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東方盛景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手冊DOC.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554
2024-10-10
21頁
11.55MB
1、- 本資料來自 -新泰市東方盛景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說明目錄)- 本資料來自 -一、區 位 篇1、地理位置2、區位分析二、現 狀 篇1、現狀建設本資料來自本資料來自本資料來自本資料來自本資料來自2、地形地勢三、思路篇1、規劃依據2、規劃主要思路3、規劃目標四、布局篇五、公用設施布置篇1、布置原則2、公共設施布置六、交 通 篇1、交通理念“人車分流”概念2、道路與交通組織七、綠 地 篇1、綠地布局 2、綠化用地3、綠地性質八、指 標 篇九、建筑單體篇1、戶型設計原則2、戶型平面設計3、建筑立面設計生活、生態、時尚、文化、技術 新泰市東方盛景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新泰市東方盛景小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2、說明)一、區 位 篇1、地理位置“東方盛景小區”位于新泰市青云區,青龍路以北,重興路以西,春天城市花園小區以南。地塊規劃總用地面積4.21公頃,計約63.15畝。東方盛景小區特點分析:、地處中心,控制全城便捷的交通是本區最大的優勢條件之一園區地處新泰市青云城區中心,以南即是城市主干道青龍路,通過重興路和龍池路可縱貫城區南北,順暢通達全市每個角落、青云湖風景區和各個開發區,交通快速便捷。、花團錦簇的人居福地優越的景觀條件是本區另一個重要的優勢條件園區東北不足1公里即是自然風光宜人的“青云湖風景區”,往西1公里為規劃中的“平陽河下游公園”。林立的園林、廣場、風景區把本區維護成了景色宜人、文化氛圍濃3、郁、自然風光無限的適宜調養生息的人居福地! 、配套齊全便利開發城市高尚住宅社區的理想用地。園區周邊高尚、成熟社區的不斷涌現,勢必給本區帶來更為便利的配套設施和更為濃郁的居住氛圍。2、區位分析優勢條件:交通便利、景觀條件優越、配套齊全是本區最為顯著的三個區位優勢條件。二、現 狀 篇1、現狀建設“東方盛景小區”規劃用地內是低矮陳舊的老式民宅,和零星的低層工業廠房、低層公共設施等現狀建設,無法適應目前的發展要求,急需改造。2、地形地勢地塊地形起伏較為平坦,總體呈現為東高西低的勢態,大部分地段坡度則在3%以內,較為適宜建設。三、思 路 篇1、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2)、城市規劃編4、制辦法實施細則;(3)、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4)、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5)、新泰市城市總體規劃(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7)、住宅設計規范;(8)、規劃用地紅線圖和地形圖;(9)、國家與地區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2、規劃主導思路、整體性、系統性原則園區自身由道路、建筑、綠地、景觀、配套設施、市政設施等多個體系構成,并具有出行、內部流通、社區生活、社區管理等多項職能,又有形象、特征、素質等外在與內在的品質特征,因此,園區是一個復雜的多要素、多功能體系。所以,如同任何一個大自然界天造地設的有機生命體一樣,簡潔、明確、直接的整體性、系統性結構分劃是讓各類構成、職能、特征協調一致5、充分協作的基本要求。、生活優先原則本園區的根本屬性是居民生活園區,因此生活職能是本區的首要職能,所以在規劃上,需始終以滿足生活職能要求為根本要求。、堅持先進理念原則房地產建設是百年大計,任何理念的落后都將成為未來的遺憾,甚至是缺陷。所以,目前已有的優秀理念要堅持,并盡可能面向未來,適當超前。、堅持發展觀念原則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要盡量采用,以適應未來的生活需求。3、規劃目標、基礎目標:營造一個出行便利、配套齊全、環境優美、高舒適度的居住生活園區。、中級目標:堅持先進理念,倡導適應未來發展需求的新型園區。如,交通上要實現人車分流,既能全面提升室外環境品質,又能確保提供足夠的停車場地;綠地6、布局上真正體現“家園即是花園”的概念,把房子安放在花園當中;綠地內容上實現“綠地亦是家園”概念,把綠化場地安排為居民室外休閑、娛樂、健身、交流的主要空間;景觀上體現“房子就是景觀”的景觀樓盤概念,對構成樓盤的所有元素進行系統性的統一景觀設計;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要盡量采用,以適應未來的生活需求。、高級目標:堅持精品樓盤概念,打造值得傳承的精品樓盤。把整個園區打造成既能創造高舒適度居住園區,同時又具有藝術觀賞價值,并值得傳承的精品樓盤。這需要在設計伊始,即堅持規劃、建筑、景觀一體化的綜合性設計方針,把生活與景觀、建筑與環境之間有充分的協調與融合,把建筑、室外環境始終作為藝術精品進行設計。四7、布局篇規劃以征地線為界分成了兩個東、西組團,分別命名為“東組團”和“西組團”。園區以9幢15 -26層高層住宅進行錯落有致地布局,營造出富有韻律感的天際輪廓線,成為青龍路的標志性景觀建筑。