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化旅游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5869
2024-10-10
23頁
5.97MB
1、文化旅游創新區文化旅游創新區產業發展產業發展規劃規劃2總體思路Chapter ONEChapter ONE以后工業化時代的眼光,挖掘前工業化時代的資源,打造超工業化的產品,建設國家公園省。國發2號文件出臺,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后發趕超的全新時代!31、定位國家要求: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貴州響應:國家公園省4國家度假省國民休閑地避暑養生地文化千島省山水大觀省生態涵養地國家公園省由系列旅游產品、2000余個涉旅項目、旅游小鎮與民族特色村寨、風景道、100個自駕車營地等系列項目和產品體系共同支撐。吸引廣西吸引廣西(南寧(南寧)方向市場)方向市場黔北人文黔北人文旅游圈旅游圈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旅游圈生2、態旅游圈文化景觀文化景觀生態旅游圈生態旅游圈黔黔中休閑度中休閑度假旅游圈假旅游圈國家公園國家公園道道(風景道)(風景道)控制管理區鄉村鄉村鄉村鄉村鄉村鄉村鄉村“1+1”模式“1+N”模式黃果樹、織金洞、龍宮(保護區)5條國家條國家藍道藍道自自駕車營地駕車營地特色特色漂流漂流旅游小旅游小鎮鎮國家公園省生產力構建圖一個精品景區配套一個精品景區配套1個個旅游旅游小鎮或旅游功能區小鎮或旅游功能區遵遵義義a安安順順黃果樹-龍宮旅游產業集聚區百里杜鵑旅游產業集聚區貴陽特色特色村寨村寨一個精品一個精品景區景區配套多個配套多個旅游旅游小鎮或旅游功能區小鎮或旅游功能區吸引重慶方向市場吸引重慶方向市場吸引吸引張家3、界方向市場張家界方向市場日韓市場日韓市場吸引大珠三角吸引大珠三角及廣東及廣東、廣西廣西方向市場方向市場吸引云南吸引云南方向市場方向市場吸引四川吸引四川方向方向市場市場通用通用航空基地航空基地空間布局:一個中心六條走廊七大旅游區八個樞紐節點產品與項目支撐:6大系列產品共2000余個項目支撐凱里凱里-都勻都勻樞紐樞紐節點節點樞紐樞紐節點節點樞紐樞紐節點節點樞紐樞紐節點節點樞紐樞紐節點節點樞紐樞紐節點節點樞紐樞紐節點節點樞紐樞紐節點節點指導思想62、總體要求和目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十八大精神、國發2號文件和貴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加快建設文化4、旅游發展創新區”為戰略目標,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產業結構,實施旅游精品戰略,促進旅游要素集群化、產品特色化、服務個性化、進出便利化、環境優質化;深化生態、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延伸產業鏈條,走出一條保護一方山水,傳承一方文化,促進一方經濟,造富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的后發趕超新路徑,把旅游業培育成貴州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通過全省動員、全民參與、全方位統籌、全產業融合,將貴州省建設成為原生態、多民俗、特色強的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閑度假勝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到2020年,全省旅游經濟總量、旅游服務質量和旅游綜合實力等大幅提升,實現由旅游資源大省向5、生態文化旅游強省跨越。總體目標3、四大戰略4精品發展戰略123創新引領戰略項目帶動戰略國際品質戰略74、四個模式創新8落實涵蓋9市州的旅游精品項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育與文化事業建設,形成全域統籌、梯度推進、重點突出的全省旅游產業生產力布局,構建全域覆蓋的生態景觀格局。(1)全域統籌發展模式(2)四化融合發展模式4、四個模式創新9在“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的基礎上,強化旅游的先導、關聯、帶動作用,形成旅游產業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融合”的新模式。其內涵為:農業圍繞旅游提升工業支撐旅游做強三產依托旅游延展文化聯姻旅游做大以旅促農,實施旅游扶貧工程,推動6、“三農”問題的解決和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設施農業,通過農旅融合,升級產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區域布局,布局筍竹、茶葉、高山花卉、葡萄等優勢農產品的區域化種植,推進觀光農業基地建設,推出安順、赤水、湄潭、鳳岡、貴定、荔波等休閑觀光農業基地,培育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TEXT城鎮結合旅游做靚以工助旅,積極引導工業龍頭企業、旅游企業和其他經濟實體投資建設產品加工、精深加工、特色旅游商品開發向集約型、規模化方向發展。穩步推進六大旅游要素發展,延伸產業功能、拉長產業鏈條、擴大產業效益。