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總體規劃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251
2024-10-10
12頁
24.25KB
1、1江蘇省中等專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是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學校走內涵發展的重要方面,是全面提升學校現代化建設的管理保障,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是教育發展的需要。為了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特制定江蘇省中等專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一、總體指導思想中專校校園文化建設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具體目標,突出“致力2、于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辦學理念,強化“三風”建設,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從而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二、主題及宗旨主題:經典傳承文明習慣亮麗人生宗旨:教師幸福工作學生快樂成長三、總體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為主題,挖掘和傳承經典的文化底蘊,培養誠實勇敢守信,善于表達交往的人格特點,有良好生活學習習慣,創建和諧校園,形成初步既有傳統特點又有創新精神的現代人的共同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學生的思想陣地。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3、文化,培養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形成學校的精神文化,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形成學校的行為文化,通過加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形成學校的精神文化。1.建有文化校園,塑有思想教師,育有特長學生,辦有特色學校。2.創時代特色,辦“五有”學校,實現科學發展。2五有:教育有愛,教學有法,管理有效,德育有行,服務有情。3.加強校園網站建設,創建校園文化建設主題網站4.加強校內、校外文化拓展實踐基地的建設,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品牌文化。5.形成系列形象標識文化,建成學校形象標識、專業形象標識、文化形象標識、教師形象標識、學生形象標識。為達到上述總體目標,學校采取“五發展”措施:實事求是尋求發展,與4、時俱進推進發展以人為本和諧發展開拓進取創新發展,凝心聚力服務發展。四、遵循原則1以人為本原則:高度重視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重視人的積極性的充分發揮,把體現學校教育人文本質和培養學校的人文精神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攻方向。2.思想性原則:就是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用“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統領校園文化陣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學生世界觀形成的引領。3.實踐性原則:校園文化重在建設,重在實踐,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成才、形式喜聞樂見、同學參與性強、身受廣大同學喜愛和支持的校園文化活動。4.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全面性等特點,5、所以要統籌兼顧,全員參與,持之以恒。5.發展性原則:校園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所以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6.參與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注意發揮學校、班級、學生、家長及社區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活動,逐步形成規范、和諧的校風,科學務實的教風,興趣濃厚的學風,進取向上的班風。五、基本內容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學校的組織精神和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學校的組織文化滲透在組織的一切活動之中,是組織的靈魂。它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組織特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二是組織內部的人際關系;三是組織的物質環境和物質條件中的6、文化氛圍。具體而言,學校文化是指一所學校的辦學理想和目3標以及為實現這一理想和目標而建立起來的相應的管理制度、辦學理念、學生培養目標、師資選擇標準、課程體系、師生關系、教學方式、校園氛圍所體現的精神內涵。如何建設學校文化,為此學校領導經過認真思考與討論,決定從價值觀念(精神層面、隱性文化)、物質文化(顯性層面)同時架構我校的文化建設。(一)學校深層文化建設學校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師生精神風貌和思想素質、修養的內在及外顯表現,是一所學校高層次辦學的體現,根據學校20 多年的發展史,深刻挖掘學校的文化內涵,確立我校的文化建設以校訓“重技、博學”為基礎,圍繞“愛國愛校、寬容協作、謙虛進取、尊重他人、民7、主創新”20 個字為主體來開展,以“四讓”教育為抓手,即“讓高雅從安靜開始,讓文明從走路開始,讓進步從糾錯開始,讓成功從養成開始”為抓手,踐行“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教書育人、環境育人”的理念,致力培養“有愛心、守紀律、懂技術、肯吃苦、善創新”的技術人才。其具體含義是:愛國愛校:熱愛祖國,要有愛國之情與報國之志,要熱愛祖國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振興中華”的雄心之志,“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把自己的一切與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而努力!熱愛學校,就是要秉承校訓“重技、博學”的精神,繼承學校的光榮傳統,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8、”的觀念,形成“我是學校的名片,學校是我的臉面”的良好風氣,“今日我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我為傲”理念深入每一個學生心中。寬容協作:具有包容他人、寬恕他人之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不同他人斤斤計較,讓他人有改錯歸正的機會;有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善于溝通交流、團結協作,不心存排斥他人、嫉妒他人之心,善于取眾人之長來戰勝困難、博取勝利。