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旦坪村村莊整治規劃.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379
2024-10-10
23頁
101.10KB
1、第一章總則一. 規劃背景及特點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統籌城鄉發展,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社會 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的精神,按照遵義市委提出的“兩手抓”, 一手抓小城鎮建設,一手抓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同步推進小城鎮建 設和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工作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我縣村級公 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在全省的突出地位,經正 安縣農村綜合領導小組的安排,對班竹鄉旦坪村其麻壩進行一事一議 財政獎補規劃。(一)、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規劃J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2、的客觀要求,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 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 加以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而又艱 巨的任務,必須全面謀劃、分步實施、扎實推進;必須創新思路、更 新方式.建立機制,積極創造有效載體,努力尋找突破口,從群眾最 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鄉(二)、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規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 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鄉 農村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3、有了較快發展,農民的思 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有了重大轉變。但是,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突 出表現為:鄉村規劃建設雜亂無序,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村莊環境“臟 亂差”的現象嚴重。針對這些突出問題,通過集中規劃和專項整治, 使廣大農村干部規劃意識明顯增強,農村面貌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 顯改善,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三)、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規劃”,是統籌城鄉發展,推 進城鄉一體化的具體行動。市委七屆十次全委會提出了 “五個統籌” 的戰略任務,制定了 “三步走”的目標和步驟。開展“鄉村規劃整治”, 就是立足于現實條件縮小城鄉差別,促進農村全4、面發展的必由之路, 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舉措。我縣綜改領導小組在 二年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整村推進等相 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工作中充分認識到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規 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并認真落實。二、總體思路及基本原則(一)、總體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 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 村規劃為龍頭,以整治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為突破口,完善農村基礎 設施,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為把我鄉廣大農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 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5、新農村奠定堅實基礎。