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心城機動車公共停車場規劃.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7879
2024-10-10
25頁
1.44MB
1、成都市成都市中心城機動車公共停車場規劃中心城機動車公共停車場規劃 u 政策指導性政策指導性u 技術可行性技術可行性u 可操作性可操作性u 與城市土地利用協調性與城市土地利用協調性規劃目標:規劃目標:三、三、規規劃劃技技術術路路線線 現狀調查需求預測停車政策研究供需平衡分析 分區域確定供需比例及配建、路外、路內公共停車場三者的合理結構統計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現狀特征配建公共停車場設置準則配建指標設置準則規劃布局路外公共停車場路內公共停車場停車用地選擇用地可能性布局方案評估布局結果動態交通影響交通環境影響步行距離四、主要規劃內容及研究方法四、主要規劃內容及研究方法1、現狀分析、現狀分析2、采用采用TRANSCAD交通分析軟件交通分析軟件2、停車需求預測、停車需求預測D(Destination)點預測法)點預測法模型:模型:停車泊位需求(停車泊位需求(2004/2010/20202004/2010/2020)1)英國倫敦)英國倫敦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停車政策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停車政策限制路上停車限制路上停車集中管理停車場集中管理停車場3、停車政策研究、停車政策研究2)美國)美國路邊停車越多越好路邊停車越多越好7070年代年代控制和管理停車場控制和管理停車場8080年代年代減少減少CBDCBD地區停車場地區停車場9090年代年代3)日本)日本購車自備車位購車自備車位逐步取消路邊停車逐3、步取消路邊停車成都市中心城成都市中心城10大停車政策:大停車政策:2.車輛擁有管理政策:推行擁車者自備車位。車輛擁有管理政策:推行擁車者自備車位。以配建停車為主,路外公共停車場為輔,路內停車場為補充。以配建停車為主,路外公共停車場為輔,路內停車場為補充。1.停車發展模式:停車發展模式:3.配建停車場建設政策:配建停車場建設政策:提高配建停車位指標提高配建停車位指標,監督管理,嚴禁挪作他用;,監督管理,嚴禁挪作他用;實行實行配建公共化;配建公共化;新建住宅宜采用較高標準配建停車場,確保自備車新建住宅宜采用較高標準配建停車場,確保自備車“一車一位一車一位”。加快路外公共停車場的建設,對控規中所確定4、的停車場用地應加快路外公共停車場的建設,對控規中所確定的停車場用地應嚴嚴格控制格控制,不得隨意改變用地性質,不得隨意改變用地性質節省土地資源,停車形式節省土地資源,停車形式靈活多樣靈活多樣,總量控制,分散布局,總量控制,分散布局鼓勵鼓勵民間資金投資民間資金投資建設停車場,采用政府指導、市場經營模式建設停車場,采用政府指導、市場經營模式4.路外公共停車場建設政策:路外公共停車場建設政策:5.路內停車場建設政策:路內停車場建設政策:嚴格限制嚴格限制路內停車,控制路內停車總量路內停車,控制路內停車總量根據停車需求確需設置的路內停車場,其選址必須根據停車需求確需設置的路內停車場,其選址必須符合限制條件5、符合限制條件;特殊地段設置路內停車應進行交通分析論證特殊地段設置路內停車應進行交通分析論證舊城區停車緊張的住宅區附近,可利用交通條件較好的支路設置舊城區停車緊張的住宅區附近,可利用交通條件較好的支路設置夜間路內停車場夜間路內停車場;逐步推行路內停車場的逐步推行路內停車場的咪表管理咪表管理。內環路以內區域:近期以擴大供給與需求管理相結合,適當抑制內環路以內區域:近期以擴大供給與需求管理相結合,適當抑制需求;遠期以需求管理為主,采用需求;遠期以需求管理為主,采用“合理低供給合理低供給”的模式的模式 內環路三環路之間區域:以擴大供給為主,抑制需求為輔,采內環路三環路之間區域:以擴大供給為主,抑制需求6、為輔,采用用“適度滿足適度滿足”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機動車停車需求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機動車停車需求城市外圍區域:提供充足的停車泊位,與小汽車寬松的使用政策城市外圍區域:提供充足的停車泊位,與小汽車寬松的使用政策相對應;相對應;控制和預留控制和預留停車設施用地;配建停車場指標采用高標準停車設施用地;配建停車場指標采用高標準6.