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新縣城景觀規劃評審.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8024
2024-10-10
44頁
58.97MB
1、北川新縣城園林綠地景觀北川新縣城園林綠地景觀規劃設計規劃設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09-4-17北川縣城城市性質:北川縣城城市性質:北川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北川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川西旅游服務基地和綿陽西心;川西旅游服務基地和綿陽西部產業基地;部產業基地;現代化的羌族文化現代化的羌族文化城和生態園林城。城和生態園林城。溫家寶總理對北川新縣城建設溫家寶總理對北川新縣城建設的指示的指示十二字標準十二字標準 安全、宜居、特色、繁榮、文安全、宜居、特色、繁榮、文明、和諧明、和諧 三個標志三個標志 城建工程標志、抗震精神標城建工程標志、抗震精神標志、文化遺產標志志、文化2、遺產標志北川新縣城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內容北川新縣城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內容一、新縣城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二、永昌河景觀帶規劃設計三、安昌河及安北公路景觀帶規劃設計四、新川河景觀帶規劃設計五、云盤河景觀帶規劃設計六、城市重要道路綠地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北川新縣城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北川新縣城園林綠地系統規劃現狀概況與分析規劃總則布局結構綠地分類規劃避災綠地規劃綠地景觀引導樹種規劃實施措施一、現狀概況與分析一、現狀概況與分析1、位置、規模 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地處安昌河中游安昌鎮和黃土鎮之間的河谷平原。地形地貌:北川新縣城所處的安昌河河谷及近岸地帶為沖積平原及侵蝕堆積高階地地貌形態,遠河岸地帶為構3、造剝蝕低山地貌形態。氣候: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暖夏涼,氣候溫和濕潤。多年平均氣溫16.4C,多年平均降水量842.7mm,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9%,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058.7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300天。水系:安昌河及支流水系穿行。植被:地帶性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及針闊葉混交林為主,主要優勢樹種有榿木、樺木、花楸、喜樹、香樟、楠木、杉木、柳杉、冷云杉、櫟類、燈臺、馬尾松、柏木等;主要經濟樹種有茶、桑、厚樸、辛夷、杜仲、黃柏、核桃、板栗、油桐、花椒、漆、蘋果等。一、現狀概況與分析一、現狀概況與分析2、自然概況圖圖 新縣城高程分析新縣城高程分析圖圖 新縣城流域分析新縣城4、流域分析圖圖 新縣城水土安全風險新縣城水土安全風險識別識別圖圖 新縣城坡度分析新縣城坡度分析一、現狀概況與分析一、現狀概況與分析周圍群山環抱,中部水系穿行北川新縣城坐落在安昌河的河谷階地上,自然景觀結構具有周圍群山環抱、中部水系穿行的特征。東部的云盤山、馬鞍山、火山及西部塔字山等低山圍合成近圓形谷地,與河谷平原高差在50-100米之間,空間尺度親切宜人。