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2017-2030環境影響報告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477
2024-10-10
17頁
67.50KB
1、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2017-2030)環境影響報告書(簡 本)四川省環科源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八年六月一、規劃背景注重資源的集聚與資源的綜合利用,進而建立專業化園區,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已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自貢市沿灘區九洪鄉蓮花村,該地區為自貢市固廢處置的固有區域。該地區已建有自貢市垃圾填埋場、自貢市垃圾焚燒發電廠和自貢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但隨著生活垃圾、醫療廢物的產生量逐年增加,現有處置能力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同時,全市現有餐廚垃圾處理能力不足且設施簡陋,建筑垃圾未開展綜合利用,市政污泥還停留在填埋處理階段,工業固體廢棄物、危險廢棄物、電子廢棄物等固體廢棄物處理還處于2、空白,各類廢棄物散亂且多點處置、缺乏協同,處理處置成本高、效率低,存在巨大的環境安全風險,嚴重制約著自貢市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統籌加以解決。由于目前全市固體廢物快速增長與處理處置能力、設施選址與人們固有認識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以發展循環經濟為主導的城市固廢綜合處理園區理念越來越被各界認同。大封閉、大集中、大規模、大綜合形式的城市固廢綜合處理園區建設成為各地政府主導的新型發展途徑。近年來,建設固廢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是區域發展的大趨勢,形成集節地、節能、環保、循環等先進工藝技術的綜合平臺,有利于提高城鄉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對城市發展固廢處理問題給出了一個綜合的、協同的解決方案。 其次,中3、共中央國務院、中共四川省委、中共自貢市委先后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中共自貢市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自貢的決定等文件,均提出要“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要求,綠色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共識和要求。因此,規劃建設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相關產業政策,是實現省政府關于固廢治理“區域性布局、系統性收集、綜合性處理”要求的集中體現。在此背景下,2017年9月,自貢市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委托自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2017-2030)4、編制工作。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位于自貢市沿灘區九洪鄉蓮花村和王井鎮魚塘村部分村組之間,園區規劃面積151.7公頃,北距自貢市中心城區約28 km,南距富順縣約6km,東距G348國道4公里。根據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2017-2030),園區規劃以固廢循環經濟為主導方向,全面實現各類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目標。為進一步完善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正確把握規劃區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及規模、空間布局等,按四川省人民政府要求,應對該規劃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為宏觀決策服務。按國家相關環保政策、法規,以及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辦法及四川省人民5、政府關于大力推進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意見(川府發200716號)等規定,自貢市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于2018年3月委托四川省環科源科技有限公司對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規劃環評將依據國家及四川省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結合當地資源環境特點開展工作,對規劃目標、產業結構、規劃規模及布局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逐一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減輕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尋求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的規劃方案。二、規劃簡介(1)規劃定位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以固廢循環經濟為主導方向,全面實現各類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目標。(2)用地規模規劃區總面積151.7公頃。