堅持城鄉統籌,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重點、綜合整治,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優 化人居環境、改善投資環境,創建文明村莊。(二)、基本原則:積極引導,社會扶持、村民廣泛參與。積極組織、廣泛動員 和引導農民參與村莊規劃整治活動,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的主體作用。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事求是,防止大拆大建。示范帶動,突出重點,統籌兼顧,逐步推進。抓好典型引路, 發揮示范效應,以點帶面,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務求實效。既要符合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又 要符合客觀實際、切實可行,務求實效。立足當前、適度超前,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節約用地、保護環境,處理好建設需要與資源保護的關系。三、目標任6、務(一)、目標任務: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加快發展旦坪村其麻壩 寨子農村經濟,推進農村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同時,利用村級公益事業 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及整村推進等建設項目對村莊開展專項整 治活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廁、改廚、改 圈;拆除破舊、遺棄和危險建筑物、拆除有礙交通和村容村貌的建筑物和堆放物),使旦坪村其麻壩寨子有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 通過三至五年的不懈努力和鞏固提高,使村容村貌明顯改觀,農民生 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與新農村文明基本接軌。(二)、具體目標:編制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規劃:在這次規劃期間要達到“四 有”:即有一張村寨規劃建設圖紙、有一套經過村民代表會討論7、自愿 選擇項目建設資料、有一個村寨交通、環境等設施建設計劃、有一系 列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相關制度及措施。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用三至五年時間農戶飲用水基本達到安 全和衛生的標準;通寨路和串戶路達到規定標準,其中進寨道路、示 范寨子路面的硬化率達到100%,入戶道路通暢平整,戶前院壩硬化、 配套花臺,建設一個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及健壯設施。村容村貌環境設施建設:對路邊及房前屋后的垃圾集中清 理,對臭水溝(坑)采取疏(填)方式進行治理;爭取村級公益事業 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在村委所在地、村民居住集中寨子等 安裝路燈,方便村民出行安全;擴大行道樹、綠化樹栽種范圍,達到 山青水秀、鳥語花8、香;對有礙交通的障礙物和屋前柴垛、繼續建設沼 氣池,廁所進行改建,對亂堆亂放的柴垛及時整理,對有礙村容村貌 的破舊建筑物、遺棄物進行拆遷,新建樓房的按黔北民居風格建設; 對破舊牛豬欄、露天廁所以拆、改、建、移的方式進行整治;推廣使 用沼氣、秸桿氣化等清潔能源,實現畜禽圈養,人畜分離。村寨達到環境整潔、飲水安全、廁所清潔、主要道路通暢、路面平整。其中示 范組達到“七化”,即:布局優化、道路硬化、堰塘凈化、衛生潔化、 建房規范化、村莊綠化、環境美化。四、規劃依據(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 見(中發2006 1號)(二)、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9、 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黔黨發2006 1號)(三)、貴州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試點工作的指導意 見(黔村通200680號)(四)、貴州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技術導則(五)、貴州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編制辦法(試行)(黔建通U0061 141號)(六)、中央省、市、縣及相關部門有關法律、法規、撫氾、技術標準、-、住(七)貴州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村寨規劃建設標(GB50788 -93 )。(八)、班竹鄉村組整治規劃(九)、省、市、縣、鄉、村民有關村莊整治的意見第二章班竹鄉旦坪村其麻壩寨子基本情況一.旦坪村基本概況(一)、地理位置旦坪村位于班竹鄉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縣城55公10、 里,與本鄉上壩村、班竹村相鄰。