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鎮北三村馬能屯村莊規劃說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352
2024-10-10
11頁
135.50KB
1、桃城鎮北三村馬能屯村莊規劃說明書1 現狀概況1.1 地理位置馬能屯位于大新縣桃城鎮東北部,是由中心村北三村管理的一個自然村。馬能屯位于213省道東側,通過213省道與北三村、桃城鎮、大新縣連接,距離北三村1.8公里,桃城鎮、大新縣城4公里,對外交通便利。村屯位于卡斯特地貌區,風景秀美,自然生態環境良好。1.2 自然條件馬能屯村莊現狀地形呈西高東低的態勢,地形變化和緩,村莊平均海拔約為239米。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潤,降水豐沛,太陽終年輻射強。全年盛行東南風和東北風。1.3 資源條件 地形平坦廣闊,水資源豐富,適宜農業產業化發展。1.4 人口與社會經濟 馬能屯現有人口400人,人均耕地2、面積5畝。馬能屯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農業村,土地資源主要是甘蔗地,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甘蔗,村莊內有一個鐵釘廠,現狀大部分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一定程度上增加村莊收入, 2012年人均收入3000元。1.5 村莊建設 1、建設用地現狀村莊現狀建設用地單一,以居住用地為主,此外還存在部分公共設施用地、道路用地、生產設施用地及工程設施用地,村莊公共活動場地和公共綠地匱乏。馬能屯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約為3.61公頃,其中居住用地2.56公頃,公共設施用地0.02公頃,生產設施用地0.35公頃,主要是村莊牲口棚和曬場用地,道路用地0.66公頃,工程設施用地僅為0.02公頃。2、建筑現狀馬能屯建筑大多沿3、村道布置,村民住宅較為集中,中間混雜有牲口棚。此外,村內部分村民圈占較大面積的宅基地自用,使得用地布局不夠緊湊。馬能屯現有86戶,建筑面積約25373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部分是上世紀80年代前的建筑,建筑質量較差,其余居住建筑為近近年來陸續翻建的建筑,多為1-2層,少有3層以上建筑,建筑質量相對較好,但建筑外墻基本無裝飾,多為建筑材料原色直接裸露。3、道路系統現有的道路網系統不完善,各級道路普遍偏窄,各級道路銜接不暢,斷頭路較多,現有村莊主干道一條寬5米,村內大部分道路已實現硬化。4、公共設施用地 現有的配套設施很少,村民消費購物、醫療保健、教育及主要文化娛樂等活動大多前往北三村。村莊內居民子4、女上學主要依靠北三村中心小學,村內缺少幼兒園,學前教育受到一定影響。村內缺乏球場等體育娛樂設施。5、基礎設施和環衛設施建設給水:現村內居民通過自家門前井水供水,無自來水,人畜飲水極為不便。排水:排水設施不完善,主要以自然沖擊溝,明渠排水為主,村內無雨水、污水排放系統,無污水處理設施。電力、郵電:電力設施、通信電線電纜、光纜等通訊設備較為齊全。環衛:村中無垃圾集中回收點,垃圾隨意堆放,衛生設施條件差。1.6 村莊建設存在主要問題1、用地與功能布局問題(1)居民住房布局較散亂,土地浪費較嚴重;(2)部分房屋日照通風條件不良,質量較差,亂搭亂建的現象較為普遍;(3)村內的教學設施不完善,村內缺少幼兒5、園,學前教育受到影響;2、道路交通問題(1)現有的道路網系統不完善,各級道路普遍偏窄。(2)道路附屬設施不夠齊全,無停車場,車輛在村中亂停亂靠。3、基礎設施和環衛設施建設問題(1)無集中供水設施;(2)無雨污水排放溝、管系統,無污水處理設施;(3)垃圾亂倒、污水亂排、電線亂拉、嚴重影響的環境衛生質量;4、景觀風貌問題(1)建筑形式雜亂,鄉村特色不突出;(2)綠地率低,缺少公共綠地和公共活動空間;2 規劃依據與規劃原則2.1 規劃依據(一)法規依據1.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辦法(2010年6月1日起施行)(二)技術規范依據1.鎮規劃標準(GB50188-2007)(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因國家、6、建設部和廣西、崇左尚無村莊規劃方面的技術規范,只有廣西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故村莊規劃編制使用鎮規劃標準中的有關規定。2.村莊整治技術規范(GB50445-2008)(2008年8月1日起施行)3.農村防火規范(GB 50039-2010)(2011年6月1 日起施行)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2006年12月 1日起施行)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2007年7月1日實施)6.