謙虛進取:牢記“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諍言,謙虛是種傳統美德,虛心求學、求教,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謹記“驕兵必敗”的古訓,不虛夸、不驕橫;上進心是成功的內在動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個響亮口號呼喚進取,進取是社會發展的不竭源4泉,只有奮發向上9、,才能學業有成、校業發展、國家發達。尊重他人:時刻謹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學會尊敬老師、長輩,不頂撞、不忤逆,有理有節,文明待人;尊重同學、朋友,不粗言野語、不侮辱、調戲他人、不打架斗毆,慎言慎行、禮貌待人;愛護幼小,躬親示范,互尊互愛。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互相尊重,人際關系融洽和諧。民主創新:“人多好干活”、“人多力量大”,根據大多數人的意志來辦事,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發揮更多人的聰明才智,發動更多人來參與,創設寬松、民主、平等的學習工作氛圍和增加透明度來民主決策、共同執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才能發展,只有創新,事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所以要培養創新精神,才不10、會被社會所淘汰,能力和事業才不會停滯不前,學法、教法和工作方法都要有創新的意識。全校師生都應以文化定位來加強自身素養的提高,使教師和學生具有鮮明的特色,形成我校獨特的學校文化,培育特色人才。(二)創設校園文化氛圍1.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設計和規劃校園硬件環境建設,根據學校2010 至2015 年總體規劃,整體規劃好學校的文化環境,讓校園充滿教育性、體現文化特質。從凈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學校規劃分批完成學校的凈化、綠化,爭取創建園林式示范校;創設各種文化設施,開辟文化長廊、宣傳欄、黑板報、圖書室、閱覽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及時展出學生興趣作品和技能比賽作品,創辦校報校刊等11、,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建成學校完善的校園電視廣播系統,利用學校廣播電視臺及時播發校園新聞和優秀事跡。在學校教室、宿舍走廊等處懸掛名人字畫和格言警句,展示學校的校訓和教書育人理念,提升校園文化層次。加強學校網站、專題網站、教師個人網站和班級網站建設,通過網絡加強師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養。2.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要積極開展各種健康有意義的課外文化活動,占領學生的業余5生活陣地。各班利用班團會,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小型的文化娛樂活動,活躍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學生會、團委要發揮職能,以廣大學生愛好、興趣為紐帶,增設讓全校學生自主參與的活動,豐富學校第二課堂。學校辦好校園之聲廣播站,12、“校園電視臺”“大可文學社”“動感舞團”“詩歌朗誦社”、“校園合唱團”,全力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升廣大師生的精神素養。學校每年借助元旦或國慶,舉辦一次以上全校性的大型文化藝術節教育活動,提倡學生為主體,教師積極參與,使廣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建設良好的校風。結合本校實際,通過闡釋校訓、校歌、校徽等形式,弘揚校風,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導學生養成文明、守紀、勤學、上進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開展校園文化教育1.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或優秀影視片;利用各種紀念日,組織開展讀書宣傳活動;每年組織新生開展入學教育,認真13、組織好新生的軍訓工作,進行新黨團員宣誓;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或演講會等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直觀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2.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強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制定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學生行為評價和反饋體系,不斷促進學生行為的養成;開展評選先進團支部、團小組、先進班集體等爭先創優活動,用先進激勵學生健康發展;注重法制教育,開設法律教育課,召開法制大會,增強學生法律意識、法制觀念;開展學生值日活動,充分發揮學生會的檢查監督作用,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能力,從而養成自覺遵法守紀的良好行為。3.開展班級形象設計、宿舍美化等活動,濃厚學校文化氛圍。開展教室文化和宿14、舍文化建設評比活動,讓教室和宿舍成為學生接受文化熏陶、張揚個性、美化環境的場所,養成熱愛班集體、形成強烈集體榮譽感的意識,加強同學們工作協作意識。六、重點工作1.從基礎開始,挖掘學校特色,促進學校精神的形成。6重視學校的優良傳統。明確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挖掘特色,以現有校園文化狀態為基礎,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規劃校園文化發展的前景。2.把“以人為本,致力于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辦學理念和“讓高雅從安靜開始,讓文明從走路開始,讓進步從糾錯開始,讓成功從養成開始”的育人理念化為廣大師生的自覺意識、自覺行動,把辦學育人的理念滲透到學校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培育成學校文化的核心和15、特色。3.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每年開展一次活動,結合學生需要和學校實際設計主體活動,弘揚時代主旋律,發現和激勵有文化藝術特長的學生。4.開展好各種興趣小組活動5.加強對學生校紀校規教育和養成習慣的培養,重視學生的法律知識的掌握。七、具體實施(一)固定設施建設1.建固定宣傳廚窗2 至3 個(依據學校發展規模而建)。2.制校旗、校徽并懸掛,制作校訓并懸掛。3.教學樓、實訓樓懸掛名人字畫、格言警句。4.校園內設置文化宣傳牌。(二)體現學校特色1.校徽、校旗、校歌(沿用)。2.校訓:重技 博學3.校風:自信 圖強 求是 創新4.教風:敬業 垂范 嚴謹 務實5.學風:勤學 守紀 苦練 進取(三)抓好輿論導向1.定期更換宣傳廚窗內容。2.辦好校刊晨曦。3.充分發揮校園廣播的作用抑惡揚善。4.辦好主題黑板報。7(四)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文化底蘊,提高文化素養1.定期舉辦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的主題班會競賽活動2.組織進行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廣播操比賽、校園文明人評評選等活動。3.組織成立多個興趣小組,豐富同學們的業余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4.進行校內技能競賽活動。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