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地**
編號:1229460
2024-10-10
22頁
1.40MB
1、1 中海地產集團(華東區)地下車庫成本控制常規措施(終稿)中海地產集團(華東區)地下車庫成本控制常規措施(終稿)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區)規劃設計部 2009 年 7 月 1 目錄目錄 一、一、地下車庫平面布置設計地下車庫平面布置設計 1.地下車庫平面布置原則.3 2.地下車庫適應的柱網尺寸.3 3.地下車庫面積優化設計.3 4.地下車庫人防工程布置.7 5.停車效率控制指標.8 二、二、地下車庫埋深、層高及剖面設計控制地下車庫埋深、層高及剖面設計控制 1.影響地庫埋深的主要因素及優化措施.8 2.地下車庫埋深及標高控制.8 3.地下車庫層高與剖面設計控制.9 三、三、地下車庫主體結構含鋼2、量、混凝土量控制地下車庫主體結構含鋼量、混凝土量控制 1.含鋼量指標.11 2.混凝土量指標.11 四、四、基坑支護成本控制基坑支護成本控制 五、五、地下車庫圍護體構造優化設計地下車庫圍護體構造優化設計 1.地庫頂板防水構造做法.13 2.地庫側墻防水構造做法.13 3.墻體止水帶做法.14 4.后澆帶做法.15 5.地庫底板構造做法.17 6.地下室汽車坡道底板做法.18 六、六、地下車庫機電設計控制地下車庫機電設計控制 1.地庫排風優化設計.18 2.擋煙垂壁優化設計.19 3.室內管線綜合優化設計.20 2 一、地庫平面布置設計一、地庫平面布置設計 1.地下車庫平面布置原則地下車庫平面布3、置原則 地下車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設計成半地下室形式,且地下停車庫宜集中布置。半地下車庫盡量減小地下部分埋深,并利用頂板上部綠化覆土荷載,減少或不采用抗拔樁,節省地下工程量;全地下車庫設計時,應盡量綜合利用水浮力和上部荷載取值的平衡,減少樁基礎抗浮,并控制綠化種植、綜合管線埋設要求的最小覆土厚度,減少地庫埋深。在地庫布置方案設計中,使用標準單元組合的思想,力求在停車效率、結構和機電設計的合理性、消防和人防經濟性等方面得到平衡。要求在設計的各個階段盡可能控制停車庫的布置方式,避免由于規劃樓棟間距的原因,地庫車輛單排布置,造成單車使用面積上升。考慮合理安排設備管線走向,認真研究管線之間交4、叉關系,并結合與結構梁、板、柱關系,盡量降低地下室層高。坡地地庫設計不應單純考慮層高,應結合局部荷載過大和降低地庫層高二者的經濟平衡點。2.地下車庫適應的柱網尺寸地下車庫適應的柱網尺寸 考慮停車效率與工程成本、車型適應范圍,華東區綜合性最優柱網 8.1m*8.1m,建議高檔項目采用;經濟柱網 7.8m*8.1m,為節省成本,建議大部分項目采用此種尺寸,同時另設 10%大型尺寸停車位,解決大型車停車問題;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可以采用短跨小柱距的結構方案,尤其是杭州、寧波等對停車位尺寸要求高的城市,雖然理論上停車效率較 7.8m*8.1m 方案,單車面積上升1.5 平米左右,立柱數量增加近 50%,5、但立柱對總成本影響甚微,且優點是層高可以降低 200300。在地質情況復雜、水位較高且基坑維護條件較差的項目中,可以節省相當的開挖量和基坑支護費用,成本節約顯著。但此柱網選用,須經過結合具體地庫方案的經濟性比較后采用。