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錢塘新區下沙片區景觀環境風貌提升規劃匯報稿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6883
2024-10-10
27頁
11.13MB
1、杭州錢塘新區下沙片區景觀環境風貌提升規劃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plan of xiasha z zone,QianTang new areaGENERAL IDEA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特色塑造目標1總體風貌定位生態休閑的科創新城從生態隔離到活力串聯時尚活力的創新都市從平淡無奇到標志創新復合多元的魅力城區從整體割裂到分類提升魅力錢塘灣 品質科創城2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GENERAL IDEA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生態休閑科創新城時尚活力創新都市復合多元魅力城區n 活力鏈接,營建休閑水綠空間n 多彩交織,打造下沙魅力江濱n 2、創意植入,彰顯特色街道空間n 標志點睛,靚化城市地標體系n 特色分區,塑造特色都市風貌n 板塊融合,激活復合多樣空間從平淡無奇到標志創新從生態隔離到活力串聯從整體割裂到分類提升魅力科創城區產業新城面向實施管理 生態休閑時尚活力復合多元3大關鍵詞在轉型發展中實現品質提升3大目標6大思路2提升總體思路3GENERAL IDEA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思路一:活力鏈接,營建休閑水綠空間2運動休閑型碧道提升總體思路多元活力型碧道生態綠色型碧道結合居住空間和濱水文體設施,在內河濱水綠地內布置休閑運動設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沿濱水商業、科創、校園空間,置入濱水活動廣場、展示空間等集聚活動空間3、以生態景觀為主,用以隔離產業空間與其他空間,改善園區景觀環境運動休閑型碧道生態綠色型碧道多元活力型碧道開放空間商業休閑空間生活居住空間文體休閑空間產業空間慢行線路校園空間4GENERAL IDEA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2提升總體思路功能復合垂江聯動多元慢行商業+文化商業+居住商務辦公現代廠區觀江公園文化廣場休閑游園騎行道跑步道步行道非機動車停車場休閑驛站周末集市咖啡吧/茶吧藝術展覽館游樂廳咖啡吧/茶吧藝術展覽館休閑驛站周末集市游樂廳休憩空間休憩空間休憩空間打造有趣豐富的沿江建筑功能界面布置多種功能的街區組團完善沿江公共服務設施提供年輕時尚的配套設施和公共空間打通多條不同特色的4、垂江通廊強化通廊兩側界面活力沿江“嵌”入多個濱江休閑娛樂節點激活沿江空間與城市腹地的聯系構建三類慢行體系:跑步道、騎行道、步行道串聯濱江休閑節點合理布置停車、休憩、娛樂及文化設施,滿足市民漫步休閑、跑步健身、騎行游樂等多種需求垂江通道建筑界面思路二:多彩交織,打造下沙魅力江濱5GENERAL IDEA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2提升總體思路思路三:創意植入,彰顯特色街道空間以魅力錢塘灣、品質科創城為核心主旨,結合所在區域功能特色和人群特征,打造6類特色街道,滿足年輕創新人群多樣化需求和市民日常生活休閑需求,回歸“城市生活”體驗。6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GENERAL IDEA5、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21 城市廣場2 城市公園3 城市門戶4 地標建筑優美景觀彰顯特色豐富功能優質設施豐富設施特色風格開放便利舒適體驗強吸引力構筑物景觀交通門戶高層建筑公共建筑特色文化建筑提升總體思路思路四:標志點睛,靚化城市地標體系7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GENERAL IDEA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下沙特色 創新精神 藍綠交織 魅力城區創新融合風貌區Innovation integration landscape area特色沿江景觀風貌區Characteristic riverside landscape area塑造新的國際化、現代化的城市中心6、形象。主色調采用淡黃和淺灰,輔色調宜采用赭石和灰藍。展現靈動、多元、嚴謹兼具自由的形象,體現專屬氣質和場所體驗精神。塑造面向居民、開放優美的沿江生態休閑帶。主色調采用白色和淺灰,輔色調宜采用淡黃和赭石。