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2023-12.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6683
2024-10-10
39頁
14.74MB
1、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公示稿2023年12月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前言01梁溪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錫惠山楔入城區,是無錫市中心城區,西北與惠山區相接,東北與錫山區相連,西南與濱湖區接壤,東南與新吳區相鄰,歷來承載著無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職能。2015年10月,經國務院批復,無錫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合并設立梁溪區,下轄崇安寺、清名橋、惠山、北大街、廣益、揚名、山北、黃巷、瞻江9個街道,總面積約72.12平方公里。按照國家、江蘇省、無錫市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要求,梁溪區組織編制了無錫市梁溪區2、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落實市委、市政府要求,切實發揮無錫“一城兩核”中的關鍵一核作用,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提升創新驅動新動能、煥發傳統城區新風采、增進居民生活新福祉,構建具有鮮明江南特點、無錫特征的現代都市區。規劃草案上承無錫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的要求,是梁溪區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營造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也是編制詳細規劃、相3、關專項規劃和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01 立足新起點,全面總結發展特征02 踐行新理念,高位謀劃戰略目標03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彰顯山水城市魅力04 持續提升城市功能,打造精彩宜居城區05 創新都市產業布局,聚力產城深度融合06 強化歷史文化傳承,塑造運河文化名城07 加強樞紐綜合開發,建設立體交通都會08 布局綠色基礎設施,構建安全韌性城市09 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加快國土綜合整治10 建立規劃傳導體系,落實規劃實施4、保障/03/06/09/14/18/22/25/29/32/35目錄 CONTENTS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02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立足新起點全面總結發展特征 規劃范圍 規劃期限 國土空間現狀概況0103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1 規劃范圍、規劃期限04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梁溪區行政管轄區域,含崇安寺、清名橋、惠山、5、北大街、廣益、揚名、山北、黃巷、瞻江9個街道,總面積約72.12平方公里。規劃期限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本世紀中葉。梁溪區在無錫市內的區位圖梁溪區行政范圍圖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2 國土空間現狀概況05無 錫 地 理 中 心、交 通 匯 點 和 發 展 重 心無 錫 文 化 根 脈 和 大 運 河 江 南 文 化 客 廳無 錫 商 貿、公 共 活 動 與 公 共 服 務 中 心常住人口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6、2020年末常住人口98.55萬人;城鎮化率100%。經濟發展開發保護利用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1372.6億元,占市區的21.37%。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梁溪區農林用地3.24平方千米,占4.49%;建設用地62.55平方千米,占86.73%;其他類型土地6.33平方千米,占8.78%。三 大 發 展 特 征梁溪區地理區位特征圖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踐行新理念高位謀劃戰略目標 目標定位 發展策略0206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7、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2.1 目標定位以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為主題,以推動區域數字化轉型、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區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規劃以建設“具有鮮明江南特點、無錫特征的現代都市區”為目標愿景,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具有鮮明江南特點、無錫特征的現代都市區做強做大做特無錫“一城雙核”結構中的老城魅力核心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實現“產業”和“人”兩大要素的回歸聚集塑造“文化旅游標桿區”承擔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無錫職責依托大運河、古運河,發8、展文商旅于一體的文創產業,打造彰顯無錫城市文明的運河文化窗口,承擔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無錫職責。