(36、)規劃目標園區逐步轉變為以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為一體焚燒處理方式為主、衛生填埋為輔、回收利用作為重要支撐的處理方式。占垃圾總量15%的無機物將直接被分選出來采取衛生填埋的方式處理,85%的垃圾經過焚燒處理后,將減量到焚燒前的30%,殘渣將被回收,可作市政管道、地磚等用,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焚燒產生的熱能將用于發電。(4)空間布局規劃規劃形成“一橫兩縱、一環、三片區”的空間結構。一橫兩縱:園區內部的橫向、縱向景觀軸線;一環:園區道路環線;三片區:按照功能區域劃為:核心區、緩沖區、保障區。(5)綜合交通規劃園區道路網絡近期來自自貢市中心城區方向和富順縣城區方向的垃圾運輸車輛通過王井鎮區的改線過7、境公路繞過鎮區進入王九路,到達園區 。遠期來自自貢市中心城區方向的垃圾車輛通過自瀘大件公路接專用通道到達園區,富順縣城區方向的垃圾車輛從王井南側遠期新建過境公路連接自瀘大件公路,再通過專用通道到達園區。道路紅線規劃園區主干道以4車道為主,次干道以23車道為主。主干路:紅線寬度18米,斷面組織形式:2米人行道+14米車行道+2米人行道。垃圾運輸通道:紅線寬度12米,斷面組織形式:2米人行道+8米車行道+2米人行道。次要道路、過境道路:紅線寬度12米,斷面組織形式:2.5米人行道+7.0米車行道+2.5米人行道。(6)綠地景觀以園區中心位置的環保教育基地為綠化景觀中心,通過道路兩側的防護林串聯園區8、的視線通廊,重要交叉口處布置觀賞性較高的植物為綠化景觀節點。綠化用地分為公共綠地、防護綠地。(7)市政基礎設施規劃供水工程包括循環水、工業用水、消防用水、生活用水四個部分。水源:循環水、工業用水、消防用水水源取自釜溪河,經一體化凈水器處理達標后使用。生活用水水源取自王九路上的DN200市政自來水管。生活用水規劃:生活用水通過園區內的生活用水箱加壓后二次供給。 用水量預測:根據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98,參考二類工業用地用水量指標及產業園實際使用情況和水回收利用工藝,預測產業園區用水量為:0.6-1.05萬噸/日。污水工程園區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 。工業廢水系統工業廢水9、管主要承接園區廠房、凈水站排水、冷卻塔排污水等工業廢水,經工業廢水管網收集后,排至中水處理站處理。生活污水系統園區生活污水系統主要收集廠房、辦公樓、宿舍、食堂等民用建筑衛生間糞便等的排污水,排入到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雨水工程園區雨水通過雨水口與地下雨水管網收集,初期雨水通過潛污泵排至滲濾液處理站處理,其余雨水通過地下雨水管網收集后排入北側小河流。垃圾運輸通道附近設置一座初期雨水收集池,用于收集車輛運輸可能造成的滲濾液遺漏的廢水,通過水泵輸送到滲濾液處理站處理。燃氣工程規劃規劃氣源從王井鎮至九洪鄉的市政燃氣管接入。燃氣管網采用環形系統,壓力等級為中壓一級管網系統,經單元調壓器后接入用戶,調壓器盡量10、靠近負荷中心,工業用戶自設專業調壓設施。配氣干管盡可能均布,相鄰各片區之間設立聯系干管,提高供氣安全性和可靠性。管網工程綜合規劃各種地下管線從道路紅線向中心方向平地布置,原則上遵循以下排列順序。道路西、南側為:電訊、給水、雨水;道路東、北側為:電訊(含有線電視)、燃氣、污水;管線與建筑紅線以及管線與管線之間水平凈距須滿足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的要求。在車行道下管線的最小覆土深度為0.7米,各種工程管線在交叉出現矛盾時應遵循:小管讓大管、壓力管讓重力流管,可彎曲管讓不可彎曲管、分支管線讓主干管線等原則進行調整。各種管線豎向自地表向下排序宜為:電訊管線、電力管線、燃氣管線、11、給水管線、雨水排水管線、污水排水管線。(8)環境保護用地功能調整和能源結構改善:合理布局各項目用地,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改善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水環境保護措施:加強釜溪河流域的綜合治理,保護好園區工業水源。環境監管措施:加強環境監測,嚴格執法管理。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施工和投產使用;強化監督管理,實施總量控制及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強化環境準入,實施跟蹤監測制度;適當提高園區準入條件,嚴格限制水體和大氣污染嚴重的企業入駐園區,推進工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加強道路交通建設管理,減少交通噪聲,消除道路揚塵。加強綠化系統建設和環衛設施12、建設。入園企業污染防治措施:引進先進設備,加強綜合利用,提高“三廢”處理利用率,盡可能實現零排放,使循環經濟成為循環經濟產業園產業發展的一個突出亮點。優化基礎設施布局:根據園區的建設內容及功能區劃,合理布局。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對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和儲運等各個環節嚴加管理,制定危險化學品的登記管理制度。同時,不得在園區設置大型無線電發射裝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應按規范要求進行水土保護工程措施和綠化措施建設。(9)環境保護規劃大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環境功能區標準。規劃園區影環境影響區劃定為禁建區,面積13、為435.3公頃。三、規劃的合規性分析本次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的功能定位、規劃目標、產業結構及布局等,總體上與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國家和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總體規劃綱要、四川省生態建設和環境“十三五”規劃、四川省重金屬污染物綜合防治“十三五”規劃等上位規劃是相符合的。