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濱縣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方案2021-2025年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789
2024-10-10
16頁
37.50KB
1、綏濱縣“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二二年九月前 言綏濱縣水利“十四五”發展規劃,以我縣豐富的水資源為依托,以我縣經濟發展和群眾飲水安全需要為重點,圍繞“外洪能抵御,國土不流失,內澇不成災,大旱不減產,灌溉能保證,飲水都達標”三十字目標方針,結合“十三五”期間已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按照水利部“水利建設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從防、排、灌、供、管等五個方面編制。規劃總工程量:土方6774.22萬立方米,石方15.94萬立方米,砼33.72萬立方米。規劃總投資283087.91萬元。一、 “十三五”期間我縣水利建設評價(一)“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五年來,我們堅持規劃引領發展的理念,結合綏濱實2、際和發展目標,立足當前、謀劃長遠,抓住國家和省編制“十三五”水利建設規劃之機,進一步梳理、調整和充實我縣水利項目,充實省級項目儲備,涉及防洪、除澇、抗旱、灌溉和供水項目資金達154826.85萬元。完成了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和田間工程建設,普及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支持了工農業生產發展和群眾生活條件改善。 1.全面完成防洪工程建設,為群眾生產生活提高了安全屏障。自2015年至2018年底,我縣投資73180萬元,完成松花江干流87.19公里、黑龍江堤防9.13公里五十年一遇達標工程建設和2620米護岸工程建設,基本消除了外洪危脅,沿線水土流失現象得到基本控制,而且內水外排條件也得到提高,群眾安居樂業3、的生存環境基本形成。 2.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為群眾身心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一是2017-2019年累計投資6839.23萬元,全面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并在完成“村村通”的基礎上,對各村水廠進行了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對入戶率低的村屯進行數據統計,形成臺帳,逐戶銷號,實現了“戶戶通”的目標;二是投資4235萬元,實施了敖來區和濱東新區管理改造、老水廠升級改造和新水廠水源地保護項目,城區日供水能力達到3萬噸/日,水源地得到了有效保護,讓群眾吃了安全放心水,使群眾身心健康有了保障。三是圍繞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制定了綏濱縣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建設方案,進一步明確了4、政府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供水單位管理三方責任。確定農村供水工程經營管理權企業化制度,為飲水安全工程永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3.加快了灌溉工程建設,為推進優質稻米生產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先后投資67371萬元,實施了節水增糧行動項目,保證旱田有效灌溉;對敖來、永興、興安三個灌區引渠進行清淤,保證春旱灌溉用水需求;蜿蜒河以北的德龍灌區管道試點工程、田間配套工程陸續實施,可保證30.05萬畝的黑龍江水溉溉面積,早日完成地下水置換,壓采地下水任務。 4.推動了除澇工程配套建設的發展,初步解決了農田排澇問題,提高了農業生產條件。五年累計除澇工程投資達1836.4萬元。針對農田排水不暢,水5、稻生產棄水外排問題,特別是針對2019年洪澇疊加災害造成經濟損失,我們在扶貧辦、財政局等相關部門的項目支持下,對排水不暢的干支排水溝道進行了清淤擴建和改造,為大部分低洼易澇積水嚴重的地塊新挖了排水溝道,改建新建了影響生產通行的橋涵,基本解決了農田排水骨干工程排水不暢和部分積水嚴重地塊無排水工程問題。5.爭取到水利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了防汛抗旱預警能力。爭取到投資1365.22萬元,使其他水利項目得以實施,促進水利大發展。一是爭取到水土保持項目,在德龍灌區取料場栽種水保林,保護了生態環境;二是爭取到了黑土地侵蝕溝治理項目,主要整合用于水利項目實施;三是爭取到農村基層預警服務體6、系建設項目,項目實施后可有效完善會商系統,指導防汛抗旱,實現數據共享。6.加快改革步伐,不斷提高水利行業管理水平,更好的為群眾服務。經過水管單位改革、事業單位改革,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職工工資福利得到了保障,“防、排、灌、供、管”單位各項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為水利長足發展提供動力。