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漢旗林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433
2024-10-10
12頁
31.50KB
1、敖漢旗林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 (2010-2014)林業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林業產業,是林業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促進林業生態建設持續、保障林產品供給、增加農牧民收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切實加強林業產業建設,促進敖漢林業生態建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結合敖漢旗林業生態建設規劃,特制定我旗林業產業2010-2014年發展規劃。一、敖漢旗林業產業現狀敖漢旗堅持發展生態經濟型林業,不斷發展擴大林業產業基地,基本形成了半干旱地區較為齊全的林業產業體系,林業產業現成為全旗農牧業產2、業化的優勢產業。 敖漢旗林業資源情況:全旗林業用地面積600萬畝,其中有林面積561萬畝,森林覆蓋率42.22%,森林蓄積量572立方米,苗圃地7800畝,無林地38.5萬畝。敖漢旗林業產業發展情況:2008年敖漢旗林業產值達3.68億元,實現利稅近1000萬元,年人均來自林業的收入在700元。 現敖漢旗已建成六大林業產業基地:1、楊樹防護兼用材林基地,面積19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470萬立方米,年采伐木材10萬立方米。2、仁用杏基地,面積113萬畝,年產山杏核480萬公斤。3、沙棘果基地,面積60萬畝,年產沙棘果1800萬公斤。4、桑蠶基地,面積8萬畝。5、飼料及能源林轉化灌木林基地74萬畝3、;6、種苗基地,面積7800畝。圍繞已建成的六大基地建設,全力培育和打造五大林業產業。 (一)木材加工業全旗共有各類木材加工廠65處,其中細木板廠4處,中密度板廠1處,單板加工廠3處,每年加工各種板材、鋸材6.2萬立方米以上,利用林業三剩物6萬噸,實現產值6900萬元以上,利稅400萬元以上。敖漢旗林業產業招商引資項目盛冠銘公司于2008年入駐我旗,計劃投資3億元進行林業項目建設,一期工程投資近2000萬元,年可利用林業“三剩物”等原材料12萬噸,計劃于2008年末進行試生產,受金融危機影響至今還未生產、祥春木業有限責任公司、投資230萬元,年流轉僅原木達5000多立方米,擁有員工170多人,4、固定資產300余萬元,年實現產值1500萬元,利稅在100萬元以上,是我旗木材加工行業的佼佼者,但是也在2008年末宣布停產。我旗現有大小木材加工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現已停產40多家,其余的也在盡力維持,隨時有停產的可能,木材副產品加工業受影響也很大,產品產量銳減,銷售收入大幅下滑。(二)果品加工業全旗現有果品加工廠7家,年加工生產能力5萬噸以上。內蒙古康健沙棘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我旗林業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現年可處理沙棘果20000噸,生產沙棘飲料10000噸,沙棘油30噸(可加工膠囊4.5萬箱),沙棘黃酮10噸(含量大于40%),沙棘茶10噸。公司注冊資金2238萬元,資產總額42515、萬元,現有沙棘飲料、沙棘油、沙棘黃酮、沙棘茶和多種沙棘富硒系列產品,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值可達1000萬元,利稅可達200萬元。(三)桑蠶產業我旗從1999年開始發展桑蠶產業,截至目前,全旗已發展桑蠶基地8萬畝,其中大葉桑1.5萬畝,年畝均收入可達1106元。(四)種苗產業現敖漢旗年均育苗面積在2000畝以上,林木良種基地面積達4萬畝,2008年,出圃各類優質苗木4000余萬株、采收林木種子148萬公斤,價值1846萬元,占林業總產值的10%。除滿足本旗生產外,還外銷苗木1000余萬株、種子50萬公斤,價值500多萬元。(五)林下經濟產業我旗年采收林內食用菌200萬公斤,價6、值1000萬元。通過發展復合型林業,年提供牲畜飼料1.2億公斤,價值1671萬元;林間間種糧豆產量1955萬公斤,價值3624萬元。黃柳、條桑、檸條等成為編制品用條,年利用編織條4883萬公斤,價值597萬元。但是,就總體而言,敖漢旗的林業產業仍處于小規模、低效益的發展階段,與全旗生態建設的快速發展的大形勢不相適應,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林產工業尚未形成規模,缺乏有輻射帶動力的龍頭企業和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二是林業產業建設融資渠道不暢,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投向林業的相對較少;三是林業產業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不健全,不利于林業產業的發展。當前,敖漢旗林業產業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良好發展機遇。7、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都把“建成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作為林業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強調要調整和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步伐,為林業產業的發展指了方向。