安昌河由西北向東南穿過,并與兩岸河谷平原中的6條支流共同形成“扇形”的自然水系形態。場地優美的山水結構為城市綠地系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新縣城所在地土壤、氣候條件適宜,周邊山體綠化良好,可以利用的植物資源較為豐富,為新縣城園林綠地景觀創造了較好的5、條件。一、現狀概況與分析一、現狀概況與分析3、現狀景觀特征二、規劃總則二、規劃總則1、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城市綠化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00號風景名勝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74號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國發200120號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綱要(試行)建城2002240號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建城200543號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試行)建城200498號國家標準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J137-90建設部文件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建6、城1993784號建設部文件關于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提高城市防災避險能力的意見建城2008171號城市綠線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12號國家行業標準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02國家行業標準公園設計規范CJJ 4892國家行業標準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建城2000192號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災后重建總體規劃(2008-2020)二、規劃總則二、規劃總則2、規劃原則、范圍、期限規劃原則:尊重自然。合理保護和有效利用場地山水格局和多種自然景觀要素,連山通水,內外一體,形成山水城相互交融、人與自然和諧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方便使用。結合城7、市居住和公建布局,創造分布均勻、內容豐富、設施完善的戶外活動空間和場地,發揮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在災后重建中提升生活品質、重塑社區活力的作用。突出生態。強調保證城市綠量和鄉土植物的應用,結合低維護和可持續的設計理念,建設節約型園林,構筑新縣城生態環境的基礎。展示文化。突出北川羌族文化特色和抗震救災精神,成為新縣城文化展示的窗口。二、規劃總則二、規劃總則2、規劃原則、范圍、期限與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災后重建總體規劃一致。規劃范圍: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建設用地范圍,面積7.13km2規劃期限:2008年2020年近期:2008年2015年遠期:2016年2020年北川新北川新縣縣城城規規劃劃綠綠地分地8、分項項指指標標一一覽覽表表建設成為具有災后重建示范作用、羌族文化及川西地域特色鮮明的國家生態園林縣城。