(二)“十三五”期間水利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水利防洪、除澇、灌溉和城鎮及農村供水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水利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薄弱,相應的配套工程由于建設的歷史久遠,陳舊老化,遠遠達不到設計效益,急需整頓改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由于行業管理矛盾,導致我縣黑龍江沿岸塌方退岸較為嚴重的榮邊護岸、聯合北口子及兩處固7、攤項目等未列入省級界河三期規劃。由于國境線界定方式變更,使其工程建設的意義有所下降,但對于守邊固邊、邊境生產發展,優勢缺失。二是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處理工程多,水源分布廣,受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影響較大,需從源頭上消除飲水安全隱患,保證供水質量存在很大困難。三是我縣境內地勢低洼,溝道縱橫,受兩江補給、大氣降水影響,澇災較頻,而除澇工程建設年代久遠、建設標準低且不配套,全縣除澇工程治澇能力嚴重不足,連續兩年給農業生產和保豐產豐收帶來困難,損失慘重。四是灌區老舊工程不配套,灌溉管理缺乏工程措施有待改善。在“十三五”期間,國家提出了“水利建設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但是投資方向主要圍繞中小河流治理、8、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項目建設,而我縣大面積的水田種植,導致灌排矛盾日益加大。加之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財力極為匱乏,很多規劃項目由于沒有資金或資金嚴重短缺而不能實施,無法改變我縣水利的基礎設施現狀,實現現代化、信息化水利。二、“十四五”期間我縣水利發展面臨的環境(一)“十四五”期間我縣水利發展的良好機遇“十四五”期間,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做好各項目的前期工作,盡可能的爭取國家資金,多吸收社會資金,以減輕我縣財政負擔,增強我縣糧食生產能力建設。我縣水資源豐富,我縣可利用水量1999.26億立方米,其中:黑龍江過境水量1261.4億立方米,松花江過境水量733億立方米),地下水9、可開采量4.01億立方米,年地表徑流量為0.85億立方米。我縣土地面積大,地形平坦,耕地連片,土質肥沃,雖然冬長夏短,冬夏溫差懸殊,但夏季溫度高,日照較長,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生態環境較好,適宜栽培的作物種類較多,特別適合水稻生長,是一個良好的農業生產基地。利用水土資源優勢、水質好(特別是黑龍江水質無污染,灌溉水稻產出的米質優良)大力發展地表水灌溉面積,計劃到2025年使我縣地表水灌溉面積達到55萬畝,旱田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0萬畝。在灌溉方式上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使水稻“控灌”面積達到95萬畝,其中:地表水灌溉面積55萬畝,地下水灌溉面積40萬畝,30萬畝旱田全部采用節水灌溉技術。(二)“十10、四五”期間我縣水利發展面臨的挑戰“十四五”期間制約我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我縣國家投資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較少;二是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財力極為匱乏,對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極少;三是受土地條塊分割限制,農民視地如寶,且等靠要思想牢固,不愿出錢出力;四是綏濱縣位于我省東部,地理位置偏避,沒有鐵路,交通不便,水利工程基礎設施薄弱,以上因素嚴重制約了我縣經濟的發展。三、水利“十四五”發展規劃(一)指導思想根據本區的自然特點和實際情況,治理本區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踐行新時代治水思路,落實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以提升11、農業用水效率、提高供水保障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目標,按照“抓關鍵、除隱患、促節水、補短板、提能力、強監管”的要求,不斷提高水務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能力,為構建富饒、美麗、和諧的新綏濱作出貢獻。(二)主要目標本區水利建設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加快灌排工程體系建設,逐步滿足飲水安全、糧食生產安全、經濟發展用水、生態環境用水和提升監管能力“五大需求”。即:以現有灌區、澇區為基礎,以蜿蜒河總干為軸線,大力發展提江水灌溉,建立松花江和黑龍江兩大灌區,在蜿蜒河兩岸大面積發展水田,完善田間配套工程,適度控制井灌,5年內使地表水灌溉面積達到55萬畝,地下水灌溉減少到40萬畝,確保糧食生產安全;通過加快一大12、兩中六小澇區工程治理,使全縣排澇工程粗具規模,能夠使農業生產棄水順利排出,滿足應急除澇需要;農村飲水安全綜合采取維修養護、以大并小、小小聯合、達標改造、輔以新建等措施,提升供水保障水平,持續推進千人以上工程水源地的“劃、立、治”工作;建設綏濱水務信息管理一體化,全面打造智慧水務信息中心平臺,不斷提升行業監管能力。