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國際旅游度假區康養概念規劃簡本OLD成都市院.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6248
2024-10-10
45頁
16.56MB
1、Conceptual planning of wine culture tourism resort in changji,xinjiang中國中國新疆加拿大OLD建筑事務所成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 2019年1月11日新疆昌吉市國際旅游度假區概念規劃簡本01方案成果展示篇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PHASE OF THE PROGRAM ACHIEVEMENTS1.1效果展示新疆昌吉市國際旅游度假區概念規劃Conceptual planning of wine culture tourism resort in changji,xinjiang方案成果展示|鳥2、瞰圖RESULTS DISPLAY|AERIAL VIEW方案成果展示|鳥瞰圖RESULTS DISPLAY|AERIAL VIEW方案成果展示|總平面RESULTS DISPLAY|GENERAL LAYOUT文創基地8237981115610121314151617131366444411高端辦公中心78自駕租賃6城市交通港5森光香榭/林園小筑4高端商業街3特色商業街2休閑度假酒店1文化休閑中心11醫療服務中心13農林博覽園109老年公寓124高端康養基地14151617娛樂水世界游客接待中心樣板區公園綜合體育公園圖例/LEGEND:用地編號用地性質用地面積(畝)建設用地面積()綠地率(%3、)01-01溫泉度假區(B1)10557963501-02農林博覽園(A2)醫療服務中心(B1)游客接待中心(B1)908026.83501-03樣板區公園(B1)957353.83501-04城市交通港(S4)35/3501-05水幕廣場(G3)72/3501-06酒店集群(B1)80106333501-07主題商業街(B1)784302.43502-01森光香榭特色民宿(B1)9473223502-02森光香榭特色民宿(B1)857717.93502-03林園小筑特色民宿(B1)9888623502-04林園小筑特色民宿(B1)92120973502-05文創基地(A2)7514450354、02-06文化休閑中心(A2)751000335主要用地開發強度控制指標統計用地開發強度充分與同類型項目的開發強度進行系統比較,并結合項目本地的發展特征、經濟水平等因素,在與新疆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進行印證,綜合確定本次項目的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方案成果展示|指標建議RESULTS DISPLAY|PLANNING SCHEME02-07老年公寓(B1)12010872.63502-08高端辦公用地(B2)11510195.83503-01綜合康養服務(B1)38028109.9351919畝畝03-02苗圃基地(E2)305/35145742.2用地編號主要建設項目建設用地面積()容積率投資成5、本(萬元)01-01娛樂水世界36666.61.09166.6501-01溫泉湯屋57961.0144901-02游客接待中心20001.050001-02醫療服務中心30001.075001-02農林博覽園3026.81.075601-06酒店集群106331.02658.2501-07主題商業街4302.41.01075.602-01森光香榭特色民宿73221.01830.502-02森光香榭特色民宿7717.91.01929.4702-03林園小筑特色民宿88621.02215.502-04林園小筑特色民宿120971.03024.2502-05文創基地144501.03612.502-6、06文化休閑中心100031.0250002-07老年公寓10872.61.02718.102-08文化辦公中心10195.81.02548.95方案成果展示|經濟測算RESULTS DISPLAY|PLANNING SCHEME03-01綜合康養基地18109.91.04527.403-01體育運動中心100001.02500注:娛樂水世界不算在總投資內。