同時,本規劃與自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自貢市“十三五”工業和信息化規劃、自貢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自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等規劃亦相符合。環境保護方面,本規劃在采納環評提出的相關環保目標及指標建議,并補充、完善相關14、規劃內容的情況下,能夠做到與全省及當地“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相協調。四、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環境空氣:現狀監測表明,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良好,各項監測指標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地表水:釜溪河及園區周邊小流域水質均不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類水域標準。區域地表水水環境現狀質量較差。地下水:現狀監測表明,區域各地下水監測指標均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類標準。聲環境:現狀監測表明,區域聲環境質量較好,各監測點晝間、夜間噪聲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3類區標準。土壤環境:現狀監測表明,區域各土壤監測點15、各監測值均滿足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三級標準。五、規劃方案的環境合理性從產業基礎角度,規劃區位于自貢市沿灘區南端。該地區為自貢市固廢處置的固有區域。該地區已建有自貢市垃圾填埋場、自貢市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區域產業具有一定基礎。從環保角度,該區域屬于自貢市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釜溪河自貢城區段下游,規劃區不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目標,區內受人類活動影響深遠,無珍稀動植物,不涉及壓覆重要礦產資源。經預測,規劃區建成后從地表水、地下水、大氣、聲環境、固廢各方面均不會對區域環境質量造成明顯影響。從城市規劃而言,本園區的產業定位及發展方向,與自貢市城市16、總規在發展區位與產業定位上是相協調的。未來自貢市城市主要以現狀建成區向周邊拓展,不會與南端的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形成環境設施用地與城市其他功能用地相沖突的局面。從交通區位而言,區域現有王九路、規劃有瀘大件公路、成自瀘鐵路,具有較好的交通基礎條件。但另一方面,規劃區選址亦存在排水條件受限等客觀制約因素。客觀而言,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發展優勢和制約并存,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需要重視相關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上述制約因素。六、規劃實施中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和預期達到的環境效果本規劃實施和建設中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的主要污染源為:廢氣、生產及生活廢水、設備(運輸)噪聲、固體廢物、生態17、影響等。本規劃區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SO2、煙粉塵、NOx等;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CODCr、氨氮、SS、石油類等;固體廢物主要包括飛灰、爐渣、污泥、生活垃圾及危險廢物等。(1)廢氣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根據本規劃,本規劃區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入區企業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企業廢氣污染物須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二級標準和其它相關行業標準后排放。嚴格按照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的相關要求,加強園區內所涉及的生產、輸送和存儲過程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控制;推進園區有機廢氣污染治理,加強有機廢氣回收利用;新、改、擴建項目若涉及18、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車間,應安裝廢氣回收/凈化裝置,確保有機污染物達標排放。為防止規劃區無組織排放廢氣擾民或物料泄漏導致大氣污染擾民,除在下一步項目環評中落實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內相應的搬遷工作外,園區應留有足夠距離的隔離帶。提高入園項目門檻,園區新引入項目應與鄰近場鎮和鄰近規劃集中居住區之間的距離應符合產業準入、衛生防護距離、環境風險防護要求。經過預測,只要嚴格控制工業企業實現達標排放,落實各項生態修復措施,本規劃的實施不會造成區域大氣環境質量超標,不會改變區域大氣環境功能。(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根據本規劃,本規劃區廢水排放實行雨、污分流,設置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本規劃區涉重生產廢水“零排19、放”,不涉重生產及生活廢水經管網收集送至污水廠集中處理,最終達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工業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后排放。同時,入區企業使用新工藝、新技術,提高工業用水重復使用率,減少廢水排放量;建立園區污染監測系統,對企業廢水排放實行動態監測。