(三)規劃標準根據水利工程設計規范要求,結合本區的實際情況初步擬定如下治理標準。1、農田堤防防洪標準為五十年一遇。2、治澇:本區面積大,地勢低洼,治理任務很重,本著先低后高的原則,治理標準采用五年一遇。3、灌溉:本區是水量比較豐富地區,灌溉保證率采用80%;泵站灌溉期枯水位保證率采用813、5%。4、飲水: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四)具體規劃建設任務1.除澇工程規劃(1)蜿蜒河澇區蜿蜒河澇區排水總面積79.32萬畝,擴建排水站,流量達52.9m3/s。擴建蜿蜒河總干1條,長34.55km (蜿蜒河排干11+850- 46+400段);擴建排水分干5條,總長40.66km,分別為17干、20干、22干、24干和26干:新建及拆除重建橋梁18座。規劃投資25376萬元。總工程量:土方1284.96萬立方米,石方1.03萬立方米,砼方2.00萬立方米。計劃工期2021年-2025年。(2)鳳向澇區鳳向澇區排水總面積37.88萬畝,拆除重建東升排水站流量1014、.03m3/s。擴建風向總干1條,長7.858km;擴建排水干溝3條,總長43.10km,分別為鳳鳴排干、向日排干和東升排干。擴建排水支溝1條,長10.72km,為風鳴三支溝。骨干溝道上拆除重建橋涵建筑物28座,其中公路橋8座,農道橋20座。規劃投資7029.92萬元。總工程量:土方487.47萬立方米,石方0.70萬立方米,砼方1.25萬立方米。計劃工期2022年-2025年。(3)敖來河下游澇區敖來河澇區排水總面積25.25萬畝,擴建排水站,流量達7.96m3/s。擴建敖來河總干1條,長5.42km;擴建排水分干3條,總長46.27km,分別為敖來河排干、鳳山排干和小黃河排干:拆除重建橋涵15、建筑物22座;其中公路橋2座,農道橋20座。規劃投資6484.71萬元。總工程量:土方384.79萬立方米,石方0.62萬立方米,砼方1.20萬立方米。計劃工期2022年-2025年。(4)其它澇區其它6小澇區總面積36.20萬畝,擴建排水干溝7條,長56.276公里,支溝2條,長9.8公里,新建2座排水站,擴建建筑物14座。規劃投資3837.10萬元。總工程量:土方310.05萬立方米,石方0.37萬立方米,砼方0.7萬立方米。計劃工期2023年-2025年。排澇規劃投資4.27億元。總工程量:土方2467.27萬立方米,石方2.72萬立方米,砼方5.15萬立方米。計劃工期2021年-20216、5年。2.灌溉工程規劃為扭轉我縣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滯后于工農業生產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提高需要的局面,力求通過推進灌區田間配套工程建設,努力完成地下水壓采任務,促進綠色優質水稻生產發展,為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奠定堅實基礎。通過新建灌溉站,整合擴建現有永興、敖來、興安三個灌區工程,建設松江灌區,設計灌溉面積68.9萬畝。加上黑龍江水灌溉的35.13萬畝,使全縣地表水灌溉能力達到104.03萬畝。通過科學布局,隨地表水灌溉工程建設逐步減少地下水開采,利用現有和新打井滿足地表水灌溉工程控制區耕地生產用水需求。(1)松江灌區工程松江灌區以松花江為水源,新建一處灌溉能力為46.25m3/s的新灌溉站,17、設計灌溉面積68.9萬畝,整合擴建現有永興(2.2萬畝)、敖來(8.6萬畝)和興安(9.39萬畝)三個灌區,形成南起松花江,北至蜿蜒河,西起普陽交界,東至縣畜牧分場。控制面積92.06萬畝、設計灌溉面積68.9萬畝的松江灌區。共布新建和維修改造干渠7條長91.57km,支渠16條長66.24km;排干13條長94.41km,排支16條長80.60km,灌排兩用渠道26條長160.13km;新建、拆除重建建筑物672座。工程投資估算17.19億元。總工程量:土方4303.45萬立方米,石方13.22萬立方米,砼方11.77萬立方米。該工程計劃2022年開工建設,2025年投入使用。(2)德龍灌區18、節水改造工程建設以黑龍江為水源,北起黑龍江,南至蜿蜒河,西接綏濱農場交界,東至二九O農場交界,控制面積45.5萬畝,設計灌溉面積30.05萬畝的德龍灌區田間配套工程,渠道進行防滲,長度84公里。概算投資1.0億元。總工程量:土方3.5萬立方米,砼方16.8萬立方米。該工程計劃2021年開工建設,2025年投入使用。(3)井灌工程地表水灌溉工程控制區外有中興、東方、北山東區、北山西區、新富、富強6個小區共64.77萬畝的耕地,現有機電井3443眼,灌溉水田30萬畝,旱田5萬畝。規劃保留現有機電井3443眼,補打新井1250眼(旱田井),使水稻播種面積達到30萬畝,旱田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5萬畝。規19、劃投資560萬元。 灌溉規劃總投資18.246億元。總工程量:土方4306.95萬立方米,石方13.22萬立方米,砼方28.57萬立方米。計劃工期:2021年-2025年。3.農村飲水規劃通過新建改造供水廠(站)和采取集中連片供水方式保障群眾飲水安全,計劃將全縣90處水廠,采用以大并小的原則進行合并,合并后保留綏濱縣綏濱鎮、連生鄉、忠仁鎮、綏東鎮、新富鄉、富強鄉、北山鄉、永德村、中興村、東方村、福興鄉、高利村等12個供水廠。規劃總投資16554萬元,計劃于2023年-2030年實施。4.綏濱縣供水設施更新改造規劃城鎮凈水廠新建4000m蓄水池一座,鋪設排污管線5公里,對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等;建20、設安裝計量水表24636塊,打造計量遠程控制系統、管網漏損管控系統、水質監測系統、在線收費及客服等多功能信息化數據平臺建設;對獨棟樓、向日區、民主區、永樂區、大同區、振榮區、平房區等老舊小區供水供網設施改造;城區干支管線35公里進行改造;將備用水源井遷至慶連區北側空地,重新打4眼井,并進行水源地保護。