3 附表一:各城市地下車庫適應柱網尺寸表 適應柱距 城市 停車位尺寸(適應微型、小型車)停車位間隔 尺寸 行車道最小 寬度 經濟 適當 可采用 上海 24005300 無 5500 7800810081008100 蘇州 24005300 無 5500 7800810081008100 南京 24005300 無 5500 7800810081008100 78005000+786、006600 杭州 25006000 無 6000 81008100 81008400 寧波 25506000 150 6000 8100810081008400 81005000+81006600 3.地下車庫面積優化設計地下車庫面積優化設計?集中地庫面積優化設計方法:方法一:使用效率最高的高效停車單元進行組合設計。高效單元是經設計研究優化的車道面積最小、停車效率最高、面積是4000 平方米(一個消防分區)的設計模數單元(見附圖一三);附圖一 4 附圖二 附圖三 5 方案規劃設計階段,增加地庫適應性方案比較,使用地庫停車標準單元(附圖一三),進行地庫概念方案設計,調整住宅樓棟間距避免出現車輛7、單排布置、被動利用塔樓地下空間、支護間距預留不夠等等問題。方法二:停車庫端頭優化停車布置設計 附圖四 近端式停車布置(附圖四),在近端的兩跨比循環式布置可多停車 7輛,因此,在滿足規范 50 輛停車分組及防火間距要求的情況下,應盡量采用盡端式布置。6 方法三:規整地庫外輪廓,減少無效建筑面積(附圖五)。附圖五 方法四:充分利用地庫角部空間,布置機房及豎向交通口(附圖六)。附圖六 7 方法五:在滿足分組(50 輛)布置停車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豎向通道數量;魚骨狀排列為最經濟布置方式。4.地下車庫人防工程布置地下車庫人防工程布置?華東區地下人防車庫布置設計應滿足下列原則:?人防布置考慮地庫防火分區,8、消防疏散口盡量與人防出入口結合,減少地面人行出口數量;?常 6 核 6 甲類二等人員掩蔽所,最大防護分區 2000 掩蔽人數1200-1400 人,掩蔽面積按每人 1 平米,人防疏散出口總寬度按每100 人 0.3 米,一般為 3.64.2 米。1 個主要出入口,1-2 個次要出入口;?人防物資庫最大防護分區 4000,物資庫建筑面積不大于 2000 時,物資庫的物資進出口凈寬不應小于 1.5 米,?物資庫建筑面積大于 2000 時,物資庫的物資進出口凈寬不應小于2.0 米;?人防主要出口盡量利用汽車庫坡道,自行車庫坡道,當利用汽車庫坡道時,兩防護分區出入口可合用一個汽車庫坡道,按兩出入口總寬9、度計算疏散寬度。?人防主要出口的室外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無防護頂蓋段)盡量布置在房屋防塌范圍(砌體結構為 0.5 倍高度,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為 5.0m)之外,否則應按防倒塌棚架設計;?次要出入口可利用平時疏散樓梯作為戰時次要疏散口,口部防消空間應盡量利用高層住宅地下室,避免地下空間浪費;?根據疏散樓梯凈寬選擇防密門,密閉門的編號,宜采用單扇鋼筋混凝土防密門,密閉門,寬度有 1.0、1.2、1.3、1.5 米;主要人行通道上的鋼筋混凝土防密門、密閉門,應采用無門檻設計,保障平時人行方便。對老、幼、殘疾人使用意義重大,而人防門總數量有8 限,成本方面對總建安成本影響可以忽略。5.停車效率控10、制指標停車效率控制指標 附表二:華東區住宅集中地下車庫停車效率控制指標表 1/4 地下室總面積人防區面積1/3 地下室總面積35 平米/輛 1/3 地下室總面積人防區面積1/2 地下室總面積37 平米/輛 有人防地下車庫 人防區面積1/2 地下室總面積 39 平米/輛 無人防地下車庫 26 平米/輛 注:上部建筑落入地下室的面積比例大于地下室面積的1/3 時,表中數值加 1。注:車位平均面積計算標準為地下總建筑面積除以總停車數 二、地庫埋深、層高及剖面設計控制二、地庫埋深、層高及剖面設計控制 1.