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益寶千里巖休閑漁業園區智慧旅游建設規劃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413
2024-10-10
18頁
2.76MB
1、海益寶千里巖休閑漁業園區智慧旅游建設規劃方案V1.0海益寶千里巖休閑漁業園區智慧旅游建設規劃方案江蘇物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一月目 錄1. 概述42.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設計原則43.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內容53.1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體系架構53.2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基礎硬件設施53.3 園區智慧旅游綜合信息平臺63.4 園區智慧旅游服務應用體系63.4.1 園區官網63.4.2 掌上園區(APP)73.4.3 智慧驛站83.4.4 園區微信公眾服務平臺83.4.5 園區信息發布系統93.4.6 園區多媒體查詢系統103.4.7 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系統103.4.8 網上觀景系統113.4.92、 虛擬旅游系統113.4.10 室內定位及導航系統113.4.11 電子手繪系統113.4.12 虛擬翻書系統123.4.13 電子拼圖系統123.4.14 文化展館互動地面系統123.4.15 互動魔鏡系統133.4.16 智慧E房133.5 園區智慧旅游管理應用體系133.5.1 園區客流動態監測系統143.5.2 園區投訴管理系統143.5.3 園區旅游輿情監測系統143.5.4 園區協同辦公系統153.5.5 平安園區監控系統153.5.6 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153.5.7 千里巖自助環境監測系統163.5.8 園區指揮調度管理系統163.6 園區智慧旅游營銷應用體系163.6.1 園3、區一卡通管理系統163.6.2 旅游產品分銷系統163.6.3 電子商務平臺163.6.4 智能閘機及票務管理系統173.6.5 自助售取票系統174.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投資預算171. 概述山東海益寶千里巖生態休閑漁業園區(簡稱園區),位于海陽市龍山街道新生村及近岸海域,規劃陸地占地面積270畝、生態高效圍堰養殖池220畝、海域面積20萬畝、千里巖島1處(300畝),分海參文化旅游體驗區、淺海底播增殖貝類區、淺海人工魚礁區、千里巖島底播增殖貝類區、千里巖島休閑垂釣區和千里巖島生態休閑旅游區6大功能區。通過休閑漁業園區的建設,促進休閑海釣業的發展和漁業經濟結構調整,并直接帶動海洋旅游業的發展,4、實現漁業資源的保護與增殖,帶動地方旅游等第三產業的經濟發展,吸引更多外來游客來當地旅游、觀光、度假,拉動社會再就業,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智慧旅游,是一種以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多媒體技術、下一代通信網絡、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在旅游體驗、旅游企業管理、營銷推廣等方面的應用,使旅游物理資源和信息資源得到高度系統化整合和深度開發激活,并服務于游客、旅游企業等的面向未來的全新的旅游形態。通過園區智慧旅游建設,進一步提升園區旅游形象及服務水平、園區旅游管理及營銷效率。2.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設計原則園區智慧旅游建設設計時,采用如下原則:先進性原則: 應用先進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海益寶千里巖園區旅游海量數據進行分析5、,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為管理和服務提供輔助決策,為精準營銷提供幫助。可靠性原則: 系統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更可靠。 開放性原則: 平臺提供標準化接口,支持第三方應用和服務接入,極大豐富平臺應用功能。 