區域差別化政策:區域差別化政策:7.主要交通走廊、客流走廊停車政策:主要交通走廊、客流走廊停車政策:布置布置停車換乘設施停車換乘設施,實現公共交通和個體交通的有效轉換。,實現公共交通和個體交通的有效轉換。8.交通樞紐停車政策交通樞紐停車政策:在火車站、地鐵站、快速7、公交等大型交通樞紐地區,結合對外交通在火車站、地鐵站、快速公交等大型交通樞紐地區,結合對外交通干道,布置干道,布置公共停車場公共停車場(特別是中心區外圍三環至外環區域)(特別是中心區外圍三環至外環區域)建立統一的停車收費建立統一的停車收費管理機構管理機構費用體系由外向內逐級遞增,形成顯著的費用體系由外向內逐級遞增,形成顯著的收費水平級差關系收費水平級差關系提高提高路內停車路內停車場收費標準場收費標準與與“停車停車+換乘換乘”配套的停車場,采用低廉的收費標準或免費停放配套的停車場,采用低廉的收費標準或免費停放9.停車收費政策:停車收費政策:10.停車場技術、管理政策:停車場技術、管理政策:停車場8、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強化停車場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強化規劃、管理一體化規劃、管理一體化鼓勵和保障鼓勵和保障高科技應用高科技應用,鼓勵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的建設和使用,鼓勵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的建設和使用路外停車場路外停車場/庫逐步實行庫逐步實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并在主要地區建立停車誘導,并在主要地區建立停車誘導系統。系統。u 系統目標系統目標4、停車場布局規劃、停車場布局規劃l 建建立立以以配配建建停停車車場場為為主主,路路外外公公共共停停車車場場為為輔輔,路路內內停停車車場場為為補補充充的的停車系統;停車系統;l 形形成成布布局局合合理理、比比例例適適當當、使使用用方方便9、便的的與與動動態態交交通通相相協協調調的的停停車車設設施施和管理體系。和管理體系。u指導思想指導思想l 配建走向公共化配建走向公共化l 區域差別化區域差別化l 節省土地資源節省土地資源l 和動態交通協調和動態交通協調不同區域內的公共停車場供給模式及總量控制不同區域內的公共停車場供給模式及總量控制區域區域配建、路外和路內停車泊位數之比(現狀)供給模式區域配建、路外和路內停車泊位數之比(規劃)內環路以內區域86778677 采取“從緊供給”模式:以建筑物配建停車設施向社會開放為主體,安排適量社會公共停車場所,實行高額收費,控制車輛進入。8510585105內環路二環路區域87588758 實行“適10、度供給”模式,即在居住區逐步實現自備車位要求的同時,考慮適度的停車供給8513285132二環路三環路區域90559055采用“適度供給”模式,嚴格限制路內停車8512385123 原則上設置在建筑項目規劃允許用地范圍內。原則上設置在建筑項目規劃允許用地范圍內。出入口不宜直接與城市主干道連接,距離主要道路交叉口的間距出入口不宜直接與城市主干道連接,距離主要道路交叉口的間距應不低于應不低于8080米。米。根據建筑用地、交通需求等選擇不同的型式。根據建筑用地、交通需求等選擇不同的型式。建筑群體可在合理組織交通流線的前提下設置集中的停車設施。建筑群體可在合理組織交通流線的前提下設置集中的停車設施。對11、于停車平峰和高峰反差較大的建筑物,必須通過交通需求管理對于停車平峰和高峰反差較大的建筑物,必須通過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組織來對停車場進行合理利用和調控(如展覽館、體育場、和交通組織來對停車場進行合理利用和調控(如展覽館、體育場、影劇院等)。影劇院等)。重要地區建筑物配建停車設施,必須結合其建筑物進行交通影響重要地區建筑物配建停車設施,必須結合其建筑物進行交通影響分析、合理規劃(如大型商業區、大型樞紐等)。分析、合理規劃(如大型商業區、大型樞紐等)。配建停車場六大設置準則:配建停車場六大設置準則:路外公共停車場七大設置準則:路外公共停車場七大設置準則:適當控制停車供需關系,保持停車容量與路網交通容12、量平衡。適當控制停車供需關系,保持停車容量與路網交通容量平衡。設置在大型公共建筑和設施附近,鄰近主干道,靠近次干道,盡設置在大型公共建筑和設施附近,鄰近主干道,靠近次干道,盡量避免穿越道路交通。