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旅游特色小鎮規劃設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235
2024-10-10
23頁
2.42MB
1、鄉村文化旅游特色小鎮規劃設計2017-01-05 更多 鄉村規劃設計一、創新之路開出特色之花有的小鎮因產業有特色被稱之為特色小鎮,旅游是這些特色小鎮的附屬功能,并因此成為3A級以上景區;有的小鎮完全則是以文化旅游為特色,成為小鎮型綜合旅游目的地。無論哪種小鎮,都會遵循由“特色(產業)聚集人流聚集消費聚集產業升級特色創新再聚集”這樣的螺旋上升式發展結構。1、化學反應創新特色主題能夠定位于文旅休閑方向的小鎮或多或少都有著自身較為明顯的特點,要么環境優美,要么文化璀璨,要么產業突出,要么區位重要其中,有一些“特點”可以成為支撐小鎮、支撐產業發展的特色主題,也有一些局部的或片段的“特點”卻不能直接轉化2、為主題。可以說,大部分的“特點”都不能成為“特色”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就需要前期的分析論證從更大區域視角、更廣闊產業范疇、更前沿的市場理解等多個角度建立跨界的結合,選擇與“特點”相匹配的一個“方向”進行整合,這絕對不是1+1的數學計算,而是兩種要素的化學反應,不僅彰顯優勢,更能捕捉機會,把局部的“特點”通過產業的體系放大成為小鎮的“特色”。例1:產業園+巴蜀文化休閑+節事活動=幸福彩燈小鎮例2:(4)風格相似但絕不相同的街景環境;(5)經營性單體空間設計要足夠豐富,增加露臺、庭院、廊道、花園等空間的占比;(6)高品質的小品和裝置藝術具有超乎想象的作用;這些都是基于對旅游和休閑文化的理解,也是北京3、望天樹團隊基于多個休閑小鎮設計最寶貴的經驗認知。3、萬眾創新的特色源泉特色小鎮的特色建立和長期保持是一個動態過程,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沒有哪個特色是一勞永逸的,要在不斷市場變化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保持特色領先,就要搭建起有著自我淘汰機制的市場化平臺,那就是讓市場去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例4:217家商鋪構成的沙湖水鎮沙湖水鎮是北京望天樹景觀規劃設計2010年策劃、規劃、設計的商業小鎮,依托5A級景區寧夏沙湖和農墾場部所形成的綜合型休閑商業產業集群,除了通過景觀建筑環境營造出濃郁的塞上江南的風情之外,我們把2/3的經營面積留給了特色招商,在這個非成熟且沒有城市消費的區域,我們深知,要想留下4、純游客,一定要改變原有的消費模式,從雁過拔毛到情感認同。沙湖水鎮項目并不急于把商鋪出租掉,而是嚴格甄選真正市場上的意見領袖,用他們去帶動項目去吸引粉絲,讓那些勇于變革創新的店鋪通過特色贏得市場,淘汰那些沒有特色的。例5:煙臺萬國風情小鎮2、擁抱年輕才會擁有未來無論是所謂的觀光轉型,還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改變,因為年輕人需求變革而帶來的社會變革深刻影響著旅游休閑消費,正如馬云的金句:“相信年輕人,就是相信未來”。特色小鎮把握未來的最佳方法不是留住昨天或者保持今天,而是開創未來。旅游休閑作為引領生活消費的風向標,永遠是年輕時尚去主導未來。從798藝術區到寬窄巷子,從麗江的艷遇到烏鎮的戲劇節,從莫干山5、的洋家樂到鼓浪嶼的咖啡館無不將時尚駕馭的得心應手,無不深的年輕人喜愛和參與。特色小鎮,不僅僅是傳統建筑空間、商業業態的變革,更是其內在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的變革、乃至傳統文化基因潛移默化的質變。3、文旅特色小鎮的商業是文化風景文旅小鎮的商業設施除了承擔吃、住、游、購等基本功能,還承擔文化展示、文化體驗、互動交流、游覽體驗等復合的功能。每一條街區,都是一幅人文畫卷,每一個店鋪,都是一個人文景點,都是鮮活的文化存在。成熟自信的小鎮商業,會營造出特有的地方商業文化氛圍,旅游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其中逐步凸顯,讓游客在閑逛中產生消費欲望,在愉悅中產生消費行為,這是更高一個層次的商業文明。當然,這些對前期招商6、商戶的引導培育、商業的運營要求很高。