城市綠地率45.27%;城市綠化覆蓋率46%左右;人均公共綠地16.51m2/人;人均城市綠地46.17m2/人;代碼代碼類別名稱類別名稱面積(面積(hm2)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人均人均(m2/人)人)G1G1公共綠地公共綠地115.6016.1916.51G3G3生產防護綠地生產防護綠地49.576.947.08小小計計165.1723.1423.59G4G4附屬綠地附屬綠地道路道路綠綠地地31.06158.0522.1322.58居住附屬居住附屬綠綠地地60.41其他城市用9、地附屬其他城市用地附屬綠綠地地66.58城市城市綠綠地合地合計計323.2245.2746.17規規劃人口(萬人)劃人口(萬人)7.0規規劃建劃建設設用地(用地(hmhm2 2)713.91二、規劃總則二、規劃總則3、規劃目標 綠地指標:綠地規劃結構圖綠地規劃結構圖三、布局結構三、布局結構由山體、水系、沿路綠帶組成“一環、兩帶、多廊道”網絡狀綠地系統布局一環:環城山體綠化與郊野公園環兩帶:安昌河生態休閑景觀帶 永昌河公園游憩景觀帶多廊道:多條山水生態綠廊 南北縱向水廊:4條 新川河 神龍河(齊魯大道)云盤河 桂花河 東西橫向綠廊:7條3處郊野公園云盤山郊野公園:位于東部云盤山、景家山一帶,規劃10、結合山地建設具有羌族風情特色的郊野公園,在現有植被基礎上增植各類果樹,開展農家樂旅游。石鴨郊野公園:位于新縣城南部轉巖、巖山、大小石鴨、火山一帶,規劃保護秀麗的山體和崖壁、奇石,建設成為自然郊野風景公園,結合現有寺廟梓梁寺,開展郊野游憩、自然觀光活動。塔字山郊野公園:位于新縣城西部塔字山、楊家大山、陳家山一帶,為新縣城的主要對景山體,山勢圓渾,規劃豐富山林植物景觀,種植各類果林和色葉林,開展休閑登山、郊野游憩活動。三、布局結構三、布局結構1、一環環城山體綠化與郊野公園環“一環”新縣城周邊山體生態綠環為縣城提供了外圍生態保護屏障,具有生態防護、山林景觀、郊野游憩、風景旅游等多種功能。對周邊山體綠11、化的要求:新縣城西南部獅子巖一帶 位于城市入口位置,以山崖、山林為背景的觀花植物入口景觀。新縣城西北部紅巖子、陳家包一帶退耕還林,種植常綠針闊葉混交林,繁茂的新縣城植物景觀背景。云盤山、塔字山、圓包山等山體位于新縣城東西主要景觀軸線上,春夏觀花、秋季紅葉和果園采摘等富有特色的風景林景觀。新縣城北部朱家巖一帶丘陵起伏,山水交融,發展山地休閑度假。三、布局結構三、布局結構1、一環環城山體綠化與郊野公園環安昌河生態休閑景觀帶:兼有生態、防護、景觀、游憩休閑、運動健身功能,以綠色和生態為主要特征。在安昌河東岸,形成環境良好的生態休閑和體育健身公園;安昌河西岸,結合安北公路建設濱河生態防護景觀綠帶。安昌12、河景觀規劃應體現自然生態特色,保留河道自然沙洲、緩坡河灘,植物選擇鄉土樹種。三、布局結構三、布局結構2、兩帶安昌河和永昌河景觀帶永昌河公園游憩景觀帶:規劃沿永昌河設置具有紀念、休閑游憩、文化、防災等綜合功能的親水公園,滿足災后安置居民、游客等多種人群需求。其中永昌河中心段結合新縣城總體功能布局建設抗震紀念園、羌族風情園;邊緣段結合居民使用設置各類游憩活動場所。安昌河l河道與綠地280-500米l自然河流l城市入口、過境路旁入口景觀形象生態環境保育適度居民游憩 以綠色和生態為主生態休閑景觀帶永昌河l河道與綠地80-200米l人工河流l城市內部羌族文化體現抗震紀念景觀旅游與居民游憩 以景觀和游憩為13、主公園游憩景觀帶三、布局結構三、布局結構2、兩帶安昌河和永昌河景觀帶三、布局結構三、布局結構3、多廊道多條山水生態綠廊各條廊道兼有休閑游憩、景各條廊道兼有休閑游憩、景觀和生態通風等多種功能,觀和生態通風等多種功能,具體定位應結合該綠帶在新具體定位應結合該綠帶在新縣城整體綠地系統中的作用、縣城整體綠地系統中的作用、周邊功能與用地情況,進行周邊功能與用地情況,進行綜合平衡、各有側重;綜合平衡、各有側重;位于居住社區周邊的生態廊位于居住社區周邊的生態廊道,應考慮居住區綠地相應道,應考慮居住區綠地相應功能,結合相鄰居住社區居功能,結合相鄰居住社區居民游憩活動需求、配備活動民游憩活動需求、配備活動場地;14、場地;濱水綠帶應結合水系防洪需濱水綠帶應結合水系防洪需要、河道寬度,綜合景觀、要、河道寬度,綜合景觀、游憩需求,合理進行水系平游憩需求,合理進行水系平面、剖面與岸線設計。