合理打造農業生產,提升農業生產力;農產品現場文化展示型加工,直接轉換為旅游商品,提高農產品類價值;一產變三產,三產變二產,二產品牌化;三產聯動發展規劃方案設計|產業模式PLAN OBJECTDESIGN DESIGN|INDUSTRY MO7、DEL 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產業,融合關聯二三產業協同發展,作為支撐產業,是實現發展的核心筑基 同時發展配套產業,拓寬產業鏈條,衍生特色產業體系,作為發展延伸,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形成覆蓋全區連接全域的產業網絡種植業種植業養養殖業殖業加工產業加工產業物流產業物流產業研發產業研發產業銷售產業銷售產業核心產業支撐產業旅游產業旅游產業娛樂產業娛樂產業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休閑產業休閑產業健康產業健康產業會展產業會展產業金融產業金融產業信息產業信息產業配套產業休閑度假產業休閑度假產業田園地產產業田園地產產業健康養生產業健康養生產業運動休閑產業運動休閑產業民俗旅游產業民俗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科研教育產8、業科研教育產業能源物流產業能源物流產業衍生產業融合發展支撐帶動衍生文創文創文旅文旅規劃方案設計|產業體系PLAN OBJECTDESIGN DESIGN|INDUSTRIAL SYSTEM1、在綜合基地現狀的基礎上,種植類優先選擇果林和葡萄兩類,可享受家政策扶持;2、本項目靠近水源保護區域,環評要求較高,應著重注意對周邊生態環境的保護。農業生產產業鏈現代農業產業農事體驗(休閑農業)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1、農業觀光體驗;2、康養度假旅游;3、自然教育基地。生產型農業在農作系統中推進各種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的活動,以此實現節能減排與9、增收的目的,促進現代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1、循環農業;2、生態生產園;3、環保科技產業。創意農業指有效地將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1、創意農業產品、景觀觀光園區;2、CSA社區支持農業。現代農業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基礎,多種資源綜合利用的平臺,企業承接農業,以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的方法提升農業產業,尤其是現代農業,形成當地社會的基礎性產業。通過生產型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休閑農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規劃方案設計|農業產業發展規劃PLAN OBJECTDESIGN DESIGN|AGRICULTURAL 10、INDUSTRY DEVELOPEMENT PLANdustrial system農產品通過與旅游產業的結合,形成品牌,大幅提高附加值,從而大幅提高產值。規劃方案設計|農業與旅游業集合PLAN OBJECTDESIGN DESIGN|AGR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OURISMndustrial system 由養老衍生養生,由養生衍生養心,打造養老、養生、養心于一體的綜合產業。在農村將養老服務產業與農村旅游業相融合,既可以為城鄉老年人提供集養生、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方式,也能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農村經濟發展。由愿意投資養老服務產業的企業或個人出資,由村委會出地、11、政府出政策,村民出服務,憑借農村自然景觀、林園風光和農業資源,利用農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地方特色、風土人情以及周邊的旅游景點,面向城市中缺乏親情照顧,向往林園生活,渴望放松身心頤養天年的老年人開發的集觀光、旅游、健身、娛樂為一體的農業休閑養生區。吸引城鎮老年人來養老度假村進行階段性養老,度假村所在村的一些村民經過學習培訓來為度假養老的老年人提供相應的服務,并將服務產業化。