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濱縣現代服務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方案2021-2025年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182
2024-10-10
15頁
29.63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現代服務業十四五專項發展規劃方案合集
1、“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2021年8月1目 錄一、“十三五”回顧(發展現實基礎)- 2 -(一) 行業總體發展情況- 2 -1.內貿流通業快速發展狀大- 2 -2.電商產業發展速度迅猛- 3 -(二) 各當前工作推進情況- 3 -1.商貿流通業檔次顯著提升- 3 -2.商貿流通市場消費增長明顯- 4 -3.生產資料流通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 4 -(三) 項目實施情況- 6 -(四) 發展存在短板(存在的問題)- 6 -二、“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 7 -(一)指導思想- 7 -(二)發展目標- 7 -(三)重點任務- 8 -1. 商貿流通方面- 8 -2. 電子商務方面- 10 -(2、四)保障措施- 12 -1. 明確責任- 12 -2. 加大投入- 12 -3. 推進項目- 13 -4. 定期監測- 13 -“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為更好推動內貿發展,提升會展經濟效應。按照綏濱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要求,特編制此規劃。一、“十三五”回顧(發展現實基礎)“十三五”期間,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互聯網+”轉變傳統商務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工作,攻堅克難,揚長避短,呈現蓬3、勃發展的喜人局面。(一) 行業總體發展情況1.內貿流通業快速發展壯大“十三五”期間,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五年累計達到56.06億元。其中,2016年完成情況為10.25億元,同比增長16.9 %;2017年完成情況為11.13億元,同比增長8.6 %; 2018年完成情況為12.24億元,同比增長10%;2019年完成情況為9.99億元,同比增長8.1%;2020完成情況為9.22億元,同比下降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65%。2.電商產業發展速度迅猛 “十三五”期間,2016年綏濱縣電子商務線上交易總額突破5000萬元,2017年線上交易總額突破0.6億元,同比增長20%;4、2018年交易總額達到1億元,同比增長66.7%;2019年線上交易總額實現1.32億元,同比增長32%。2020年線上交易總額實現1.38億元,同比增長45%。創建了“綏濱縣電子商務創業產業園”。進一步完善現代電子商務物流流通體系,進一步打開我縣電子商務企業的銷售渠道,持續加大電子商務的培訓力度,全面提高了綏濱人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二) 各當前工作推進情況1、“十三五”時期,全縣內貿實現穩定較快增長,內貿流通對全縣經濟社會的支撐和引導作用不斷增強。(1)商貿流通業檔次顯著提升2016年以后,隨著我縣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區商業網點建設的數量和檔次迅速躍上一個新臺階,特別是近幾年招商引資力度的5、加大,一批新項目先后落地,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以太陽城購物中心、新時代購物中心、家家福超市、萬寶隆超市及農貿、農機大市場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商業網點建成投入使用,改變了我縣過去商業網點“少、小、散、舊”的落后狀況。“十三五”時期,以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迅速發展,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經營模式和流通業結構。截止目前,我縣從事的個體工商戶達到4000多戶,從業人員達8000多人。(2)商貿流通市場消費增長明顯“十三五”時期,我縣商貿流通企業80余家,覆蓋了全縣109個行政村,覆蓋率達100%。(3)生產資料流通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推進生產資料流通網絡的現代化、標準化、信息6、化建設,逐步實現專業化的生產資料流通網絡體系。“十三五”期間,著重扶持了3個基礎條件較好的農貿、農機、農資生產資料市場,通過升級改造,實現農產品市場、農業機械市場和農用物資市場的專業化建設,擴大市場吸引力和輻射力。2、“十三五”時期,全縣的電子商務發展理念和支撐體系基本形成,電商發展環境和規范管理水平進一步優化和提升。(1)創建了“綏濱縣電子商務創業產業園”。以電子商務企業孵化和創業為主,免費為入駐企業提供實操培訓、包裝設計、信息咨詢、倉儲物流、營銷宣傳等配套服務。公開招錄5名電子商務專業事業編制人員,通過政府購買的形式招聘了7名電商運營專業人才;同時為九個鄉鎮配備了9名電子商務專業的事業編制7、人員,提高各鄉鎮電商的工作能力。(2)進一步完善現代電子商務物流流通體系。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為載體,整合全縣電商資源,著力打造電子商務示范縣,建設縣級、鄉級、村級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運營中心,著重解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問題和“電子商務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在綏濱縣物流園建設縣級運營服務中心1個,在鄉(鎮)建設鄉(鎮)運營服務中心9個,在中心村建設村級運營服務中心60余家(至2020年末),構建電子商務物流流通網絡大格局,實現線上交易與線下物流的有效融合。(3)進一步打開我縣電子商務企業的銷售渠道,抓住每一次對外招商的機會,積極宣傳綏濱的農副產品,先后開拓了與汕頭電商企業的對8、口合作、與中糧貿易集團開展了扶貧消費合作、與省幫扶單位食堂的合作、與天津“農曉時”電商平臺的合作等,銷售的產品有綏濱大米、五谷雜糧、大鵝、粘玉米、粘豆包、粽子、山野菜、水果、豆油、白酒、啤酒、面粉、木耳、蘑菇等50多個品種,通過政府的幫助,為綏濱電商發展開拓了更寬的銷售渠道。