面、剖面與岸線設計。南北向條水廊東西向條景廊三、布局結構三、布局結構3、多廊道多條山水生態綠廊序號序號河流水系河流水系名稱名稱河道功能河道功能河道與綠帶寬度河道與綠帶寬度綠帶景觀要求綠帶景觀要求水系要求岸線景水系要求岸線景觀觀1新川河景觀、排水河道寬度10米以內,河道與綠帶總寬度23.5米親水休閑帶狀公園,滿足附近居民日常游憩和商業休閑景觀需要結合水系防洪需要、河道寬度,綜合景觀、游憩、生態多方面需求,合理進行水系平面、剖面與15、岸線設計2順義河防洪、景觀、排水河道寬度15米,河道與綠帶總寬度30米綠色林蔭帶狀公園,規則式岸線,突出簡潔、明快的景觀3云盤河景觀、防洪、排水河道寬帶10米以內,河道與綠帶總寬度30米自然式生態濱水帶狀公園,滿足附近居民和工業園區內日常游憩需要4桂花河景觀、防洪、排水河道寬度10米,河道與綠帶總寬度30米親水休閑帶狀公園,規則式岸線,滿足附近居民日常游憩需要水系綠帶寬帶與景觀要求一覽表水系綠帶寬帶與景觀要求一覽表三、布局結構三、布局結構3、多廊道多條山水生態綠廊序號序號道路名稱道路名稱道路紅線寬道路紅線寬度度沿路綠帶寬度沿路綠帶寬度綠帶景觀要求綠帶景觀要求1東橫三路20米路北40米即曲山公園16、,按社區公園要求建設2東橫五路20米道路南北各20米按小區游園、街頭綠地建設3東橫八路20米道路南北各20米臨居住區段按小區游園、街頭綠地建設,臨工業區段按景觀防護林建設4東橫十路20米道路南北各20米臨居住區段按小區游園、街頭綠地建設,臨工業區段按景觀防護林建設工橫四路25米5西橫二路25米道路南北各20米道路南北各20米按小區游園、街頭綠地建設6西橫四路、西橫五路之間15米綠帶寬度40米即常樂公園,按社區公園要求建設7西橫七路25米道路南北各20米按小區游園、街頭綠地建設沿路綠帶寬帶與景觀要求一覽表沿路綠帶寬帶與景觀要求一覽表北川新縣城綠地共分為:北川新縣城綠地共分為:綠地系統規劃圖綠地系17、統規劃圖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1、公園綠地規劃縣級公園6處:以綜合公園和富有特色的專類公園為主,兼有居民游憩和風景旅游功能;羌族植物花園愛心公園抗震紀念園羌族風情園生態公園體育公園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1、公園綠地規劃社區公園6處:以滿足相鄰片區居民日常游憩活動為主要功能;順義湖公園永昌公園云盤公園曲山公園(東橫三路綠帶)常樂公園(西橫四路綠帶)白楊坪公園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1、公園綠地規劃綠化廣場4處:結合城市各類公共用地進行設置;人民廣場大禹廣場濱河綠化廣場東縱一路東廣場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1、公園綠地規劃多個帶狀公園:由各類濱水或沿路綠地組成。18、新川河帶狀公園順義河(齊魯大道)帶狀公園桂花河帶狀公園云盤河帶狀公園沿路帶狀公園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 1、公園綠地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 1、公園綠地規劃規劃各類公園綠地可以滿足居民出行300米有綠地的服務半徑需求。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 2、生產防護綠地規劃濱河苗圃濱河苗圃1處,面積處,面積9.68 hm2,位于安北公路西桂花河西側。,位于安北公路西桂花河西側。規劃防護綠地主要位于安北公規劃防護綠地主要位于安北公路兩側,應結合安昌河景觀帶路兩側,應結合安昌河景觀帶的整體要求,展現自然式林帶的整體要求,展現自然式林帶效果和對新縣城城市景觀的掩效果和對新縣城城19、市景觀的掩映與襯托。映與襯托。