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24144
2024-10-10
14頁
858.50KB
1、【全國村莊規劃示范案例】就地解決三農問題,建設景區型民俗接待村富泉村村莊規劃2014-10-14 13:38:33綠維創景字號:T|T 項目背景一、項目背景我國有大量的山地村莊,不可能全部搬遷進城鎮,也不能夠全部拆遷后集中到一個社區中居住。這些村莊如何發展,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次規劃的蒙山旅游區富泉村,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蒙山旅游區大洼藝術寫生基地入口處,總面積790.5公頃,由池家寨村和城泉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四個散點分布,共有318戶946人,山地多,耕地少,是典型的山村,也是一個典型的旅游區依托型村莊。此外,該村古跡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耕讀文化豐富且保存完好。例如,千年古2、墓群及穆桂英點將臺,還有八路軍蒙山大隊的根據地樓子石等等,資源組合度很好。但項目組通過多次對村莊進行實地考察,發現福泉村在資源、經濟收入與就業、人口、產業、村莊環境與村民住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概括起來,這些問題的實質是具有典型山村特征的三農問題。核心思路二、核心思路面臨山村的發展問題,如何在保護村莊風貌的基礎上讓村民過上城市人水平的生活,實現不離村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富泉村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對于全國無數山村而言,可能會找到一種借鑒與模式。因此,綠維創景認為,要達到以上目標,這次村莊規劃,不能局限于土地基礎設施及房屋改造等硬件建設,還必須按照三農問題解決方案的邏輯,形成3、三大基礎:可持續的產業基礎、衛生方便的現代生活基礎、城市水平的社會保障基礎。基于此,本次規劃充分發揮富泉村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以“鄉村風情濃郁、產業結構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暢通、生產生活便利、村容村貌整潔”為規劃總體目標,充分發揮富泉村的位于大洼景區入口處的交通節點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打造 “沂蒙老區山村原味、藝術風情濃郁、產業結構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暢通、生產生活便利、村容村貌整潔”的村莊,加快發展休閑旅游業,增加村民就業機會,提高農民收入,改善村莊生活環境,提升村莊活力,打造“生態山村型民俗旅游接待村”,以“蒙山富泉村?石屋藝術谷”唱響沂蒙大地,樹立全國舊村改造提升典4、范。解決策略三、解決策略綠維創景提出了以下解決方案:(一)以問題為導向,三農問題解決方案為基礎,形成發展架構以三農問題解決方案為基本架構進行富泉村村莊試點規劃工作。(二)確立旅游產業主導地位,實現特色化發展三農問題的解決方案,首先必須解決產業發展問題,沒有產業發展,僅僅依靠政府輸血,新農村建設必然失敗。富泉村位于蒙山旅游區范圍之內,其周邊區域的類似資源開發多選擇依附蒙山的旅游路徑,因此綠維創景認為,富泉村需要在差異化競爭的基礎上走旅游發展之路實現特色化發展:以泛旅游產業設計為核心,構建富泉村“造血”體系,一舉解決經濟與產業問題,部分解決人口問題。(三)旅游引導下村莊整體提升的統籌發展模式根據村5、莊現狀,綠維創景認為富泉村適合使用TRD(Tourism-oriented Rural Development)發展模式,即旅游引導下村莊整體提升的統籌發展模式。(四)以生活提升為目標,生活服務設施改造與產業服務設施一體化以生活提升為目標,生活服務設施改造與產業服務設施一體化,提升村民生活水平。落地規劃設計四、落地規劃設計尊重原有村莊基底,通過產業引入、生態修復、統籌發展、村莊整治、旅游建設,重構富泉村新格局,實現富泉村的生態低碳可持續發展。(一)村域產業規劃富泉村產業形式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種養業和外出勞務。