(二)、行政區劃及產業轄19個村民組,1502戶,7200人。全村耕地面積3970畝,森林覆蓋率為27.23%。該村現有農業人口 7200人,勞動力人口 4521人,貧困人口 539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14人,初中文化2189人, 小學文化2876人。主要特色產業:烤煙、玉米、畜牧、茶葉、中藥 材等。(三)、自然條件旦坪村在正安縣內屬高寒山區,地形高差起落比較大,高差達150米,主要農業區分布在海拔1050 - 1200米之間,氣候總特點是立體氣候明顯,雨熱同季,雨霧日較多,夏半年溫度適涼,冬半年溫 度低,白晝溫差較大。夏季多偏南風,冬季多偏北風。年降水量1111、00 - 1200毫米,主要降雨時期在4-9月,年日照時間1100小時。(四)、資源條件(1)土地資源村里農田較少,建設用地較少。(2)水資源本村水資源相對較稀缺,并因煤礦資源豐富,導致飲水中含氟量 超標,引起氟斑牙,發展到中期的著色期會變成黃棕色,現80%村民 均為氟斑牙,政府正在籌備資金、爭取建設項目建立大型畜水庫,進 購水質處理設備,改善村民飲水質量,有望在2013前啟動工程。(3) 森林資源旦坪村植被以林地為主共有2896畝,全村森林覆蓋率為 27.23 %。植物品種繁多,常見森林植被是以馬尾松群系為代表的暖 性針葉林及長綠針闊混交林、常綠落葉闊葉林,喬木以松,杉、柏和 用材林為主。(12、4) 、社會經濟條件(1) 豐富的勞力資源,良好的耕作與傳統而發展的多基礎性產 業。(2) 農業生產產業主要是烤煙、玉米、茶葉、中藥材等種植為 主。(5) 、建設條件1) 用地:本村多山地,發展建設用地很少。2) 用水:本村地處水資源較稀缺地區,人畜飲水較為困難.3) 電力:村電力由南方電網供電,生產、生活能源能夠得到基 本保證。4) 對外交通:班旦公路是旦坪村對外交通的唯一村級公路。二.其麻壩寨子基本概況(一)、地理位置其麻壩寨子距村委會所在地4公里,距鄉所在地8公里,與本村 山府廟寨子、吳章巖寨子相鄰。(二)、人居情況及產業農戶數63戶,272人。全村耕地面積486畝。常駐人口 212人,13、 勞動力人口 89人,貧困人口 4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3人,初中 文化86人,小學文化126人。主要特色產業:烤煙、玉米、畜牧等。(三)、自然條件其麻壩寨子在鄉內屬低寒山區,地處其麻壩河畔,南北高、東西低,山丘壩均有,水資源極其豐富,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良好的植 被、宜人的氣候,適宜農作物生長,寨子內竹、木、中藥材、珍稀 動物資源豐富,氣候總特點是立體氣候明顯,雨熱同季,雨霧日較少, 夏半年溫度適涼,冬半年溫度低,白晝溫差較小。夏季多偏南風,冬 季多偏北風。年均氣溫18WC,無霜期280天,年降水量1100 - 1200 毫米,主要降雨時期在4-9月,年日照時間1100小時。(四)、資源條14、件(1) 土地資源寨子農田較多,建設用地較少。(2)水資源在本鄉屬水資源豐富村寨,村寨負責人吳忠祥多年各方努力爭取建設水產養殖基地及發展旅游業,因籌集資金困難,未能實現發展夢 想,在這次一事一議規劃村民代表會中,村民興奮不己,紛紛要求政 府能通過現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家園及發展農業經濟。圭it水資源相對較稀缺并因煤礦資源豐富,導致飲水中含氟量超標,引起氟斑牙,發展到中期的著色期會變成黃棕色,現80%村民均為氟斑牙,政府正在籌備資金、爭取建設項目建立大型畜水庫,進購水質處理設 備,改善村民飲水質量,有望在2013前啟動工程。(3)森林資源寨子植被以林地為主共有1673畝,全村森林覆蓋率為215、7.23 %。 植物品種繁多,常見森林植被是以馬尾松群系為代表的暖性針葉林及 長綠針闊混交林、常綠落葉闊葉林,喬木以松,杉和用材林為主。(4) 、社會經濟條件(1) 豐富的勞力資源,良好的耕作與傳統而發展的多基礎性產 業。(2) 農業生產產業主要是烤煙、玉米、茶葉、中藥材等種植為 主。(5) 、建設條件1) 用地:本村多山地,發展建設用地很少。2) 用水:人畜飲水較為安全.水資源豐富。本村地處水資源較稀缺地區,人畜飲水較為困難.3) 電力:村電力由南方電網供電,生產、生活能源能夠得到基 本保證。4) 對外交通:2011年已啟動班永公路建設,對外交通將得到歷 史性改變,距縣、鄉交通更為通暢。第三16、章村寨現狀概況現狀分析:1、道路系統現狀(1 )、原有的道路網系統較落后,通寨道路普遍偏窄、坑洼不平。 交通道路平均僅為3-4米,現通過班永公路建設工程的啟動,交通情 況得以改善,寨子內串戶路狹窄彎曲,均為泥土路。(2) 、因地理條件較差,寨子內串戶路銜接不通暢,坡度較大, 造成一定安全隱患,。(3) 、道路附屬設施不夠齊全,無候車點,在班永公路建設成后 村民候車不便,現候車點已列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規劃項目庫,有望 建成。2、住宅建筑存在的問題(1) 、村民住房布局較散亂,房屋為較舊的磚混結構,一般為 1-2層,房屋結構不合理。(2) 、住房后衛生普遍管理較差、消防安全不符合要求。3、供水系統17、現狀寨子內人畜飲水水源較為充足,但水池及管道設備較為簡易,未 通過科學處理及水源安全監測系統,僅具備傳統水質凈化處理。村民 飲水因愛自然條件所限,在全縣范圍內屬水資源稀缺罕見地區,是旦 坪村歷史性難題,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均難以改善,未通過科 學處理及水源安全監測系統,僅具備傳統水質凈化處理。