現代都會風貌區Modern metropolitan area2提升總體思路現代產業風貌區Modern industrial landscape area現代農業景觀風貌區 Moder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rea都市更新風貌區Urban renewal landscape area突出現代農業風光主題,體現綠色、休閑、原生態特征。以現代建筑和當地民居建筑風格為主。突7、出現代化特征,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要求簡潔明快,體塊感強,創造舒適的生產生活空間。塑造有文化內涵的、生態活力的創意產業區。主色調采用白色和赭石,輔色調宜采用淺黃和藍色。思路五:特色分區,塑造特色都市風貌8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GENERAL IDEA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2提升總體思路01 提升板塊02 特色板塊03 更新板塊城市綜合板塊:貫通藍綠系統,植入時尚活力公共空間沿江特色板塊:分段特色,垂江聯動,功能復合,多元慢行園區示范板塊:打造園區特色標識體系,展現下沙科創形象創新融合板塊:功能復合,塑造多元化產學研交流空間功能更新板塊:工業遺跡更新利用,多元城市功能植入復8、合更新板塊:適度開放園區,活化街道和藍綠邊界住區提升板塊:實施小街區改造,提升藍綠體系、微空間校區提升板塊:適度開放校區,激活界面,打造書香街道園區提升板塊: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園區標識體系圖例住區提升板塊校區提升板塊園區提升板塊圖例沿江特色板塊園區示范板塊城市綜合板塊圖例復合更新板塊創新融合板塊功能更新板塊思路六:板塊融合,激活復合多樣空間9GENERAL IDEAGENERAL IDEA總體思路總體思路城市形象展示軸沿江特色風貌帶東部灣商務中心金沙湖綜合服務中心“生態筑底+景觀骨架+形象軸帶+標志節點+重點地區”的總體風貌架構生態筑底:藍綠筑網綠、碧道:多條綠道碧道構成的藍綠網絡景觀骨架:多9、廊并進多廊:多條重要的特色道路,彰顯下沙綠色生態、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的現代化城市風貌形象軸帶:一軸一帶一軸:金沙大道-2號大街城市形象展示軸一帶:沿江特色風貌帶標志節點:兩核多點兩核:金沙湖綜合服務中心和東部灣商務中心多點:二級及三級標志節點,門戶節點重點地區:五類特色街區城市核心街區創新融合街區功能更新街區沿江特色街區園區示范街區3總體風貌結構圖例特色道路城市形象展示軸碧道綠道核心標志節點二級標志節點門戶節點公園特色街區綠地水系規劃范圍總體風貌構架圖10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彰顯創新融合的公共中心三級公共中心+多元公共空間兩個城市級公共服務中心:金沙湖綜合服務中10、心東部灣商務中心五個片區級公共中心:醫藥港科創中心華春創享中心大學城文創中心大創小鎮科創中心沿江服務中心五個社區級公共中心四類公共空間:綜合型、文創型、科創型、創享公共空間體系圖1公共空間體系金沙湖綜合服務中心東部灣商務中心大學城文創中心醫藥港科創中心大創小鎮科創中心華春創享中心沿江服務中心圖例城市級公共中心片區級公共中心社區級公共中心綜合型公共中心科創型公共中心文創型公共中心創享型公共中心生態綠地綠地水系規劃范圍11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生態筑底,打造藍綠交織的開放空間以水綠為動線,縫合與組織兩側功能區塊,展現下沙地區生態、產業、文化、創新空間等魅力風華,打造綠11、色生態、運動休閑與多元活力體驗的藍綠空間體系。35條 生態休閑的網絡狀綠道17條 藍綠交織的沿江、內河碧道2圖例城市級公共中心片區級公共中心社區級公共中心綜合型公共中心科創型公共中心文創型公共中心創享型公共中心生態綠地綠地水系規劃范圍開放空間體系圖綠道體系圖例碧道綠道綠地水系規劃范圍01 綠道體系開放空間體系12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形成“一條主脈、多條碧網”的碧道空間體系內河碧道分為生態綠色型、多元活力型和運動休閑型三類沿江碧道為多元復合型碧道開放空間體系圖碧道圖例生態綠色型碧道多元活力型碧道運動休閑型碧道多元復合型碧道綠地水系規劃范圍驛站驛站02 碧道生態筑底12、,打造藍綠交織的開放空間2開放空間體系13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設計要求和意象:利用場地原有生態要素,協調道路邊緣與街道景觀間的聯系,強化生態景觀要素,使行人享受綠色網絡。圖例生態綠色型碧道多元活力型碧道運動休閑型碧道多元復合型碧道綠地水系規劃范圍生態綠色型碧道12號大街沿側綠地較窄,兩側根據濱水空間適當增加慢行步道。改善水質,增加植被覆蓋,培育水生植物。局部地段設置親水平臺和標志性節點。優化景觀設計,結合節點進行彩化設計。