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橫琴新區濱水地區及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項目任務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695
2024-10-10
25頁
770.50KB
1、珠海市橫琴新區濱水地區及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項目任務書(第十稿)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橫琴規劃分局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2010年1月目 錄1 項目背景12 項目概況22.1項目名稱22.2規劃設計主旨22.3規劃設計的自由度32.4項目范圍33 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43.1規劃原則43.1.1以人為本的原則43.1.2綠色生態原則43.1.3綜合協調原則43.1.4統一性與多樣性原則53.1.5可持續性原則53.2規劃依據53.3規劃設計內容63.3.1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63.3.2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83.3.3重要節點深入設計114 成果要求154.1規劃設計文件154.1.12、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154.1.2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154.1.3重要節點深入設計154.2規劃設計圖件154.2.1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154.2.2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164.2.3重要節點深入設計174.3展示展板184.4評審匯報材料184.5電子文件194.6 模型195 中標后設計內容和任務195.1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深化195.2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深化195.3重要節點深入設計深化205.3.1方案深化階段205.3.2初步設計階段201 項目背景珠海市橫琴島地處珠江口西岸,毗鄰港澳,與澳門隔河相望,區位優勢明顯。橫琴新區開發具有重大意義,一直備受中央重視3、。2009年8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橫琴總體發展規劃,這是繼國務院批準廣東省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后,中央支持珠三角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橫琴新區的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推進橫琴新區開發,有利于構建粵港澳緊密合作的新載體,為珠三角地區“科學發展、先行先試”創造經驗;有利于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維護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有利于共建珠澳國際都會區,重塑珠海發展新優勢、培育珠江口西岸地區新的增長極。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提出將橫琴新區納入珠海經濟特區范圍,通過重點發展商務服務、休閑旅游、科教研發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鼓勵金融創新,實行更加開4、放的產業和信息化政策等,逐步把橫琴新區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發展的新平臺。此后,廣東省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橫琴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以下簡稱橫琴總規)。該規劃落實了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的目標、空間與政策要求,以制度創新為先導,實現發展模式和建設模式的創新,統籌各類用地空間布局,明確各項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安排及發展策略,指導橫琴新區開發建設有序開展。目前,橫琴新區的開發建設正緊鑼密鼓的大力推進。