4、公共設施用地現狀(1) 、寨子內的小孩上學需路行山路到兩公里遠的旦坪村小學就 讀,上學極為不便,存在人身安全隱患。(2) 、寨子內無幼兒園,學前教育受到嚴重影響。(3) 、寨子內無文體活動中心,正在努力爭取建設過程中,已列 入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規劃庫中。5、基礎設施現狀(1)18、 寨子內排水一般為明溝,對環境衛生造成極大影響,污水 無處理設施,直接排入其麻壩河流,更加重了影響范圍,現已列入村 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規劃庫中。(2) 寨子內中亂拉電線的現象較為嚴重,存在火災及人身安全 隱患,2011年鄉已及時向相關單位申報電網改造,并要求供電部門 及時清查統計。6、環境衛生現狀(1) 因其麻壩通寨路系泥石路,本村又系地質災害多發區域, 衛生管理成本較高,衛生狀況一直難以改善,家禽家畜養殖還是持續傳統放養方式,致使道路堆圾禽畜排泄物。班竹鄉2009年以來以創 建衛生村寨為載體,以沼氣池配套改廁為重點,對居住環境進行徹底 整治,加強人畜排泄物的無害化處理,要19、求家禽家畜實行圈養,但治 理經費供給不足,班竹鄉正在努力策劃中。7、景觀環境質量現狀(1)建筑無特色,房景呆板、單調,缺少山鄉風貌,現鄉政府 擬定在2012年率先推進改造黔北民居風格,規劃達到風格統一。(5)寨子內“裸”房子居多,嚴重影響村的視覺環境。第四章總體布局1. 規劃結構根據其麻壩寨子自然地形及人居條件,近期難以形成日用品商鋪, 距鄉集鎮中心較近,村民購買物品及農副產品交易均選擇在集鎮中心 購買。2. 住宅用地布局寨子為斜坡地形。村民居住集中區位于其麻壩河道一線,住宅建 設規劃以黔北民居風格為主,舊住宅漸進改建,政府實施補助政策及 相關建設優惠政策,努力改善村民居住環境。3. 公共設號20、布局(1)計劃通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及相關設施,規劃用地面積為2000m2o第五章基礎設施建設規劃1、飲水工程規劃(1) 用水量預測寨子內人均日用水量為200升,則272人用水量為544升/日。(2) 水源:加大引水工程范圍,擴建高位水池(由專業部門設 計),并經過凈化處理達到標準后供水。(3) 管網布置:給水管網采用網狀埋設,干管DN200從高水位 出來沿沿溪路內側埋設,其余DN150給水管也成網狀埋設,以服務各 村戶,供水管網成環網布置。2、排水工程規劃(1 )排水體制本寨子排水采用雨污合流體制。(2 )雨水排放雨水規劃根據就近排放的原則,雨水就近排入21、排污溝。(3)排污規劃 污水量預測污水量以總用水量的85%計,則日產生污水量為462升/日。 排污設施和管網本寨子排污規劃分近遠期實施,近期采用自然式就近排入排污 溝。遠期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建設污水處理系統,統一凈化處理。3、供電規劃(1) 負荷預測本寨子規劃采用戶均負荷法預測用電負荷指標取3kw/戶。總戶 數為272戶,由此估算用電負荷816KWO(2) 供電設施本寨子由南方電網供電,規劃申請配置配電箱1個。第六章重點整治規劃1、重點整治規劃思路據對其麻壩寨子現狀的調查及基礎資料分析,從現代化要求出 發,推動村寨在物質、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結合寨內部 地形,以“投資少,見效快”的22、建設手段,從點到面,抓好重點地塊 的整治,搞好環境衛生和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該寨子自然環境優 勢,立足現狀,降低實施啟動的難度,充分利用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 事一議”財政獎補等政策,逐步實現寨子發展旅游業的規劃,調動村 民參與建設的積極性。規劃從三方面著手:(1)分析現有存在問題,改變寨子臟亂差環境面貌、提高村民的生活環境質量。(2 )調查寨子發展空間,突出當地的習俗民情和社會組織狀況, 引導村組合理、健康、漸進和持續發展。(3) 關注寨子歷史文化,探索其在現代化過程中生存和延續的 可能性和措施。內容主要為:道路及基礎設施的建設,用地布局整治,寨子的環 境整治,綠化布置,易地扶貧安置建設等。23、2、道路的整治(1) 整治原則 寨子道路以通暢為原則,適當考慮街景要求,采取自由式的布 局形式。 理順寨子內部主要道路,拆除妨礙道路通暢的建筑物、構筑物, 通過爭取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對村內主要道 路及串戶路全部硬化。(2) 整治措施本規劃舊通寨道路以改造拓寬為主。將道路分為三級,村內主要 道路一一次要道路一步行路,具體規劃措施如下: 為適應班永路建設及本寨子發展需要,拓寬班上路至5-6米。 加快申請建設寨子內戶間連接路,定期維修組級道路。 保留現已成形的宅間路和宅前道,再將串戶路理通、理順, 栽種行道樹,形成寨子中步行硬化串戶路。結合寨子內地形,地勢高 差太大的部分道路建24、成梯步形式。 通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項目在村內 主要道路設置路燈,現已列入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事一議財政獎 補項目建設庫。3、住宅建筑整治根據房屋建筑質量及風格,分為拆除建筑、整治建筑和保留建筑。