“產、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鎮化模式 產業主導、產城高度融合并體現特有地域文化的空間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效平臺和載體“三修”理念的實踐(城市修補、生態修復、產業修復)規劃方案設計|康養產業發展規劃PLAN OBJECTDES12、IGN DESIGN|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ndustrial system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旅游服務小鎮通過對浙江、湖南、貴州等地的旅游小鎮進行統計研究,根據旅游產業在旅游小鎮中的產業地位,確定旅游小鎮發展三大模式:“旅游聚焦”模式、“旅游+”產業模式、“產業+”旅游模式。模式一:“旅游聚焦”模式產業特征:旅游業是小鎮的核心產業,是小鎮經濟發展的核心主動力。功能特點:國內傳統古鎮,觀光、休閑、旅游接待服務功能發展較早,也是目前此模式下小鎮的主體功能。開發模式:主體模式政府與企業13、合作。盈利模式:“門票+旅游經營性收入”為主,門票多在百元以上。適配條件:旅游資源(含可用于旅游開發的自然、人文資源)富集或旅游區位優勢明顯之地。產業特征:旅游業是小鎮的主導產業,在其帶動促進作用下,健康產業、旅游地產、文創產業等其他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功能特點:國內新近發展的小鎮大多屬于此類,其初級的觀光功能相對弱化,休閑、體驗、商業、養生、度假、文創、商務等功能成為核心吸引點。開發模式:企業自主開發運營模式占絕對主體。盈利模式:旅游收入+產業收入,其中旅游收入大多以“門票+旅游經營性收入”為主。適配條件:適用于旅游基礎條件較好或市場消費能力較強的區域。產業特征:旅游業是小鎮的特色引領產業,依14、托小鎮內的核心產業,旅游業既是核心產業的衍生產業也是其品牌推廣宣傳的載體與窗口。功能特點:與核心產業相關的“體驗、文創、科普、購物、休閑、演藝”功能為主體,兼有觀光、商務等功能。開發模式:企業自主開發運營模式占絕對主體。盈利模式:產業收益占主體,旅游收入相對弱化,旅游收入以“大門票/小門票+旅游經營性收入”為特點。適配條件:品牌產業、工藝技藝、藝術文化等資源優勢明顯且具有較強的旅游轉化、延展能力之地。模式二:“旅游+”產業模式模式三:“產業+”旅游模式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旅游服務小鎮發展機遇:依托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新疆旅15、游門戶樞紐。交通條件:位于烏昌一體化發展軸,交通優勢明顯。目標人群:烏昌新區的居民及一帶一路吸引來的國內外游客及工作人員,前往新疆旅游的游客。周邊資源:昌吉新區城市公園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昌吉建設迎來產業發展。在新的歷史節點中資源優勢明顯,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和昌吉新區的發展將為廣大群眾提供服務。結合小鎮的優勢資源和發展條件,宜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區域的旅游發展,以產業經濟建設促進旅游觀光的協同發展。符合“資源優勢明顯且具有較強的轉化和延展能力之地“的適配條件。因此,小鎮的發展模式為新興產業帶動發展的“產業+“旅游模式餐飲休閑購物觀光會客康養服務休憩體驗項目資源條件綜合分析項目資源條件綜合分析發展模16、式選擇發展模式選擇根據小鎮的發展模式、資源條件及發展需求,開發以下幾類產業:l 五星級酒店、特色民宿l 城市交通港l 特色商業街、高端商業街產業開發產業開發旅游產業開發思路旅游產業開發思路l VR體驗中心l 娛樂水世界l 自駕租賃特色商業街星級酒店VR體驗中心娛樂水世界高端商業街城市交通港自家租賃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旅游服務小鎮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1-01 溫泉度假區(娛樂水世界)旅游服務小鎮組團 新疆首家以水為主題,適宜全民度假、休閑娛樂、親子游玩的水世界主題17、樂園。占地55畝,建設規模36000,總投資9000萬,預計每年接待游客量150萬人次。將生態建設、文化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形成獨具特色、內涵豐富的情景互動式旅游,彰顯旅游產品個性,提升旅游感染力,打造昌吉旅游行業知名品牌,促進昌吉州全域旅游發展。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旅游服務小鎮組團01-01 溫泉度假區(娛樂水世界)新疆首家以水為主題,適宜全民度假、休閑娛樂、親子游玩的水世界主題樂園。占地55畝,建設規模36000,總投資9000萬,預計每年接待游客量150萬人次。