運河文化打造“都市產業引領區”當好無錫打造長三角區域性都市產業的無錫樣板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市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圍繞梁溪區“五大經濟”,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產業創新營造“幸福宜居主城區”塑造以人為本、山水城市、品質宜居的無錫典范重塑老城魅力、重振老城雄風,復興梁溪繁榮、增創梁溪輝煌,奮力打造“精彩城區”,以此提升無錫中心城市的高度、厚度、顯見度和美譽度。品質宜居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07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9、,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082.2 發展策略 創新驅動策略創新產業發展模式以梁溪科技城建設融入全市創新網絡,并通過藍綠空間牽引創新創意功能聯動成網創新城市治理模式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創新城市建設模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產業強區策略發展新型都市產業加快布局新經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培育數字經濟,積極招引各類總部企業培育文旅創意產業積極爭創國家級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發展文旅經濟,培育文創產業提升現代服務產業打造與現代都市區定位相匹配的現代服務產業 品質營城策略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加強公10、共空間系統設計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程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建設高端化、特色化、均等化的公服設施建設便捷、宜居、幸福梁溪提優生態環境質量實施碧水藍天、公園進城、土壤凈化行動 融合發展策略文商旅多元融合促進文商旅的進一步融合發展構建創新創意創造網絡體系產城深度融合要打造開放高效的現代產業發展空間要塑造與產業強市相適應的創新創意空間功能內外融合促進內部版塊間功能融合推進跨行政區域聯動發展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彰顯山水城市魅力 區域協同 總體格11、局 空間底線 生態安全0309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0加速融入區域發展格局共建無錫“雙核”輻射區域發展格局,推動市域一體化發展,主動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網絡化發展的重要節點。加強跨界地區空間銜接北部加強與錫山區、惠山區在梁溪科技城新城建設的銜接;西部加強與濱湖區、惠山區在惠山森林公園、京杭大運河沿線地區保護、建設的銜接;南部加強與濱湖區、經開區在京杭大運河、梁塘河沿線地區保護、建設的銜接;東部加強與新吳區在京滬鐵路沿線地區城市更新的銜接。3.1 區域協同推動重點領域協同共建推動交通、市政、公12、園綠地、公共服務設施等重點領域協同共建。梁溪區區域發展協調示意圖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13.2 總體格局一 城 科技新城梁溪科技城核心區五 園 五大產業園區兩 區 重要功能區一 軸 城市發展軸中心商務區、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山北光電園、黃巷智造園、揚名傳感園、廣益家居園、科技城數字園錫澄路-中山路-清揚路發展軸一 脊 文商旅創新之脊一 鏈 科技創新之鏈大運河、古運河文商旅創新之脊快速內環科技創新之鏈梁溪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13、021-2035年)(公示稿)123.3 空間底線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梁溪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處,為江蘇無錫惠山國家森林公園。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各類集中建設原則上均應在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進行布局。落實國家要求,科學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兩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33.4 生態安全四 角大型生態綠地空間西部為錫山與惠山(錫惠公園、惠山14、北麓公園、惠山森林公園),北部為京杭大運河與錫澄運河(北尖公園),東部為北興塘河與寺頭港(北興塘河公園、城北中央公園),南部為梁塘河(梁塘河公園)。山 水一 核人文綠核與主要景觀綠廊解放環路人文綠地集聚核;古運河人文景觀綠廊、京杭運河生態景觀綠廊兩 廊九 脈骨架綠脈與綠地公園節點9條骨架綠脈:京杭大運河、古運河、梁溪河、梁塘河、伯瀆港、北興塘河、寺頭港、錫澄運河、洋溪河;8處綠地公園節點:雙河尖公園、運河公園、梁韻公園、太湖廣場綠地、金城橋公園、大運河文化公園、城中公園、靖海公園八 園梁溪區生態安全格局規劃圖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15、-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持續提升城市功能打造精彩宜居城區 中心體系 公共服務 綠地系統0414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54.1 中心體系1個市級城市核心圍繞中山路商圈和中央車站樞紐地區,打造梁溪城區核心,為市級城市核心。2個區級特色副中心規劃梁溪科技城區級副中心、太湖廣場區級副中心作為梁溪區的綜合服務中心。4個街道級片區中心規劃4個街道級片區中心,分別為山北片區中心、廣益片區中心、清名橋片區中心、揚名片區中心。10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中心規劃形成16、10個15分鐘社區生活圈中心,集中配置街道級社區公共服務功能,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需求。梁溪區中心體系規劃圖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4.2 公共服務建設具有國際功能的高端公共服務設施,強化梁溪區公共服務設施區域輻射力。