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CJ3020-1993)7.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2002年6月1日起施行)8.鎮鄉村給水工程技術規程(CJJ123-2007、8)(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9.鎮鄉村排水工程技術規程(GJJ124-2008)(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10.西南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試行)(建村2010149號)(2010年9月21日起施行)11.廣西壯族自治區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桂建村鎮)201121號)(2011年5月26日起施行)2.2 規劃原則1、節約用地原則:發展空間盡量少占耕地,節約用地,與基本農田保護不相矛盾;2、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村莊的各項建設應合理布局,協調發展。生產與生活統籌兼顧,配套建設;3、經濟合理原則:村莊整治要做到量力而行;4、生態性原則:結合自然條件及傳統特色,創造優美8、協調、具有現代鄉土風格的鄉村景觀;5、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體現居住、活動空間的融合,群體建筑風格與整體規劃布局的融合,人與綠化、水環境的融合;6、可操作性原則:明確整治目標,措施具有可操作性。3 規劃期限、規劃范圍及規模3.1 規劃期限本次馬能屯村莊建設規劃年限為2012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2年2015年,遠期2016年2030年。3.2 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整個馬能屯村莊建設用地范圍,村莊建設控制范圍面積約3.89公頃。3.3 規劃規模(1)人口規模現狀全村有村民86戶,人口400人。規劃采用平均增長法進行預測。根據國家及地方有關計劃生育政策,綜合分析近年全村人口增長趨勢及計劃生育率9、,人口規模預測如下:規劃至2030年全村人口自然增長率8,則:Q=400(1+8)18462人。根據以上預測結果,考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農村家庭戶均人口逐步減少的發展態勢,至2030年馬能屯戶均人口為4.2人/戶,則至規劃期末馬能屯總人口約為462人,共計102戶;對比現狀增加人口62人。 (2)用地規模居住用地基本上保持性質不變,只對現狀民宅進行改造,將現狀危房拆除重建,充分利用村莊現狀較為開闊以及可拆除危舊房、影響衛生的牲口房用地。新規劃住宅27戶標準化農村新住宅小區,滿足未來村莊人口增長。原則上要求新規劃住宅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00平方米,建筑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故規劃馬能屯村民居10、住用地為3.68公頃。規劃結合各片區用地實際將牲口棚集中遷建,新規劃集中式牲口棚位于村莊東北部。總生產用地規模為0.04公頃。4 性質定位和發展目標4.1 性質定位馬能屯以發展居住為主導,建設成環境優美、城鄉協調的社會主義新農村。4.2 發展目標規劃在村莊現狀建設的基礎上,結合未來城市發展規劃,通過合理安排各項建設用地,完善村莊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衛生,至規劃期末使馬能屯達到:基礎設施完善,村容衛生整潔、人居環境優美,鄉風文明和諧、村民生產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有效保護耕地、經濟穩步發展的總體目標。5 用地選擇依據廣西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2011),村莊規劃用地應避開洪水、滑坡、泥石11、流、地震斷裂帶等地質災害易發區,避開自然保護區、有開采價值的地下資源和地下采空區。根據現場村莊調研和訪談情況,馬能屯村莊建設區范圍內基本無地質災害隱患點,不受洪澇災害的威脅,現狀村莊建設位置較為合理。結合村莊建設現狀和桃城鎮總體規劃方案,考慮到規劃實施的時序性,規劃范圍內應盡量避免對現狀建筑的大規模拆除。6 空間布局結構結合馬能屯原有的村莊肌理形成“一心兩區”的空間結構。“一心”圍繞現狀籃球場新建的村莊公共服務中心形成的村莊公共活動中心。 “兩片”通過村莊東西向的主要道路劃分形成的南北兩個片區。7 用地布局規劃7.1 住宅用地規劃村莊住宅用地為村莊規劃的主體,住宅用地規劃遵循經濟、適用、安全、12、美觀和節地、節能、節材、節水的原則,嚴格按照“一戶一宅”、人畜分離、突出特色的要求,規劃采用行列式布局,在集約利用土地的同時,充分保障各住戶的日照和采光。