(4)持續的加大電子商務的培訓力度,全面提高了綏濱人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在生產、生活中,能夠積極的使用和利用電商,培育電商創業者。在這些電商創業者中,有以王振雨、張洪波為主的優秀市場開拓者,有以李仁達、欒陽為代表的大學生返鄉創業者,有以趙曉偉、周厚超為代表的農民創業者,有以郭健美、韓露為代表的巾幗創業者。他們是綏濱電商發展9、的榜樣與標桿。截止到2020年末,我縣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到450余人。(三)項目實施情況實施了綏濱縣電子商務創業園創建項目。綏濱縣于2015年著手創建了“綏濱縣電子商務創業產業園”,2016年建設完成并投入運營,電子商務創業園位于綏濱縣陸港物流園1號樓,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200余萬元。電子商務創業園主要分為產品展示、培訓服務、企業孵化和倉儲物流四個功能區。2018年,通過幾年的努力爭取,我縣被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綏濱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于2019年9月末完成招標,中標單位為哈爾濱易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項目一期投資1500萬元,到2020年末,完成了全10、部建設內容,統籌推進“八大電商服務體系”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體系、鄉鎮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體系、農產品上行保障及宣傳推廣體系、縣域電子商務物流倉儲配送體系、精準電商扶貧體系、電子商務培訓體系、農村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和編制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四)發展存在短板(存在的問題)總體上看,現代服務業發展仍然存在總量不大、結構不優、發展水平不高、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新興服務業發展不充分,嚴重影響縣域經濟整體競爭力的提升。二、“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創新、開11、放、協調、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黑龍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完善商務發展生態系統為引領,在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上先行示范,構建商務經濟發展新優勢,建成全省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縣城,實現商務經濟新一輪跨越發展。(二)發展目標電商產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十四五”期末,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3億元,網絡零售額實現1億元,重點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率達到 50%以上,引12、進 1-2 家知名電商企業分支機構落戶我縣,培育 1-2 個電子商務綜合平臺,培訓人員達到3000人次以上,培養電商企業150戶以上。(三)重點任務1. 商貿流通方面加強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依托綏濱縣農副產品冷鏈流通儲藏庫項目,加強冷鏈物流建設,提升縣域農產品倉儲保鮮能力,著力提升綏濱物流園現代化發展水平,建設覆蓋綏濱縣、聯接國內主要城市等地區的物流倉儲配送網絡體系。積極推進綏濱縣產業數字化建設。全力打造“中國大鵝產業互聯網基地”建設,加快推進中國大鵝產業網、綏濱全國特色產品O2O采購中心、綏濱產業互聯網人才培訓中心、全國大鵝產業大數據中心、大鵝產業生態服務中心等平臺載體的建設運營。深入總13、結經驗,推動中國大鵝產業互聯網向精釀啤酒、冷水魚、寒地豬等產品拓展延伸。優化綏濱縣商貿流通業配置。依托農貿市場改造項目、農副產品批發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現代化、集約化、合理化的農副產品市場,促進商貿流通,擴大農產品銷售,帶動農民增收。激發國內市場新消費潛力。通過舉辦綏濱縣金秋大集、農產品認購等活動、創造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條件,培育消費熱點。盤活商業載體資源,推動傳統成熟商圈提檔升級,激發區域商業業態煥發新活力。完善沿江特色“夜經濟”產業長廊建設,著力打造“夜食、夜購、夜游、夜宿、夜行、夜娛”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積極發揮投資對優化供需結構的作用。突出產業導向,完善招商機制,支撐有效投資。以“強核14、心、延鏈條”為方向研究繪制招商圖譜,突出招商重點,完善招商政策體系,創新招商方式。推進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雙輪驅動”,加快探索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路徑,營造優良投資環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向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運用PPP等方式有序盤活存量。專欄一 商貿流通方面實施的重點項目建設項目名稱建設項目內容及規模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建設項目建設1個集牲畜、果蔬、糧食以及冷鏈物流的農副產品批發中心,面積約5萬平方米。農副產品冷鏈流通儲藏庫項目建設物流中心、農副產品倉儲中心、冷鏈物流配送體系、冷鏈物流交易信息平臺、實時監控與全程溯源體系,建筑面積1.53萬平方米。綏濱縣農商互聯完善農產品供應15、鏈項目項目規劃場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項目內容主要包括產后預冷、初加工基礎設施建設(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設停車區、生產加工區、倉配區、打包分揀區、農產品上行區等區域)、冷鏈倉儲(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低溫保鮮庫、速凍冷藏庫、設備用房、空調機房、控制管理室等)內容,通過與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主體深層次合作新型農副產品,進一步提高訂單農業的力度和廣度。