結合梁溪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自然山水環境,建設具有梁溪特色公共服務設施。以生活圈為基礎,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分級分類、標準化、網絡化均衡布局。構建15分鐘、5-10分鐘社區生活圈,同步完善不同層級生活圈的公共服務設施,至2035年,文化、教育、體育、衛生、養老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15 分鐘步行可17、達覆蓋率達到100%。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構建特色運行模式聚力文體開放創新提升梁溪文化底蘊加快醫養融合發展營造健康生活方式醫養結合品牌學校文體中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三大策略建立全域覆蓋的便捷生活圈16梁溪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圖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74.3 綠地系統 通過大型綠地建設,整體提升片區形象。加大家門口的公園建設,提升居民幸福感。建設全域公園體系。提升城市景觀,滿足城市居民休閑需要綜合公園10處專類公園5處社區公園31處開敞空間廊道2類城市綠道3級以“生態梁溪、公園慢城”建設為目標引領以“公園+,18、+公園”為核心理念綜合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開敞空間廊道城市綠道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創新都市產業布局聚力產城深度融合 產業體系構建 產業總體布局 產業空間保障0518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5.1 產業體系構建19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先進服務業產業集群文商旅產業集群都市工業產業集群智慧物流科技服務都市工業現代商貿業區域服務業文化旅游產19、業規劃形成3個產業集群,6個產業板塊,24個產業門類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5.2 產業總體布局山北光電園、黃巷智造園、揚名傳感園、廣益家居園、科技城數字園五園20梁溪區產業空間規劃布局規劃圖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中心商務區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兩區梁溪科技城一城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5.3 產業空間保障包括山北光電園、黃巷智造園、揚名傳感園和科技城數字園。強調產城融合、功能復合,可新增科技研發、企業總部等功能,鼓勵在區塊線內非工業用地上適當安排會議展示、商業零售、餐飲酒店、人才住房等配套服務20、功能。劃定產業區塊保護線梁溪區規劃建立“產業區塊保護線一級產業地塊保護線”兩級工業用地控制線。結合梁溪區產業用地布局,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向產業區塊保護線集中布局,梁溪區共劃定4處產業區塊保護線,均為“產業社區”。新型產業用地分重點投放規劃設置4片新型產業用地重點投放地區,分別為山北光電園、黃巷智造園、揚名傳感園和科技城數字園,支撐產業創新鏈條,鼓勵高效復合利用土地,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以存量空間為主要載體布局產業鄰里,為周邊就業人員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的功能節點,滿足工作期間的生活、商務、休閑游憩等需求。規劃4處產業社區逐步推進產業鄰里建設21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21、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強化歷史文化傳承塑造運河文化名城 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保護展示與活化利用0622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建立要素全囊括、空間全覆蓋的保護傳承體系“一山二水、一區四帶,一城兩市、一弓九箭”整體保護格局6.1 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梁溪區歷史文化整體格局保護規劃圖一 山 二 水:為“錫惠山入城,古運河穿城,京杭大運河繞城”的整體空間結構。一區四帶:“一區”為無錫歷22、史文化精華區,“四帶”為伯瀆河吳源文化遺產保護帶、洋溪河水鄉文化遺產保護帶、梁溪河工商文化遺產保護帶和北興塘河工商文化遺產保護帶。一城兩市:保護歷史城區“一城兩市”歷史格局,保護由解放環路所環抱的“龜背形”歷史城郭及“三里橋”、“清名橋”南北兩個歷史商市空間格局。一弓九箭:保護歷史城區“龜背形”、“一弓九箭”的道路網平面形態和歷史肌理。23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世界文化遺產1處歷史城區1處歷史文化街區3處歷史風貌區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2處歷史建筑99處國家工業遺產1處文物遺跡控制保護單位34處省級工23、業遺產1處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6.2 保護展示與活化利用打造“文化魅力展示”窗口建設“一徑”(水陸錫徑);“兩廳”(運河灣、站前-北倉門);三路”(中山路、人民路、前后西溪-崇寧路);“五街區”(惠山古鎮、三里橋-接官亭、崇安寺-小婁巷、南禪寺-陽春巷、清名橋-大窯路)的核心文化展示空間。將核心文化展示空間打造成為“標桿文旅項目”載體。將核心文化展示空間打造成為“民生設施完善”重點區域。以“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為核心,以大運河為帶,向南向北拓展延伸文商旅發展空間。建設核心文化展示空間,推進文商旅居融合發展24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24、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加強樞紐綜合開發建設立體交通都會 對外交通 綜合交通 慢行系統0725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7.1 對外交通梁溪區的區域對外交通聯系主要依托無錫市的航空、鐵路、公路和水運實現。