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城鄉總體規劃任務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621
2024-10-10
25頁
1.20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城市街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合集
1、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城鄉總體規劃任務書一、 項目背景湯山位于南京市東郊,處于長三角城鎮密集區滬寧城鎮帶上,是南京市通往蘇錫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重要門戶地區;境內有滬寧高速、寧杭公路等便捷的對外交通聯系,規劃南京二環、三環等市內重要交通通道經過湯山,有規劃軌道16號線通過,與主城、仙林副城、東山副城、龍潭新城和其他城鎮聯系便捷。湯山是南京主城外圍重要的城鎮組團,也是江寧區“一核三元”的重點發展空間組成部分,是南京市重要的以溫泉資源為特色的旅游休閑新城,江寧區東北部地區綜合服務中心。一方面一批優秀重大項目的建成與推進,為湯山片區帶來了新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隨著南京城市空間的快速拓展和城市功能結2、構的優化升級,湯山片區的發展優勢也在不斷顯現。自2008年以來,先后組織了南京市江寧區湯山新城概念規劃南京市江寧區湯山新城總體規劃(2009-2030)、南京湯山新城啟動區(SEc032)控制性詳細規劃、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湯山風景區北部地區概念規劃、南京湯山新城南片區概念策劃和城市設計等一系列規劃編制工作,對地區發展、空間塑造、產業布局、生態保護都提出了規劃思路與目標。2012年湯山旅游風景區升級為省級旅游度假區,2013年3月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南京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中明確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為了配合南京市總體規劃的發展戰略目標,就湯山片區開展街道域總體規劃方案征集3、,以期在該地區規劃形成一個形象鮮明、結構清晰、空間連續、生態環境優美的典型示范區,并與周邊地區相互呼應和協調,有效指導建設實施。二、規劃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1月實施)(2)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3)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2012年版)(4)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年版)(5)江蘇省城鄉統籌規劃編制要點(6)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域統籌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南京行動綱要(7)南京市農村地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規劃指引(試行)(8)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7-2030)(9)江寧區城鄉總體規劃(2010-2034、0)(10)南京市江寧區湯山新城總體規劃(2009-2030)(11)南京湯山新城溫泉片區(SEc032)控制性詳細規劃(12)南京市湯山地區湯水西路以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13)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14)南京湯山新城南片區概念策劃和城市設計(15)南京市青龍山大連山生態廊道保護與利用規劃(16)陽山碑材&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公園概念性規劃設計保護規劃(17)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上峰片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規劃(18)湯山志(19)其他相關規劃、規范三、規劃設計范圍(見附圖)規劃范圍:湯山街道行政區域總體規劃(即街道域規劃)范圍,面積約172平方公里。研究范圍:應包括鄰近湯山的周邊地區,根據5、需要擴大到南京東部地區乃至更大范圍,包括仙林新市區、滄波門地區、青龍山-大連山地區等。四、規劃內容重點(一)總體要求湯山街道城鄉總體規劃編制應在南京城市總體規劃、江寧區總體規劃等上位規劃的指導下進行,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技術規定、編制辦法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相關編制方法進行。