;SO2、NO2和PM10日均濃度最大值分別占二級標準的55.42%11、82.3%和79.35%,可以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及修改單中的二級標準限值;SO2、NO2、PM10的年均濃度最大值分別為16.58mg/m3、31.46mg/m3、9.41mg/m3,分別占二級標準年均值的27.63%、39.33%和9.41%。(2)2020年大氣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評價區域內各敏感點SO2小時濃度最大值占二級標準的58.53%,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NO2小時濃度最大值占二級標準的173.36%,超標倍數為0.73,不能滿足二級標準要求。SO2、NO2和PM10日均濃度最大值分別占二級標準的57.06%、812、2.3%和79.36%,可以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及修改單中的二級標準限值。SO2、NO2、PM10的年均濃度最大值分別為16.58mg/m3、32.25mg/m3、9.47mg/m3,分別占二級標準年均值的27.63%、40.31%和9.47%。4.2 陸域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1)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根據規劃分析,石化基地2015和2020年的污水排放量分別為1.74萬t/d和2.50萬t/d。根據青島石化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石化基地所產生的廢水經基地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部分回用外,其余廢水排入濂灣河污水處理廠和龍泉河污水處理廠。經分析,在只有濂灣河污水處理廠的情況13、下,2015和2020年基地污水排放分別占濂灣河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的21.75%和14.71%,對濂灣河污水處理廠的負荷增加較大,但仍具備接納基地污水的能力。在濂灣河污水處理廠如期擴建和龍泉河污水處理廠如期建設的情況下,石化基地的污水可得到安全處置。(2)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本石化基地的取水和排水均不涉及地下水,因此,對地下水影響很小。4.3 海域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1、比較工程竣工前、后,相同時刻的現狀與預測潮流場可看出,規劃工程附近水域的潮流場有所變化,由對比點來看,大部分潮流流速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加,流向也有相應的改變。進一步分析表明:在潮流流速較大的漲、落潮中間時段,距離規劃工程較近14、處,潮流流速增加的幅度達到34.88%;而距離規劃工程650m左右外,流速變化幅度最大為-2.38%。而潮流流向也發生相應的變化,但變化幅度很小。2、由于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使膠州灣納潮量由現狀的7.0134669E+08 m3,減小到石化產業基地建成后的6.8782381E+08 m3,使得膠州灣的納潮量不足7億m3,其變化量為-1.92813%,膠州灣納潮量的減小,對膠州灣的水動力環境和物理自凈能力是不利的。3、岸灘沖淤分析得出,規劃工程海域泥沙有著微弱沖淤變化,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形成的人工海岸基本處于沖刷狀態,強度為12mm/a;僅在填海位置的西北與原天然海岸線夾角出,發生很小范圍的微弱淤15、積,規劃工程建設對地形沖淤影響是局部的,僅限于工程附近海域,對周邊海域地形沖淤影響甚微。4.4 固體廢物影響分析石化基地的固體廢物主要是工業固體廢物,包括一般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此外,還有少量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須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一般固廢盡量做到綜合利用,其余委托有資質單位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產量較小,可依托區環衛機構處置。在對固廢進行妥善處置的情況下,石化基地的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很小。外。 4.5 噪聲影響分析石化基地用地用規劃中的工業用地,按照青島市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適用區域劃分規定, 其聲環境適用于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第3類標準,晝間標準65dB(A)16、,夜間標準為55dB(A)。其中臨交通干線的廠界,執行4類標準,晝間標準70dB(A),夜間標準為55dB(A)。