圖例生態綠色型碧道水系綠地規劃范圍開放空間體系圖生態綠色型碧道生態筑底,打造藍綠交織的開放空間2開放空間體系14本頁13、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設計要求和意象:結合生態資源,增加體育運動設施和休閑娛樂設施,打造綠色共享、健康多元的公共活動空間。圖例生態綠色型碧道多元活力型碧道運動休閑型碧道多元復合型碧道綠地水系規劃范圍運動休閑型碧道圖例生態綠色型碧道水系綠地規劃范圍開放空間體系圖11號大街優化景觀設計,設計慢行步道,有條件設置自行車道,節點設置親水平臺,包括棧道和臺階等多種親水形式。增加游憩設施和運動休閑設施,部分水域較寬可以設置水上運動。利用高架底部空間設置運動場地。增加服務驛站,增設休閑商店。圖例生態綠色型碧道水系綠地規劃范圍開放空間體系圖運動休閑型碧道生態14、筑底,打造藍綠交織的開放空間2開放空間體系圖例運動休閑型碧道水系綠地規劃范圍15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設計要求和意象策劃多樣的活動合理布局于碧道,開發更多的慢行路線,豐富碧道設施。多元活力型碧道2號大街優化景觀設計,設計慢行步道,節點設置親水平臺,包括棧道和臺階等多種親水形式。結合兩側功能設置相應主題的濱水公共空間,設置例如休閑商店、文化集會廣場和科技展示廊道等活動設施和基礎服務設施。設置文化主題、現代化和科技感的景觀小品。引入公共空間智能系統,營造下沙區智慧濱水空間。開放空間體系圖多元活力型碧道生態筑底,打造藍綠交織的開放空間2開放空間15、體系圖例多元活力型碧道水系綠地規劃范圍16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圖例核心標志節點二級公共空間主導二級景觀空間主導門戶節點生態綠地綠地水系規劃范圍2個一級標志節點金沙湖綜合服務中心東部灣商務中心23個二級標志節點景觀空間主導型15個公共空間主導型8個6個門戶節點金沙湖綜合服務中心東部灣商務中心高教西公園體育公園錢塘生態濕地公園沿江濕地公園白洋橋美食休閑園圍墾文化公園醫藥港商務廣場文化中心廣場城建文化廣場豬頭角壩杭聯熱電冷卻塔寶龍城市廣場大創小鎮保稅區入口廣場濱江休閑廣場保利灣商業廣場文澤廣場醫藥港小鎮入口1醫藥港小鎮入口2濱江景觀節點濱江景16、觀節點濱江景觀節點江東大橋入口下沙大橋入口下沙樞紐德勝東路入口九沙大道入口下沙路和之江東路入口保稅區南卡口大廈3塑造城市特色的標志體系標志節點體系兩級標志節點+門戶體系17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塑造六大各具特色的景觀風貌片區根據各區域建設特點、風貌本底特征和在城市風貌構成中的作用,將下沙片區分為現代農業景觀風貌、現代產業風貌、現代都會風貌、創新融合風貌、都市更新風貌和特色沿江景觀風貌六種類型。分別對其建筑風格、景觀組織、公共空間、標志節點等要素提出相應的管控和引導。風貌分區:現代農業景觀風貌:保育突出現代農業風光主題的城鄉生態腹地,體現綠色、休閑、原生態的特征。現17、代產業風貌:通過簡潔、統一、高效的建筑風格突出片區現代化特征。現代都會風貌:展示現代化城市建設主要成果,通過現代風格建筑、挺拔的天際線,體現時代氣息。創新融合風貌:提升公共服務功能和景觀設施,突出共享、創新、綠色的特征。都市更新風貌:與城市功能和生態環境相協調,重視環保、突出活力、展現形象。特色沿江景觀風貌:塑造全民共享的公共景觀,凸顯沿江空間特色,塑造展示城市形象的核心區域。風貌分區圖4風貌分區體系特色風貌分區現代農業景觀風貌現代產業風貌現代都會風貌創新融合風貌都市更新風貌特色沿江景觀風貌圖例18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分區風貌指引現代都會風貌區Modern me18、tropolitan area農業現代化 科技化 景觀化Moder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andscape of agriculture簡潔 統一 高效Simple,unified and efficient挺拔天際線 現代空間氣息Modern space atmosphere and towering skyline赭石+灰藍為主 白色+草綠為輔Ochre+gray blue mainly White+grass green auxiliary白色+淺灰為主 灰藍+草綠為輔White+light grey mainly Gray blue+grass 19、green auxiliary淡黃+淺灰為主 赭石+灰藍為輔Light yellow+light gray mainly Ochre+gray blue auxiliary基色調 Main Color輔助色 Complementary Color強調色 Accent Color公共服務類Public Service商業商務類Business休閑娛樂類Entertainment居住類Residence商務辦公類Business科研創新類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文化會展類Cultural