規劃要結合江寧區城鄉總體規劃(2010-2030)、萬頃良田工程專項規劃等研究,充分考慮街道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條件、經濟基礎等因素,綜合評價區域發展條件,依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提出湯街道區域內統籌發展目標和戰略。在區域分析基礎上,結合地區規劃發展目標,在本次規劃中確定湯山集中6、建設區范圍,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范圍。 (二)具體要求1、湯山街道區域規劃(街道域規劃)(1)充分考慮街道域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條件、經濟基礎等因素,綜合評價區域發展條件,依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包括人口規模、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等。(2)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提出鎮域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確定產業結構、發展方向和重點。結合萬頃良田、湯山翠谷農業園等工程,確定各類工業、農業發展空間(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的規模、范圍與布局,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3)制定鎮村體系規劃。合理確定鎮村體系的結構與布局。明確新市鎮鎮區的范圍、性質、目標和發展規模,確定美麗鄉村(保7、留、保留擴大、新建的農村居民點)的數量、規模和空間布局以及不再保留的農村居民點。進行經濟分析,測算城鎮建設用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農用地等各類用地的總量,保障農用地不減少的基礎上,實現用地總量的平衡。(4)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自然和歷史文化保護、綜合防災、產業布局等要求,合理劃定街道域內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和適宜建設區等 “三區”范圍,提出各分區相應的空間管制措施。統籌布局建設用地、農業用地(包括基本農田)、生態用地和其它用地,劃定建設用地增長邊界。(5)按照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統籌配置區域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明確各級居民點配置設施的類型、規模和布局,應按南京市鄉村地區基本公共服務8、設施配套標準規劃指引(試行)執行。(6)分析規劃區旅游業發展歷史與現狀、優勢與制約因素,及與相關規劃的銜接。對區域旅游資源進行科學評價。借鑒國內外相關案例的發展經驗,依托片區的區位和環境優勢,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山水資源,結合市政府最新政策和上位規劃的要求,積極探索規劃區建設的新模式,對旅游區的客源市場的需求總量、地域結構、消費結構等進行全面分析與預測。提出“統籌有序”的旅游開發建設建議,確定旅游區的主題形象和發展戰略。(7)確定鎮域內交通發展策略和鎮域市政基礎設施布局。(8)確定分階段實施規劃的目標和重點,合理制定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的城鎮發展目標和發展規模,明確近期空間布局和重大設施安排9、,銜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引導城鎮遠期發展方向。(9)提出實施規劃的政策措施。2 、集中建設區規劃(1)提出空間結構中的主要集中建設區規劃范圍、用地規模和建設用地控制范圍。(2)分析集中建設區定位職能,提出集中建設區發展目標。(3)確定建設用地的空間布局結構。(4)確定主要對外交通設施、主要道路交通設施布局和集中建設區道路系統規劃,明確道路走向和紅線寬度。(5)確定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特別要保證公益性公共設施布局。(6)確定綠地系統的發展目標及總體布局,劃定各種功能綠地的保護范圍(綠線),劃定河湖水系的保護范圍(藍線)。(7)研究集中建設區住房需求,建設標準和居住用地布局,重點確定動遷房,滿足中低10、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標準。(8)確定規劃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和優化目標,提出污染控制措施與治理措施。(9)確定市政設施布局、管線走向,強調綜合協調原則,注意近期建設階段的實用性和遠期發展的前瞻性。(10)建立環境衛生系統和綜合防災減災防疫系統。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質災害防護等規劃原則和建設方針。(11)確定空間發展時序,提出規劃實施步驟,措施和政策建議。 (12)確定控制和引導集中建設區近期建設的原則和措施,提出強制性規定內容。五、規劃成果要求 1、規劃設計成果的內容必須符合規劃設計任務書有有關要求和國家有關標準。