基地建設后新增的噪聲污染源主要來源于石化基地的工業噪聲和交通噪聲。基地各項目工程噪聲控制設計應按GBJ8785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進行。4.6 社會經濟影響分析4.6.1 宏觀經濟影響分析(1)近岸海域利用的資源增值效益隨著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原來的近岸海域將轉變為工業用地,隨著大煉油、石化項目的紛紛入駐,石化基地的出讓價格將會大幅提高。(2)國民生產總值和財政稅收的增加石化基地將大大提高黃島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和財政稅收。此外,石化基地的發展還將帶動塑料、橡膠、化纖等其他下游產業17、的發展,同時,由于基地發展所需大量人才,其必將帶動青島的土地、餐飲、房產等行業的發展,因此,石化基地的發展對國民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的增加效益明顯。(3)石化基地建成后的凝聚效益石化產業牽動性強,產業關聯度高,產品鏈條長,帶動能力強,可以促使后續項目的源源進入。其次,工程在建設及營運期間,工作人員自身的需求必然會促進餐飲、紡織、旅游、醫療、保險、網絡、電信和娛樂文化等服務行業的發展。再次,本規劃能夠使青島黃島臨港經濟的地位最終確立,從而形成獨特的發展軌跡,完善與日照、煙臺等臨近地區之間的互補格局。(4)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以“集先進生產技術、強大研發能力、優良生態環境、高效管18、理服務等“四位一體”的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為建設目標,具有起點高、要求高、質量高的特點,在企業管理方式、企業經營理念、經濟增長方式等方面都會按國內甚至國外先進水平進行建設。4.6.2 社會環境影響評價石化產業基地建設的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投資環境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環境的改善等方面。(1)工業化水平顯著提高石化基地建設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將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人們向高水準的生活邁進,從生活習慣、消費理念方面向大城市轉變,從而推進黃島區建設、生產、經營、服務水平的全面升級,提高本區域的城市化水平,提升城市形象。(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環境改善石化產業基地的建19、設將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居民經濟收入得到很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將得到較大的提高。石化基地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引進了許多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將帶動黃島區相應方面的轉變,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3)人口素質的改變隨著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必然引起周邊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部分人將會成為產業工人。工作崗位的需求將帶動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和員工自身的積極進修,這對于提高整個黃島區的人口素質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4)對社會治安環境的影響石化基地的相當一部分需從外地輸入,大量的流動人口一方面會沖擊當地人口的就業機會,但主要是會給當地的社會治安帶來不穩定因素,造成治安案件上升,反而會給投資環境帶來不利影響。4.6.20、3 移民安置措施及影響對移民的安置應從兩方面進行:首先,必須保證其有能力取得新的居住場所。其次,必須保證因搬遷而引起工作調動的居民通過培訓、引導和自身努力等找到新的工作,保證其生活穩定。綜上所述,按國家政策落實拆遷補償,并搞好安置區生產生活必需的配套設施建設,規劃移民安置對社會環境影響很小,并有利于提高區域城市化水平和人居環境。5 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5.1 陸域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石化基地的建設使得淺海和灘涂轉變為工業用地,建設過程中可能會使臨時占地面積增加,破壞原有地表植被和土壤,造成土壤與植被的大面積破壞。基地建成后,如現場清理不利,植被恢復不及時,生態恢復建設工作跟不上,就極大的破壞了當地的21、生境,影響生態平衡。石化基地的建設將改變近岸海域的水體動力學特性,對沿海水土流失造成一定的影響。基地建設還可能會導致原基地的與基地附近的物種遷移,生物多樣性降低,但降低程度在當地環境的可承受范圍內。