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082017年.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230
2024-10-10
16頁
36KB
1、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082017年)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08,2017年) 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規劃 (2008,2017年)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為加快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根據成都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成都市工業經濟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和成都市工業發展布局規劃綱要(2003,2020年)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分析 (一)產業現狀。 13(國內信息產業現狀。2007年,國內電子信息產業運行呈現平穩發展態勢。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5.6萬億元,增長18%;軟件業務收入5800億元,增長20.8%。產業規模繼續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領先,銷售收入占全國工業的12%。二是經濟效益穩步提高,2007年實現利稅2870億元。三是對外貿易增勢平穩,貿易額達到8047億美元,增長23.5%。四是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全年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完成營業收入超過10000億元,實現利稅超過500億元,逐漸成為推動行業平穩運行的中堅力量。五是科技創新日趨深入,全行業新品產值率超過20%,企業研發投入不斷提高,全行業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元。 2007年,國內電子信息產業呈現出階段性發展的新特征,結構轉型調整的趨向明顯,電子信息產業增速回落與全國工業相3、比基本持平,內資企業發展速度大大高于三資企業,基礎行業逐步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主要力量,整機更換效應明顯,高端產品增長較快。 2(成都市信息產業現狀。 (1)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一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2007年全市電子信息制造業銷售收入達427.09億元,增長39.35%,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實現經營收入310億元,增長50.3,,軟件出口額達1.6億美元,增長41.8%,推動四川省軟件產業指標在全國排名由2006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7位。二是企業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全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311戶,1家企業入圍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6家軟件企業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5家企業成為國家重4、點布局軟件企業。全市共有軟件認證企業503家,通過CMM/CMMI三級以上認證企業16家,軟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 (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一是重點領域快速推進。成都電子信息產業正在向高技術、高品質、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向專業化、規?;⒓苫较蜣D變。在軟件及信息服務業、集成電路、信息安全、光通信、軍事電子、電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特色和優勢,具備了快速發展的基礎和潛力。二是軟件業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逐步加大(見表1)。應用軟件、信息服務外包、信息安全、數字娛樂、IC設計、嵌入式軟件和實用性軟件人才培養等重點領域實現了同步增長,整體推進。軟件業銷售收入占電子信息產業5、銷售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07年達到42.06%。軟件產業總收入中軟件產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軟件服務比重不斷上升,軟件服務的增速超過軟件產品增速。 表1?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軟件業銷售收入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的比重 年?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B style=color:wh6、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度 2004 2005 2006 2007 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億) 254.46 342.78 512.73 737.09 軟件業銷售收入(億) 100.25 135.43 206.26 310 軟件業所占比重(%) 39.40 39.51 40.23 42.06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3)產業載體不斷完善。一是專業園區基地建設快速發展。以成都高新區、經開區為主要載體,相繼成立了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成都)、國家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四川)基地、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成7、都產業化基地、國家(成都)電子元器件產業園、國家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青城山軟件產業基地、武侯科技工業園、錦江工業總部基地、金牛高科技產業園等產業基地(園區),各類技術公共平臺和產業發展服務平臺不斷完善,國內外大批產業相關企業和人才迅速向基地聚集,加速了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2008年國家發改委認定成都為電子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二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一批國內外知名的IT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初步形成了集成電路、信息安全、數字娛樂、電子元器件和通信等產品設計、研發、制造和服務的產業鏈,以配套吸引大企業,以大企業為龍頭帶動若干中小企業、上下游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8、(4)信息產品不斷豐富。一是“成都制造”的產品種類不斷豐富。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逐步形成了包括通信技術及設備、廣播電視設備、計算機及軟件、數字視聽產品、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與信息材料、軍用電子產品、醫療、環保及電子儀器等15個大類、1000余個品種;在軟件產品領域,嵌入式操作系統、中間件、網絡與通訊管理軟件、嵌入式應用軟件、信息安全管理軟件、工具軟件、企業管理軟件、網絡游戲軟件、多媒體應用軟件、教育軟件等軟件產品取得了新突破,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產品,涌現出一大批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和軟件產品,2007年成都市登記的軟件產品總數達1595個。