影響地庫埋深的主要因素及優化措施影響地庫埋深的主要因素及優化措施?主要因素:綠化覆土厚度要求、綜合11、管線設計標高、地庫結構高度、地庫內機電排管高度、車庫凈高。?適應綠化種植覆土厚度要求的結構優化設計措施:?景觀設計階段盡量提前,明確大型喬木位置后,結構局部降低地庫頂板標高;?按照不同景觀區植物要求進行覆土荷載計算,覆土厚度按照平均1.2 米計算,局部覆土可達 1.8 米,最薄處 0.5 米;?大型景觀水池設置不應跨越地庫,避免沉降不均造成漏水;2.地下車庫埋深及標高控制地下車庫埋深及標高控制 小高層、高層住宅地下室埋深一般為地上建筑高度的 1/151/30,約3.3 至 4.0 米;半地下車庫埋深一般在 1.5 至 2.0 米;全地下車庫埋深因考慮綠化種植、管線綜合及場地設計,一般在 4.212、 米至 5.0 米。地庫埋深深度應盡量減小,以控制地下水浮力并減小開挖量;高層地下室埋深與地下車庫埋深應進行協調,綜合計算高層結構增加成本和基坑支護節省成本9 之間關系,達到最佳經濟性。華東地區住宅地下車庫從成本角度看,因半地下車庫無需設置通風設備、可減少埋深深度和人車出入口數量,應優先選擇設置。各城市對半地下車庫定義不同,應盡可能利用規則增加側墻采光通風面積,進一步挖掘成本降低的方法和潛力。?控制地庫埋深的主要措施:?場地設計中在考慮土方平衡的同時,要合理組織場地標高、建筑標高,充分利用建筑高度,在上述影響因素允許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小地庫埋深深度。?合理選擇結構形式,控制柱網、梁高等結構尺寸13、,減小整體埋深。?地庫埋深除考慮地庫結構設計要求外,應同時考慮與上部高層結構設計的協調和平衡。?地下車庫標高控制措施:?高層建筑下的地下室作為常 6 核 6 甲類二等人員掩蔽所時,一般人防頂板標高比室外地面低 0.7m,便于人防上部建筑的管線安裝。?高層住宅 0.00 標高與地庫頂板標高控制,主要考慮結構設計的經濟性、場地綜合管線排管標高、土方平衡經濟性及綠化種植覆土影響等。標高設計應綜合各方面因素進行平衡。3.地下車庫層高與剖面設計控制地下車庫層高與剖面設計控制?剖面設計控制點:?結構高度控制,采用短跨、小柱距結構形式,降低結構高度。?綜合設計設備排管,降低安裝高度。?控制最小凈高要求。?局14、部降板處理,解決場地管線和種植大型喬木要求。?底板厚度控制。?底板墊層厚度控制,為使地庫埋深控制在水線以上,以減小水浮力,可以通過比較底板墊層與基坑支護費用的經濟性,采用取消底板墊層,改為結構設溝。10?高層地下室與地庫層高、標高控制(見附表三)。?住宅底板標高與地庫頂板標高差,應滿足住宅管線出管要求。附表三:自走式地下停車庫剖面設計各功能空間高度控制表 分類 層高 控制項 控制高度分項控制高度及要點 備注 頂板厚度 250 300 梁高度 650 800 結構高度 600 1050 控制要點:盡量減小板厚及梁高;如采用無梁樓蓋可減低 300 消防管線 150 200 通風(誘導風機、靜壓排風15、系統)50 400 機電 100 150 管線設備高度 400700高度控制要點:機電布置讓位與其他項 車體凈高(包括行李架)1850 上部預留合理高度 350 450 人防地下車庫 3700 4000 停車空間凈高 2200 高度控制要點:車型變化、行李架使用 頂板厚度 150300 梁高度 650 800 結構高度 600900控制要點:盡量減小板厚及梁高;如采用無梁樓蓋可減低 300 消防(最小最大安裝尺寸)150 200 通風(有、無誘導風機)50 400 機電 100 150 管線設備高度 400700高度控制要點:機電布置讓位與其他項 車體凈高(包括行李架)1850 上部預留合理高16、度 350 450 無人防地下車庫 31503700 停車空間最小凈高 2200 高度控制要點:車型變化、行李架使用 控制范圍值 MM 注:車庫凈高規范要求為不小于 2.2 米,目前豪華多用途車高度尺寸達到 1.8 米,如 511820071842、483521901832;且部分車頂有行李架,因此建議采用超豪華標準的項目,最小凈高考慮 2.3 米。