量避免穿越道路交通。出入口盡量避免設在主干道上、遠離交叉口。容量為出入口盡量避免設在主干道上、遠離交叉口。容量為5050輛以上的輛以上的停車場,出入口距離主干道交叉口宜大于停車場,出入口距離主干道交叉口宜大于100m100m。停車場的型式應因地制宜,減少拆遷。停車場的型式應因地制宜,減少拆遷。停車場的服務半徑應以停車場的服務半徑應以250-350m250-350m為宜,步行時間控制在為宜,步行時間控制在13、3 35 5鐘內,鐘內,最大不超過最大不超過500m500m。停車設施布局盡量小而分散,泊位數宜在停車設施布局盡量小而分散,泊位數宜在5050200200個之間,超過個之間,超過300300個應進行交通論證。個應進行交通論證。為了減少噪音、廢氣污染等,停車場的出入口距離建筑物應保持為了減少噪音、廢氣污染等,停車場的出入口距離建筑物應保持一定的間距要求(見下表),如果達不到建議值時,需設置隔音一定的間距要求(見下表),如果達不到建議值時,需設置隔音設施。設施。停車場與部分建筑物間距建議值(單位:米)停車場與部分建筑物間距建議值(單位:米)建筑物性質建筑物性質停車場規模(泊位數)停車場規模(泊位數14、)10010050-10050-10025-5025-502525醫院、療養院醫院、療養院25025010010050502525幼兒園、托兒所幼兒園、托兒所100100505050502525學校、圖書館、住宅學校、圖書館、住宅5050252525251515 新增泊位數新增泊位數4365043650個個,共計共計221221個停車點個停車點其中其中:平面停車場平面停車場119119個個地下停車庫地下停車庫3434個個停車樓停車樓6868個個 三環路內布局規劃:三環路內布局規劃:路內停車規劃七大設置準則路內停車規劃七大設置準則:中心區所有主、次干道和公交車通行的道路,白天禁止路內停車。中心區15、所有主、次干道和公交車通行的道路,白天禁止路內停車。在設置有路外社會公共停車設施的周圍在設置有路外社會公共停車設施的周圍200200300m300m內,原則上禁止內,原則上禁止設置路內停車場,特殊情況確需設置的,應通過交通分析和論證。設置路內停車場,特殊情況確需設置的,應通過交通分析和論證。路內停車場的設置不得影響機關、醫院的車輛、行人通行,不影路內停車場的設置不得影響機關、醫院的車輛、行人通行,不影 響學校等單位人員進出。響學校等單位人員進出。停車泊位的布置應避開道路交叉口、公交車站、路邊消火栓。停車泊位的布置應避開道路交叉口、公交車站、路邊消火栓。高峰交通壓力大的道路,可采取限時停放的路內16、停車。高峰交通壓力大的道路,可采取限時停放的路內停車。利用交通流量的晝夜差異,在有條件的住宅區、娛樂場所周邊設置利用交通流量的晝夜差異,在有條件的住宅區、娛樂場所周邊設置適當的夜間占道臨時停車點。適當的夜間占道臨時停車點。路內停車場的設置必須滿足下表的道路車行道寬度標準:路內停車場的設置必須滿足下表的道路車行道寬度標準:成都市設置路內停車場的道路車行道寬度標準成都市設置路內停車場的道路車行道寬度標準道道 路路 類類 別別車行道寬度車行道寬度路內停車設置路內停車設置雙向通行雙向通行18m18m以上以上允許雙側停車允許雙側停車121218m18m允許單側停車允許單側停車不足不足12m12m禁止停車17、禁止停車單向通行單向通行12m12m以上以上允許雙側停車允許雙側停車8 812m12m允許單側停車允許單側停車不足不足8m8m禁止停車禁止停車巷弄巷弄9m9m以上以上允許雙側停車允許雙側停車6 69m9m允許單側停車允許單側停車不足不足6m6m禁止停車禁止停車路內停車管理模式:路內停車管理模式:從從2005-20072005-2007年年,逐逐步步完完成成CBDCBD及及第第一一圈圈層層其其他他重重要要地地區的路內咪表停車設置和應用。區的路內咪表停車設置和應用。從從2007-20202007-2020年年,內內環環以以外外路路內內停停車車中中,第第二二圈圈層層咪咪表停車覆蓋率達到表停車覆蓋率達到70%70%;第三圈層達到;第三圈層達到50%50%。咪表自動收費管理咪表自動收費管理 2 2)新增路外社會公共停車場近期建設規劃)新增路外社會公共停車場近期建設規劃 規劃路外社規劃路外社會公共停車場會公共停車場3434個,占地面積共個,占地面積共約約10 hm 10 hm ,其中:其中:2121個平面停車場個平面停車場5 5個地下停車庫個地下停車庫8 8個停車樓個停車樓共計泊位數約為共計泊位數約為49254925個。個。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