二是敖漢旗林業生態的持續、快速發展,森林資源穩步增長,為林業產業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三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林產品及森林多功能的需求持續快速增長,為林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四是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迅速崛起,為林業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2010-2014年林業產業發展規劃(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8、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生態立旗之本,產業強旗之路”發展戰略,以林業工程項目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為支撐,以優化結構發展精深加工為突破口,著力提升林業產業層次,逐步建立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實現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促進生態的良性循環,逐步增加林業在全旗經濟收入的比重,發展生態文明、提高生態經濟效益,保障全旗生態安全,促進全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二)基本原則1、堅持規?;^域化、產業化的原則。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統籌規劃,集中連片,規模開發。要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和產業鏈的優勢產區。2、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原則,發展優勢林產品業,在思想認識上要超越9、傳統林產品的標準,達到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提高科技含量,向無公害、綠色食品方向發展。3、堅持資源開發和保護并舉的原則。發展優勢林產品,要充分考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避免因開發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不利因素,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林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4、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要優化林業資源配置,合理布局林業產業結構,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市場競爭力強、有出口創匯的名、特、優、新品種,提高林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促進產業化向縱深發展。(三)總體思路首先,統一認識,確立林業產業在我旗經濟社會中的主要地位,林業產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林業產業10、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任務艱巨。充分認識發展林業產業對增強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大力發展林業產業,確立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以旗委、旗政府的名義制定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林業產業的意見,制定鼓勵林業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以確立林業產業在新時期經濟發展及新農村建設中的戰略地位。二是,培育龍頭企業,延伸林業產業鏈條,敖漢旗林業產業發展模式屬于先有基地,后建企業,因此在林業產業鏈條延伸的同時,要著重考慮資源開發利用率。按照“扶優、扶強、扶大”和資源、資產、資金相對集中的原則,一是做大做強現有的龍頭企業,更好地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二是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企業11、,如:盛冠銘公司、康健公司,使其盡快成為林業產業化的龍頭,在政策上扶持,在人力上幫助;三是利用好“全球500佳”環境獎的自然優勢和“華夏第一村”的人文優勢,大力宣傳敖漢綠色品牌,宣傳好現有的林副產品,如:沙棘產品、杏仁產品及其他森林食品等,增強產品的知名度;四是擴大林業對外開放,積極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和支持國內外的知名林產品企業來敖漢興林辦廠。(四)奮斗目標通過改造和建設,到2014年,規模發展產業生產基地540萬畝;通過招商引資、爭取上級投入、制定優惠政策等措施,全力培植打造七大林業主導產業;爭取到2014年全旗林業產值突破6億元,實現利稅2000萬元,年人均來自林業的收入1000元以上。三12、2010-2014年林業產業建設重點一、產業生產基地建設(1)楊樹防護兼用材林基地到2014年,楊樹防護兼用材林基地面積達到220萬畝。在中南部溝道和三河(教來河、孟克河、老哈河)沿線河道開發治理,建設楊樹速生豐產用林基地10萬畝。(2)仁用杏基地山杏經濟林建設地域主要為敖漢旗中南部鄉鎮,到2014年山杏基地面積達到130萬畝。通過新建和改良山杏,使山杏畝產量和效益有明顯改善。對現有的大扁杏基地,通過撫育、加強水肥管理和延長花期、防霜凍研究,使大扁杏畝產量達到100公斤,面積達到1萬畝。(3)沙棘基地重點推廣沙棘無性繁殖育苗技術和無刺大果沙棘等優良品種造林技術,改造原有低產沙棘林。通過沙棘雌13、雄株對比實驗,研究沙棘高產技術難關。到2014年,使沙棘基地達到80萬畝,年產沙棘果4000萬公斤。(4)桑蠶基地到2014年桑蠶基地面積達到10萬畝。擴建大葉?;?.5萬畝,通過引種大葉桑和條桑的嫁接改良,發展桑蠶產業,逐步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5)飼用及能源轉化灌木林基地到2014年,飼用和能源轉化灌木林基地建設達到100萬畝,通過對灌木飼料林加工技術的引進和攻關,加大灌木資源的林木質能源開發力度。