7.2 公共設施規劃規劃盡在保留現狀籃球場的基礎上新增村莊獨立用地的公共服務設施,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包含球場、戲臺、文化室、村民活動中心、小商店、公廁、配電室等設施。7.3 生產設施用地規劃徹底改變村莊內牲口棚散亂分布的局面,結合各片區用地實際將牲口棚集中遷建,新規劃集中式牲口棚位于村莊西南部。8 道路交通與用地豎向控制村莊道路分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和宅間路三級。主要道路面寬4米,次要道路寬3米,宅間路面寬2.5米。豎向設計根據現狀地形,在減少13、土石量、滿足道路排水要求的前提下,道路縱坡控制在0.3%3.0%之間。同時,根據地面排水的要求,按照建筑室外地坪標高至少高出宅前道路標高0.2米,室內地坪標高至少高出室外地坪標高0.3米的要求進行建筑豎向設計。9 公用工程設施規劃9.1 給水工程規劃9.1.1 供水水源規劃村莊供水系統接桃城鎮市政管網,沿村道引入村莊內,滿足村民的日常生產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9.1.2 用水量預測參照鎮鄉村給水工程技術規程(CJJ123-2008)和廣西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用水量標準取:人均生活用水量按160升人日計,規劃區有462人,公建用水按生活用水量20%計,未預見用水量按上計兩項用水量10%計14、,則居民生活用水量:Q1=462160/1000=73.92m/d公建用水:Q2=Q120%=59.220%=14.78m/d未預見用水量:Q3=(Q1+Q2)10%=8.87m/d故:總用水量Q總=Q1+Q2+Q3=97.57m/d9.1.3 水質標準應保證供水水質能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規定。9.1.4 管網規劃規劃區給水管道分為兩個等級:DN=100mm為主干管、DN=50mm為次干管,沿村道敷設DN100的給水干管并接城鎮市政給水管網,沿次要道路和較長的宅間路地埋敷設DN50的給水次干管,給水管道宜盡量采用地埋式,覆土不小于0.7m。9.2 排水工程規劃9.215、.1 排水體制本村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以管道方式收集雨水和污水。各片區由管道收集后根據地形和規劃道路高程,排放至沼氣池和沉淀池內。9.2.2 污水量預測污水量按總用水量的80計算,馬能屯污水量:78.05m/d。9.2.3 排水管網排水管道沿各主、次要道路敷設,坡度為3至3%之間。排水管道分為兩個級別,d100為主干管,d50為次干管。9.3 供電工程規劃9.3.1 供電負荷預測規劃村莊總戶數為102戶,戶綜合用電負荷取4千瓦,同時系數為0.8,變壓器容載比按1.8計算,則:用電負荷:PJ=102戶4千瓦/戶0.8=326.4千瓦變壓器容量:326KW1.8=587千伏安9.3.2 供電工程規16、劃馬能屯電源來源北三村,規劃范圍內設30kV變壓器1處,輸出電壓為380/220V,電力電纜規劃道路敷設。9.3.3 路燈在主次干道路上設置路燈,燈具高度6米左右,安裝間距3550米,路燈線路采用管道地埋敷設。宅間道路照明以居民自家獨立設置路燈為主。9.4 通信工程規劃9.4.1 電話容量預測電話主線普及率按1門/戶計算,同時考慮10%左右的公共用戶,則馬能屯電話主線容量需113線。9.4.2 通信系統規劃規劃通信電纜接入大新縣電信系統,通信電纜沿小區規劃道路敷設。根據桃城鎮總體規劃,其電信支局和郵政分局的服務范圍能有效覆蓋馬能屯。9.5 清潔能源利用規劃村莊應以發展清潔燃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7、為目標,大力推廣節能新技術,積極推廣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型能源。9.5.1 沼氣綜合利用規劃區新建1處綜合沼氣池,利用村莊的有機廢物、生活廢水、動物廢水等生產沼氣,為全村提供燃氣。9.5.2 太陽能利用太陽能既節能、安全、方便、衛生,又潔凈、高效、環保,且大新地區陽光充裕,因此應大力倡導村民利用太陽能,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等。9.6 環衛工程規劃9.6.1 生活垃圾、糞便產生量預測人均垃圾產生量指標:1.2千克人日,規劃范圍內生活垃圾產生量為555千克日。9.6.2 垃圾收集與運輸垃圾收集方式應逐步向分類收集、分類處理過渡,垃圾收集點的設置應能滿足分類收集的要求,服務半徑一般不超過70米,18、 規劃在馬能屯西南部沼氣池旁設垃圾收集點1處。垃圾池應定期清理,將收集的垃圾運送到附近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規劃近期清理頻率為每周12次,遠期為2天一次。垃圾收集納入城鎮垃圾收運體系,垃圾運輸過程應保持封閉,避免潰散。