梁溪區范圍內有京滬鐵路、滬寧城際鐵路和規劃市域S1線。梁溪區范圍內規劃主要有二級航道京杭運河、三級航道錫澄運河。區域交通設施規劃客運樞紐為無錫中央車站,由無錫站(分南北廣場)和無錫長途客運站共同組成,是集鐵25、路公路客運、城市軌道、常規公交、出租車、小汽車等各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客運樞紐規劃梁溪區范圍屬于貨運汽車控制通行區域,結合揚名、山北、黃巷、廣益四大產業功能集聚片區,以城市道路保障基礎貨運需求,規劃惠暨大道、新光路、廣石路、城南路、錢皋路等片區貨運通道。貨運交通規劃梁溪區與周邊5個行政區緊密相接,行政區之間的道路銜接以快速路和主干路為主,次干路為輔。對外聯系通道26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7.2 綜合交通提升骨架道路和城市軌道雙快網絡,加強雙核交通聯系骨架道路:提升貢湖大道、運河西路、興源路-華清26、大道等快速通道,加強雙核聯系。軌道交通:進一步優化S1火車站線位和軌道8號線線位,研究落實方案可行性,支撐梁溪科技城建設,提升無錫站樞紐門戶能級。建立圈層道路網絡,貫徹公交優先,引導機動交通由外向內遞減路網提優:構建“3圈層”道路分流疏導體系,外部圈層為快速路交通疏導圈,中間圈層為主干路交通截流圈,內部圈層為核心區保護圈。公共交通:差異化政策,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減少小汽車的使用,網絡、站點、首末站高密度布局,保障公共交通路權,優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樞紐周邊接駁場站用地。停車:加強停車需求管理,確定停車分區差別化供需策略。踐行TOD發展理念,以點帶面,做優“城區樞紐”激活區域發展突出軌道交通TOD27、發展導向,促進商業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耦合布局。市區級商業商務區主要布局于梁溪城市核心、梁溪科技城區級副中心,重點發展商務辦公、總部經濟、金融信息服務、特色商貿等功能,提升商業業態品質,彰顯國際化消費與辦公體驗。軌道站點密集的解放環路推進TOD發展理念,解放環路商圈作為立體交通都會的實踐區。27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7.3 慢行系統濱水景觀綠道結合城北中央公園、周邊大中型公園,沿京杭大運河、北新河、梁溪河等設置十條濱水綠道,一覽水上風光,共計54公里。人文景觀綠道結合古運河、崇安寺、清名橋、無錫港等歷史資源,28、設置環古運河、中山路、通惠西路、人民路、太湖廣場、南長街六條人文景觀綠道,游覽歷史人文景點,共計25公里。沿山景觀綠道沿惠山設置沿山景觀綠道,由惠山古鎮與運河景觀綠道、濱水景觀綠道相連接,共計5.5公里。28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布局綠色基礎設施構建安全韌性城市 布局綠色基礎設施 構建安全韌性城市0829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8.1 布局綠色基礎設施構建智能高29、效、安全可靠、適度超前的市政基礎設施構建安全可靠的供水體系。推進老舊供水管網改造,進一步提升城市供水的可靠性、安全性。供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結合污水處理廠新建和擴建工程,優化污水處理分區,完善污水收集系統。提升雨水排放標準、建設城市海綿。能源構建綠色低碳能源保障體系。打造安全高效、能源互聯的綠色智慧電網;完善多源多向、靈活調度的天然氣輸配系統;實現區域熱網聯網聯供,提升熱網供應保障能力。通信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智慧城市發展。促進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加快物聯網推廣應用,形成全覆蓋的智慧化城市網絡。環衛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完善固體廢物轉運和處置。至2035年生活垃圾無30、害化處理率達到100%。30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8.2 構建安全韌性城市構建韌性適應的城市防災減災和公共安全應急體系構建“擋排結合+快速外排+科學調蓄”的城市防洪排澇新格局。運東大包圍和運河西北防洪標準為200年一遇,運河西南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防洪排澇構建安全高效、立體多元、智慧協調的公共消防安全體系。完善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戰勤保障消防站三級消防站保障體系。消防救援抗震減災人民防空地質災害防治公共衛生安全科學劃分地質災害風險級別,細化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推動防控方式由“隱患點防控”逐步向“隱患31、點+風險區雙控”轉變。規劃建設中心、固定、緊急三級應急避難場所,實現避難場所城鎮范圍服務全覆蓋。推動人防建設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優化人防工程布局。結合區域空間結構、綠地、公共開敞空間建設疏散場地。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平臺建設。高標準建設生命線系統工程,提升生命線系統預警控制自動化能力及生命線資源戰略儲備和應急供給水平。北尖公園凈水廠31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加快國土綜合整治 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 城市更新與城市治理0932注:本32、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9.1 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系統推進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推進城鎮污水治理,完善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加快完成污水廠新建、擴建與提標改造。規范城鎮垃圾分類治理,切實加強轉運設施建設,提高城鎮垃圾處理能力。