2、規劃設計成果分兩大類,分別為湯山街道行政區域規劃、湯山集中11、建設區規劃,包括文本、設計圖紙、附件(說明書、基礎資料匯編等)及相應的計算機文件。3、設計說明書、文本、設計圖紙等成果內容必須清晰完整,文本中應明確強制性內容。同類圖紙規格應統一。設計說明書應準確、完整地闡述設計意圖和內容。設計單位將文本、圖紙及說明書裝訂成冊,并提交20套,規格為A4。4、設計圖紙要求設計圖紙分街道區域規劃和集中建設區規劃兩套圖紙,街道區域地形圖比例為1:10000,集中建設區地形圖比例為1:1000。(1)街道行政區域規劃圖紙1)街道區域用地現狀圖(標明行政區劃、道路交通網絡、主要基礎設施、主要風景旅游資源等)2)街道區域用地規劃圖(標明行政區劃、道路交通網絡、主要基礎設施12、主要風景旅游景點、景區、)3)街道區域鎮村布局規劃圖4)街道旅游規劃圖(2)集中建設區規劃圖紙1)集中建設區現狀圖2)用地總體規劃圖3)道路系統規劃圖4)綠地系統規劃圖5)各市政專項規劃圖6)空間管制圖7)近期建設規劃圖8)其它能反映意圖的圖紙5、計算機文件要求全部設計成果均應制作計算機文件,圖形文件采用DWG格式文件,文本文件采用Microsoft Word6.0以上的格式文件。提交以上計算機文件光盤2套。六、工作要求1設計單位要充分了解現狀情況,充分聽取有關部門意見。2設計單位應與甲方進行中間匯報溝通討論不得少于4次,一般安排在初步方案階段和論證成果階段,在進行中間匯報時需根據情況提供匯13、報提綱及成果簡本若干套。設計單位還應根據甲方組織專家論證等需要進行匯報及準備相應材料。3規劃設計成果必須符合本設計任務書中提出的有關規劃設計目的、原則、內容等方面的要求。七、成果深度要求成果深度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八、時間進度安排 本次規劃設計預計約5個月,具體時間安排如下。第一階段:現狀資料收集現狀調研及初步構思匯報:2013年10月上旬11月上旬第二階段:規劃設計初步方案成果:2013年11月上旬12月上旬中期方案成果:2013年12月上旬2014年1月上旬專家評審成果:2014年1月上旬2014年2月上旬完善成果并報批:2014年2月上旬2014年2月下旬(注:設計單位可在項目計劃14、書中進一步細化或進行適當調整,時間進度安排由甲方根據具體情況確定,雙方在過程中可根據需要多次討論。)九、規劃經費安排設計單位根據上述設計任務書要求,提出編制經費建議及測算依據。十、附圖湯山街道城鄉總體規劃范圍示意圖附圖1:湯山街道城鄉總體規劃范圍示意圖附件二:旅游策劃專題研究的相關要求一、項目背景湯山位于南京市東郊,處于長三角城鎮密集區滬寧城鎮帶上,是南京市通往蘇錫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重要門戶地區;境內有滬寧高速、寧杭公路等便捷的對外交通聯系,規劃南京二環、三環等市內重要交通通道經過湯山,有規劃軌道16號線通過,與主城、仙林副城、東山副城、龍潭新城和其他城鎮聯系便捷。湯山是南京主城外圍重要的15、城鎮組團,也是江寧區“一核三元”的重點發展空間組成部分,是南京市重要的以溫泉資源為特色的旅游休閑新城,江寧區東北部地區綜合服務中心。湯山鎮歷史悠久,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宋代稱湯泉市,以湯山腳下溫泉得名。湯山是江南文化古鎮,數千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中,沉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形成了眾多的名勝古跡,有湯山溫泉、古人類文化遺存、陽山碑材、湯泉湖、蔣介石溫泉別墅、地質博物館等。湯山生態環境良好,文化底蘊深厚,資源稟賦獨特,旅游開發潛力較大。隨著大旅游時代的到來,旅游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隨著我區蘇南現代化示范區發展目標的確立,湯山旅游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為進一步挖掘湯山旅游資源16、,重點解決湯山片區旅游總體定位與發展目標。二、編制要求1、主要任務明確旅游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提出湯山片區旅游業發展目標,優化湯山片區旅游發展的要素結構與空間布局,安排旅游業發展優先項目,促進湯山片區旅游持續、健康、穩定發展。2、策劃范圍湯山街道行政區域總體規劃(即街道域規劃)范圍,面積約172平方公里。3、策劃深度在上位規劃的指導下,對現狀進行深入調研,突出“山、泉、林”的資源特色,研究確定湯山片區的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發展規模、發展策略,旅游特色、提出實施路徑和建議,保護湯山片區自然風景資源以及溫泉資源,促進湯山片區旅游資源的合理利用。規劃成果的內容和深度符合國家旅游規劃17、通則相關規定。策劃要求立意高遠,要有操作性和前瞻性,且與相關專題研究及總規相協調。三、主要內容整合湯山片區現有旅游開發項目、策劃一批符合湯山片區實際情況、對湯山片區旅游業發展能起到較大促進作用的重點項目,構建豐富旅游項目體系,形成富有競爭力的旅游產品體系。對重點項目的主題、布局、用地、建設內容、盈利模式等進行相應策劃。四、成果成果包括文本、圖件、附件1、文本文本是對以上所提及的規劃內容進行全面的闡述,對策劃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論證和分析。2、圖件包括區位分析圖、綜合現狀圖、資源分析圖、市場分析圖、功能分區圖、旅游交通規劃圖等其他專業規劃圖、近期建設規劃圖等。