10 防災規劃10.1 抗震防災規劃根據國標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桃城鎮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馬能屯新建建筑工程需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11-2001)的要求進行抗震設計,并嚴格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該地區一般建筑物按地震烈度6度設防,將公共服務中心等人群密集的場所作為重點防護目標進行防衛,按7度設防。10.2 消防規劃按照“隱患勝于明火、防范勝于救19、災”的要求,發動群眾,把預防火災的發生放在首位,千方百計地防止和減少火災的發生。重視全村的消防宣傳工作,利用各種形式開展消防宣傳,增強社會消防法制觀念,提高群眾防火的警惕性和同火災作斗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馬能屯結合公共服務中心設置消防辦公室一處。規劃區內內主要道路兼具消防通道的功能,消防通道上禁止設立影響消防車通行的隔離樁、欄桿等障礙物。當管架、棧橋等障礙物跨越道路時,凈高不應小于4m, 建房、挖坑、堆柴草飼料等活動,不得影響消防車通行。規劃在主要道路上每隔不超過150米設置消火栓一處,消防供水采用市政供水。11 綠地景觀規劃以構成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和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原則,并能反映當地的氣20、候環境和城市特點,并以能營造良好的居住綠化環境的本土植物作為綠化樹種,進行不同的平立面造型組合,展現層次變化、質感變化、色彩變化、季相變化、圖案變化等,共同構筑村莊豐富的綠化景觀,力求創造一種與建筑相交融的延伸式綠化體系,強化連綿不斷的綠化體系和流動的景觀空間,打破行列式建筑界面的刻板模式。12 住宅設計住宅平面設計應尊重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生產特點,住宅日照間距標準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注重保護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傳統風貌的建筑,新建住宅建筑風格應適合鄉村特點,體現地方特色,并與傳統建筑及周邊環境相協調。宅基地標準:平原地區和城市郊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00 ,丘陵地區、山區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21、過150 。住宅平面設計原則:分區明確,實現寢居分離、食寢分離和凈污分離;廚房、衛生間應直接采光、自然通風;平面形式多樣。住宅風貌設計原則:吸取優秀傳統做法,并進行創新和優化,創造簡潔、大方的建筑形象;住宅宜以坡屋頂為主,并注意平屋頂、平坡屋頂結合等方式的運用,增加多樣性。優先采用地方材料,結合輔助用房及院墻形成錯落有致的建筑整體。合理加大進深,減小面寬,節約用地。加強屋面、墻體保溫節能措施,有效利用朝向及合理安排窗墻比,推廣應用節水型設備、節能型燈具。積極利用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能源利用的相關設施應結合住宅設計統一考慮。13 規劃實施時序根據村莊實際條件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22、村莊建設工作。村莊主要建設內容如下:1、加強城市規劃監督檢查力度,嚴格控制村民在桃城鎮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道路紅線范圍內私自新建、擴建、改建任何建構筑物。2、從打通及改造村莊內主要道路入手,結合村莊內道路硬質化入手,拆除影響道路交通通達的質量較差的民宅、牲口棚等建筑;3、清除村內雜物、草垛、垃圾亂石、路障,清理、梳通河渠水道;4、改造完善電力、電信線設施,同時完善給、排水設施;5、建設垃圾收集點、公廁、集中牲口棚等; 6、結合村民活動場地,相應完善村莊內的公共服務設施、形成較為集中的公共服務中心。7、逐步完善污水處理設施、沼氣池等基礎設施。13.1 近期建設項目1、近期以馬能屯舊村風貌改造為23、主,進行村莊危舊房改造,對村莊內建筑風貌較差的建筑,粉刷建筑外立面。2、在不進行“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完善村莊內道路系統,適當拓寬村莊內主要道路,打通斷頭路。3、配套完善村莊排水、供電、通信、廣電、消防、環衛等基礎設施,實施給水管網的改造升級。4、根據村莊現有路網,結合村莊規劃方案逐步建設回建區主要道路,搭建回建區空間主骨架。14 保障措施1、加強領導村莊建設規劃是一項涉及面廣,任務十分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直接關系到廣大村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穩定。