推進工業用地污染治理,對重點行業退出地塊實施調查,并對污染地塊開展治理修復,充分考慮土壤污染防治相關要求。開展城鎮公園建設和生態修復,實施林木補植、撫育和彩色化改造,建設生態駁岸,提升水生態系統功能,打造連續、完整、系統的生態保護體系。33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33、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9.2 城市更新與城市治理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創新城市治理模式引入城市更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健全城市更新多方合作和治理機制完善利益平衡機制和共享機制34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居住社區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補充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宜居生活圈。歷史片區補充基礎設施,推進環境整治,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和活化利用。商業商務補充服務設施,改善步行環境,加強風貌整治,提升商業氛圍。產業園區加強產業有序引導和轉型升級,完善產業社區和產業鄰里建設。生態修復消除安全隱患,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提升水綠景觀環境。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34、2021-2035年)(公示稿)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建立規劃傳導體系落實規劃實施保障 規劃傳導體系 分區發展指引 近期行動計劃 實施保障措施1035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0.1 規劃傳導體系市級無錫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區縣級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詳細規劃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特定領域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綜合交通規劃市政設施規劃特定功能城市更新規劃國土綜合整治規劃構建“兩級三類”規劃體系,分級、分類推進各項規劃編制,以梁溪區國土空間分35、體規劃為統領,加快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加快穩定全區國土空間保護和利用的“一張圖”,構建支撐全區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分區規劃為基礎,以詳細規劃為基本落實單位,明確規劃縱向傳導內容,加強規劃橫向指導約束,指導各級各類規劃編制實施。10.2 分區發展指引梁溪區傳導片區劃分圖一梁溪中心傳導片區二梁溪科技城傳導片區三廣益傳導片區四清名橋傳導片區五揚名傳導片區六山北及惠山北麓傳導片區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及傳導體系明確六大傳導片區規劃傳導內容及發展建設指引36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10.3 近期行動計劃136、0.4 實施保障措施制定六大方面近期行動計劃持續以更高標準和更高要求推進近期重點地區規劃建設,圍繞城市更新、產業發展、住房建設、公共設施、環境景觀、道路市政等六大方面實施具體行動,重點保障重大產業、公益民生、綜合交通、市政安全等項目建設,統籌土地征收、城市更新、地塊出讓、公共設施與市政設施建設等建設計劃。城市更新煥新梁溪計劃1住房建設宜居梁溪計劃3產業發展實力梁溪計劃2公共設施幸福梁溪計劃4道路市政暢通梁溪計劃6環境景觀品質梁溪計劃5健全縱覽全局、協調各方的組織領導制度,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把黨的領導始終貫穿規劃組織實施各領域全過程。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本規劃對各詳細規劃、專項規劃、37、行動方案、年度計劃等的指導,加強各類規劃計劃在編制和實施中與本規劃的銜接。加強規劃落實加強要素保障將本規劃確定的有關指標以及重點任務、重大改革等事項,納入各部門、各街道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和重點工作內容,并接受區人大的質詢。加強考核監督推行規劃政務信息公開,健全政府與企業、社會的信息溝通和交流機制,鼓勵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和人民群眾參與規劃編制實施。加強社會參與夯實資金要素保障,加大資產經營管理統籌力度,加強資金使用績效管理,強化土地空間保障,優化土地供應調控機制。37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誠摯邀請社會各界朋友建38、言獻策共繪梁溪藍圖、共建美好家園公示日期2023年12月8日至2024年1月8日公示渠道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梁溪分局網站:http:/ 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梁溪分局反饋電話: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梁溪分局空間規劃科0510-81009912(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請注明“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意見建議”字樣)無錫市梁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本次公示的規劃成果為規劃草案,最終以經依法批準的規劃方案為準本次公示的規劃成果為規劃草案,最終以經依法批準的規劃方案為準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38注:本次規劃成果為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