做大工業品牌,拓寬企業多元化投資環境,培育多元化產品類型。以旅游引領服務業。通過培育避暑養7、生、商務會展、康體運動、文化創意與旅游的融合,創新產品類型,多元素融合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第三產業相當于GDP比重,從軟環境建設做強貴州。依托貴州省豐富的歷史、民族文化資源,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特色文化產業群。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做大做強民族歌舞、工藝美術等文化旅游產品。繼續大力支持“多彩貴州風”等,大力發展紅色旅游。規劃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和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設施,加快完善文化旅游綜合配套服務體系。在城鎮化發展中充分考慮旅游發展需求和旅游功能彰顯;在建設新農村工作中,村莊規劃要與旅游相銜接,基礎設施建設要與旅游相配套,環境建設要與旅游相適應,使新農村成為旅游業發展的大舞臺。8、以旅游促進城鎮化發展,建設一批旅游城鎮。促進旅游功能區發展,提高城鎮化率水平,促進貴州旅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富民強省。(3)圈層保護開發模式(文化旅游綜合體/旅游產業集聚區)1+1模式=1個核心保護區內圈+1個配套的旅游功能區(如黃果樹)1+N模式=1個核心區內圈+多個旅游功能區(如梵凈山)N+1模式=多個旅游村鎮+1個旅游服務功能區(如烏江源百里畫廊旅游區)1+1模式4、四個模式創新10核心景區(內圈)控制管理區鄉村鄉村鄉村鄉村鄉村鄉村鄉村Natural Based Tourism 保護、科研、教育、觀光為主體功能管理規劃(Management Plan)ResortServiceIndust9、ry休閑度假服務支持產業發展為主體功能發展規劃(Development Plan)1+N模式一個精品景區配套1個旅游風情小鎮或旅游功能區(4)快進慢游模式4、四個模式創新11快進慢游模式示意圖加快航空、高速公路、高鐵和城際軌道等“快速交通”建設,保障旅游的可進入性;同時,通過系列風景道、綠道和旅游廊道等的建設,以及立體化、多樣的旅游交通方式設計,打造“慢游貴州”的深度體驗旅游。125、規劃思想交通先行13Chapter Chapter Three“一中心”以貴陽市為極核,以貴安新區為新增長點,涵蓋黔中經濟區范圍14“一中心十五門戶”新格局碧江、沿河、松桃、玉屏(大龍):對接湖南入黔通道,吸引長10、三角市場和武陵山區域。“十五門戶”興義、盤縣、威寧:對接云南入黔通道,成為云南和東南亞市場進入貴州的門戶。桐梓、道真:對接重慶入黔通道,成為重慶市場進入貴州的門戶。七星關、赤水:對接四川入黔通道,成為四川市場進入貴州的門戶。獨山(麻尾)、安龍(巧馬):對接廣西入黔通道,成為廣西和東盟市場進入貴州的門戶。從江(洛香)、羅甸:對接兩廣入黔通道,成為珠三角市場進入貴州省的門戶,吸引大桂林集散市場、珠三角市場構建三級旅游集散體系,全省覆蓋15一級集散中心數量:1選址:貴陽市二級集散中心數量:4選址:遵義、安順、凱里-都勻、碧江三級集散中心數量:14選址:赤水、桐梓、道真、沿河、松桃、玉屏(大龍)、從江11、(洛香)、獨山(麻尾)、羅甸、安龍(巧馬)、興義、盤縣、威寧、七星關空間布局16Chapter Chapter Four布局說明:空間規劃為“一個旅游中心、六條旅游走廊、七大旅游區以及八個樞紐節點”的“1-6-7-8”基本格局。17品牌形象Chapter Chapter Six1、品牌形象國家公園省國家公園省 多彩貴州風多彩貴州風19多彩貴州風:多彩貴州風生態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涼爽之州,綠色之州,紅色之州,神秘之州,瀑布之州,洞穴之州,溫泉之州,富貴之州,珍貴之州。多彩貴州風體現了貴州46個少數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獨特的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節慶習俗構成文化大觀園。多彩貴州風體現12、了一臺原生態民族文化大戲,盤活了千年古資源。2、形象口號20針對海外市場:The One and Only The One and Only GuizhouGuizhou珍貴之珍貴之州州 世界共享世界共享資源保護21Chapter Chapter Nine生態保護體系旅游環境保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建設節能減排低碳旅游資源保護與生態建設體系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22巖溶生態高地貴州以喀斯特地貌為特征,這既是貴州奇葩景觀之源,也是貴州發展之困。因此應該妥善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分區管理,使生態脆弱區以環境擾動最小的旅游產業為依托實現發展。民族文化故鄉貴州民族眾多且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原真性、活態性、有機演進性和參與性都比較強。利用貴州的多彩文化優勢,保護開發其文化遺產的物質依托,就能成為貴州旅游產業的獨特資源。23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