為了確保橫琴新區的規劃設計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高起點建設橫琴新區,提升城市形象、空間品位并傳承城5、市文明,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經市委、市政府批準,決定邀請國內外規劃設計機構,組織開展珠海市橫琴新區濱水地區及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2 項目概況2.1項目名稱本項目的名稱為珠海市橫琴新區濱水地區及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2.2規劃設計主旨 本項目的規劃設計主旨是:在橫琴新區“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以及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發展的新平臺”的發展定位下,通過本項目的規劃設計,努力將橫琴新區打造成為現代時尚型和生態型的海濱新城區,促進橫琴新區“連通港澳、區域共建的開放島”、“經濟繁榮、宜居宜業的活力島”、“知識密集、信息發達的智能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6、態島”目標的實現。2.3規劃設計的自由度設計單位根據需要,從橫琴新區的發展定位和城市職能出發,以現狀資源稟賦為基礎,對上位規劃(包括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橫琴新區城市總體規劃和橫琴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確定的濱水岸線形態和道路走廊線形進行優化,對濱水開敞空間、重要功能節點、重要景觀節點、重要交通節點、建筑輪廓線等景觀進行規劃設計。2.4項目范圍2.4.1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的范圍為橫琴新區的十字門水道、磨刀門水道、馬騮洲水道、南海和中心溝的濱水地區(詳見規劃范圍圖),面積約為50.42平方公里(含近岸水域),鼓勵各設計單位根據需要擴大規劃設計范圍。2.4.2道路系統7、景觀規劃設計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的范圍包括橫琴新區內的主干道和次干道。2.4.2重要節點深入設計重要節點深入設計的范圍包括重要功能節點、重要景觀節點、重要交通節點,詳見3.3.3節。3 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3.1規劃原則3.1.1以人為本的原則規劃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將景觀性、便捷性、安全性統一。賦予濱水地區和道路系統多種參與和體驗功能,提升人氣;結合橫琴傳統和現代文化,賦予人文內涵;以人的心理要求、視覺體念為出發點,力求規劃的實施成果達到以人為本、方便舒適;科學合理布局休息椅、公共廁所、電話亭等設施以及適合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使用要求的設施。3.1.2綠色8、生態原則秉承“綠色生態”的理念,在保護現有山海資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景觀和地形地貌;可應用生態節能技術,在環境保護方面營造生態示范濱水地區和道路系統。3.1.3綜合協調原則規劃設計應兼顧社會、經濟、文化、生態效益,綜合協調和統一規劃與周邊城市景觀、土地利用、市政管網、場地豎向等方面之間的關系。3.1.4統一性與多樣性原則橫琴新區是珠海未來形象的代表,應保持統一的形象特征。另一方面,濱水地區各路段有著不同的自然景觀資源,串聯多個不同的城市功能,設計上應突出它在不同區段的特色景觀和特征,強化景觀多樣性,使人們可以獲得多樣化的景觀體驗。3.1.5可持續性原則規劃設計應考慮橫琴新區未來的持續發展9、和不斷更新適應城市發展的可能性,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續性,近期與遠期相結合,總體與局部相結合。3.2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4)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及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5)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2004-2020);(6)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7)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8)珠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及珠海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珠海2030);(9)珠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10)橫琴總體發展規劃;(11)橫10、琴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待省政府批復);(12)橫琴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報批中);(13)國家有關規劃建設的標準、規范以及有關規定;(14)廣東省及珠三角海洋、環保、交通等相關專項規劃和規劃建設標準、規范及有關規定;(15)珠海市城市規劃條例、珠海市土地管理條例、珠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珠海市人口規劃管理條例、珠海市城市規劃技術標準與準則等地方法規、規范。