新建一座集農產品倉儲、流通加工、冷藏冷運為一體的“農產品分揀加工儲運中心”,開展新媒體營銷,提高企業網點服務廣度和深度;引進區塊鏈理念,保障農產品的安全性和保護農產品品牌16、。升級擴建物流園,建設物流分揀配送中心,打造集約化、智能化、融合化的現代物流園區。沿江夜市奮斗路南側“沿江夜市一條街”,經營服裝、蔬菜水果、日用品以及各種風味小吃、大排檔等。全長約200米。糧食冷鏈物流園項目依托盛中有限公司,支持多功能一體化的糧食物流(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構建冷連物流體系。專欄二 農場方面實施的重點項目建設項目名稱建設項目內容及規模糧食烘干項目建設日處理水稻1000噸烘干塔一座,其中包含干燥機1套、熱風爐1套、土建及鍋爐房200平方米、換熱器1套、除塵器1套、提升機1套、烘前烘后倉4座、溫電控系統1套、冷熱風室等附屬設備1套。糧食倉儲項目項目建設內容為新建鋼構糧食倉庫庫房5017、00平米,項目建成后農場可增加糧食倉儲能力20000噸。黑龍江省綏濱農場倉儲設施建設項目第一期(2021年):計劃投資470萬元,新建總倉容1萬噸,建筑面積2016平方米;計劃投資30萬元,建設配套的消防管網,安裝配套電子檢溫系統,安裝配套的通風設施。第二期(2022年):投資470萬元,新建倉容1萬噸平房倉1棟;投資30萬元,建設配套的消防管網,安裝配套電子檢溫系統,安裝配套的通風設施,庫房周邊地面硬化。第三期(2023年),建設日處理水稻1500噸烘干塔一座,投資300萬元;建設倉容為1000噸的金屬烘前倉一座,投資80萬元;建設倉容為1000噸的金屬烘后倉一座及提升機和傳輸帶等級附屬設施18、,投資120萬元。2. 電子商務方面全面提升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培育和壯大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升級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功能,建設完善電子商務配送體系、綜合服務網絡體系及人才培養體系。推動數字公共服務多元發展。積極推進直播電商共享基地建設,吸引直播企業、平臺入駐,鼓勵引導企業走進田間地頭、廠房倉庫,展現農產品特色供給優勢,積極學習外部經驗,推動農產品包裝、設計、宣傳等方面做精做優。加快電子商務流通體系升級。加快推進“產地預冷、銷地冷藏、保鮮運輸等各環節有效對接”的冷鏈運輸儲藏物流體系建設。以順暢經濟循環為落腳點,著力發展商貿物流、大宗貨物中轉物流等各類物流服務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提19、高居民消費品流通效能需求為抓手,完善農村物流站點布局,培育“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成長。以整體提升現代物流體系規模效益為主線,大力積極整合現有物流企業,引進和培育大型物流企業,推進第三方物流與制造業聯動發展,完善物流服務體系,強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專欄三 電子商務方面實施的重點項目建設項目名稱建設項目內容及規模綏濱縣產業數字化延伸鏈建設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400平方米,打造“中國大鵝產業互聯網總部基地”,建設和運營中國大鵝產業網、綏濱縣全國特色產品O2O采購中心、綏濱縣產業互聯網人才培訓中心、全國大鵝產業大數據中心、大鵝產業生態服務中心等,并利用中國大鵝產業互聯網向精釀啤酒、淡水魚、寒地豬20、等產品延伸。(已完成項目選址工作。)綏濱縣區域直播電商共享基地利用外事辦400平方米的政府閑置房產打造直播電商共享基地,吸進直播企業及直播平臺、直播服務上入駐;開展田間地頭、廠地、倉儲等多元化的直播形式,推進以銷定產實現產品電商化包裝合格規模化生產供應,打造直播網紅品牌,加大直播電商助力農產品上行。(四)保障措施1. 明確責任建立由分管縣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商務發展領導小組,健全商務工作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各部門分工協作、信息共享、監測聯動,形成促進商務發展的合力。完善重大項目落地協同推進機制,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實行領導負責制,明確部門責任、任務分工,繼續推行主要領導對接重點企業、21、重點項目的制度,切實推動項目的引進實施。加強規劃實施管理,組織開展中期評估和終期實施評價,對規劃目標、任務進行適時調整。2. 加大投入加強財政資金對商務領域的支持力度,重點投向消費升級、內貿流通、對外貿易、商貿服務等關鍵領域。研究設立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采用市場化方式運作,按照事后獎補、投入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企業技術自主創新、商業模式轉型、業態壁壘突破、雙向投資擴大等。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和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商務領域創新項目,支持企業開展融資租賃、信用擔保、質押貸款等貿易融資,拓寬商貿企業融資渠道。3. 推進項目 建立規劃項目執行情況年度進展報告和項目檢查巡視制度,對規劃項目實施情況適時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對規劃確定項目的重點任務、重點項目等進展情況進行定期督查和通報,督促項目各方面加快推進落實。完善政府與企業、民眾的信息溝通機制,健全聽證、輿論和公眾監督等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增進最大共識度,形成最大凝聚力。4. 定期監測組織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鼓勵開展第三方評估,強化監測評估結果應用。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糾偏制度,不得隨意調整更改各類規劃,經評估確需對規劃進行調整修訂時,需按程序調整。建立規劃實施群眾監督制度,鼓勵人民群眾通過互聯網等多種途徑提出對規劃實施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