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山城步道系統規劃與實踐.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6507
2024-10-10
110頁
42.72MB
1、山城漫步山城漫步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與實踐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與實踐姜姜 洋洋能源基金會能源基金會 宇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宇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提綱一、現狀分析二、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三、山城步道一期示范項目四、國際案例重慶被冠以“山城”之名,以多山而聞名中國。作為山地城市的代表,重慶市民交通出行方式中,步行成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以擁有悠久歷史的重慶城市發源地渝中半島為例,經過調查統計,步行出行方式占到了市民出行的50%左右。在重慶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區渝中區建設步行交通系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傳統城市肌理留下的豐富街巷系統;其二,豐富的高地變化的地形特征;其三,步行在重慶是符合市2、民傳統生活習慣的出行方式;其四,多元的歷史文化遺存增加了步行的吸引力。1.渝中半島的傳統城市肌理留下了豐富的街巷系統,步行交通至今仍是本地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七星崗教場口小什字朝天門上半城下半城新華路 下半城是重慶主城的發祥地,距今有2300多年歷史,上下半城高差較大,交通聯系不便。大致范圍是:從朝天門沿著東水門、望龍門等至儲奇門一線,上邊以新華路為限。2.上下半城高差大、聯系不變,導致下半城發展落后,上半城交通壓力集中,擁堵嚴重。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發展歷程發展歷程時間時間解放碑商業步行街維持原狀陪都十年建設計劃草案規劃為普通住宅區下半城上半城18911891年年重3、慶開埠19371937年年抗戰時期19461946年年19781978年年市中心城市規劃方案棉貨、呢絨、金屬、雜貨金融、商業發達銀行、各類特色商業街20032003年年重慶市中央商務區總體規劃“西部華爾街”居住、商業中心人員混雜、流動性強棚戶區行政區:上清寺、大溪溝一帶商業區:七星崗、解放碑一帶商、住混合區:兩路口一帶主要產業:主要產業:銀行、管理總部、證券金融、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區域總部“重慶中央商務區”主要產業:主要產業:小百貨、小五金、日常生活用品 南宋時期,重慶上下半城已初見雛形,受自然地理、區位交通、政策制定等因素影響,上下半城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命運。下半城與上半城雖一街之隔,但從4、產業構成、街區風貌、生活方式來看,都有著天壤之別。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2.上下半城高差大、聯系不變,導致下半城發展落后,上半城交通壓力集中,擁堵嚴重。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2.上下半城高差大、聯系不變,導致下半城發展落后,上半城交通壓力集中,擁堵嚴重。南宋時期,重慶上下半城已初見雛形,受自然地理、區位交通、政策制定等因素影響,上下半城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命運。下半城與上半城雖一街之隔,但從產業構成、街區風貌、生活方式來看,都有著天壤之別。更多的車更多的道路更多的道路更多的車鼓勵機動車發展的城市交通政策不可持續:-兩江環抱的地理特征帶來豐富城市形態的同時,也帶來了交通瓶頸。-近年來,城市建設5、向機動車傾斜導致機動車保有量的大幅度提升。-舊城改造使傳統的步行出行方式和街巷空間被擠壓。渝中半島機動車保有量發展變化圖渝中半島機動車保有量發展變化圖(1997-2009)一、現狀一、現狀分析分析3.步行在與機動車爭奪城市空間資源的過程中日益退縮一、現狀一、現狀分析分析3.步行在與機動車爭奪城市空間資源的過程中日益退縮行人過街斑馬線以欄桿終結圍欄擋住了人們想走的路當行人交通燈失效,行人就會制造交通混亂人行十字路口的長時間等候意味著許多人選擇違章穿越馬路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4.