將生態建設、文化建設和旅游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形成獨具特色、內18、涵豐富的情景互動式旅游,彰顯旅游產品個性,提升旅游感染力,打造昌吉旅游行業知名品牌,促進昌吉州全域旅游發展。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旅游服務小鎮組團01-05 水幕廣場 烏昌地區唯一的大型水幕廣場,占地5000,進行大型的、內容豐富的音樂噴泉表演,還可承載商業展覽、商業表演、城市景觀等功能,將聲、光、電、音樂完美結合,打造最炫的水秀世界,音樂噴泉和水幕電影的展示為昌吉新增一特色、地標性景觀,進一步提升了昌吉城市形象,將成為昌吉市最亮麗的風景線、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1-05 水幕19、廣場 旅游服務小鎮組團 水幕表演將聯合新疆大劇院節目“千回西域”,共同展現絲路歷史文化、新疆各民族歌舞風情,結合民族團結主題,宣傳“新疆精神”“愛國愛疆,開放進取”,廣場中央矗立的“團結之花”雕像弘揚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主旨思想。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1-06 酒店集群(園林式酒店)旅游服務小鎮組團 新疆首個結合中原文化和西域風情的高端酒店民宿,以園林式酒店為主,服務烏昌地區乃至中亞的游客,結合該地塊周邊優美的環境打造未來烏昌休閑之居,樹立新疆本土酒店品牌,拉動本地酒店行業經濟發展。占地16畝,建設規模10633,預計高端酒店將給該20、地區帶來10%-15%的地產增值,大約每畝2-3個億。功能產業介紹 城市交通港對接國際高端客群,提供高端酒店與商務會議等服務。設計思路以漢唐風格為主,局部下降或抬升,形成有韻律的高低錯落。通過多條流線增加園區趣味性,功能性與復雜性。尺度控制 30M 30M 10M30M 6M景觀 21-24M 30M 21-24M 住宿區 住宿區 大堂 門廳肌理分析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1.5-2.035%-45%1F-2F 4.5m-9m技術指標控制院落院落院落客房部分大堂服務餐飲區休閑娛樂區建筑細部墻體窗戶屋頂方案成果展示|分區建筑風貌控制RESULTS DISPLAY|AREA BUILDING STY21、LE CONTROL旅游服務小鎮五星級酒店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1-07 主題商業街旅游服務小鎮組團 新疆首個以新疆當地歷史文化為主題、中原文化為依托的創意商業街區,彰顯昌吉市面貌,營造昌吉市的生活氛圍,吸引全疆乃至中亞游客。主題商業街分為特色商業街和高端商業街一共占地4300,總投資1075萬,預計將給該地區帶來每畝1-2個億土地增值。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1-07 主題商業街(高端商業街)旅游服務小鎮組團 新疆首個以新疆當地歷史文化為主題、中原文化為依托的創意商業街區,彰22、顯昌吉市面貌,營造昌吉市的生活氛圍,吸引全疆乃至中亞游客。高端商業街占地1300,類似于國際免稅店,主要面向國際高端客群,提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精致工藝品等特色產品售賣,形成新疆特色品牌。功能產業介紹 含主體店功能,面向國際高端客群,提供本土化的精致工藝品等售賣。設計思路 由建筑豐富的界面空間形成穿插交融、形式交異的院落空間。設計中用開放或半開放空間不斷轉換,打造出以傳播文化、特色為核心的服務空間。尺度控制 10-12M 10-12M 6-8M 10-12M4M 6M 商業 商業景觀 6M 商業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0.5-1.030%-40%1F-3F 6m-14m技術指標控制 節點節點節點23、節點院落院落肌理分析精品店區零售店區專賣店區主體店區細部控制墻體窗戶屋頂免稅店區方案成果展示|分區建筑風貌控制RESULTS DISPLAY|AREA BUILDING STYLE CONTROL旅游服務小鎮高端商業街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旅游服務小鎮組團01-07 主題商業街(特色商業街)新疆首個以新疆當地歷史文化為主題、中原文化為依托的創意商業街區,彰顯昌吉市面貌,營造昌吉市的生活氛圍,吸引全疆乃至中亞游客。特色商業街占地3000,主要打造為城市歷史文化街區。以現代風格建筑為主,結合歷史元素,還原“疆一代”的生活情景,描繪過去昌吉市24、的歷史,展望昌吉未來新生活,同時結合昌吉當地文化特色,打造含美食文化、民族演繹、特產禮品售賣等業態的特色商業街。