擴展性原則: 系統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可擴展性,便于將來功能升級。同時,系統計算資源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3.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內容3.1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體系架構圖1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體系架構園區智慧旅游建設的總體框架是:以智慧旅游綜合信息平臺為中心,從服務、管理、營銷等三方面入手,建設互聯互通的智慧6、旅游信息交互系統,打造高效統一、功能豐富平臺,逐步建立起特色鮮明、運轉高效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務應用體系、智慧旅游綜合管理應用體系、智慧旅游市場營銷應用體系及與其它應用無縫對接,極大提高游客的服務體驗、園區管理效率及營銷收入。3.2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基礎硬件設施園區智慧旅游建設基礎硬件設施,包含數據中心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等。另外,在公共區域實現無線網絡覆蓋(WIFI),也為游客移動應用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3.3 園區智慧旅游綜合信息平臺園區旅游綜合信息平臺包含:統一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安全保障、數據服務、協同服務、緩沖服務、服務總線及各類旅游數據等。各應用系統通過綜合信息平臺,實現信息互融互通7、。通過智慧旅游綜合信息平臺整合園區旅游資源,拓展信息運用渠道,推動信息資源共享,為園區企業相關部門提供信息資源、數據資源及決策分析等眾多功能性應用。利用智慧旅游綜合信息平臺,把智慧化的服務帶給游客更多的便利和快捷,提升對園區旅游的認知和體驗。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使游客在食、住、行、游、購、娛每個旅游環節中都能夠及時、準確的獲取各類信息,并根據信息作出滿足自身旅游需要的判斷和決策,并在各種應用的輔助下得以實施,極大改善旅游體驗。通過園區綜合信息平臺,也為各應用系統的維護提供了便利,節約了系統維護成本。3.4 園區智慧旅游服務應用體系園區智慧旅游服務應用體系是面向游客的綜合性旅游服務系統的組合,包8、括:園區官網 、掌上園區(APP)、園區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園區信息發布系統、園區多媒體查詢系統、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系統、虛擬旅游系統、網上觀景系統、室內定位及導航系統、電子手繪系統、虛擬翻書系統、電子拼圖系統、文化展館互動地面系統、智慧驛站、互動魔鏡系統、智慧E房等。3.4.1 園區官網園區官網作為傳統的互聯網網站,是園區旅游門戶網站,對游客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為更好的服務游客,在保證現有信息不減少的前提下,以游客需求為目標,豐富信息的展現形式。在功能設計上,除了具有園區信息介紹、游客互動、活動發布展示等功能外,還與一些智慧旅游相關應用無縫對接,如電子商務、虛擬旅游、APP下載、網上觀景、園區客9、流、園區環境指數、投訴管理、一卡通會員管理等,極大豐富官網功能,為廣大游客提供便捷服務。3.4.2 掌上園區(APP)針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開發專用的智能移動終端應用,即掌上園區APP(含iOS及Android版本),實現手機與平臺及各應用等內容的即時互通,實現以下功能:導航:在地圖上展示園區景點、餐飲、酒店、商城、停車場等重要場所,并實現智能導航;導游:對接室內定位及導航系統,在海參文化展覽館實現語音自助解說,游客接近某一展品、自動語音播報并智能解說;導購:對園區特產及周邊農家產品,進行詳細介紹,指導游客購買;導覽:以圖文并茂形式生動介紹園區的“食、住、行、游、購、娛”等旅游元素10、;活動推送:將園區主題旅游、節慶活動智能推送給游客;分享與收藏:將有價值的旅游訊息分享到微博、微信朋友圈或收藏;移動電商:對接電商平臺,游客可在APP預定、購買等園區及周邊農戶旅游產品或服務。