11 三、地庫主體結構含鋼量、混凝土量控制三、地庫主體結構含鋼量、混凝土量控制 1.含鋼量指標含鋼量指標 附表四:含鋼量指標表 普通停車庫 人防停車庫地下停車庫 160 210 普通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地下(砼框架)地下室鋼筋含量(Kg/)含天然基礎17、和承臺(不含樁基)塔樓地下室 180 230 2.混凝土量指標混凝土量指標 附表五:復式機械地下單層車庫混凝土用量分布 編號 內 容 百分比(%)備 注 1 承臺+底板 60.3 2 外側墻+柱 10.9 3 頂板+井字梁 26.0 4 樓梯 0.3 5 后澆帶 2.5 總 計 1+2+5 100.0 附表六:自走式地下雙層車庫混凝土用量分布 編號 內 容 百分比(%)備 注 1 承臺+底板 53.5 2 外側墻+柱 10.8 3 頂(樓)板+井字梁 33.3 4 樓梯 0.2 5 后澆帶 2.2 總 計 1+2+5 100.0 地庫混凝土用量中,底板用量最大,占總量的 50%以上,因不同地質18、情況,不同結構形式,對底板混凝土用量的影響較大,從而影響總體混凝土指標產生波動。?華東區自走式地下單層車庫混凝土用量單平米建議指標:華東區自走式地下單層車庫混凝土用量單平米建議指標:人防地下車庫 1.3m3/m21.3m3/m2,非人防全埋地下車庫 1.0m3/m21.0m3/m2。四、基坑支護成本控制四、基坑支護成本控制 常用支護結構型式有以下幾種:水泥攪拌樁重力式擋墻、排樁、排樁拉錨、12 排樁支撐。排樁一般采用沉管灌注樁,特殊情況下也可采用預制管樁和鉆孔灌注樁。具體采用何種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地質情況和場地情況綜合確定。按照地質情況不同,華東區 46 米以內的為常規基坑支護19、,根據放坡條件是否具備,一般采用水泥攪拌樁重力式擋墻、排樁方案。水泥攪拌樁主要根據基坑深度確定兩排或三排;排樁一般為沉管樁。上海地區 4 米基坑用土釘墻(土錨桿)即可解決,但在寧波地區,由于錨桿范圍內均為淤泥質土,土錨桿無法提供足夠承載力,土錨桿一般都結合排樁進行支護。支護費用與基坑的深度成正比關系,深基坑比淺基坑支護費用成倍數關系。支護樁的深度通常超過 6 米后成本會發生巨大的增加,因此,減少開挖基坑深度、分段采取支護措施,將基坑支護深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是降低基坑支護成本的關鍵。附圖七 基坑支護的大原則是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地質情況、周圍環境采取合適的支護形式保證基坑安全。根據基坑形狀,20、從支護形式角度看,狹長基坑使用內支撐較好;方形或圓形基坑采用外支撐較好;從基坑面積大小角度看,基坑面積超過 4000 平米,采用逆作法或外支撐比內支撐,便于施工并節省成本;從深基坑角度,用連續墻較安全,逆作法比大開挖安全;周圍有重要建筑物或地下管線,對變形要求嚴格的,采用逆作法較好。基坑支護設計遵循“安全-經濟”的原則,必須進行多方案比較,基坑支護作為地下工程專業的一項關鍵性技術,必須以保證安全為首要任務。經濟性要通過對各個安全性方案的各方面綜合比較獲得,不能一味追求經濟性。但在項目設計的全過13 程中,應積極為采用更為經濟的支護方案創造條件。