同時,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將產生大量的廢水和廢氣,廢物的排放將對區域環境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與生態功能區劃的定位存在一定的沖突。5.2 海洋生態環境評價該工程施工期需要新建護岸、圍堰,進行陸域回填和吹填,改變了該海域原有的自然屬性,對該海域生態系統中各營養階層的生物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對海洋生物群落結構的潛在危害,給該工程海域海洋環境造成一些損害。(1)廢氣排放對海洋生態環境影響分析22、:石化基地的廢氣主要為有組織排放的燃料廢氣,其主要污染物是SO2、NOx、總烴和煙塵;其次為貯運和運行中無組織排放的氣體,主要包括非甲烷總烴、VOC、乙烯、丙烯、苯、硫化氫、甲醇、PX、VCM、甲醇、二甲苯等。上述氣體在大氣中的分壓很低,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極低,對海洋環境中的生物不會產生影響。(2)污水排放對海洋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根據項目設計,黃島石化基地工業廢水經企業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污水處理廠進水標準后排入市政管網。因此石化基地建設污水排放對海洋生態環境影響較小。(3)固體廢棄物對海洋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石化基地各期的一般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回收處理,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綜上所述23、,石化基地污染物排放對海洋生態環境幾乎不會產生影響。6 環境承載力分析6.1 水資源承載力根據規劃,石化基地2015、2020年的需水量為4073.38萬t/a和4784.136萬t/a,分別合12.220萬t/d和14.352萬t/d。目前已聯網的三家水廠2010年的供水能力可達23萬t/d,從總量上看,其可滿足石化基地的用水需求。但這些水廠同時還擔負著向居民和其他企業供水的任務,因此,基地的需水量可能存在不足。青島市是個水資源比較缺乏的城市,節水必須作為石化基地發展的重要事情來抓。石化基地可充分利用其近海優勢,利用海水冷卻、發展海水淡化等措施減少對新鮮水的需求。6.2 大氣環境容量為全年空24、氣質量達到二級或好于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30天,經計算,在預測范圍內,2020年SO2的大氣環境容量為22537.26 t/a,大氣環境容量較大,但需注意的是,目前的PM10 的本底值都比較高,大氣環境容量有限是大氣環境資源制約因素的主要制約點,規劃項目必須采取解決措施。7 循環經濟分析石化基地具有優越的發展條件,為實現黃島區可持續發展,石化基地開發建設應當合理有效地解決各種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副產物資源的再利用,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適應資源節約、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要求,使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兩方面實現雙贏,最終實現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石化基地循環經濟產業鏈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石25、化基地循環經濟產業鏈,第二層為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第三層為企業清潔生產。對石化基地未來發展循環經濟提出以下建議:多途徑延長和豐富產業鏈,形成縱向閉合;加強協作,形成橫向耦合;理順體制關系,確保生態產業系統閉合和耦合;確保生態產業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建立循環利用體系,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加強整體管理,提高系統效率。8 環境風險評價8.1 陸域環境風險評價8.1.1 環境風險識別石化產業基地的危險物質主要來源于生產裝置區石油煉制和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涉及的原料、輔料、中間產品、產品等,儲罐中的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質的泄露以及原料和成品油埋地和架空管線。石化基地的陸域環境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火災,26、以熱輻射對人造成傷害和對財產造成損失;爆炸,以沖擊波和拋射物對人造成傷害和對財產造成損失;毒物泄露,通過攝入對人造成傷害。表8-1列出了化工區區域風險類型。