3、附件包括說明書和其他基18、礎資料等。4、圖紙比例可根據功能需要與可能確定。附件三:空間體系專題研究的相關要求一、背景情況湯山街道是南京市東部沿滬寧軸線的重要節點,南京市東部重要的城市功能板塊之一;同時也是江寧區“一核三元”的空間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全區東北部的重要增長極和綜合服務中心。在新的發展背景與發展導向下,以旅游功能為核心的湯山旅游度假區將成為全域空間組織的核心。本次專題研究需要重新梳理街道全域的空間結構體系,對度假區以及城市集中建設區做出明確的界定,構建核心-外圍不同的發展圈層,在交通、基礎設施等方面提供協調支撐。二、內容與深度1、空間組織模式研究。有別于傳統“新城”高度城市化的空間組織模式,提出更加符19、合旅游度假區發展的空間優化對策與方案。在新的發展背景下,重組空間關系,提出湯山街道全域的空間組織體系。理清城市建設區域與非城市建設區域。在湯山街道全域劃分圈層和片區,提出各圈層、各片區的功能協調方案,實現核心與外圍互動互補發展。2、區域協調發展研究。對湯山街道周邊關聯地區(諸如句容黃梅鎮、仙林地區等)與本片區空間與功能的協調問題進行研判,提出區域協調的對策建議。3、空間管制要求。合理確定空間管制要求。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自然和歷史文化保護、綜合防災、產業布局等要求,合理劃定街道全域內“三區”范圍,并提出相應的空間管制措施。4、空間體系結構。對旅游度假區、新型社區、彈性生長點、美麗鄉村各板塊提20、出發展導向與空間結構、規模定位等要求。5、系統支撐。合理安排各項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針對路網、高壓線切割,空間識別性不強等問題,提出交通、市政優化方案,且與相關專題研究及總規相協調。三、成果要求1、規劃文本。2、圖件。包括空間體系結構圖、空間管制規劃圖、用地布局規劃圖、綜合交通規劃圖、綠化與景觀體系規劃圖、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重要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圖及其他必要的圖紙等。3、圖紙比例。可根據功能需要與可能確定。 附件四:美麗鄉村專題研究的相關要求一、項目背景為貫徹十八大的總體部署,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發揮南京大都市近郊地區的獨特優勢,積極探索出綠色、可持續的美麗鄉村特色發展之路和城鄉統籌融合之路21、。湯山片區如何正確處理近期建設和長遠發展的關系,村莊整合如何與湯山街道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相適應,如何保護村莊自然肌理和地形地貌特色,突出鄉村風情,積極引導村民健康生活等一系列問題也暴露出來。二、規劃重點解析整合規劃區內相關規劃、協調周邊區域發展,在區域一體化的發展背景下,明確示范區在區域中的發展定位,統籌城鄉建設,優化生態、生產、生活功能布局;貫徹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重視自然生態、歷史文化、風貌特色等各類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嚴格保護山水生態環境,集約高效利用土地;突出地區鄉村特色,使示范區具有強勁的活力與鮮明的個性,增強競爭力。1、土地問題(國土整治與格局優化)農業用地規模化22、,如何根據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科學推動農用地的整理,逐步實現規模化經營。村莊用地集約化,利用增減掛鉤政策,科學合理遷村并點,盤整建設用地指標,為新產業的發展騰挪空間。生態保護明晰化,如何科學劃定生態用地的邊界和保護范圍,嚴格保護要求,確保區域生態安全格局。2、產業問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支持農民創業)農業現代化,如何優化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科技含量、擴大市場推廣、改善流通環節、推動企業規模化經營。鄉村休閑旅游,如何選擇旅游產品的市場定位、如何提供標準化的旅游服務、如何吸引市場資金的參與。知識經濟,如何充分利用大都市區的優越區位和市場條件,結合都市功能的疏解,為鄉村經濟注入更高端的活力。3、風貌問題23、(形象展示)觀光農業與大地景觀,如何把農業規模化生產與鄉村特色景觀塑造相結合打造新亮點?生態保護與營造,如何識別并保護區域特色自然生態景觀?村莊整治,如何建立村莊整治的標準?如何保護和打造特色村莊?4、公共服務與管理問題(改善民生)公共服務與交通及市政基礎設施,如何明確設施配置標準?如何建立設施建設管理機制(政府投入還是市場參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如何構建有效的鄉村治理模式?5、機制問題(可持續發展)政策保障,政府如何在土地、財政、產業等政策上大膽創新,加快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市場推動,如何為市場力量的參與提供更好的平臺,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持續動力?三、總體要求 1、堅持“三個統籌”,即統24、籌城鄉,統籌農村農業農民,統籌生態生產生活。