比如大范圍放坡,局部重點支護;重視土方平衡,減小開21、挖深度和開挖量;預留支護施工間距,保證經濟性好的支護結構方案可以實施;優化施工組織順序,減少支護投入、避免二次支護等等。五、地下車庫圍護體構造優化設計五、地下車庫圍護體構造優化設計 1.地庫頂板防水構造地庫頂板防水構造 地下室頂板做法(除主樓以外部分)1)覆土層或環境面層設計做法 2)聚酯無紡布濾水層(120g/)3)80 厚粒徑 1520 陶粒排水層 說明:此方法適用于地庫面積以及進深較大項目。且可避免上部植物種植設計受限,以及確保地庫后期無滲漏。此做法建議與成品 PVC 排水板進行經濟比較,根據各地情況選用。4)50 厚 C20 細石混凝土(內配 4150 雙向鋼筋網),分塊雙向6000,22、密封膏嵌縫,縫寬 20 5)20 厚 1:2.5 水泥砂漿保護層 6)1.5 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遇墻處上翻并高于覆土面 200)7)防水混凝土頂板原漿收光(一層地下室抗滲等級 S6)清理干凈,平整 注:頂板設計應注意在面積較小或寬度較窄的區域,進行結構找坡排水,排水坡度 0.5-1%。2.地庫側墻防水構造做法地庫側墻防水構造做法 地下室外墻做法 1)地下室四周回填素土,對稱回填,分層夯實(每層 300 厚)2)120 厚水泥磚砌體保護層 3)2 厚聚氨酯防水涂料(或 JS 防水涂膜涂刷)4)防水混凝土側壁(一層地下室抗滲等級 S8)清理干凈、平整 說明:螺桿洞處理方法見第三條墻面做法中(二)外23、墻做法相關部分 14 注:地下室側墻防水,由于華東地區水位較高、側壓較大,且側墻厚度僅 250300,側墻外側防水構造必須保證,可采用防水涂料涂刷;3.墻體止水帶做法墻體止水帶做法 外墻根部施工縫采用鋼板止水帶,厚度為 3,安裝在外墻體厚度的中部,縫的形式采用平直式。施工縫外柔性防水層增加附加防水層,寬度為500。附圖八 15 附圖九 4.后澆帶做法后澆帶做法 后澆帶應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強度等級比兩側混凝土提高一級,鋼筋采用焊接連接 16 附圖十 附圖十一 17 5.地庫底板構造地庫底板構造 地下室底板做法(車庫)1)80 厚 C30 細石混凝土隨澆隨抹,0.7 厚環氧樹脂面層,內配%c62524、0 雙向鋼筋網片,按36m2設置分倉縫 2)120 厚碎石墊層找坡 0.1%向排水明溝或地漏 3)防水混凝土底板?地庫排水優化設計方法 地庫排水設計主要有明溝和地漏排水兩種:?埋深較淺的半地下車庫,地下水位較低的條件下,可以采用地漏排水方式,優點是可以節省 200 厚左右墊層高度。缺點是地漏內衛生問題,容易造成異味散發、蟲、鼠害等,且因全部水平管線均在底板下,清理疏通和維修均較困難。?明溝式排水方式一般采用車庫底板上做 200300 厚墊層,墊層厚度主要由明溝長度決定。優點是明溝構造簡單,清理維修方便,無蟲、鼠害,無車庫內異味等衛生問題。明溝設計布置,盡量沿停車位后部墻邊或兩排車之間進行。在華25、東區條件較好的項目外,應盡量采用明溝排水方式,地面找坡控制在 0.1%;排水溝坡度控制在 0.30.4%;?地質條件對地庫埋深極不利的項目,且基坑開挖深度、基坑維護的投資,超過墊層投資,可以考慮取消墊層,底板結構內設溝,但此做法結構成本較高,施工難度加大;?排水溝平面布置方案,以盡量減少集水井數量,并減少跨越行車道為原則。為節省成本,明溝式排水可僅在行人道、車行道寬度位置設置蓋板;注意行車道上的明溝蓋板構造設計,避免長時間汽車碾壓破壞。?底板柔性防水層,按照我司慣例施工時可予以取消(設計施工圖不允許),每平米可節約成本 30 40 元,但華東區域大多數城市地下水位較高,為保證地下室防水效果,施26、工中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提高混凝土密實度,保證混凝土結構自防水質量。