功能產業介紹 結合昌吉當地特色,還原“疆一代”的生活情景,描繪過去昌吉市的歷史,展望昌吉未來新生活,打造含風情小吃、民族演繹、特產禮品售賣等業態的特色商業街。設計思路 通過規劃設計,改變這一地區單一的功能造成的城市功能多樣,使其成為具有歷史風貌的時尚休閑旅游區。入口統一采用傳統建筑大門風格,進去為內部庭院。通過建筑的局部進退,形成局部庭院空間,尺度宜人。尺度控制 12-15M 6-8M 12-15M 6-8M6M 12M 后勤通道景觀15M 商業區 商業區 商業區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25、度0.5-1.030%-40%1F-2F 6m-9m技術指標控制在中心的區域形成三條橫向的道路,聯通南北兩條道路,形成巷的空間體驗。肌理分析巷落演繹舞臺美食城特產店細部控制墻體窗戶屋頂方案成果展示|分區建筑風貌控制RESULTS DISPLAY|AREA BUILDING STYLE CONTROL旅游服務小鎮特色商業街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文化展示小鎮文化旅游小鎮:以文化為基點,開發多種旅游產品,應用新科技、新渠道,做強文化產業;打造閉環產業系統、產學研基地、文化品牌、運營平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小鎮:以“非遺+文創”相結合的26、產業模式,通過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意價值將其轉化為創意資本,不僅提升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同時也賦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活力;民俗文化小鎮:打造民俗街,開發民俗食品、紀念品、服裝、家具等產品,策劃民俗風情表演,舉辦特色節慶,發展民俗文化游,與當地的經濟深度融合;設計主題小鎮:服務于高端裝備制造業前端的設計產業,包括工業設計、智能設計、商業設計等各類設計產業;高科技體驗小鎮:引進高科技、互聯網等知名企業并給予一定的財稅支持,完善了VR產業鏈,并以 VR 產業為引領,以服務產業為配套,打造世界級 VR 產業集聚地,并基于互聯網、智慧城市技術,實現全域旅游業和新興城鎮化的雙跨越;文化旅游小鎮非物27、質文化遺產小鎮民俗文化小鎮設計主題小鎮高科技體驗小鎮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文化展示小鎮自身發展條件:自然條件:三屯河流域、昌吉農場;區位條件:昌吉新區、城市交通港;交通條件:烏昌快速路、烏奎高速、世紀大道、西外環;文化底蘊:昌吉文化、眾多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昌吉文化+”的發展模式:“休閑”特色小吃街特色餐飲土特產品特色民宿咖啡酒吧古玩一條街“表演”民俗表演藝術表演昌吉演藝中心“教育”愛國教育基地濕地科普區昌吉文化長廊“影視”文化展示文化展覽館“體驗”農耕體驗AR體驗親子文化體驗DIY體驗昌吉文化+“休閑、表演、教育、非遺、28、體驗、影視”的一體式復合模式文化小鎮創新業態:“非遺”手工藝品非遺一條街創客中心愛國教育基地濕地科普區特色小吃街民俗表演AR體驗“展示”文化展示園生態堰壩農業展覽館當地文化+表演影視休閑教育體驗非遺展示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文化展示小鎮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2-01(04)特色民宿文化展示小鎮組團 新疆首個結合中原文化和西域風情的高端酒店民宿,以園林式酒店為主,服務烏昌地區乃至中亞的游客,結合該地塊周邊優美的環境打造未來烏昌休閑之居,樹立新疆本土酒店品牌,拉動本地酒29、店行業經濟發展。占地16畝,建設規模10633,預計高端酒店將給該地區帶來10%-15%的地產增值,大約每畝2-3個億。功能產業介紹 特色民宿酒店的設置為游客提供舒適安逸的環境,遠離城市的喧囂,帶動當地的旅游產業。設計思路 為城市人群周末度假型放松提供舒適的休閑環境;以中國傳統院落的圍合為基調,打造休閑、安逸的空間環境。尺度控制 8-10M 8-10M客房 后勤通道景觀客房 8-10M 6M 6-8M客房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0.5-1.030%-40%1F-2F 4.0m-7.0m技術指標控制采用院落模式,體現傳統建筑的風格,酒店外聯系著露天平臺,加強人們與環境的結合。