Exhibition居住類Residence商業文娛類Business公共20、服務類Public Service行政辦公類Administrative office居住類Residence#f6f4e8#776e67#f6f4e8#c56c41#e6bf96#6392ad#f6f4e8#f6f4e8#f6f4e8#f6f4e8#f6f4e8#f6f4e8#ab7962#f6f4e8#6392ad#bfbfbf#dddddb#f0eff5#cdd8dc#a3a3a3#dde9e5#b9be6a#ecefb8#e7d478#b3e7f5#addbf5#d3c6b6#79b5b6#bee179#6c6c6c#d6ce9e#bfbfbf#ebe1a4#a3a3a3#e4e3e321、#bbaa7f#b08378#6392ad#92b8cf#8a8565#615e55#a3adb7#ead65d#8e4649#6392ac基色調 Main Color輔助色 Complementary Color強調色 Accent Color基色調 Main Color輔助色 Complementary Color強調色 Accent Color以現代建筑和當地民居建筑風格為主,要求簡潔明快,增加建筑屋頂和表皮的綠化。鼓勵使用環保材料。各類建筑重視與自然生態環境的交融避免視覺污染。主色調采用赭石和灰藍,輔色調宜采用白色和草綠。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要求簡潔明快,體塊感強,增加建筑屋頂和表皮的22、綠化。重點打造入口節點與標識體系主,體現簡潔、統一、高效的現代化產業園區特征。結合水系、現有綠地景觀,打造公共空間,創造舒適的生產生活空間。色調采用白色和淺灰,輔色調宜采用灰藍和草綠。塑造新的國際化、現代化的城市中心形象。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輔以少量的傳統建筑風格元素,要求立面,要求簡潔明快。營造有人文底蘊的空間形象;重視城市空間形態,打造城市地標;通過藍綠體系的景觀塑造和活力提升,實現建筑與建筑、建筑與景觀的風貌融合。主色調采用淡黃和淺灰,輔色調宜采用赭石和灰藍。.現代農業景觀風貌區 Moder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rea現代產業風貌區Modern indust23、rial landscape area現代產業風貌區Modern industrial landscape area4風貌分區體系19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KEY POINTSKEY POINTS抓重點抓重點特色沿江景觀風貌區Characteristic riverside landscape area共享 創新 綠色Sharing Innovation Ecology環保 活力 展示Environmental vitality Propaganda共享 樂活 多元Sharing,Happiness and Diversity淺灰+赭石為主 米黃+橘色為輔Light grey+ochre 24、mainly Beige+orange as auxiliary白色+赭石為主 淺黃和藍色為輔White+ochre mainly Light yellow+blue as auxiliary白色+淺灰為主 淡黃+赭石為輔White+light grey mainly Light yellow+ochre as auxiliary基色調 Main Color輔助色 Complementary Color強調色 Accent Color會展交流類Exhibition Exchange文化教育類cultural education休閑娛樂類Entertainment居住類Residence商務辦公25、類Business工業生產類industrial production文化會展類Cultural Exhibition居住類Residence商業文娛類Business商務辦公類Business office休閑娛樂類Entertainment居住類Residence#c4c1bb#b08378#d4c4b5#8d5846#ea926e#c6b1ac#dad6a6#de9651#acaaad#e5e3e4#e0c4ac#b9b6a3#8e4649#df9651#989572#b08378#dddddb#f0eff5#cdd8dc#e3b19a#fcecdd#e9c798#6392ad#ceeb26、ef#a6b0b1#f0c990#d9e8ef#64c1bf#c45e5f#6492ac#d6ce9e#bfbfbf#d7e4ec#a3a3a3#e4e3e3#686867#b08378#97a7b7#b6dde4#d6ce9e#9eb6b8#f7efc1#c06167#80863c#665c5b基色調 Main Color輔助色 Complementary Color強調色 Accent Color基色調 Main Color輔助色 Complementary Color強調色 Accent Color展現靈動、多元、嚴謹兼具自由的形象,體現專屬氣質和場所體驗精神。