3.3規劃設計內容本項目的規劃設計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和重要節點深入設計。3.3.1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3.3.1.1任務要求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需保護自然生態體系11、,從“開放島”、“活力島”、“智能島”和“生態島”的建設要求出發,對濱水地區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景觀系統和城市意象進行研究,確立濱水地區景觀和公共空間系統的指導性標準和要求,優化濱水岸線形態,完善各濱水段的景觀特征;應延續綠道(Greenway)的思想,配置高效、環保、以人為本的交通系統,設計與街道、廣場、視覺走廊、商業設施、濱水地帶、綠化空間相匹配的慢行系統;充分發揮多面濱水的地域優勢,營造與對岸協調共融,海、島、城、山、園相互因借,現代時尚型和生態型的濱水岸線空間。3.3.1.2主要內容(1)把握景觀設計中的核心問題,確立濱水地區概念性整體空間功能、文化、藝術、審美的景觀設計基本命題。(12、2)明確景觀設計總的指導思想與設計原則。(3)濱水地區風貌界定:分區段對各片區進行概念性的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功能、文化、藝術、美學等方面。(4)濱水岸線形態優化:在明確濱水地區各功能、景觀、文化空間關聯的基礎上,對濱水岸線的形態進行優化設計。(5)道路系統規劃:對濱水地區的綜合交通系統進行全面規劃,解決內外交通的銜接與匹配問題,對各種動態、靜態交通方式進行研究部署,應特別強調濱水步行系統的完整性、連續性和舒適性。(6)開敞空間規劃:應形成連續的公共綠帶并要求合理安排濱水開敞空間和景觀節點,強調濱水空間的親水性,提供休閑和觀光的良好場所;注重濱水空間與城市內部開敞空間的密切銜接;突出重點地13、段景觀的概念性設計。(7) 重要人文活動場所空間規劃:要求合理布局重要人文場所空間,并提出其主題、文化內涵以及空間品質等。(8)建筑風貌界定:建筑風貌分區段界定以及建筑色彩、建筑高度、空間尺度、天際輪廓線等控制原則。(9)濱水整體駁岸設計:結合濱水現狀與城市防洪規劃,綜合考慮水上活動的開展,對濱水駁岸進行分區段概念性設計,包括各種駁岸的形式。(10)夜景照明規劃:明確夜景照明的規劃原則。(11)環境設施規劃:對欄桿、告示牌、燈飾、地面鋪裝等環境設施提出規定性、指導性要求。(12)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的綜合目標和要求,提出空間管制原則。3.3.2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3.3.14、2.1任務要求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應遵循相關依據與技術規定,在上位規劃和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提升、調整和深化。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應秉承綠道(Greenway)的思想,沿著河濱、溪谷、山脊、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線形綠色開敞空間,內設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景觀游憩線路,連接主要的公園、山體、濕地、歷史古跡和居住區等。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需秉承生態理念,尊重自然原生態,保護景觀多樣性,加強城市建設與自然生態的協調發展;對橫琴新區的主干道和次干道系統進行研究,對道路的平面線形進行優化,樹立鮮明的景觀特色,確立統一標準和不同主題,完善各路段的景觀特征;理順動態15、交通和靜態交通,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提出共同管溝的控制室、通風口等地面設施的設計原則。3.3.2.2主要內容(1)景觀系統規劃景觀總體布局規劃通過對現有景觀資源的調查研究,落實整體景觀設計對景觀風貌的要求,進一步深化道路的景觀設計。對主次干道及兩側景觀進行全面系統性的規劃布局。樹立鮮明的統一標準,根據不同路段可設計不同主題,完善各路段景觀特征。景觀特征分區典型設計對各個路段景觀特征分區進行典型性設計,合理布局景觀要素,注重相鄰城市界面的處理,即保證道路景觀風格統一性又突出各個分區不同特色主題。在分區景觀設計中,設計單位應統籌周邊環境,不拘泥于道路范圍本身,當選取的路段與海岸線或其他公共開放空間16、相臨近時,應將道路和周邊場地作為整體統籌設計。生態保護設計規劃設計需注重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嚴禁“遮山擋海”和破壞生態資源,保護現有山、海、島、河等資源,確定道路沿線范圍內可建區、適建區、限建區、禁建區范圍,并提出相應的環境容量控制指標。種植規劃設計綠化種植主要由城市道路綠化種植和休閑帶綠化種植兩種類型組成。設計應在依托現有道路綠化,營造不同路段的特色植物風貌。明確道路的統一性植栽要素和各個特色路段的植物品種、種植方式。