本規劃區主要納污河流為釜溪河,以河流多年枯水期水文條件為依據,核算河流的自凈環境容量,并以該容量為前提,嚴格控制園區發展規模和產業發展方向。同時,區域將根據區內規劃主導產業情況,分析園區工業廢水回用(零排放)方案,討論并優化區域污水處理方案及污水廠選址。在本規劃環評簡本公式中,僅明確了區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20、思路,本規劃環評將在最終報送的報告書成果中明確具體排放方案及污染物控制量,并提出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等明確指標。(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在設計中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機泵和壓縮機布置在廠房內,采用有效的減震、隔聲和消聲措施等預防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使廠界噪聲可以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相關控制水平要求。施工期的施工機械產生的機械噪聲,對環境的影響隨著施工期的結束而消失。運營期的生產設備噪聲采取減振、消聲和隔聲措施后,可保證廠界噪聲達到相應標準的限值要求,不會對區域的聲環境產生明顯影響。(4)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工業固廢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21、原則,入園項目按照“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的原則進行處置,固廢的處置措施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并征得當地環保部門的認可;一般工業固廢,入園企業應本著“三化”的原則,采用清潔的生產工藝,從產品的源頭及生產過程中控制固廢的產生量,加強固廢的資源化綜合利用。一般固體廢物運輸、暫存中應采取必要的遮擋和防護措施;危險廢物,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由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處置,或送有資質的處置單位進行集中處置,嚴禁隨意傾倒或混入生活垃圾和一般固廢中。危險廢物廠內暫存應設置專門的暫存間,針對危險廢物的特性、數量,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l8597-2001)、危險廢物收集、貯存、22、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相關要求,做好危險廢物的收集、運輸和貯存風險事故防范;區內生活垃圾集中存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置。經分析,規劃區固廢處置妥善、合理,不會對區域環境造成不良影響。(5)生態修復措施及預期效果園區應在做好植樹綠化、護林防火等工作,切實保護好各自然、人文景觀及林木植被。持續防止或治理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有針對性地對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進行治理,促進區域生態環境良性發展。企業在施工中,應采取有效的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對開挖場地和料場采用防雨水沖刷材料覆蓋、遮擋;禁止雨天進行挖填施工;施工現場的臨時棄渣有序堆置,并設遮蓋23、擋護措施及臨時排水措施,永久棄方處理日產日清。企業施工結束后,施工單位應及時撤出施工營地,拆除臨時設施,清理施工跡地,恢復地貌原狀。強化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的風險防范措施,防止危化品泄漏入江,避免對水生生態造成損害。經分析,在嚴格落實上述生態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可有效降低本規劃區域開發帶來的生態影響,確保本規劃環評合理的實施。七、規劃環評總體結論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將利用其區域及產業優勢,著力發展固廢循環經濟產業,該園區的建設可有效解決全市固體廢物快速增長與處理、處置能力不夠的矛盾,降低了全市各類廢棄物散亂且多點處置、缺乏協同,處理處置成本高、效率低,存在巨大的環境安全風險的問題,還有利于提高24、城鄉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對城市發展固廢處理問題給出了一個綜合的、協同的解決方案。 本規劃方案總體上符合國家、四川省、及自貢市相關規劃要求。其中不足之處規劃環評已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本規劃區選址與自貢市城區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規劃范圍主要涉及自貢市九洪鄉和王井鎮;評價范圍內不涉及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敏感區域;通過產業門類限制、清潔生產要求、循環經濟要求以及采取規劃環評提出的相應環保措施后,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選址從環保角度可行。經分析,在采納規劃環評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的前提下,本規劃方案實施不會導致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明顯下降,區域大氣環境容量可支撐該規劃區的發展規模。本規劃區域的水污染排放量處于釜溪河水環境承載力范圍以內。同時,通過各項風險防范措施的落實,本規劃區域環境風險可控制在環境接受水平以內。綜上,在嚴格落實各項環保對策和措施的前提下,自貢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2017-2030)從環保角度總體可行。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