例6:黨項民俗文化小鎮由北京望天樹規劃設計的黨項民俗文化小鎮位于寧夏中衛,一期由一個閑置的舊村莊改建而來。因黨項文化本身較為冷門,單純看文化可能受眾非常有限,因此在規劃設計中,我們強化了特色休閑商業的功能屬性與文化屬性相結合,不刻意的把文化與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功能變成可以消費的文化風景。四、特色小鎮是產業創新發展的平臺1、建立產業生態系統思維其實,特色小鎮在發達國家甚為常見,尤其是在歐美, 特色小鎮更是以其獨特的產業及其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及其對整個區域經濟的支撐意義。比較許多全球著名的特色小鎮發展軌跡,可以發現,構成以產業為核心的特色7、小鎮的重要基礎是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或者說,嵌入特定區域及其歷史人文背景下的“主題與產業生態”是這些特色小鎮核心競爭力得以持續提升的關鍵。說回文旅特色小鎮,真不能什么流行發展什么,而是要堅定圍繞主題文化、清楚認識到各種資源優勢,從而決定產業發展的生態系統。回過頭看,正是產業生態系統決定了不同小鎮的產業“特色”,哪怕是產業定位相似的。2、區域產業聚集的3.0版本如果我們將各地以傳統特色產業為基礎形成的塊狀經濟視作區域產業集聚的1.0,將傳統特色產業在區域范圍內按市場機制分工協作后形成的傳統產業集群視作產業集聚的2.0,那么,以特色小鎮為代表的特色產業發展平臺, 則是在原有傳統產業集群模式基礎上的8、創新和升級,是區域產業集聚的3.0。文旅特色小鎮千萬不能等同于景區建設開發,其核心特色在于小鎮是地方文化旅游產業的創新、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新興產業空間組織形式。將創新、綠色、開放、人文等理念嵌入其中,通過集聚主題文化要素提升創新能力孕育特色,通過集聚相關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增強有效供給能力,通過整合歷史人文因素提升產業內涵優化區域發展動能,通過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要素鏈有機融合優化產業生態系統。3、優化有效供給增強競爭力在經濟新常態下,供求格局發生逆轉,文旅產品作為時尚消費和精神需求很容易因時代快速變革而遭到淘汰,特別是某些模仿歷史的、缺乏產業支持的文旅產品。文旅特色小鎮,就是要通過搭9、建平臺實現產業在充分市場化的空間內,一方面通過集聚資本、技術、人才等各類高端要素,支撐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創新,形成以創新導向的新興產業細分或具有人文底蘊的經典產業升級,同時在產業、文化、旅游和生產、生活、生態的高度融合中創新供給方式,加快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則是結合特色產業生態系統的構筑,通過市場機制淘汰或遷移一部分難以適應環境變化的“舊”內容,為特色產業騰挪出新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內生動力。通過這“一增一減”的過程,實現區域優秀文化的更新和有效供給能力的提升。五、綜述特色小鎮的明天顯而易見,就如同若干我們耳熟能詳的國際著名的小鎮一樣,例如瑞士達沃斯、美國格林尼治基金小鎮10、法國普羅旺斯小鎮、日本柯南小鎮等等。這些小鎮在特色產業優勢、產業人才聚集、物理空間環境等方面都充分建立了獨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完全不是出發于傳統商業思維的項目開發模式,個別小鎮或許從某個維度看上去有房地產開發的痕跡,但從本質上講,應該摒棄這種思維。文化旅游可能是很多特色小鎮的衍生價值,也可能逐步過渡為核心價值,無論處于哪個階段,都應該不忘創新的初心,回歸到文化的情懷之上。不僅每一個特色小鎮,凡是任何一個成功的項目,都不會來源于模式的堆砌,相反,成功一定是對創新的堅持,對情懷的偏執、對美好的追求。本文或許沒有總結出哪些拿來即可用的方法工具,但我們期待與您分享理念分擔思考,在堅持創新與創造情感認同的道路上,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