步行與公交和軌道接駁不足,公交“最后100米”問題突出。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4.步行與公交和軌道接駁不足,公交“6、最后100米”問題突出。230m777m556m466m475m425m387m軌道和地面公交“站點邊緣化站點邊緣化”,多方向至解放碑步行時間超過5分鐘。軌道站點軌道站點地面公交站點地面公交站點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4.步行與公交和軌道接駁不足,公交“最后100米”問題突出。臨江門站臨江門站B B5 5入口入口標志陳舊、設施損壞,入口電梯未開啟,沒有照明,環境較為黑暗陳舊。地下商業街通道夜晚的安全和照明問題突出。人行道上站滿了等公共汽車的乘客,而且很難通行。5.多元的歷史文化遺存,獨一無二,但缺乏通過山城步道提亮和整合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歷史遺存吸引元分布圖渝中半島歷史遺存數量較多,共有7、96處,商圈周圍文物古跡數量也高達33處,是重慶眾多商圈中絕無僅有。5.多元的歷史文化遺存,獨一無二,但缺乏通過山城步道提亮和整合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解放碑商圈酒店總量50萬平米,規模大,且星級酒店占絕對優勢,但觀光客流不充分。解放碑一天中的人流量變化來源:蓋爾事務所,20106.擁有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但區內整體步行環境品質參差不齊。座椅少 遮蔭少 指示弱 街道界面較為消極 過街困難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解放碑漂亮的步行街調查發現,白天解放碑步行街100%100%的座椅坐滿了人,而在觀音橋總能找到空座;實地估算,觀音橋商圈的座椅數量約為解放碑的1010倍!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6.8、擁有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但區內整體步行環境品質參差不齊。解放碑步行街長1000米,喬木約30棵,平均間隔3333米;觀音橋步行街長400米,喬木約70棵,平均間隔4 4米。v.s.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6.擁有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但區內整體步行環境品質參差不齊。消極街道界面的比例高達50%50%!非常積極比較積極一般比較消極非常消極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6.擁有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但區內整體步行環境品質參差不齊。大多城市針對機動車機動車的交通流量和道路設施都有較為精確的統計數據和復雜的數學模型。然而,針對同樣在城市中穿梭的步行者、騎車人步行者、騎車人的行為規律,以及城市公共空間是如何9、被人所使用的,一般缺乏統計數據和實證分析。一、現狀一、現狀分析分析公共公共生活生活-公共公共空間空間(PLPS)(PLPS)調研方法調研方法揚揚蓋爾教授蓋爾教授公共公共生活生活-公共公共空間空間(PLPS)(PLPS)調研方法調研方法一、現狀一、現狀分析分析一、現狀一、現狀分析分析公共公共生活生活-公共公共空間空間(PLPS)(PLPS)調研方法調研方法1.步行/自行車流量調研(PL1)2.停留活動調研(PL2)公共生活PL公共空間PS3.公共空間調研(PS)公共公共生活生活-公共公共空間空間(PLPS)(PLPS)調研方法調研方法一、現狀一、現狀分析分析Public Space-Public10、 Life Surweys:Copenhagen 1968,1985,1995(+2005)一、現狀分析一、現狀分析PLPSPLPS方法在重慶渝中半島的應用方法在重慶渝中半島的應用步行流量數據步行流量數據采采集(集(PL1PL1)行行人停留數據采集(人停留數據采集(PL2PL2)座椅(一級、二級、咖啡座/茶座)鋪地、人行道 公交車站、停車場、出租車??空?綠化、街道家具 重要景觀節點、城市功能公公共空間數據采集(共空間數據采集(PSPS)公共空間數據采集(公共空間數據采集(PSPS):沿街面質量):沿街面質量/空間尺度空間尺度舒適性舒適性愉悅性愉悅性安全性安全性公共空間數據采集(公共空間數據采11、集(PSPS):綜合質量評價):綜合質量評價工作日 8am-6pm公共生活分析:公共生活分析:步行流量分布步行流量分布公共生活分析:停留活動分布公共生活分析:停留活動分布工作日 8am-6pm主動停留主動停留 vsvs 被動停留被動停留公共生活分析:步行流量公共生活分析:步行流量 vsvs 停留停留活動活動公共空間分析:沿街面質量公共空間分析:沿街面質量/尺度尺度公共空間分析:沿街面質量公共空間分析:沿街面質量/空間尺度空間尺度公共空間分析:綜合評價公共空間分析:綜合評價專題調查:專題調查:使用人群構成使用人群構成專題調查:過街行為專題調查:過街行為PLPSPLPS調研后的幾個重要結論調研后的12、幾個重要結論 步道空間品質高低不由經過該空間的人數決定,而是由停留行為的規模和時間長短來決定。