將灌木飼料林向顆粒狀草粉加工高科技項目轉變,增加其經濟附加值。(6)種苗基地在種苗方面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由市場調節種苗的數量和品種,育苗面積保持3000畝左右。保證敖14、漢旗林業生產項目建設所需造林苗木、綠化苗木。二、重點產業建設(一)木材精深加工業 提高現有木材加工企業技術含量和產品檔次,著力扶持和培育資源利用率高、經濟效益好的木材加工企業。以香港盛冠鉻公司、德利欣木業責任有限公司、祥春木業有限公司等大型龍頭企業為建設重點,利用木材和副產品加工,將資源優勢直接轉化為經濟優勢。企業全部投產后年可利用三剩物20萬噸,鋸材10萬立方米以上,實現產值1億元以上,利稅1000萬元以上。(二)果品加工業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利用好“全球500佳”環境獎的自然優勢和“華夏第一村”的人文優勢,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綠色品牌,重點發展以山杏仁和沙棘果為主的果品加工業。預計到201415、年全旗山杏結實面積將達到100萬畝,年均產山杏核500萬公斤,價值3000萬元;沙棘結實面積達50萬畝,年產沙棘鮮果3000萬公斤,價值8400萬元。利用豐富的林果資源,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綠色品牌,重點開發杏仁,沙棘果兩大系列產品,到2014年,杏仁、沙棘果加工率達到50%以上,重點扶持以內蒙古康健沙棘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的全旗7家果品加工廠,到2014年全旗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實現利稅1000萬元以上。(三)灌木加工業加大灌木林的開發利用力度,積極研究探索灌木開發利用新技術和新產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和名牌產品,促進灌木資源的轉化和增值,同時利用檸條、山竹子等灌木飼料林發展灌木16、綠色飼料加工業。(四)林下經濟產業通過林間種植農作物、藥材,林下采集食用菌,林下養殖等方式發展林下經濟,達到以林下經濟促進林業長足發展,到2014年計劃林間間種農作物達40萬畝;間種中草藥10萬畝。初步形成林下養雞、鵝、羊等林業特色養殖業基地。森林食品、食用菌要通過綠色食品論證,經過對食用菌的加工、包裝,使產值進一步加大。預計到2014年林下經濟產值可達5000萬元。(五)生態旅游業利用生態品牌、生態精神和人文資源,主動融入和掛靠全市旅游平臺,發展生態旅游,建設大黑山、清泉谷、小河沿濕地、薩仁諾爾、環新惠城區和沙區人工生態系統等六處生態旅游區,做大做強生態旅游業。(七)桑蠶產業充分利用當地光照17、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氣候相對干燥,森林覆被率高,無污染,有利于桑樹生長蠶蟲發育的有利條件,加大基地建設步伐和企業招商的力度。四、實現以上規劃目標的主要措施(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林業產業工作的領導林業產業化,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林業“兩個提高”,全面提高林業總體實力的戰略性措施,是建設現代林業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須提高對這項工作的認識,領導重視是搞好產業化工作的關鍵。敖漢旗成立了林業產業規劃領導小組,進行認真的調研,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充分的論證,對所有產業項目及重點企業的扶持列入“十一五”規劃和長遠發展規劃。(二)完善商品林經營管理制度根據對現有森林資源實行分類經營的要求,對18、于商品林部分要放開搞活。通過國家對重點公益林的投入,改變敖漢旗現有公益林的林分質量,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統籌規劃,分類經營,有的放矢。加強林權制度改革,使集體所有林地產權到戶,明晰產權,通過政策引導,使林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三)抓好主導產業,發展龍頭企業從敖漢旗旗情出發,依托原有的產業鏈條和基地,在此基礎上規劃主導產業,擇優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市場優勢、產業關聯大、帶動能力強的大中型林業企業,明確重點扶持企業的范圍和標準。使敖漢旗的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并引導企業創名牌產品,以名牌拓展市場。(四)抓好科技興林林業產業化不僅是經營組織形式的變革,其核心是林業生產的技術革命。必須依靠林業科學技術的有力支19、撐和林業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才能實現林業產業化,實現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林業科研的科學決策、規劃;加強林業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養;積極引進、培育、推廣優良新品種、新方法、新技術。(五)抓好扶持和引導實施產業化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牽涉面廣,利益關系復雜,必須給予扶持和引導。要加快林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實現行業管理一體化,投資主體多元化。對速生豐產林、經濟林基地、沙棘基地、林業“三剩物”的利用和木材深加工,增加其科技含量,提高其經濟附加值,要作為重點建設項目優先安排,建立扶持林業產業發展和政策導向機制,保證把有限資金用在發展龍頭企業上。我們將廣泛宣傳,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把我們的資源優勢,盡快轉變為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