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3、道路綠地規劃道路綠地景觀總體特色是:綠樹濃蔭、一路一景“綠樹濃蔭”指道路綠地應提高綠化覆蓋率,以喬木種植為主,結合新縣城自然環境與氣候特點,形成濃蔭覆蓋全城道路的景觀特點;“一路一景”指通過道路綠地景觀的變化,增強道路識別性和城市景觀的多樣性,一路一景重點結合主要道路功能、所處環境及植物不同觀賞特點和季相變化實現。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3、道路綠地規劃 花園景觀路:氣勢、整齊、韻律感,立面層次應豐富,觀賞效果突出 林蔭景觀路:選用高大美麗的遮蔭樹種 一般綠化路:主要生活性道路。道路綠化應親切宜人、便于養護管理 防護綠化20、路:突出防護功能,采用耐污染、管理粗放的樹種 道路綠化道路綠化四、綠地分類規劃四、綠地分類規劃4、附屬綠地規劃居住區綠地率應符合以下要求:二類居住用地綠地率不低于30%,一類居住用地綠地率不低于40%同時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各居住用地內應按照出行150米服務半徑的原則安排組團綠地。根據居住社區的環境特點,力求通過簡潔的植物配置和必要的鋪裝、小品,營造特色鮮明、便于居民使用的居住綠地景觀;規劃宜采用北川及羌族喜聞樂見的植物增強社區的識別性。如羌族以杉樹為眾神的象征,以白色代表公正合理,在植被規劃上可考慮以白花、白果特色的植物栽植。規劃組團綠地可采用松園、杉園、竹園、桑園、桃園、桂園、芙蓉21、園、玉蘭園等。各類單位用地的綠地率應不低于30%;行政辦公及文化娛樂設施用地綠地率不低于40%。臨街大型公共建筑綠化應考慮其公共性與開敞性,宜結合建筑前廣場、停車場進行設計,有利于組織人流、車流,并應襯托建筑物,提高環境景觀效果。工業附屬綠地的建設不僅要起到隔離防護作用,還應結合工廠的特點進行植物配置。廠前區綠化應突出景觀效果,體現企業形象,處理好與街景的關系;廠區內部的植物配置應符合工作特點,有利于衛生保健與安全;在有條件的廠區應安排游憩綠地,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應盡可能提高綠化覆蓋率和綠視率。五、避災綠地規劃五、避災綠地規劃中心防災綠地:2處位于愛心公園、羌族風情園。公園總面積10.22、93hm2,避災場所面積30000m2左右,人均0.43 m2。應按照平災結合的原則,配備應急供水、供電、排污、廁所等必需的應急避險設施。固定避災綠地:8處均勻分布于新縣城,由公園綠地和防護綠地組成。分別是:順義湖公園、馬鞍山、體育公園、生態公園、永昌公園、大禹廣場、白楊坪公園、常樂公園(新縣城西部片區)。固定避災綠地總面積53.35 hm2,其中避災場所面積160000m2左右,人均2.3 m2。緊急避災綠地:41處緊急避災險場所,均位于各居住社區出入口相鄰綠帶內。六、綠地景觀引六、綠地景觀引導導規劃新縣城綠地整體景觀風貌應以“生活融于綠色”的理念為指導,體現羌族歷史文化和抗震精神主題,采用23、地方鄉土植物、地方石材以及節能可持續的新材料,運用可持續的各項技術,建立近自然、低維護的植物景觀,塑造風格樸素、自然和簡潔的整體綠地風貌。1、文化主題:羌族歷史文化、抗震精神文化主題在城市綠地中的表達通過以下4個系統展示。1、主題雕塑系統:選取羌族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神化故事、風土人情、生活場景等,采用各種雕塑手法,予以形象表達。2、民俗活動系統:通過綠地之中各種活動場地的建設,體現羌族的民風民情,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吸引力。3、景觀小品系統:將羌族特有的民族工藝和服裝服飾圖案,以及羌族建筑風格和建筑材料等元素用于云林景觀小品設計之中。4、步行健身系統:以“羌紅”為創意,設計貫穿全城的24、步行慢跑健身道路。六、綠地景觀引六、綠地景觀引導導1、文化主題:羌族歷史文化、抗震精神文化主題在城市綠地中的表達通過以下4個系統展示。1、主題雕塑系統:選取羌族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神化故事、風土人情、生活場景等,采用各種雕塑手法,予以形象表達。