表8-1 化工區區域風險類型風險源主要分布風險類別環境危害火災爆炸毒物泄露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產裝置裝置區儲存系統儲運區8.1.2 最大可信事故設定根據本基地的建設內容和各裝置的系統,綜合考慮物質危險性、物質數量,類比與國內其他大型石化基地和石化園區的風險事故,青島石化產業基地設定的最大可信事故見表8-2。表8-2 最大可信事故設定危險源裝置風險因子最大可信事故風險類型生產裝置區酸性水汽提及硫回收裝置H2S設備故障,閥門破損,H2S泄露進入環27、境惡臭刺激儲運區原油儲罐原油、SO2、煙塵裝卸、倒罐中設備故障,管口破裂或誤操作,原油外溢,火源引起燃燒爆炸火災、爆炸苯罐苯由于操作失誤或設備維護保養不當,在苯塔、苯罐、管線、動靜密封點處發生物料泄露,遇火源發生火災、爆炸毒物泄露 8.1.3 風險事故預測分析(1)原油火災爆炸對環境危害的預測與分析1)原油貯罐火災危害原油儲罐原油泄漏發生火災時造成的A、B、C、D級危害范圍分別為50m、61m、87m和153m,從總圖布置上來看,原油儲罐發生火災時的中等影響半徑基本控制在罐區范圍內。2)火災伴生的燃燒煙氣環境影響在設定的事故狀態下,SO2沒有出現超LC50的現象,而超出嚴重傷害范圍的區域很小,28、距離僅為8m。在1.5 m/s風速、F類穩定度條件下,超出一般傷害濃度和STEL濃度均出現了最大距離,分別為424m和8784m。在設定的事故狀態下,1.5m/s風速、F類穩定度條件下CO出現超LC50的最遠軸向距離為460m,該范圍內有小石頭自然村;超出嚴重傷害范圍的最遠軸向距離為766m,該范圍內涉及到小石頭和徐戈莊兩個自然村。(2)H2S泄露的環境危險預測及分析在設定的事故狀態下,在1.5m/s風速、F類穩定度條件下H2S出現超LC50的最遠距離為1136m,LC50濃度范圍內涉及到小石頭自然村的部分區域;超出嚴重傷害范圍的最遠距離為2035m,該影響范圍內有小石頭、徐戈莊以及東鹽灘的部29、分區域。(3)苯泄露的環境危險預測及分析根據苯泄露事故后果分析可知,當苯罐泄漏后蒸發速率為7.38kg/s時,在微風、F類穩定度氣象條件下,所造成的危害范圍最大。半徑范圍在0m32m內為半致死區域、32m53m內為危害生命區域,半徑53m210m內為嚴重中毒和一般中毒區域,濃度超過居民區最高允許濃度限值范圍為1870m。8.1.4 陸域風險控制措施(1)石化化工區危險源規劃合理布局;(2)對危險物質和危險裝置的監控和限制;(3)對建設項目進行安全預評價;(4)在化工區周邊設置200m寬的防護林帶;(5)化工區周邊社會人口控制:化工區邊界外1136m帶內,不規劃設置居民點;(6)建立石化化工區環30、境風險事故決策支持系統;(7)建立石化化工區事故應急監測技術支持系統。8.2 海域環境風險分析8.2.1 事故設定1、溢油地點溢油地點擬建項目東部航道處。2、油種和溢油量取輕質原油為溢油油種,溢油量為60t。3、風況和氣溫由于風場和氣溫場對溢油的揮發影響較大。根據團島氣象站1992年(每日24次)實測風資料統計: 該區風的頻率以SE、N、NNW和ESE為最多,分別為12%、11%、11%和10%,一年中,冬季盛行NNW風,夏季盛行SSE向風。計算中對風速的取值,主要考慮冬季平均風場主頻風(北風,5.4m/s),夏季平均風場主頻風(南風,4.4m/s;東南風4.4m/s)。4、潮時段以大港作為參31、考水位,選擇高潮時和低潮時2個具有代表性的時刻作為溢油初始時間。按照風潮組合情況共4種預測方案。5、溢油方式假設溢油為瞬時溢油。6、敏感區周邊敏感區包括周邊的碼頭,航道、膠州灣北部灘涂、青島市區濱海旅游岸線、海濱浴場等。8.2.2 溢油事故影響分析根據數模預測結果,不同風況下的溢油掃海面積是不同的,在設定的方案下,計算的溢油影響范圍在0.410.7km2之間,溢油將對膠州灣北部和西北部淺灘、黃島嘴北、薛家島北部,海西灣附近岸線,油碼頭、前灣航道等敏感目標造成潛在的影響。由于膠州灣為一半封閉海灣,灣內海水自凈弱,前海一線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區,一旦溢油對漁業、旅游、港口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對溢油必須32、加強防范,將事故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加強溢油應急設備和隊伍建設,一旦發生溢油,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溢油應急措施。8.2.3 海域環境風險控制措施(1)溢油事故防范措施對于溢油事故,最主要的是預防。從設計、施工建造、安全環保管理和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采取合理的溢油事故防范措施,有效降低環境風險。(2)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港口碼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編制港口碼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編制事故應急監測方案。9 環境保護措施9.1 大氣環境保護措施(1)加強施工期揚塵的影響對青島石化產業基地施工期開挖土方,建筑材料裝卸、使用和運輸過程產生的粉塵、揚塵污染,應在主要的作業區和33、運輸干道上采取灑水等措施保持地面的潮濕,以防止和減少施工揚塵對環境空氣的污染。為避免揚塵,要求施工單位加強管理建材堆放和混凝土拌合,水泥應存放在散裝水泥罐中,在下部料口設置防塵袋。