高標準編制美麗鄉村規劃,協同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市民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農業生產先進、農民生活富裕、農村生態良好。 2、突出“三個重點”,即以統籌城鄉發展試點鎮街、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和示范村為建設重點,以點、線、片綜合整治作為基本路徑,堅持因地制宜、試點先行,分類指導、立體推進,串點成線,連線成片。 3、嚴格“三個保護”,即保護基本農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鄉土文化和民俗風情。落實農業“1115”規劃布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力度,充分挖掘當地文化內涵,彰顯山水資源優勢,展現美麗鄉村特色。 4、著力“三個改善”,即改善農村面貌,改善農業25、生產條件,改善農民生活質量。以集聚要素、集約發展為導向,加大土地整治和村莊環境整治力度,優化農村空間布局,提升生態建設水平和人居環境質量。 5、實現“三個提升”,即提升鄉村文明水平、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民收入倍增,努力增進民生福祉。四、規劃五大目標 空間優化形態美、綠色發展生產美、創業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態美、鄉風文明和諧美。五、規劃建設重點工程明確美麗鄉村建設“十大工程”。一是土地綜合整治工程;二是現代農業發展工程;三是農民收入倍增工程;四是鄉村旅游發展工程;五是農村交通路網建設26、工程;六是農村水利建設工程;七是農村生態保護工程;八是新市鎮新社區建設工程;九是農村公共服務提升工程;十是和諧農村建設工程。六、規劃主要內容1、資源調查報告具體包括規劃范圍內山水資源、歷史人文、農業資源、農田水利、農村公路、國土整治、村莊公路、節慶活動、鄉村旅游、鄉村經濟、特色建筑、特色文化、市政設施等多方面內容,形成美麗鄉村資源調查報告。2、整合規劃在資源調查的基礎上,整合規劃范圍內的村莊聚落、山水資源、交通體系、土地資源等,確定規劃目標與定位,合理布局用地。3、專項規劃研究開展規劃范圍內的土地綜合整治、農業1115工程、農田水利工程、農田林網等專項規劃。4、分期行動指引形成規劃建設的標準與27、指引。制定規劃片區內的分期建設行動規劃指引。七、成果要求1、規劃文本。包括以下內容:第一章 總則1.1 規劃編制的重點和目的1.2 規劃指導思想、原則和建設方針1.3 規劃依據1.4 關于強制性內容1.5 規劃期限1.6 規劃范圍1.7 規劃成果構成1.8 規劃使用第二章 目標定位及總體布局2.1 總體目標2.2 規劃目標2.3 形象定位2.4 村莊布局規劃2.5 用地布局規劃2.6 規劃協調第三章 規劃控制研究3.1 山體生態保護研究3.2 水體生態保護研究3.3 鄉村旅游發展研究3.4 現代農業振興研究3.5 聚落整合提升研究3.6 特色風貌營造研究3.7 綜合交通改善研究3.8 歷史文化28、振興研究3.9 環衛工程研究3.10 基層組織建設研究第四章 規劃實施措施(或建議)附表1:規劃區用地匯總表附表2:建設用地統計表附表3:規劃實施項目庫2、圖件。包括空間結構規劃圖、土地利用規劃圖、山體生態控制區規劃圖、水生態保護范圍規劃圖、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圖、農業振興規劃圖、旅游規劃圖、服務設施規劃圖、聚落體系規劃圖、綜合交通規劃圖以及行動規劃指引等專業圖。圖紙比例可根據功能需要與可能確定。3、圖則。4、說明書(或研究報告)。5、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和其他基礎資料等。附件五:設計單位征集報名表 設計單位征集報名表一、單位名稱: 二、單位概況1資質等級: 證 書 號: (復印件另附)2成立時間:29、 3注 冊 地: 工商登記號: (復印件另附)4職工人數: 其中高級職稱 人,中級 人,初級 人5近三年規劃及其他咨詢設計業務年營業額分別為: 年 萬元、 年 萬元、 年 萬元6近三年獲獎情況:部、省級以上(含) 項,其他 項(可另附表說明)三、近三年單位從事同類規劃設計項目情況項目名稱項目地點用地規模完成時間項 目負責人實施及獲獎情況四、擬組建承擔本項目的設計團隊情況1設計團隊成員簡介:人員類別姓名年齡性別職務職稱專業經驗及擬在本項目中承擔分工項目負責人其 他人 員2近三年上表所列項目負責人負責或參與的同類項目獲獎及中標情況姓名負責或參與項目名稱承擔分工獲獎或中標情況五、對本項目認識及基本技30、術思路(如需詳細闡述,可另附頁)六、對業主要求與工作建議(如需詳細闡述,可另附頁)七、經費報價1本項目報價:總價 萬元(合 元/公頃)2報價依據: 八、其他條件說明1本設計單位(公司)在南京設有分支機構(本項由注冊地不在南京的設計單位或公司填寫,在方框中打“”確認):有 無 南京分支機構辦公地點: 2其他說明九、本項目聯系方式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傳 真: 十、附件1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2單位資質證書復印件(加蓋公章)3單位近三年獲獎情況附表(加蓋公章)4設計團隊組成人員職稱及注冊執業資格復印件(加蓋公章)本設計單位(公司)負責人承諾上述情況完全屬實,特此聲明。負責人簽字(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