肌理分析 節點節點節點30、節點 大堂服務客房區細部控制墻體窗戶屋頂方案成果展示|分區建筑風貌控制RESULTS DISPLAY|AREA BUILDING STYLE CONTROL文化展示小鎮特色民宿酒店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文化展示小鎮組團 02-06 文化休閑中心 新疆首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創意街區,占地10000,以昌吉歷史文化為依托,打造昌吉文化IP,延長文化產業鏈,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打造未來昌吉市的城市名片。項目的建成必將擴大昌吉的知名度,增加財政收入,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對該地區三大產業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功能產業介紹生態發展有機融合,打造集休閑31、娛樂、觀光、旅游、體驗為一體的娛樂休閑小鎮。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七大新興產業,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設計思路以昌吉文化為依托,發展文化書苑及文化休閑中心。以地形為依據,景觀為節點,網格式布局,形成院落和街道,結合文化特色,形成獨具魅力的文化休閑區。將“墻”的概念引入會所設計中。首先將“墻”對“實體”進行纏繞,所得到的結果是“實體”被“墻”完全包裹,“墻”與“實體”之間的縫隙預示著空間的豐富變化;然后將“庭院”引入“實體”,打破了“實體”過于封閉的個性,同時也暗示著會所出入口的位置。肌理分析32、 院落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0.5-1.030%-40%1F-2F 4.5m-9m尺度控制 10-12M 10-12M 6-8M 10-12M4M 6M 院落文化建筑 后勤通道景觀 節點節點節點技術指標控制文化娛樂創意體驗特色體驗文化住宿方案成果展示|分區建筑風貌控制RESULTS DISPLAY|AREA BUILDING STYLE CONTROL文化展示小鎮文化休閑中心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2-08 高端辦公區 文化展示小鎮組團 新疆首個集烏昌兩地高端企業的辦公中心,占地10000,打造未來烏昌地區總部經濟和金融、科技、商務等高33、端產業高度集聚區,匯聚烏昌地區的大型企業,成為未來烏昌地區經濟崛起的新片區。高層寫字樓多層辦公樓功能介紹為配合文創休閑產業而配套商務辦公,保證產業鏈條的完整發展,形成健康發展的經濟帶動作用。設計思路結合TOD開發模式,銜接起步區總部辦公區,打造綠道圍繞的高端辦公中心與商務會議中心。節點節點 節點節點 空間形態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1.5-2.040%-50%4F-12F 18m-53m尺度控制 18-22M 30-35M 18-22M 20-25M7M 12M高端商務 后勤通道景觀技術指標控制細部控制屋頂墻體門窗方案成果展示|分區建筑風貌控制RESULTS DISPLAY|AREA BUILD34、ING STYLE CONTROL文化展示小鎮高端辦公中心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生態康養小鎮康養開發模式文化養生型 深度挖掘項目歷史文化,結合市場需求及現代生活方式,運用創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養心的精神層面的旅游產品。生態養生型以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健康養生、休閑旅游為發展核心,構建豐富的養生業態,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養老綜合型將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閑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發展大型綜合的康養中心。體育文化型依托優美的自然環境,發展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游、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35、展。度假產業型以度假地產開發為主導而形成的一種“候鳥”式旅居養老。