(1)、依據功能分區的要求,住宅用地整治要因地制宜,拆除危 房、簡易房、露天糞坑和簡易廁所及一些影響村容村貌的農村附屬用 房,對布局不合理或影響景觀及道路暢通的建筑也予以拆除。拆除后 重建的住宅平面排列仍采用行列式布置為主,這樣可節約用地,減少 難利用地。(2 ). 一些環境較差、質量一般的建筑予以整治,遠期遵循 住戶意愿在規劃指導下進行更新。(3 )、新建住宅形式主要采用黔北民25、居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相融 合。住宅層數以23層為主,因本村整體屬斜坡地形,部分區域不適宜村民建房,村將與國土、村建等部門相關配合嚴格審批住宅用地 申請,保證村民居住安全,近期將強制申請柝遷部分安全隱患民房。4、公共設施建筑整治(1 )文化活動用地鄉在2013年前規劃建成占地2000 m2文化活動中心,并配置文化娛樂設施,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2 )商業集貿設施用地在村中鼓勵設立小型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用品商鋪,更加方便村 民購買物品及消費。按照“在同質中求取特色、現代中兼容傳統”的 規劃思路,以體現鄉村的繁榮風貌。5、環境衛生整治(1) 、規劃申報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新 增公26、廁建設一個,分別位于寨子中心位置。(2) 、規劃申報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新增垃圾池建設2個。分布于全寨子。6. 村莊綠化寨子綠化應點、線、相結合,使村莊綠化與周圍山體,農田融為一體。居民住宅前屋后均進行綠化,同時結合公共綠地和道路兩側 的綠化,形成有機體系。7. 山體整治(1)、按照“誰綠化、誰所有,誰投入、誰收益的方針,開展 山體整治復綠和保護,走多元化整治之路;按照“誰破壞、誰治理” 的原則進行督促整治,對無證非法開采行為一定要采取嚴厲措施,堅決制止,確保山體生態環境良性循環。(2) 、在視覺范圍內的山體應加強管理,防止青山“白化“。(3) 、修筑擋土墻,防止山體滑玻。27、第七章造價估算及附表寨子建設資金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政府補助、村民自籌、 上撥專項資金等相結合。寨子的整治造價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環境綠化、水利設施、公共 設施等。其造價根據正安縣近年定額并作適當調整后進行估算。各具體項目詳細情況詳見項目行動計劃表(注:各工程項目 均考慮村民投工投勞參與建設,其單價均取較低值。造價非一次性投 資,資金則由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上級補助、鄉政府補助等提供)。第八章規劃期限目標及措施(一) 、規劃期限2011 年一2015 年1、規劃目標(1) 、對寨子進行環境整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 設施,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開展村民居住地的建設,引導新建 房28、屋的村民向規劃居住地遷移。(2) 、在推進城城化的過程中,統籌城鄉發展,以黨的十六屆五 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 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按照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總 體要求,通過提高基礎設施及社會服務設施水平,改善村民的生活環 境、生產環境,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保護自然環境,建設布局合理、 功能齊全、生活舒適、百姓安居樂業,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農村,推進 城鄉走向全面小康社會。(二)、規劃措施1、建立規劃管理小組,專人負責村寨規劃。2、健全村規民約,訂立各項保護環境、公路管護等制度。3、完善監管機制,定期檢查督促,并建立獎懲制度。4、加大規劃宣傳,人人29、參與環境整治、村寨建設。6、籌集建設資金。以自籌為主,多元化籌集建設和整合資金。(三)、實號建議1、本規劃批準后,作為寨子建設的依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 隨意修改,以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2、堅持“農民自愿,因勢利導”原則,廣泛深入地宣傳規劃的 深遠意義,充分調動全體村民的積極性,積極組織和引導先富起來的 群體,自覺投入工程建設。3、村寨建設中,可以采用“統建分購式”、“統管代建式”、“統 管自建式”等,按村民實力選擇一種,并采取滾動式開發建設模式, 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4、寨了成立專門小組負責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制定計劃,落實 措滋,加強管理,及時與鄉綜改辦、建設主管部門聯系,爭取在政策 上、技術上、資金上獲得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