層次豐富的柔性界面產生更加豐富的停留活動和更長的停留時間。違章過街的主要原因在于交叉口設計過于從服務機動車出發,未能迎合行人行為心理特點。山城步道應該更加關注弱勢群體(老人、小孩、商販)的出行和行為特點。步道設施與設施周邊的使用功能不匹配或者在有停留行為發生的空間中缺乏相應的設施配置。山城步道需要更多地考慮在傍晚的活動需求。一、現狀一、現狀分析分析20032003年渝中半島城市形象設計“山城步道”年渝中半島城市形象設計“山城步道”概念:山城步道是貫穿渝中半島內部的散步道系統。設計共確定九條山城步道,并13、對走向、寬度、連接方式等控制要素提出了要求。實施:嘉陵江大橋南橋頭至菜園壩山城步道渝中區水廠至石板坡古城墻遺址山城步道洪崖洞至十八梯綠色通廊山城步道洪崖洞至東水門綠色通廊山城步道二、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規劃范圍是東至朝天門、西達鵝嶺、佛圖關、北濱嘉陵江、南臨長江。面積約9.5平方公里。人口 2008年常住人口為71.16萬人。建筑總量 2008年渝中半島的建筑總量約為2150萬平方米,平均毛積率2.26。2008年土地利用現狀二、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20102010年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年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吸引元分布公共服務設施二、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吸引元分布公共開敞空間二、重14、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吸引元分布歷史文化遺存二、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重慶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網絡規劃圖渝中半島步行網絡規劃圖遠期目標:構建渝中半島“五橫十二縱一環”步行網絡二、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較03版步道網方案增加了6東西向步行,增加南北向步行道5條,線形優化1條。節點改善節點改善設計策略設計策略創建優質暢通的慢行網絡創建優質街道為重慶的步行者創建愉悅的步行體驗,建立發達的步行路網,包括優良的步行路線、步行街、行人優先街以及便于行走的綠蔭大道。減少市中心停車位應大幅度減少市中心的停車位,來加強市中心的交通需求管理。保持市中心交通通暢,使得行人和自行車優先,盡可能減少市中心每個核心區域的15、交通量。停車管理應逐步減少街道兩旁的停車。不建議增加額外的沿街停車位,這并不能解決未來停車的問題??紤]市中心的停車場僅提供少量的短時沿街停車,提高沿街停車的價格。盡可能增加開放空間盡可能將停車趕出街道,減少市中心的交通量和速度 這樣可以極大提升街道和開放空間的質量。改善現有停車設置質量。在市中心入口處修建新型的現代停車場,審核規劃控制,通過控制新開發區域的停車指標來減少停車量。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創建優質暢通的慢行網絡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創建優質暢通的慢行網絡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創建優質暢通的慢行網絡與水系建立聯系水為人們提供了許多不同的活動機會:垂釣、航行16、劃船等等。江邊的空間也可以讓人們避開街道和市中心擁擠的人群。這些活動和更多選擇為都市生活增添了色彩,把濱江利用起來是打造重慶都市個性的關鍵所在,人們應該能夠方便地進行水上活動、使用這一美麗的公共空間?,F有的濱江娛樂設施應更好地與城市連接,建立人行道延長連通濱江區域的優良系統。濱江連成一個連續的廊道可以建成休閑廊道,應便于行走、無障礙且無大坡度。該廊道應設置階梯通往水邊,或設置浮橋提供更靈活的公共空間。親水設計辦法應沿河岸步行道提供河水與岸邊之間的軟連接,設置不同的親水方式,還應提供不同的設計辦法使得人們能夠沿河行走、到水里、水上或水下。河岸邊緣應開發成觀景點、碼頭、園林景觀、自然景觀、階梯、17、島嶼、浮橋、進口、運河、橋梁以及船只等等。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案例:濱江公園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案例:濱江公園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創造可識別的步道為了讓道路能夠辨認、便于尋找、便于通行,路邊設置統一的路標非常重要。