2、民俗活動系統:通過綠地之中各種活動場地的建設,體現羌族的民風民情,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吸引力。3、景觀小品系統:將羌族特有的民族工藝和服裝服飾圖案,以及羌族建筑風格和建筑材料等元素用于云林景觀小品設計之中。4、步行健身系統:以“羌紅”為創意,設計貫穿全城的步行慢跑健身道路。六、綠地景觀引六、綠地景觀引導導2、水系景觀永昌河:遵循場地自身的特性25、及河流自上而下的水體形態特征,從上游的自然河溪、兼具調洪作用的湖泊,到中部的溪流、池塘、瀑布等景觀,到下游的人工濕地,水系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充分展示自然特征下的水體景觀類型。順義河:駁岸以復式臺地形式滿足不同河水水位,并增加親水性。濱水植物種植強調序列感,與兩側的城市主干道和公共建筑相協調。六、綠地景觀引六、綠地景觀引導導永昌河水系景觀示意順義河景觀示意2、水系景觀新川河:流經城市居住區和商業街區的景觀河道,突出親水性和參與性,沿岸增加休息和游憩設施,自然駁岸與人工駁岸相結合,河床以卵石鋪底。云盤河:城市雨水排除的通道,種植水生植物凈化雨水。蔣家河:河流景觀以自然野趣為主,駁岸和河床的整治采用26、近自然做法。西羌泉:城市景觀水系,穿越商業街,駁岸和池底均可采用硬質方式處理。六、綠地景觀引六、綠地景觀引導導云盤河景觀示意新川河景觀示意3、植物景觀:近自然、低維護新縣城綠地景觀既要在較快的時間內形成較好的景觀形象,同時還要考慮到建成后長期養護管理問題。保護自然保留地:自然保留地具有穩定的群落結構和生態系統,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保留現狀植被,包括現狀山林地、河道及濕生植被。營造近自然的草地、林地及濕生環境:塑造自然起伏的地形,促進景觀與生物多樣性,減小維護成本。理想的近自然植物景觀應有的特征是:低維護、可持續、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具有豐富的季相變化、為多種動物提供棲息地。采用自然式植物群落配置,盡27、可能減少需人工修剪成形的植物應用方式。充分運用地方鄉土植物,尤其應注意利用可多年生或可自播繁衍的地方鄉土地被,減少人工草坪用量。六、綠地景觀引六、綠地景觀引導導4、景觀建筑材料:地方石材、新材料北川縣是四川成綿地區景觀用石材的主要產地,各類景觀石材豐富。安昌河水流季節變化大,出產大量圓滑的鵝卵石。新縣城園林綠地內硬質景觀材料應以卵石、片石等地方石材為主,并采用片石干砌、石籠等具有羌族特點的石材砌筑方式。同時,新縣城園林綠地應適量采用各類節能、可持續、景觀效果好的新材料,突出北川災后重建示范作用,如適量采用透水鋪裝材料、景觀用燈利用LED燈。5、可持續技術應用在綠地的建設和維護中,強調應用可持續28、的景觀材料和工程技術、可持續的景觀使用和維護方式。可持續技術包括能源、水、材料等方面,具體包括:節約使用能源、運用可再生能源;保持水質潔凈、促進水的循環、節約用水、調節雨洪等;回收利用舊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材料、運用自然友好材料、廢物利用;強調雨水的滲透、滯留,通過雨水花園、洼地和雨水滯留池、停車場和道路的雨水利用、人工濕地等進行雨水收集利用。六、綠地景觀引六、綠地景觀引導導適地適樹。根據北川新縣城的環境、氣適地適樹。根據北川新縣城的環境、氣候和土壤條件,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候和土壤條件,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應用栽培成功的其他樹種。應用栽培成功的其他樹種。常綠和落葉樹種相結合,以常綠闊葉樹常綠和29、落葉樹種相結合,以常綠闊葉樹種為主,突出四季有綠,適當配置落葉、種為主,突出四季有綠,適當配置落葉、色葉、觀花樹種增加植物景觀的季相變色葉、觀花樹種增加植物景觀的季相變化、豐富性和層次感。