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規劃與布置第八章港口環境評估及環境保護.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6203
2024-10-10
27頁
284.79KB
1、第八章第八章 港口環境評估及環境港口環境評估及環境保護保護港口工程建設必須進行環境評估并編港口工程建設必須進行環境評估并編報獨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報獨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一節第一節 概概述述 環境評估通常是在擬建工程的功環境評估通常是在擬建工程的功能,規模、工藝、布咒等方案已確定能,規模、工藝、布咒等方案已確定的前提下進行,與工程可行性研究同的前提下進行,與工程可行性研究同步進行,但對環境有特別影響的項步進行,但對環境有特別影響的項目,在預可行性研究階段儒進行環境目,在預可行性研究階段儒進行環境影響預評估。影響預評估。環境評估的主要內容:環境評估的主要內容:(1)(1)確定評估時間階段,評估2、時間階確定評估時間階段,評估時間階段一般區分為施工階段和投產營運兩個階段一般區分為施工階段和投產營運兩個階段。段。(2)(2)調查與監測工程場址周圍的環境調查與監測工程場址周圍的環境構成要素。構成要素。第二節第二節 環境評估方法環境評估方法 環境評估方法涉及學科較多,預測不同污環境評估方法涉及學科較多,預測不同污染因子的影響途徑、程度和范圍常涉及不染因子的影響途徑、程度和范圍常涉及不同的學科,如預測大氣中同的學科,如預測大氣中SOSO2 2,和和N0N02 2的定量的定量方法,采用煙流模式。預測伸入海中防波方法,采用煙流模式。預測伸入海中防波堤對近岸流的影響需進行潮流場的模擬分堤對近岸流的影響3、需進行潮流場的模擬分析等。析等。環境評估預測工程對環境的影響,有時環境評估預測工程對環境的影響,有時也是工程本身所必須的。修建防波堤后也是工程本身所必須的。修建防波堤后發生反射,對鄰近海域航運、海洋生態發生反射,對鄰近海域航運、海洋生態都會產生一定影響。都會產生一定影響。下面簡要介紹常遇到的港池挖下面簡要介紹常遇到的港池挖泥過程中產生的懸浮泥泥過程中產生的懸浮泥(SS)(SS),對海,對海灣水質影響的預測方法,藉此說明灣水質影響的預測方法,藉此說明環境評估方法的概貌。環境評估方法的概貌。港口所在港口所在DLDL灣,根據實測資料調查分灣,根據實測資料調查分析,屬正規半日潮,其中析,屬正規半日潮,4、其中MM2 2分潮為絕分潮為絕對優勢分潮,故以對優勢分潮,故以MM2 2分潮進行流場數分潮進行流場數值模擬值模擬 挖泥引起懸浮物源強參照在本誨灣挖泥引起懸浮物源強參照在本誨灣曾進行的對疏浚懸浮物擴散進行的跟蹤曾進行的對疏浚懸浮物擴散進行的跟蹤監測估算在挖泥過程懸浮物平均發生監測估算在挖泥過程懸浮物平均發生量為量為9 538kg9 538kgh h下面簡述預測在施工期間此發生量在下面簡述預測在施工期間此發生量在DLDL灣內的擴散平衡濃度場灣內的擴散平衡濃度場 首先模擬首先模擬DLDL灣潮流場,并與實測潮流進行校灣潮流場,并與實測潮流進行校核驗證潮流計算結果的可信程度,為預測懸浮核驗證潮流計算結果5、的可信程度,為預測懸浮泥擴散準備環境動力條件。泥擴散準備環境動力條件。進入海水環境的懸浮泥在潮流作用下發生混合進入海水環境的懸浮泥在潮流作用下發生混合和轉移,還應考慮重力沉降對污染濃度分布的作和轉移,還應考慮重力沉降對污染濃度分布的作用。鑒于淺海環境海水在垂直方向上的混合比較用。鑒于淺海環境海水在垂直方向上的混合比較充分,因此采用二維輸送擴散模型,預測在潮流充分,因此采用二維輸送擴散模型,預測在潮流及重力作用下的平衡濃度場。及重力作用下的平衡濃度場。預測程序:預測程序:流場動力學模型潮流場模擬潮流場再現性水質擴散模型懸浮泥濃度場評價海域環境影響預測程度 懸浮泥的平衡濃度場可取典型潮時,懸浮泥的6、平衡濃度場可取典型潮時,如,如,t=0t=0、3h3h、6h6h、9h9h,下圖是,下圖是t=3ht=3h時的濃度場分布如果按一類標時的濃度場分布如果按一類標準評價允許值為準評價允許值為10mg10mgl l,與現狀,與現狀值疊加后超標面積約值疊加后超標面積約4k4k;如按二類如按二類標準允許值為標準允許值為50mg50mgl l,則不超標。,則不超標。港池航道挖泥產生SS影響濃度場,t=3h第三節第三節 沿岸域的環境保護沿岸域的環境保護一、環境保護的發展一、環境保護的發展 環境保護約從環境保護約從200200年前的產業革命為年前的產業革命為起點。由于工業化社會的發展和人起點。由于工業化社會的7、發展和人口迅速增加,所帶來的明顯問題是口迅速增加,所帶來的明顯問題是人口和工業生產向城市,特別是港人口和工業生產向城市,特別是港口城市集中,從而帶來了嚴重的環口城市集中,從而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境問題。8080年代各國的環保事業的發展主要集年代各國的環保事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公害對策方面。大量的防止公害中在公害對策方面。大量的防止公害設備投入使用,使公害問題得到一定設備投入使用,使公害問題得到一定的控制。的控制。進入進入9090年代,各國將注意由公害問題年代,各國將注意由公害問題轉到了全球范圍內的環境與資源開發轉到了全球范圍內的環境與資源開發利用問題。開始考慮共同行動實現可利用問題。開始考慮共8、同行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持續發展的目標。