規劃針對目前產業現狀,制定“產村一體,一區一業”的產業發展戰略,6、為不同年齡層次的村民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同時在村民集中分布的四大地塊形成四大產業組團(有機農業與休閑農業區、農副產品深加工養殖業、高效設施農業區、休閑旅游與生態運動區),并通過特色產業發展軸、特色旅游發展軸互相串聯,與其它區域資源相通。項目組將旅游產業作為富泉村的主導產業,以石屋為核心吸引力資源,強化本土石材建造石屋的傳統特色,凸顯傳統石屋的生態之美、民俗之美,打造“生態山村型民俗旅游接待村”,形成以生態、養生和寫生為特色的融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度假地,形成藝術村的突破發展。渾天霞蔚鳥瞰圖游客中心效果圖(二)村莊整治規劃池家寨西村整治后鳥瞰圖村莊步行道路環境整治效果圖村莊步行路及排7、水渠整治效果圖村莊重要休憩節點整治效果圖(三)景觀及特色風貌保護規劃在富泉村村莊田園景觀規劃過程中,注重對田園風光的保護利用,從“山、水、路、田、林、村”六個方面著手,打造“顯山、露水、秀村、融綠”的特色山村風光。建設有特色的村莊不只是基礎設施的投入或居住環境的改善等,更重要的是通過專業的規劃形成獨特的,有文化記憶的,有歷史延續的村莊。在本規劃中,項目組以用地功能為基礎,同時考慮不同區塊的景觀特征以及歷史形成的空間格局和肌理形態,將富泉村劃分為旅游綜合服務風貌區、高效農業田園景觀風貌區、特色產業加工風貌區、傳統村落旅游風貌區、古遺址旅游風貌區、山林生態涵養景觀風貌區六大風貌分區。每一分區根據自8、身的特點及要求,實行不同的保護措施。村內道路效果圖濱水游憩道路效果圖(四)民居改造設計本項目的民居改造以體現歷史與文化傳承、保護傳統建筑原真性、修舊如舊、現實可做節約成本、生態環保可持續為基本原則,保護村莊風貌,整治村莊環境,傳承歷史脈絡,重現村莊價值。概括起來,即“整體保護、就地改造;局部保留、功能置換;沿線修景、重點修繕”。房屋改造六大類型保障運營五、保障運營為保障規劃工作的切實運營,綠維創景綜合考慮富泉村未來發展各利益主體,特別是村民、開發商和村莊/景區管委會的三方利益,提出融合了政府扶持、綠維智力支持、社會扶持三維一體的扶持體系,聯合村民和優勢資源的兩聯一招的招商運營模式以及包含“五個9、1”、村莊規劃實施領導小組和農民廣泛積極參與的保障與補償機制。三大創新及示范意義六、三大創新及示范意義富泉村是一個旅游區山地村莊,全國類似的村莊很多,我們希望通過對“富泉村村莊規劃設計”的編制,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村莊規劃理念,擺脫村莊規劃照搬城市規劃模式、脫離農村實際、指導性和實施性較差的現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些具有推廣示范意義的創新成果:第一是旅游導向型村莊TRD(Tourism-oriented Rural Development)發展模式與四種類型,第二是產村一體化的發展策略,第三是村莊發展的扶持體系、招商模式與保障補償機制。后期效果七、后期效果由于綠維創景在富泉村莊規劃中對景點景觀設計、旅游服務設置的細致到位,提出了鄉村風貌保護和傳統文化傳承措施,并制定了符合當地實際的產業發展策略和農民增收措施等,2013年11月20日,山東省臨沂市蒙山旅游區柏林鎮富泉村村莊規劃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國村莊規劃示范名單,成為全國28個村莊規劃之一。富泉村規劃不僅入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匯編的2013年村莊規劃示范案例集,近期還受邀刊登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即將出版的美麗村莊規劃示范案例一書,作為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村莊規劃理念、創新和改進村莊規劃方法、提高村莊規劃編制水平、增強村莊規劃實用性的、具有示范意義的優秀村莊規劃范例。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4-12-17
18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