塑造高品質、生態化、創新型27、的公共空間,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展現學術氛圍和創新精神。打造多元活力的特色街道和產學研融合的創智街區,凸顯科技創新和多元融合風貌。主色調采用淺灰和赭石,輔色調宜采用米黃和橘色。塑造有文化內涵的、生態的、活力的創意產業區。塑造高品質、生態化公共空間;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展現創新特征。以現代建筑風格為主,增加抽象化具有傳統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裝飾。主色調采用白色和赭石,輔色調宜采用淺黃和藍色。塑造面向居民、開放優美的沿江生態休閑帶。各類建筑重視與自然生態環境的交融。注重城市活力的營造,滿足多樣化需求,塑造有趣、多層次的濱水公共空間。主色調采用白色和淺灰,輔色調宜采用淡黃和赭石。創新融合風貌區28、 Innovation integration landscape area都市更新風貌區Urban renewal landscape area20本頁所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分區風貌指引4風貌分區體系UNIQUE FEATUREUNIQUE FEATURE做特色做特色打造多元活力的特色街道1林蔭街道圖例創新大道書香街道煙火氣街道城市景觀大道林蔭大道生態綠地綠地水系規劃范圍城市商業大街2號大街4號大街6號大街學林路12號大街16號大街20號大街10號大街德勝東路23號大街上沙路海達路幸福南路立骨:打造三級多類特色街道 凸顯多元活力城市級:1條城市商業大街:2號大街2條城市景觀大道:德勝東路、文29、津路區級:2條林蔭大道:23號大街-20號大街、幸福南路-16號大街2條創新大道:6號大街、海達路-12號大街1條書香街道:學林路社區級:若干煙火氣街道:上沙路、4號大街、10號大街等文津路21UNIQUE FEATUREUNIQUE FEATURE做特色做特色 6號大街 提升目標:多元活力+宜人環境 選取理由:聯系多個重要功能片區街道尺度寬,展示效果易突顯BEFOREAFTER6號大街8公里錢塘江大學城大創小鎮金沙湖6號大街現狀6號大街提升意向圖 現狀問題:道路兩側綠化設計單調,綠化品種配置效果差。缺乏人性化過街安全設施,行人過街安全性差。打造多元活力的特色街道1街道斷面改造設計22UNIQ30、UE FEATUREUNIQUE FEATURE做特色做特色學林街 選取理由:兩側主要為高校園區,文化氛圍好;周邊生活居住及商業配套比較完善;毗鄰城市公園,街道尺度宜人,綠化環境較好。現狀問題:道路兩側設置停車帶,影響非機動車及行人通行;現狀商業業態比較單一和低端。提升目標:多元活力增加“書香氣息”打造多元活力的特色街道123BEFOREAFTERBEFOREAFTERUNIQUE FEATUREUNIQUE FEATURE做特色做特色n選取理由:區位優勢,交通條件便利;商業配套基礎好,功能多元復合;目標人群基數大,居民收入水平高。n現狀概況:街道尺度宜人,環境較為整潔;現狀綠化條件好,街道北31、側和西側鄰近社區公園。上沙路 打造多元活力的特色街道124增加休息空間增加步道,打開公共綠地保留設施帶和人行道種植花卉BEFOREAFTERUNIQUE FEATUREUNIQUE FEATURE做特色做特色沿江碧道文化創新段居住休閑段豬頭角壩觀潮點體育公園沿江景觀節點沿江濕地公園保利灣商業廣場城市入口節點沿江景觀節點沿江景觀節點沿江休閑廣場圍墾文化公園科創文化段魅力商務段城市入口節點圖例規劃商業及商住混合用地功能融合型垂江通道景觀改造型垂江通道沿江節點生態綠地綠地水系規劃范圍 提升目標:復合多元 規劃打造:4個 主題分段11個 沿江節點13條 垂江通道 2凸顯下沙最具魅力的城市碧道25本頁所32、用意向圖片來源于網絡UNIQUE FEATUREUNIQUE FEATURE做特色做特色6號大街沿江大道18號橋錢塘江6號渠朗詩國際城之江東路保利江語海二十七號大街江潮巷之江東路圍墾文化公園脈動活力區,包括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運動場地,以及針對兒童、老人、寵物的不同活動區域。水映廣場在晚間舉辦的演藝活動為夜間的濱水空間帶去更多新意;增加聯系沿江的橋梁和供人停駐的觀景平臺。老年活動區寵物活動區老年活動區兒童活動區運動活動區運動活動區土地復合利用,地下增設停車庫。區位示意2凸顯下沙最具魅力的城市碧道節點設計沿江碧道26UNIQUE FEATUREUNIQUE FEATURE做特色做特色沿江碧道波浪形步道效果圖區位示意騎行、跑步、慢行三道分合有序微地形與景觀搭配塑景濱水棧道、觀景下沉臺地豐富濱水體驗BeforeAfter2凸顯下沙最具魅力的城市碧道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