二是“成都創造”的產品質量不9、斷提升。一部分產品的技術水平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不少產品出口到東南亞、日本、歐美等地。2007年“成都造”視頻游戲首次在全球發行,一批原創動漫產品實現了在央視播出,成都軟件在公安、衛生、稅務、政務、社保、廣電等應用領域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二)對比分析。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與北京、上海、廣州、南京、西安、重慶等城市對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1(產業規模發展勢頭位居前茅。從產業規模上看,成都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在產值上雖然與北京、上海等有一定差距,但是增幅在7個城市中位居前列;信息產業占GDP的比重,與東部城市相比基本相當,超過重慶、西安市。 2(科技創新趨勢占優。從科技水平看,成都電子10、信息制造業的研發投入較高,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指標在7個比較城市中排名第一。申請專利數量、新產品銷售收入等具有一定優勢,表明成都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特別在中西部地區優勢突出。 3(人力資源優勢明顯。目前成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產業從業人數高于中西部的南京、西安、重慶;人力資源成本與西安、重慶相當,但遠低于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城市,也低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 4(產業聚集能力強。據成都市信息產業集群研究,2006年成都區位熵明顯高于西安、重慶,與南京、上海相當,目前成都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專業化程度較高,在集聚規模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成都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的產11、業聚集指數位居前列,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的集群發展速度較快。成都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產業聚集指數盡管落后于北京、廣州、南京等城市,但差距不大。 (三)優、劣勢分析。 1(優勢。 (1)具有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優勢。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體系比較齊全,重點發展領域覆蓋面廣,形成了電子材料及元器件集成電路網絡通信設備信息安全數字娛樂系統集成服務信息服務外包互聯網增值服務IT人才實訓和人力資源服務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 (2)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創新優勢。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增幅位居國內前列,電子信息制造業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位列國內電子信息產業代表城市首位;申請專利數量、新產品銷售收入等在中西部地區優勢突出;從12、業人數在中西部居首位,人力資源成本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與東部發達城市相比差距較小,與周邊城市相比優勢明顯。 (3)具有集群發展的產業聚集優勢。目前成都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專業化程度較高,在集聚規模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在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集成電路、電子器件、基礎軟件上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和優勢,具備了較強的產業競爭力和產業聚集優勢。 2(劣勢。 (1)產業規模優勢尚未形成。電子信息產業總體規模相對偏小,產業的規模效應明顯不足。缺乏重大產業項目支撐,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明顯,缺乏國際競爭力,很多領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13、商業模式或完整的產業鏈,市場化程度不高,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有限。 (2)缺乏帶動產業的龍頭企業。與發達地區相比,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企業缺乏具有帶動作用的大企業和優勢企業,缺少知名品牌,產業鏈還存在許多缺失環節,行業整體效益不高。到2007年末,成都僅有1家企業進入全國電子信息企業百強,沒有企業進入全國軟件企業百強名單。 (3)產業發展互動效應不足。傳統產業與電子信息產業互動性弱,未形成明顯的相互促進作用。信息化與電子信息產業的互動發展有待深化,信息化的推進沒有成為電子信息產業聚集發展的需求和市場基礎,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也還不能夠為信息化推進提供足夠的產品和服務保障。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與規14、劃布局 (一)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產業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承接全球產業轉移為主線,以創新和市場為動力,以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互動發展為手段,以政府統籌協調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全面構建技術先進、優勢突出、結構合理、競爭力強的融合保障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體系。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到2012年,在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優勢領域的價值鏈高端環節取得重大突破,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得到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以信息服務市場為主線,以軟件與集成電路設計為核心,以電子信息產品與集成電路制造為基礎,技術創新與信息技術改造有機結合,信息化與工業化良性互動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體系,實現年銷售收入15、299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0%,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帶動成都經濟增長、結構升級的戰略性、先導型支柱產業。到2017年,把成都打造成為世界軟件名城、全國一流的信息服務業基地和中西部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強市。 2(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年度目標(見表2)。