為確保村莊改造規劃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大新縣及桃城鎮要加強領導,把村莊規劃建設工程擺上重要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考24、核內容。2、發動群眾為使村莊建設規劃這項民心工程與群眾思想緊密結合,讓村民從內心感受到黨的富民政策的溫暖,必須把宣傳發動工作放在首位,引導群眾廣泛認同村莊改造建設。3、多元化投入實行“政府補一點,農民拿一點,從村莊出去的人士捐一點,農民義務工出一點”的機制,多方籌集建設資金,政府與民間資金互動投入,建立村莊規劃建設投入保障機制,破解資金瓶頸。村莊改造建設可采用上級政府撥款、幫扶單位支持、村委和自然村配套資金、村民自籌資金、對農戶采取小額貸款,依靠村民投資和農村集體經濟等方式籌集解決資金。其中路基工程的平整、綠化工程的平整及土方工程等投勞投工可組織村民自行承擔,公共牛欄的建設資金、電話和有線電視25、的入戶費可由農戶自行負擔。實行市級機關與結對共建,給予資金和實物的支持。4、嚴肅規劃效力本規劃經批準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服從本規劃,不得隨意更改。同時可根據規劃實施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對該村莊改造規劃進行局部的調整和補充,如涉及村莊性質、規模、發展方向等重大變更,須經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后,報市人民政府審批。5、分期建設結合規劃區現狀地形和規劃總體布局,規劃實施戰略可分近、遠兩期。近期實施戰略:近期主要以在建居住用地建設為主,充分銜接桃城鎮總體規劃,合理疏導目前村民建設問題,科學有序引導村民私有房屋的建設,隨著建設時機的成熟,可逐步完善道路、水、電等配套設施。遠期實施戰略:完26、善活動場地、公共綠地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同時對道路路網進行長遠的控制。6.長效管理為了鞏固村莊建設規劃成果,提高群眾整體素質,以環境衛生好、基礎設施全、村民素質高為目標,以和諧共處、健康向上為目的,加強長效管理,落實責任,形成制度化、經常化得管理模式,使新農村建設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同時,為使長效管理落到實處,應成立長效管理理事會,以農戶自主管理為主,專職衛生保潔員管理為重,村理事會監督管理為輔,層層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建立獎懲制度,定期進行檢查評比,獎優罰劣。7、提高素質通過規劃建設,必將改善人居環境,村莊美了,生活質量提高了,就應該破除陳規陋習,揚文明新風,認真學習農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27、自身素質。村委會應經常性的開展生態知識、環保知識、節能知識、衛生健康知識、互助互愛風尚等宣傳教育活動,使村民的業余生活日益健康、豐富起來,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觀念、生產生活方式發生嶄新的轉變,講究衛生,和睦相處,增強致富本領,過上富裕、文明的生活。附:現狀與規劃表格表1 馬能屯規劃用地匯總表項目現狀(400人)規劃(462人)面積(h)比例(%)人均面積()面積(h)比例(%)人均面積()一、建設總用地3.61 100.00 90.25 4.97 100.00 107.58 1.居住用地2.56 70.91 64.00 3.68 74.04 79.65 2.公共設施用地0.02 0.55 0.528、0 0.23 4.63 4.98 3.生產設施用地0.35 9.70 8.75 0.04 0.80 0.87 4.道路廣場用地0.66 18.28 16.50 0.85 17.10 18.40 5.工程設施用地0.02 0.55 0.50 0.05 1.01 1.08 6.綠地0.00 0.00 0.00 0.12 2.41 2.60 二、其他用地2.53 63.25 1.17 25.32 村莊規劃總用地6.14 153.50 6.14 132.90 表2 馬能屯主要規劃經濟指標一覽表項目計量單位數值居住戶數戶102 戶均占地面積/戶602 居住人數人462 總建筑面積36248 其中338629、8 101512 2380 5343 戶均住宅建筑面積174 停車位位10 綠地率%2.41 表3 馬能屯主要工程設施建設一覽表序號項目名稱建設標準單位規模投資估算(萬元)1主要道路寬5米m65955.462次要道路寬3米m60829.043宅間道路寬2.5米m57010.324停車場(位)6X3生態停車位個101.005供水管DN100m72510.88DN50m7909.486排污管d100m85711.14d50m7728.497雨水管d100m85711.14d50m7728.498變壓器結合入口設置座30kv20.009沼氣池-個15.0010公共服務設施-107112.3211垃圾收集點塑膠桶個50.2512綠化面積-11885.94合計198.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