圖2 掌上園區(APP)所有功能盡可能以地圖直觀展示,游客通過APP的“一張圖”,輕松玩轉園區。3.4.3 智慧驛站在園區重要位置,建設智慧驛站,實現園區旅游地圖查看、旅游資訊獲取、旅游指南查看、手機充電、園區3D虛擬旅游、遠程觀景、自助售賣、APP下載等,提升旅游自助服務水平。智慧驛站示意圖如圖6所示,其外觀可定制。圖3 智慧驛站示意圖3.4.4 園區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為園區量身打造智慧旅游微信公眾服務平11、臺,并開通服務號,為游客提供園區“食、住、行、游、娛、購”等信息查詢、旅游攻略、旅游導覽、旅游活動、美圖分享、在線預訂等功能服務。圖4旅游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功能3.4.5 園區信息發布系統在園區入口、碼頭等場所建設LED等電子顯示屏,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信息服務,該系統與旅游綜合信息平臺連接,提供實時的旅游信息,包括“食、住、行、游、購、娛”等旅游產品信息以及旅游活動、安全預警、交通提示、園區通知公告、園區宣傳等實用信息。圖5 園區信息發布屏3.4.6 園區多媒體查詢系統在園區游客重要活動場所(如酒店、展覽館等)建設旅游多媒體查詢系統。多媒體查詢系統與平臺連接,提供實時的公共信息查詢、游覽指12、引、服務指南、促銷活動、旅游產品及服務查詢。圖6 園區多媒體觸摸查詢屏3.4.7 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系統在園區重要位置安裝景觀喇叭,由背景音樂網絡控制中心統一控制。平時播放柔和的音樂,營造和諧、愉悅的氛圍。若遇到緊急情況,也可通過該系統應急廣播。3.4.8 網上觀景系統在園區重要景點安裝網絡攝像頭,游客可通過官網、掌上園區APP、智慧驛站等選擇相應鏡頭,遠程查看實時景觀。3.4.9 虛擬旅游系統利用虛擬技術實現實際園區景觀和重要服務設施(如文化展覽館、觀光會館等)向虛擬空間的移植和再現,同時加入漫游、鳥瞰、自由行走、選擇旅游路線等,讓游客有身臨其境的全方位體驗。該應用可嵌入到官網、智慧驛站、掌13、上園區APP等。3.4.10 室內定位及導航系統應用iBeacon技術,在文化展覽館、觀光會館等室內安裝iBeacon基站,基于iBeacon定位技術的應用嵌入到掌上園區APP,實現室內定位和導航功能。3.4.11 電子手繪系統在文化展覽館、觀光會館建設電子手繪系統,讓游客在電子屏(臺)上隨心所欲繪畫海洋珍稀動植物等,并可通過網絡發送到自己電子郵箱,也可在官網展示,允許他人評分,增強游客旅游的互動性及趣味性的同時,又展現了園區海洋文化。圖7 電子手繪臺 3.4.12 虛擬翻書系統在文化展覽館、觀光會館建設虛擬翻書系統,將海洋珍稀動植物等做成軟件內容,投影到定制書模或墻壁上,通過捕捉游客手勢,實14、現控制空中翻書,增強趣味性及知識性。圖8 虛擬翻書系統3.4.13 電子拼圖系統在文化展覽館、觀光會館等地建設電子拼圖系統,將園區重要珍稀動植物制成拼圖軟件內容,游客可在電子觸摸屏上進行拼圖游戲,一方面展現園區海洋文化的同時,另一方面又為游客帶來娛樂性和趣味性。3.4.14 文化展館互動地面系統在文化展覽館大廳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海洋生物制成精美的內容投影到地面,并與游客互動。圖9 互動地面3.4.15 互動魔鏡系統在園區服務大廳建設互動魔鏡系統,將園區文化、服務、導覽圖、虛擬旅游等內容通過投影技術在大尺寸的魔鏡上展示,游客可觸摸查看。另外,通過現在的攝像捕捉技術,游客可與魔鏡里的動物互動。3.15、4.16 智慧E房升級園區酒店客房為智慧E房,每個房間放置一個Pad,酒店及園區服務集成到Pad中的應用軟件中,游客可通過Pad上應用實現客房電器無線控制、客房能源管理、酒店服務預訂、旅游產品預訂、網上觀景、虛擬旅游等。3.5 園區智慧旅游管理應用體系園區智慧旅游管理應用體系,是面向園區管理應用系統的組合,包含:園區客流動態監測系統、園區投訴管理系統、園區旅游輿情監測系統、園區協同辦公系統、平安園區監控系統、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千里巖自助環境監測系統、園區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等。3.5.1 園區客流動態監測系統通過移動通信基站、GPS定位等技術手段,建立旅游客流實時監測系統,對客流量、客源地、停留16、時間、移動軌跡等信息進行監測和分析,保障旅游客流的均衡化,避免極端客流高峰出現,減少疊加客流對園區正常運行的干擾,提高交通管理和交通保障的針對性、預見性和有效性。