規劃總投資17835萬元,計劃于2021年-2025年實施。5.水源地保護規劃擬對農村千人以上22處水源地原水源井拆除及封填,新建22眼水源井及配套機電設備、監控系統、輸水管線38.6公里,防護圍欄13816米,綠化植樹8.8萬株,界標176個,征地69.09公頃。規劃投資7289.18萬元。計劃21、工期:2021年-2022年。6.界河防護工程建設在福興鄉和忠仁鎮,沿黑龍江建設黑龍江同仁段和榮邊段護岸及榮邊、中興固灘項目,修建榮邊、同仁護岸10.8公里,榮邊、中興固灘4公里。規劃投資14000萬元,計劃于2021年-2025年實施。7.信息化建設等其他7.1綏濱縣興安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獎補項目,改造渠道、建筑物及信息化建設。估算投資300萬元,計劃于2021年實施。7.2綏濱縣德龍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獎補項目,改造建筑物、渠道及量測水設施等信息化建設。估算投資1000萬元,計劃于2023年實施。7.3建設綏濱水務信息管理一體化,包含水資源遠程實時監控系統、水質在線監測與管理系統、灌區信22、息化管理系統、城鄉供水管理系統、防汛抗旱管理系統、水政執法管理系統以及政務系統,全面打造智慧水務信息中心平臺。投資估算1500萬元,計劃于2024年實施。規劃總投資2800萬元。計劃于2021年-2025年實施。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強水利前期工作。按照“十四五”規劃總體目標和基本建設程序,盡快完善各項專業規劃,積極做好立項和開工前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同時加大對水利前期工作經費的投入力度,建立穩定的資金渠道,促進前期工作良好運行。二是依靠政策,建立機制,努力增加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建立分級負責的水利投入機制,按照事權劃分和工程建設性質,確定縣、鄉、村和各部門的職責。在積極爭取國家投資的同時,23、縣、鄉、村要不斷增加對水利建設的投入,積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進一步提高水利投資在基本建設總投資中的比重。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興辦水利事業,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水利建設投入機制。三是推行“四制”,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要切實加強質量管理,嚴格執行“四制”,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以及竣工驗收等項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要大力發揮水利建設市場的主體監管作用,各項目建設管理機構全面按照項目法人責任制模式進行運作,實行建管一條龍。要強化工程監理,嚴格質量監督,遏制層層發包現象,在根本上杜絕劣質工程、“豆腐渣”工程,不斷完善農民工工資保障體系建設,確保農民工利益不24、受侵害。要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工程進度,降低工程造價。四是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在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和省、市、縣有關政策、法規,建立健全各類規章制度。要強化水行政執法,健全執法手段,規范各項水事活動,建立一支高效、公正、廉潔的高素質的水利執法隊伍。要進一步加強水利法制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全社會的水利法規意識,營造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良好氛圍。五是加快推進水價改革,確保城鄉供水工程良性運營。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定價、適當補貼的原則,建立利潤合理、公平科學負擔、動態調整的水價政策,有利于供水企業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建立縣水務局牽頭,縣發改局、縣自來水公司配合的水價改革責任體系。通過核算企業經管工程收支狀況,測算供水成本,推動用水計量設施建設,建立以階梯水價、計量收費為核心的城鎮供水計收新機制,促進城鎮供水工程良性運營。六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求水務系統干部職工從縣域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提高政治站位,下大力氣抓好本部門的涉水事物,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獎優罰劣。要抓好典型并運用典型經驗及時有效地指導我縣水利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證全面、及時、高質量地完成規劃建設任務。 202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