另另方面,從方面,從19911991年年7 7月開始國際標準月開始國際標準化機構化機構(ISO)(ISO)著手制訂國際環境標準著手制訂國際環境標準IS014000IS014000。IS014000IS014000系列標準以環境管理系列標準以環境管理體系為基礎,通過環境監察、環境性能評價、體系為基礎,通過環境監察、環境性能評價、環境標志和使用期評價使企業在設計和制造環境標志和使用期評價使企業在設計和制造的全過程充分考慮環境問題。的全過程充分考慮環境問題。環境保護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環境保護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關系到策,也是關系到2121世紀人類生存9、的重要世紀人類生存的重要課題。課題。二、沿岸域的環境保護二、沿岸域的環境保護 以港口及港口城市為代表的人類活動以港口及港口城市為代表的人類活動多集中于沿岸域及封閉型海域,這些海域多集中于沿岸域及封閉型海域,這些海域發揮曹解決如下水排放和處理生活垃圾等發揮曹解決如下水排放和處理生活垃圾等陸域問題的作用陸域問題的作用 在進行港口及沿岸域規劃和開發在進行港口及沿岸域規劃和開發時除了要滿足人類陸域經濟活動的要時除了要滿足人類陸域經濟活動的要求之外,還要從榔域的特性及海域的求之外,還要從榔域的特性及海域的特點充分考慮進行可持續性開發并進特點充分考慮進行可持續性開發并進行海陸一體的綜合環境管理和環境創行海10、陸一體的綜合環境管理和環境創造,同時進行合理的生態系統規劃。造,同時進行合理的生態系統規劃。海域的可持續性開發是指正保證能夠滿海域的可持續性開發是指正保證能夠滿足未來世代對海域資源需求的基礎上,在沿足未來世代對海域資源需求的基礎上,在沿岸及海域內進行包括港口建設在內開發以滿岸及海域內進行包括港口建設在內開發以滿足人們目前需求。足人們目前需求。減少環境破壞的具體措施有五種:減少環境破壞的具體措施有五種:第一是回避措施,為了不對沿岸域造成影響而不第一是回避措施,為了不對沿岸域造成影響而不進行某種開發活動或某種開發活動的一部分進行某種開發活動或某種開發活動的一部分 第二是最小化措施,就是降低某種開發11、活動及其第二是最小化措施,就是降低某種開發活動及其實施的程度或規模,使其對沿岸域的影響達到最實施的程度或規模,使其對沿岸域的影響達到最小小 第三是矯正,對受到影響的環境進行修復、再生第三是矯正,對受到影響的環境進行修復、再生或恢復或恢復 第四是減少,在實施某種開發活動的期間,通過第四是減少,在實施某種開發活動的期間,通過保存和維持的方式減少或消除對沿岸域的影響,保存和維持的方式減少或消除對沿岸域的影響,第五是補償,指通過提供代替資源或環境置換的第五是補償,指通過提供代替資源或環境置換的方式對沿岸域的環境影響予以補償方式對沿岸域的環境影響予以補償狹義上的環境修復指第五種措施,也有主張上狹義上的環12、境修復指第五種措施,也有主張上述五種均可定義為環境修復措施。述五種均可定義為環境修復措施。環境修復項目根據實施地點的不環境修復項目根據實施地點的不同分為兩種形式:同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在開發區域實施環境修復方案的同一種是在開發區域實施環境修復方案的同地環境修復;地環境修復;另一種是在開發區域之外恢復自然的異地另一種是在開發區域之外恢復自然的異地環境修復。環境修復。三、生態環境的保護三、生態環境的保護 遺傳基因,物種與生態系統共同構成遺傳基因,物種與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了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在進行港口以及沿岸域開發規劃、開發設計在進行港口以及沿岸域開發規劃、開發設計和開發建13、設以及投入運營的各個階段,都要和開發建設以及投入運營的各個階段,都要根據該階段的具體特點,充分考慮維持生態根據該階段的具體特點,充分考慮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系統的平衡。同時要充分發揮沿岸域生態系統的創造景觀同時要充分發揮沿岸域生態系統的創造景觀和凈化環境的功能。和凈化環境的功能。在進行沿岸域規劃時使土地利用的各種形式在進行沿岸域規劃時使土地利用的各種形式充分協調,確保自然岸線以及海上公園,綠充分協調,確保自然岸線以及海上公園,綠地、水域所需要的空間資源,并使它們彼此地、水域所需要的空間資源,并使它們彼此相互聯系,形成沿岸域居民休閑以及維持生相互聯系,形成沿岸域居民休閑以及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理想14、空間。態系統平衡的理想空間。由于人類的過度開發使得很多地區的岸由于人類的過度開發使得很多地區的岸線發生改變,在適宜人類休閑活動的天熱海線發生改變,在適宜人類休閑活動的天熱海灘無法滿足人類社會發展需要時,可以在沿灘無法滿足人類社會發展需要時,可以在沿岸域建造人工海灘以及人工湘間帶。岸域建造人工海灘以及人工湘間帶。在提高港口及沿岸域空間的公共性方在提高港口及沿岸域空間的公共性方面,在使人們更方便地接近水域的同時,通面,在使人們更方便地接近水域的同時,通過對防災建筑物的各個部位進行結構設計和過對防災建筑物的各個部位進行結構設計和材料選擇,使建筑物為沿岸生物提供棲息之材料選擇,使建筑物為沿岸生物提供棲息之處,確保生態系統持續生息所必要的條件。處,確保生態系統持續生息所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