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表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年度目標 指?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B styl16、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標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2年 2017年 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億元) 1000 1400 2000 2990 7000 (年均)增長率 40% 40% 35% 22% 19% 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8, 817、, 10% 10, 11% 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銷售收入(億元) 550 750 1000 1450 2600 (年均)增長率 35% 35% 30% 20% 12% 軟件及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億元) 450 650 1000 1540 4400 (年均)增長率 45% 45% 48% 24% 23% 軟件出口(億美元) 2.3 3.4 5 7.5 14 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占電子信息產業比重 45% 46% 50% 52% 62% 企業 產值 50億元以上企業數(家)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B style=color:whi18、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1,2 2,4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20-50億元企業數(家) 1,2 2,4 6,8 7,11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10億元以上企業數(家) 7,10 10,20 40,50 50,80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百強企業或軟件百強企業(家) 1 1,2 2,4 3,5 ?B style=color:whi19、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電子信息產業從業人員(萬人) 25 35 45 66 87 其中軟件產業從業人員(萬人) 12 15 20 25 35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三)規劃布局。 1(空間布局。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空間布局概括為“一個核心區、兩條產業帶和四個聚集區”?!耙粋€核心區”,即以成都高新區為核心區域,輻射周邊武侯區、錦江區、龍泉驛區和雙流縣的電子信息產業主體發展區?!皟蓷l產業帶”,即分別是以成都高新區為主要聚集區,連接武侯區、青羊區、金牛區、都江堰市的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帶;以錦江20、區紅星路沿線連接武侯區科技一條街沿線及音樂街區的數字創意及信息服務產業帶?!八膫€聚集區”,即分別是以成都高新區(西區)為核心的集成電路聚集區、以成都經開區為核心的電子元器件聚集區、以雙流航空港開發區和新津工業園區為核心的光伏光電產業聚集區、以成都高新區(西區)為核心的平板顯示聚集區。 2(電子信息產品及配套件生產布局。產品及配套件生產布局主要按產品及配套件所屬產業集群的地理位置進行布局(見表3、表4、圖1)。 表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成都電子信息產品及配套件生產布局 產 品 及 配 套 件 布局地 IC設計:信息安全、網21、絡通信、數字電視、智能家電、IC卡、移動通信等專用、通用集成電路芯片; IC制造:單晶硅、多晶硅及外延片等; IC配套:半導體專用設備和材料、儀器及基礎材料等。 成都高新區 系統及應用軟件: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軟件、工具軟件、平臺軟件、嵌入式軟件和行業應用軟件等。 成都高新區、武侯區、錦江區、金牛區 信息安全產品:防火墻、IPS、IDS、安全審計、保密機、安全手機等網絡安全產品。 成都高新區 數字音視頻設備:數字廣播電視成套設備、數字家庭終端、數字音視頻終端產品、數字電視產品等; 數字存儲設備:高清大容量光盤、存儲介質、存儲設備等; 數字媒體產品:游戲、影視動漫、3D動畫、數字音樂、數字出22、版及衍生品等。 成都高新區、武侯區、錦江區 電子基礎材料:半導體材料、磁性材料、光電子材料、電子專用金屬材料、電子封裝材料等; 關鍵元器件:表面貼裝元器件(片式器件)、微波器件、光有源器件、高頻頻率器件、半導體分立器件、電子調諧器、真空開關管、光纖光纜等; 顯示器:TFT-LCD、OLED等光電顯示部件及相關配套器件; 電子儀器:無線電參數測量儀器、數字電視測量儀器、航空測量儀表儀器、無線電監測測向設備、電子檢測儀器、分析測試儀器等; 電子專用設備:真空濺射設備、鍍膜設備、真空獲得設備、光刻設備等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專用設備、彩色顯象管生產設備等新型顯示器件專用設備、金屬沖壓件、嵌塑件、外殼及結構23、注塑件等新型電子元器件設備為重點的電子專用設備; 光伏產品:多晶硅原材料、硅錠及硅片;太陽能多晶硅、碲化鎘薄膜、太陽能光伏超白電子玻璃等相關新型元器件;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系統及應用產品半導體光電顯示產品。 成都高新區、龍泉驛區、雙流縣、新津縣 通信和網絡技術產品:無線寬帶、3G手機、光通信及智能網絡設備、路由與交換設備、光傳輸設備等; 軍用整機和系統裝備:航天電子、航空電子、雷達系統、電子對抗系統、保密通信、空管系統等。 成都高新區、金牛區 服務外包:金融后臺服務、呼叫中心、客戶交易支持、數據加工處理等; 電信增值服務:互聯網網站服務、IP化業務、移動化業務等; 其他信息服24、務:電子商務、專業服務網站、數字內容服務、數字娛樂運營服務、GIS定位服務、RFID服務等。 成都高新區、武侯區、都江堰、錦江區、金牛區、青羊區、成華區、溫江區 表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十個集群的空間布局 產業集群 主 要 載 體 布局地 產 業 鏈 IC設計集群 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成都產業化基地 成都高新區 集成電路產業鏈、人才培養產業鏈 IC封裝測試集群 成都高新區(西區) 成都高新區(西區) IC制造集群 IC配套產業集群 應用軟件集群 成都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成都)、武侯工業園、錦江工業總部基地、金牛25、科技園 成都高新區、武侯區、錦江區、金牛區 數據傳輸與處理產業鏈、應用電子產品產業鏈、人才培養產業鏈 信息安全集群 成都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基地 成都高新區 集成電路產業鏈、數據傳輸與處理產業鏈、應用電子產品產業鏈、人才培養產業鏈 數字媒體集群 國家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數字娛樂軟件園)、成都科技一條街、音樂街區、紅星路沿線、成都高新區無線音樂基地 成都高新區、武侯區、錦江區 集成電路產業鏈、數據傳輸與處理產業鏈、應用電子產品產業鏈、人才培養產業鏈 網絡與通信設備制造集群 成都高新區、金牛高科技產業園西區 成都高新區、金牛區 集成電路產業鏈、數據傳輸與處理產業鏈、應用電子產品產業鏈、人才培養產業鏈 電子材料與元器件集群 國家(成都)電子元器件產業園、雙流光伏產業園、新津工業園區 龍泉驛區、雙流縣、新津縣 應用電子產品產業鏈、平板顯示產業鏈、光伏產業鏈、人才培養產業鏈 信息服務集群 成都高新區、武侯區、都江堰市等服務外包示范區和五城區主要商業樓宇、專業大市場、金融機構、運營商數據中心等 成都高新區、武侯區、都江堰市、錦江區、金牛區、青羊區、成華區、溫江區 數據傳輸與處理產業鏈、應用電子產品產業鏈、人才培養產業鏈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