“東組團”是由6幢高層住宅和沿青龍路和重興路的“L型”轉角公建、及其共同圍合而成的一個大型組團花園所組成。組團花園結合小區休閑會所設計成一個偌大的景觀水池和露天咖啡吧,是小區居民的共同室外生活場所,是居民室外交流、娛樂、健身、休閑的“公共客廳”。“西組團”是由3幢高層住宅及圍繞其南北的組團花園所組成。南向距離青龍路30多米的建筑后退被設計成一個大型的組團花園,將交通干道對居住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組團花園8、里布置了網球場、老年健身園、兒童游樂園等小區公共設施,為小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層面的生活需求。五、公用設施布置篇1、布置原則、配置原則全面、系統原則配套設施的全面性、系統性是舒適生活的基本保障。、布置原則、對外布置原則公用設施的基本屬性是其公用性、社會性和開放性,交通越便利、人流越多、越熱鬧,也就越有利于其自身的使用和發展。居住園區的私密性則要求園區要具有一定的封閉性,越是封閉的小區,其內部環境也就越安靜、越安全,越能顯示出園區品質的高尚性和業主的尊貴性。所以,公用設施與居住園區的基本屬性之間具有一定的矛盾性。為了同時照顧公用設施的公共性和園區的私密性,應當把公用設施適當外置。外置公用設施,在9、確保本區居民方便使用的同時,還可充分利用社會人群,面向社會提供服務,這將更有利于公用設施的使用和發展。、呼應人氣原則 公用設施的基本概念是共同使用,所以,公用設施要盡可能呼應人氣布置,以讓更多的人群方便使用。2、公共設施布置規劃在沿“青龍路”及“重興路”設計沿街商業,設施內容涵蓋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物業管理沿街公建西側2、3層設為物業管理,底層為零售商業。休閑會所正對小區主入口、結合小區步行景觀入口和組團花園設計休閑會所,對內兼對外服務。大型商場(超市)在公建轉角處設計大型商場(超市),滿足居民日常購物需求。其它:公廁、配電房、燃氣調壓站、換熱站、垃圾收集點等均按規范配置。六、交 通 篇10、1、交通理念“人車分流”概念消滅人車搶道,使人車和諧相處在交通體系中,人與車搶道一直是交通順暢有序的最大障礙之一。本區規劃為園區組織了人車分流的交通模式,車行道路與步行道路各自自成體系,二者相對分離并各司其職,共同保障著園區順暢、安去的交通秩序。2、道路與交通組織、出入口選擇、車行交通系統在人車分流的居住園區中,區內主要的空間應為園林、為綠地、為步行空間,而非車輛和車行道路。車行交通要在滿足必要交通的前提下,需盡量被限定到有限的空間內,以節約出更多的室外地面來營造景觀園林。、步行交通系統園區內除卻車行環路外,其余道路,如各組團內、中心花園內的道路均為步行道路。步行道路自成體系,以園林綠地為載體11、,以景點、休閑設施、各類室外活動場所為目的,以景觀化為特色,為園區居民織就了一張安覆蓋全區的步行網絡,把整個園區打造成了安全、優美的步行天堂。、緊急交通線路根據以上交通模式,園區住宅的宅前屋后均為綠地花園,均為步行道路,但步行道路與步行道路之間是有區別的,部分步行道路還同時負有適應緊急交通的功能,以滿足消防、急救、搬運所需。“緊急交通系統”是園區“車行交通系統”和“步行交通系統”之外的另一個交通體系,就用地而言,它是車行與步行體系的結合體系。緊急交通體系的基本要求是:便捷、順暢,并能通達每一座住宅。除了車行道路外,部分步行道路必需具備滿足緊急交通的需求:緊急交通線路紅線寬度不小于2.5米,且沿12、路均不可設置臺階和永久性障礙。緊急交通線路、停車系統“以地下停車為主,結合地面臨時停車”隨著私家車輛的迅速普及,傳統的地面停車、住宅底層停車模式已遠不能適應時下和未來的停車需求,其所造成的停車位不足、園區內交通混亂等問題在多數城市中已日益突出,此類模式必須拋棄。地面臨時車位心在南片區和公園地塊各設一處。為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同時為了營造高標準的景觀化樓盤,規劃為園區確立了“以地下停車為主,結合地面臨時停車”的停車模式。七、綠 地 篇1、綠地布局2、綠化用地事實上,在這種人車分流的布局模式下,除卻建筑用地、道路用地,園區用地均為“園林用地”;再除卻園林中的步行道路與水體,園區用地均為“綠化用地”13、。3、綠地性質“住區綠地其實是居民的戶外生活場所”樓宇為家,綠地為園,樓宇與綠地相結合,才有了真正意義的“家園”。園區綠地不僅僅是可看的花園,更是全體居民的戶外生活場所。設計結合總體布局,在全區的綠地中精心組織了針對各類人群的多種職能場所:公共客廳(即中心花園,針對所有人)、健身園(針對以青年人為主的所有人)、頤養園(針對老年人)、兒童樂園(針對少年兒童)等等,從而使園區綠地真正成為了居民即可看又可用的戶外生活場所。八、指 標 篇九、建筑單體篇1、戶型設計原則高舒適度設計生活流程組織合理,結構明確、公私分明;高健康度設計全明設計,干濕分區,通風、采光俱佳;高景觀度設計樓盤為景觀化樓盤,建筑為景觀化建筑;為每戶布置良好的景觀朝向;高使用率設計空間是有限的,生活是無限的;室內設計力求精確到每一寸空間;高統一性設計空調安裝、太陽能安裝、陽臺密封等住戶對建筑的后期處理是破壞建筑外立面的主要原因,因此設計強調在設計伊始即對此類處理做出統一設計、統一安排。高科技含量設計對網絡入戶、監控、智能化管理等新要求進行全面考察,統一設計。3、建筑立面設計 21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人居環境規劃設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