根據各類客流數據,借助數據模型對未來客流、車流分布進行預測和模擬,分析交通、服務保障能力,提出游客分流和交通導引建議,預告近期公眾出行及游覽注意事項,并為精準旅游營銷提供數據參考。圖10 園區客流動態監測系統3.5.2 園區投訴管理系統開發園區投訴管理系統,統一旅游投訴業務辦理流程。通過信息推送平臺廣泛發布投訴統計數據,游客可通過多種渠道(電話、官網、APP等)進行旅游投訴,并可適時查詢投訴受理部門的反饋信息。3.5.3 園區旅游輿情17、監測系統通過旅游輿情監測系統,對所需信息進行過濾、分析、聚合和數據挖掘,以傳播力和影響力作為分析指標,及時發現關鍵信息,分析并追蹤信息傳播及演變過程,并對指定重點信息進行專項監測與分析。該系統通過平臺與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相對接,實現旅游安全應急管理和旅游精準營銷。圖11 園區旅游輿情監測系統3.5.4 園區協同辦公系統 開發園區協同辦公系統,含移動端及PC端應用及后臺服務,實現園區辦公自動化、招聘管理、培訓管理、薪酬管理、人事檔案管理等功能。3.5.5 平安園區監控系統 實現園區重要區域視頻監控、車船移動視頻監控,并通過網絡與指揮調度管理系統及園區管理移動應用對接。3.5.6 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18、 將園區停車場建設為先進的智能停車場,具有停車場自助收費管理、停車位引導、車牌識別、反向尋車、車輛來源地及車流分析等功能。3.5.7 千里巖自助環境監測系統 在千里巖上建設自助環境監測系統,通過物聯網傳感技術,實時監測島上的溫濕度、風速風向、光照及紫外強度、二氧化碳、負氧離子、水溫、水質等環境參數,并可在LED顯示屏、官網上顯示。3.5.8 園區指揮調度管理系統 園區指揮調度管理系統,分指揮大廳建設及管理軟件平臺。指揮大廳建設包括DLP大屏幕顯示系統、多媒體會議系統、控制臺、集中控制、UPS、防雷接地、弱電配電、智能照明、空調新風、機房建設、網絡環境建設、安裝施工等。管理軟件平臺實現視頻監控采19、集及動態顯示、信息統一發布、客流疏導、緊急救護、呼叫中心、客流及車流分析、監測預警、應急救援演練等。3.6 園區智慧旅游營銷應用體系園區智慧旅游營銷應用體系,主要是面向園區營銷相關的應用系統組合,主要包含:園區一卡通管理系統、旅游產品分銷系統、智能閘機及票務管理系統、園區電子商務平臺、自助售取票系統等。3.6.1 園區一卡通管理系統整合園區各消費場所,實現消費一卡通管理,游客的房卡還可在園區就餐、購物、洗浴等消費。游客消費直接與房卡押金掛鉤,退房時統一結算。3.6.2 旅游產品分銷系統旅游產品分銷系統,實現園區旅游產品(如酒店、土特產、景區門票等)與各線上線下渠道無縫對接,擴大園區旅游產品銷售20、渠道,方便園區與各渠道間對賬結算管理。3.6.3 電子商務平臺 建設園區電子商務平臺,為游客提供園區及周邊農戶旅游產品查詢、預訂、購買等一體化服務。該電子商務平臺對接物流配送渠道,方便游客配送。3.6.4 智能閘機及票務管理系統 在園區碼頭、景區入口等處安裝智能閘機,可識別游客紙質門票、二維碼電子門票、二代身份證等。通過網絡平臺預訂門票游客,可直接驗證通過。游客也可在售票窗口購票,在智能閘機驗證通過。3.6.5 自助售取票系統 在園區碼頭、景區入口等安裝自助售取票終端,游客可通過刷銀聯卡、現金支付等實現自助購票,或取互聯網預訂門票。4. 園區智慧旅游建設投資預算序號類別系統預算(萬元)1服務園21、區官網15掌上園區(APP)80園區微信公眾服務平臺30園區信息發布系統120園區多媒體查詢系統50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系統80虛擬旅游系統100網上觀景系統40室內定位及導航系統180電子手繪系統100虛擬翻書系統65電子拼圖系統60文化展館互動地面系統55智慧驛站100互動魔鏡系統80智慧E房2502管理園區客流動態監測系統35園區投訴管理系統30園區旅游輿情監測系統30園區協同辦公系統80平安園區監控系統250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80千里巖自助環境監測站90園區指揮調度管理系統13003營銷旅游產品分銷系統60智能閘機及票務管理系統60園區一卡通管理系統80自助售取票系統40電子商務平臺604基礎環境園區無線WIFI80園區綜合信息平臺2005合計3880 18 / 18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0-25
6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