(2)運行期污染減少措施綜合利用:能綜合利用的氣體,需回收綜合利用。設火炬氣回收系統,回收氣綜合利用;減量化:能循環利用的需要設置循環系統,減少排放;集中化:對分散排放的氣體要實施集中高架排放;無害化:對排放氣體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達標排放。(3)管理措施嚴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進駐本基地。積極推廣清潔能源,逐步減少大氣污染;9.2 加強水資源的利用(1)實施中水回用工程本石化基地的廢水產量大,可在對水質要求不高的34、環節中應用中水,如生產過程中的冷卻水、循環水以及基地綠化用水等,減少新鮮水用量。(2)海水淡化的利用和開發石化基地緊鄰黃海,如能發展海水淡化,則可大大減緩石化基地的水資源緊缺問題。隨著黃島區、青島市水資源的進一步短缺,水價會持續上漲,而海水淡化噸水成本則成下降趨勢,隨著裝置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進步造水成本還有希望進一步降低,開發和利用海水,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議在黃島區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規劃中,提高海水淡化的規模,緩解水資源壓力。(3)職工生活節水石化基地內的職工食堂、日常運行將存在一些生活污水。對于生活用水,主要通過節水宣傳、價格激勵、政策引導等方式減少用水量。9.3 固體廢棄物污染35、對策與減緩措施本評價認為,應該統籌考慮、統一安排固體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及最終處理,建立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嚴密監控工業固廢特別是危險廢物產生、儲存、運輸和處理各個環節,從建立固體廢物管理模式、開展企業生態管理、推行垃圾有序管理三個層面上建立石化基地一體化固體廢物管理系統。加強清潔生產審核,促進環境管理系統,對垃圾實施統一收集衛生填埋;中長期逐漸建立數據庫、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完善一體化管理體系和生態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垃圾有序管理。制訂和實施石化基地工業固廢的分類收集和綜合利用的有關制度或計劃,確保工業固廢能得到全部控制,在處置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的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標準和要求,以確保環境不受污染36、。9.4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由于石化基地的建設用地主要取自填海造陸,因此,對陸域的生態環境影響不大,而主要體現在對海域生態環境的影響上。根據青島市的城市功能定位,結合黃島區的生態功能區劃,石化基地生態保護的任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二是道路綠化,建設生態廊道;三是生產防護林體系建設,主要用于屏障石化基地和居民區、風景區等生態敏感區的生態風險。10 監測和跟蹤評價為驗證石化基地建設后,各項環境減緩措施的有效性,應當對本次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結論和措施進行回顧跟蹤評價,建議每屆政府換屆時進行一次針對石化基地環境保護措施實施情況的跟蹤、監測和評價。主要回顧和跟37、蹤評價內容見表10-1。表10-1 黃島回顧跟蹤評價主要內容序號項目工作內容主要目的和意義1環境監測與回顧評價大氣環境監測與回顧評價掌握大氣污染變化趨勢2地表水環境監測與回顧評價掌握地表水污染變化趨勢3海域環境監測與回顧評價掌握海域污染變化趨勢4土壤環境監測與回顧評價掌握土壤污染變化趨勢5地下水環境監測與回顧評價掌握地下水污染變化趨勢6噪聲環境監測與回顧評價掌握噪聲污染變化趨勢7污染源調查企業污染源調查掌握基礎數據8企業環保措施調查9清潔生產水平調查10環保措施回顧生態防護林和生態公益林建設環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實施情況11能源結構與大氣污染控制12中水回用與水污染控制13產業結構與清潔生產14工業固廢處置19環境管理總量控制執行情況回顧并修改環境管理各項措施20在線監測建設21動態管理系統建設22公眾意見23環保投資比例11 評價結論石油化工是我國“十一五”規劃中國民經濟重點發展的行業。青島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符合國家西部開發需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業結構上順應國家發展方向,適應市場需要,在產業鏈上構成循環圈;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石化基地的布局合理;規劃與地區的功能區劃相符;基地建成后對外界環境的影響,在采取有效措施的情況下在當地環境的可承受范圍之內。環境承載力和環境安全總體上能夠支持石化基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