這種養生居住社區向人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重要的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生態康養小鎮特色產業旅居充分利用新疆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氣候,依托優質的交通條件,滿足愿意體驗各地風情的旅居養老需求。Client Number 01Client Number 02Client Number 03情節針對有鄉土情結的人群,以昌吉市為基礎展現新疆文化,并與養老產業結合來吸引客流。安全項目位于新疆昌吉新區,擁有優質的安全條件,給養老產業發展以極高的安全性。36、舒適項目所在地位于天山以北,水資源豐富、植被優良,擁有新疆難得的氣候條件,能提供舒適的養老環境。Client Number 04因此,康養小鎮適合采用“度假養老+文化養生”相結合的開發模式康養需求方案成果展示|產業規劃RESULTS DISPLAY|PRIMARY PROGRAMMING生態康養小鎮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3-01 綜合康養服務(高端康養基地)生態康養小鎮組團 新疆首個輻射服務烏昌兩地300萬人口,集醫養、健康、養生、度假、休閑、娛樂、旅游為一體的生態康養基地,占地42畝,打造烏昌兩地康養示范新區,依托健康養身旅游,成為37、新疆旅游新業態,帶動昌吉州乃至整個新疆的旅游產業發展。功能產業結合綠道優越的生態資源,發展以生態養生為主要功能的高端康養基地。設計思路結合綠道優越的生態資源,發展以生態養生。健身娛樂、保健康復為主要功能的大養生中心。尺度控制保健康復健身娛樂養生體驗建筑空間形態細部控制 通過街創造適宜的室外街巷空間來不自覺地吸引更多的室外活動,豐富建筑室外空間,縫合人們過去的記憶。技術指標控制1.01.530%-45%3F-5F 10.5m-22.5m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屋頂墻體門窗方案成果展示|分區建筑風貌控制RESULTS DISPLAY|AREA BUILDING STYLE CONTROL生態康養小鎮38、高端康養基地 15-20M 15-18M 20-25M4M6M 康養中心后勤通道景觀康養中心 12-18M 12-18M康養中心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3-01 綜合康養服務(靜謐果林)生態康養小鎮組團 靜謐果林位于康養基地片區,圍繞整個康養片區,為老年人提供舒適健康的環境,占地約120畝,結合生態養生主題,開展“初春賞花,金秋嘗果”系列親子愛老活動,打造獨具特色的林園安老養生新模式,為未來烏昌地區乃至全疆帶來新的康養產業發展模式,增添康養產業發展新動力。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39、3-01 綜合康養服務(服務用房集群)生態康養小鎮組團 基地內部關鍵節點設置服務用房,對整個片區提供員工辦公、后勤保障服務,同時圍繞服務用房設置旅游應急救援體系,強化景區防護設施和防災建設,建立風險智能預警電子信息平臺,組建應急救援團隊,24小時處理突發事件。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生態康養小鎮組團03-01 綜合康養服務(綜合體育運動中心)新疆唯一全季候全民健身體育中心,占地10000,打造“城市20分鐘體育健身圈”,設置室外足球場、室外籃球訓練場、室外游泳池、室內綜合比賽訓練館等,春夏秋冬都可開展相應的體育活動比賽,將十九大報告中“廣40、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落到實處,開展“全民健身周、月”活動與“全民健身日”,促進昌吉市體育文化事業發展,增強全民體質。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3-01 綜合康養服務(綜合體育運動中心)生態康養小鎮組團 新疆唯一全季候全民健身體育中心,占地10000,打造“城市20分鐘體育健身圈”,設置室外足球場、室外籃球訓練場、室外游泳池、室內綜合比賽訓練館等,春夏秋冬都可開展相應的體育活動比賽,將十九大報告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落到實處,開展“全民健身周、月”活動與“全民健身日”,促進昌吉市體育文化事業發展,增強全民體質。方案成果展示|效果展示RESULTS DISPLAY|DESIGN SKETCH03-01 綜合康養服務(生態綠道)生態康養小鎮組團 新疆首個以全民健身、生態康養為主題綠道長廊,打造全民健身慢行系統,全長4500米,同時設置驛站和自行車停靠點,可以進行昌吉市馬拉松比賽及騎行比賽,豐富市民體育活動,促進昌吉市體育文化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