依據植物的生態效益、美學效益和遮陽等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注重種植層次的搭配,尤其注重植物群落的營造,形成具有復合層次和相宜季相特征的植物景觀。建筑景觀風貌控制規劃建筑風貌控制17、主要包括建筑高度控制和建筑立面控制。環境景觀設計應在上層規劃基礎上,分段對主次干道兩側建筑提出符合其景觀角色的色彩、高度、立面風格等控制建議與要求,從而有效塑造主次干道整體景觀風貌。(2)道路交通系統規劃設計道路系統平面線形優化對上位規劃確定的道路系統平面線形進行優化,將平面線形、縱斷面線形和橫斷面形式組合而成的立體線形進行綜合考慮,以動態角度研究線形,滿足司乘人員視覺心理方面連續、舒適的要求。道路路線應盡可能與地形、地貌相吻合,幾何設計時平、縱、橫相協調,以避免造成空間線形扭曲、暗凹、跳躍等線形不平滑的美學缺陷。機動車交通組織理順主次干道各類機動車流的交通關系,合理組織好道路相接處節點的交通18、。非機動車交通組織秉承綠道(Greenway)的思想,沿著河濱、溪谷、山脊、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線形綠色開敞空間,內設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慢行系統,與主次干道的自行車和各類步行道路系統相銜接,科學組織集散節點和周邊設施的人流出入關系。濱水道路要結合綠化帶設置連續、舒適的自行車道。人行系統應包括廣場、林蔭道、步行道和立體人行過街設施等要素。通過完善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實現人車分流,保障行人過街的安全,并加強步行系統與公交系統的接駁,引導“步行+公交”的出行方式,擴大公交的服務半徑,實現各種交通方式一體化協調發展。靜態交通組織合理規劃各類停車場站布局及規模,引導停車場站科學、合理發展,有效19、緩解停車難問題,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停車矛盾,以適應橫琴新區社會經濟及城市交通發展的需要。道路斷面設計根據交通流量和場地特征因地制宜進行道路橫斷面形式設計,橫斷面形式、各組成部分應在滿足車輛、行人安全暢通、濱海休閑游憩的基礎上,突出該位置的城市景觀特征。橫斷面設計應遠近結合,使近期工程成為遠期工程的組成部分,并預留管線位置,兼顧照明、交通設施安裝。 3.3.3重要節點深入設計3.3.3.1任務要求在濱水地區及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在綠色生態的總原則下,對重要的功能節點、景觀節點和交通節點進行深入設計,充分體現生態要求和理念,為下一階段的設計工作提供具體依據和指導。3.3.3.2主要內容(20、1)重要功能節點的深入設計重要功能節點包括國際居住社區、口岸服務區(分別位于橫琴口岸、橫琴大橋兩側、環島西路與中心南路立交南北兩側)、綜合服務區、橫琴口岸、橫琴二橋的橋頭地區,參見下圖所示。其中,位于橫琴口岸的口岸服務區和綜合服務區為必選節點,設計單位可根據需要在其余節點中另行選擇至少1個作為深入設計的對象。深入設計的內容包括現狀分析、景觀設計目標、功能構成與布局、形體環境的概念性設計以及景觀設計指引等。(2)重要景觀節點的深入設計重要景觀節點包括但不限于中心溝、二井灣濕地、芒洲濕地、深井灣、長攔灣和澳大南側綠地,參見下圖所示。其中,中心溝為必選節點,設計單位可根據需要在其余節點中另行選擇至少21、1個作為深入設計的對象。深入設計的內容應包括所有環境軟質和硬質景觀設計,對主要的景觀要素如園林、水系、山體、街景、廣場等提出具體設計方案。(3)重要交通節點的深入設計重要交通節點如下圖黃色圓環所示各點。其中,環東東路-環島北路交通節點、環島東路-中心北路、環島北路-廣珠西線交通節點為必選節點,設計單位可根據需要在其余節點中另行選擇至少1個作為深入設計的對象。對各重要交通節點進行深入設計,使主次干道之間、主次干道與其他級別的道路之間有效銜接,過境交通能夠得到有效分流。道路立交的設計應遵循節約用地和低視覺沖擊的原則,可以采用下穿或其他方式盡量減小對道路周邊建筑造成影響。立交應充分利用現狀地形與景觀22、進行統一設計,保證非機動車、人流的連續性。4 成果要求4.1規劃設計文件本項目的三個層次(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和重要節點深入設計)的規劃設計文件為設計說明書,其內容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 現狀條件分析,包括區域位置、土地利用狀況、地形特征、現狀建筑構筑物、周邊道路交通狀況、相鄰地段環境狀況、與周邊景區的關系等。(2) 自然和人文背景分析、評價。(3) 設計原則,總體構思及規劃結構分析。(4) 空間組織和景觀設計(主要節點規劃構想)。(5) 道路交通組織。三個層次的規劃設計說明書,在完成以上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應針對各自的設計要求,另外補充其設計說明。4.1.1濱水23、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應說明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的總體構思及特色,最好包括專題研究報告(根據設計單位所關注的重點,選擇2-3個課題進行研究)、編寫景觀設計導則。4.1.2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應說明道路景觀規劃設計構思。