鋪砌、照明、長椅、垃圾桶和路標等為道路提供身份標識,使它們易于辨認。為了使得道路通暢,應該與整個都市人行路網連通。清晰設置路標不僅為游客,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道路指引,這在路口尤其重要。導航路標可以設置為一系列的地圖,但是最好的方案就是自然地把路標融入路線的設計中,如詳細說明、清晰的大門以及連接人行道等。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創造可識別的步道創建獨18、特的場所沿著步行道,不同的空間節點需要各自獨特的特點,人們走在大街上才會有更加豐富的體驗。不同類型的活動應該有不同的空間,這樣人們才能在公共區域內停留、盡情娛樂。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調研發現中國的一大特色就是體育鍛煉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進行。公共場所的設計應考慮這一情況,確保人們可以暢通進入進行各種場所鍛煉。這些場所應該能夠容納運動、舞蹈、音樂和游玩,為了實現這些功能,這些場所不能過度。只需設計簡單的公共廣場,讓人們可以坐在廣場周邊,觀看各種活動。不同的使用人群需求不同,但是應該著重考慮孩子和老人。孩子們需要安全的游樂空間,家長應該便于照看,老年人需要陰涼的場所,方便他們聊天、觀看別人。重慶渝中半19、島步行系統規劃案例:校場口日月光廣場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改善行人過街調研發現重慶的許多人行過街路口設置得非常具有挑戰性:等候時間長、綠燈時間短、找路困難、各種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等等,這些情況使得橫穿馬路既危險又困難。關注行人過街在提高重慶整體步行環境的質量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只要有路橫穿主街道,街道上都應設置行人過街,讓行人安全便利地橫穿馬路,設置人行天橋只會讓過馬路更加困難,讓人們違章橫穿馬路,更加危險。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改善行人過街增加弱勢群體可達性特別關注兒童、老人、盲人和坐輪椅的人,應對山地地形的挑戰。在斜坡的地方設置電梯或機械升降機,注意鋪砌路面的20、選材和路邊的整體設計。步道空間的行為學研究步道空間的行為學研究增加弱勢群體可達性加強與公共交通的聯系設計優良的交通樞紐,將公交站點就近主要目的地設置,把它們整合到公共場所,從而使得交通和公共生活之間的配合作用最大化。不同交通工具的換乘應銜接,且站點之間的距離應最短。交通樞紐應清晰標識,給乘客指路,并且提供大量設施,如長椅、綜合藝術品、充足的照明以及攤販和文化活動的場所。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案例:較場口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案例:較場口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為當地社區提供小型公共空間英國“王子建筑環境基金”調查發現,根據個案研究驗證,可持續城市對發展的最明顯影響,就是土地開發強度的增加。21、因此能夠有效地產出更多單元。也許更重要的是,可持續城市與以更傳統的方式提高密度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明確了各地塊開發的種類,允許大規模的擴張,創造容納多種業態的、人們愿意居住的理想之地。在當今房地產開發世界中,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土地的壓力非常之大,這就意味著競爭激烈的開發商必須從每一塊土地上盡可能地榨取最大價值。在主要開發區域的大地塊上,同樣面臨過度供給的潛在問題。任何使存在業態類型多樣化以及為潛在買家創造更高密度和有吸引力的場所的手段,對于土地開發的經濟可行性都很重要?!邦愋秃陀猛镜亩鄻踊欠稚⑹袌鲲L險和將潛在市場最大化的手段。”調查發現重慶許多新開發的區域更傾向于大型化。盡管城市的某些功能需要大型的場所,但是不可否認小型的鄰里空間才是日常生活的舞臺。重慶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三、重慶山城步道一期示范項目第三步道從珊瑚公園至嘉陵江濱江路,全長3.9公里,從南向北為8個改造段,七個重要節點。老人兒童NEWYORKNEWYORK紐約百老匯大道改造項目紐約百老匯大道改造項目35%步行事故減少29%周邊房地產價值增加74%群眾反映廣場品質得到提升17%出行時間縮短11%步行流量增加63%交通事故減少Mercy 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