化、豐富性和層次感。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相結合,保持綠地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相結合,保持綠地近期植物景觀效果與遠期的相對穩定。近期植物景觀效果與遠期的相對穩定。突出植物觀賞效果和生態功能。強調易突出植物觀賞效果和生態功能。強調易養護與低成本。養護與低成本。七、樹種規劃七、樹種規劃(1)基調樹種:常綠樹種:香樟、楨楠、女貞、廣玉蘭、杜英、木蓮、四季楊、樂昌含笑、黃桷樹、雪松、柳杉落葉樹種:銀杏、欒樹、水杉、懸鈴木、30、苦楝、梧桐、川泡桐、國槐、刺槐、臭椿、香椿、燈臺樹(2)道路綠化骨干樹種香樟、楨楠、女貞、廣玉蘭、杜英、木蓮、燈臺樹、懸鈴木、欒樹、梧桐、銀杏七、樹種規劃七、樹種規劃 (3)常用觀賞樹種常綠喬木:銀木、香樟、桂花、楨楠、黑殼楠、杜英、大葉女貞、廣玉蘭、山玉蘭、杜英、天竺桂、銀荊、欏木石楠、四川大頭茶、羅漢松、四季楊、巨桉、大葉桉、青岡櫟、紅豆杉、樂昌含笑、峨眉含笑、深山含笑、醉香含笑、木蓮、紅花木蓮等落葉喬木:皂角、樸樹、銀杏、馬褂木、楓香、燈臺樹、藍花楹、合歡、七葉樹、櫸樹、楸樹、珙桐、旱柳、垂柳、烏桕、無患子、復羽葉欒樹、欒樹、川泡桐、刺桐、青桐、喜樹、楓楊、國槐、刺槐、香花槐、象牙紅、法31、國梧桐、榆樹、臭椿、香椿、苦楝、構樹、重陽木、楸樹、合歡、厚樸、意楊、三角楓、五角楓、羽毛楓、連香、杜仲、榿木、麻櫟等亞喬木:白玉蘭、黃玉蘭、紫玉蘭、二喬玉蘭、四照花、黃金槐、紅葉李、紅葉桃、夾竹桃、碧桃、紅梅、紅楓、櫻花、木芙蓉、叢生芙蓉、貼梗海棠、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黃花槐、紫薇、紫荊、臘梅、紅瑞木等大灌木:酸棗、錦葵、蜀葵、法國冬青、大葉黃楊、豆瓣黃楊、雀舌黃楊、水麻、毛葉丁香、含笑、夾竹桃、瓊花、山茶、火棘、木槿、麻葉繡線菊、枸骨、棣棠、千層金、紅千層、傘房決明、紅花繼木、黃楊、海桐、小葉女貞、毛葉丁香、火棘、毛鵑等灌木、地被:南天竹、八角金盤、四季桂、海桐、茶梅、紅葉石楠、32、紅背桂、大梔子、狹葉十大功勞、闊葉十大功勞、蚊母、紅葉小檗、灑金珊瑚、繡球花、花葉鵝掌柴、鴨腳木、扶桑、金絲桃、金絲梅、春鵑、夏鵑、二梔子、金葉女貞、小葉女貞、五色梅、繡線菊、金邊六月雪、紫花六月雪、豐花月季、海梔子、西洋鵑、鋪地柏、迎春、吊鐘花等七、樹種規劃七、樹種規劃(1)建立)建立“綠線綠線”管制制度,實施管制制度,實施“綠化審批專用章綠化審批專用章”。城市各類工程。城市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的配套綠化用地必須與主體工程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征地、同建設項目的配套綠化用地必須與主體工程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征地、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對在原址綠化確有困難的,必須異地建綠。步建設、同步驗收。對在原址綠化確有困難的,必須異地建綠。(2)加強單位綠地建設規劃管理控制,大力開展園林單位、綠化先進單)加強單位綠地建設規劃管理控制,大力開展園林單位、綠化先進單位創建活動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調動社會一切積極因素,共創國家園位創建活動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調動社會一切積極因素,共創國家園林縣城。林縣城。(3)加強園林科研與規劃設計工作,根據綠地系統規劃完善下一層次各)加強園林科研與規劃設計工作,根據綠地系統規劃完善下一層次各類綠地規劃設計,提高綠地建設水平。類綠地規劃設計,提高綠地建設水平。八、實施措施八、實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