4.1.3重要節點深入設計對重要節點的選擇進行分析,并闡述設計意圖、要求。4.2規劃設計圖件4.2.1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圖件分為兩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圖紙:(1)區位與現狀分析部分區位分析圖;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圖;道路交通系統組織分析圖;濱水區公共空間形態分析圖;濱水建筑整體輪廓線分析圖;重要人文節點分析圖;濱水景觀現狀分析圖;濱水駁岸現狀24、分析圖;(2)整體空間構筑部分整體空間區域風貌界定圖;整體景觀概念性設計總平面圖;整體空間鳥瞰圖;道路交通系統規劃圖;重要人文場所空間規劃布局圖;建筑風貌界定圖;整體駁岸設計圖;夜景照明規劃圖;公共設施規劃示意圖;生態系統規劃圖。4.2.2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現狀分析圖道路系統平面線形設計圖(1:500)立體人行過街設施規劃圖(1:500)景觀特征分區圖景觀特征分區典型設計圖 (若干)(含平面、剖面、或效果圖)片區景觀設計平面圖(各片區單獨成圖)片區設計剖面或效果圖(各片區單獨成圖)片區設計分析圖(各片區單獨成圖)綠化種植規劃圖(含種植規劃及種植形式)公共設施布局規劃圖公共設施設計方案圖(各類25、公共設施設計或選型)建筑景觀風貌控制規劃圖地面設施設計方案圖(含共同管溝的控制室、通風口、物料投放口等設計或選型)(1:100 )4.2.3重要節點深入設計區位圖現狀分析圖重要功能節點詳細平面圖(1:500)重要景觀節點詳細平面圖(1:500)重要交通節點詳細平面圖(1:500)景觀效果圖典型道路斷面設計圖(若干)(1:100 )綠化種植設計圖(1:100) 公共設施設計方案圖 建筑立面改造控制規劃圖交通組織分析圖停車場布局和設計圖其他設計或分析圖紙4.3展示展板展板統一采用A0規格,每家投標設計單位各提交不少于14張。其中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部分不少于6張,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不少于426、張,重要節點深入設計不少于4張。4.4評審匯報材料將規劃設計文件和圖件裝訂成A3規格的單行本,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重要節點深入設計獨立裝訂成冊,每家投標設計單位提供20份設計方案文件。4.5電子文件編制多媒體演示文件,提交包含所有的設計,包括文字與圖形、演示文件的電腦光盤2套。4.6 模型連通澳門蓮花大橋的口岸服務區作為最重要的功能節點需要制作模型,模型尺寸為1.8米3.2米,比例不小于1:500。5 中標后設計內容和任務中標單位通過對其他投標設計方案的比較分析,吸收其他方案的優點,并根據甲方的意見對方案進行調整和綜合,形成完善成熟的設計方案成果27、。5.1濱水地區概念性景觀規劃設計深化根據甲方、相關部門的意見完善方案,研究其他投標設計方案,評價和分析各方案優點和不足,并說明哪些可取之處已被優化方案吸納,編制完整的景觀設計成果,提供景觀設計控制導則。5.2道路系統景觀規劃設計深化根據甲方、相關部門的意見完善方案,并深化系統性設計,編制統一道路景觀要素的控制管理圖冊。補充鋪地與燈光系統、標志與廣告系統、街道家具和構筑物系統的內容,深化道路節點設計,達到道路工程設計方案深度。5.3重要節點深入設計深化中標后設計內容按照工程設計要求分成兩個部分:5.3.1方案深化階段在中標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具體深化、完善所有節點的方案設計,綜合各方因素,形成詳28、細且科學可行的方案文本,配合甲方立項、報建等各相關工作,形成總體方案,為下一步設計提供依據。5.3.2初步設計階段初步設計是為了進一步完善設計構思,并為施工圖設計做準備;本階段中,應著手于景點安排、標高概念、地面處理、照明設計、植物設計和鋪裝材料的選擇,并提交甲方確認;本階段的工作應配合甲方宣傳的需要,為甲方提供市場宣傳及模型制作所需的設計專業工作范圍內的設計資料。初步設計階段主要成果:(1) 放線圖(比例1:500),定出道路、廣場和重要景點的控制尺寸;(2) 豎向設計圖(比例1:500),定出道路、廣場、土坡和重要景點的控制標高并確定排水系統的設計原則;(3) 樹木和灌木種植方案圖(比例129、:500)和植物表(包括喬木品種);(4) 燈具布局方案平面圖(比例1:500)和燈具的選型(5) 硬景物料表,重要物料的彩色圖片和物料索引圖;(6) 重要景點的放大圖、剖/斷面圖,放大圖上應注明控制性尺寸和主要材料,可配以彩色圖片或手繪透視草圖,以便甲方確認重要景點的景觀效果。(7) 材料選用建議表;(8) 相關詳圖(比例自定)以上設計成果以A3白圖形式提供,一式叁份,電子文件光盤一套。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本文來自30、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要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2010本文來自網絡,請不要使用盜版,謝謝閱讀 版權所有 我愛朱丹老婆 我愛朱丹老婆 網絡賺錢QQ群:4063595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