18?地庫底板成本優化方法?優化排水明溝布置方案,減少集水井數量。據統計現有項目,每百平方米地庫面積集水井數量差別在一倍以上,合理數量應在 0.15 左右。?優化結構設計方案,減少后澆帶長度。?選擇合理適當的柱網尺寸,以減少防水板厚度。6.地下室汽車坡道底板做法地下室汽車坡道底板做法 地下室汽車坡道底板做法 1)40 厚 C20 細石混凝土壓實趕光(車道表面防滑壓花形式按建筑要求)說明:壓花形式由設計部確定標準圖案,今后統一做法 2)防水混凝土底板(一層地下室抗滲等級 S8)或鋼筋混凝土樓板 說明:如為防水混凝土底板則還須以下 27、3)、4)的做法 3)100 厚 C15 混凝土墊層(軟土層上 150 厚)4)素土夯實 注:坡道防滑面層做法應避免采用傳統水泥砂漿“石姜擦”做法,壓花紋樣采用半圓形溝紋,避免車輛沖擊破壞。六、地庫機電設計控制六、地庫機電設計控制 1.地庫排風優化設計地庫排風優化設計?誘導風機系統與傳統通風系統比較:?設計簡單、靈活:誘導風機系統屬模塊化設計,大大提高設計工作的效率;系統規劃簡單,設計變動彈性大。即使系統施工完畢,仍可視實際情況增減風量;?通風效果好:傳統通風系統的氣流流線集中于送回風口,易出現死角;而誘導風機系統的氣流流線可根據建筑特征布置,誘導氣體完全流通,不會有死角產生,提高空氣品質。?28、節省層高空間:誘導式通風系統不需要傳統通風系統那樣復雜巨大的管路,排煙系統風速可取 20m/s,風口風速也可選用最高值,可大大縮19 小風道截面尺寸,車庫凈高較傳統通風系統可降低約 400 層高;?節省機房面積:誘導通風系統送回風機房面積較小,按照每個防火分區一組新風系統要求,單間機房面積一般在 2535 平方米,布置靈活,可利用各種地庫角落空間、塔樓下部空間等形狀不規則空間;一般在一個防火分區內,根據車型不同,可較傳統系統多規劃 12 個車位;?高效節能:傳統通風系統全天候運行,耗電量大;而誘導風機系統由于通風機采用小壓頭的軸流風機,因此運轉費用也可降低 20%40%。當送排風機停止運轉時,29、誘導風機仍可運轉,起到局部通風換氣的作用,其耗電量僅為 3W/m2;誘導風機通風系統處理某一尖峰負荷所需的時間僅為傳統管通風系統的一半。?一次性投資費用降低:采用誘導風機系統,因設備體積小,安裝費用降低,無需巨大風管,可省去制造、安裝風管及其它配套工程方面的費用,一次投資比傳統通風系統可降低 15%25%;?安裝簡便:施工簡單,安裝方便、靈活;安裝位置有針對性,使用方便;射流方向隨意調整,靈活機動。?維護方便:與傳統通風系通的風管須定期清理相比,誘導風機設有檢修門和過濾網,過濾網清洗方便,風機檢修、維護簡便,由于誘導通風系統使用高速螺旋風管,基本無需維護。?地庫通風采光窗或通風采光庭院設置:地30、下車庫采用通風采光窗或庭院設計,通過自然補風,可以減少或取消機械補風系統設置,并可進一步減小機房面積。一般通風面積為地庫地面面積的 1%,或每個防火分區 40。自然補風設計結合誘導風機系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投入和維護費用。2.擋煙垂壁優化設計擋煙垂壁優化設計 利用結構梁設置防排煙擋煙垂壁的設計,因所有主梁、次梁相當于增加了擋煙垂壁,阻礙了煙氣的擴散,有利于人員疏散。但應注意與電子報警所服務的范圍一致。20 因項目所在地審圖標準及消防驗收部門要求不統一,存在不同的標準。但在施工圖設計中,應盡量爭取采用上述方案,以減少成本投入。3.室內管線綜合優化設計室內管線綜合優化設計?地下車庫室內排管優化設計控制:?地下車庫排管設計涉及排風管、消防供水管、消防噴淋管、供電電纜橋架、安防管線。排管設計應在初步設計階段即進行初步方案的討論和排布,主動設計機房和出入管線通道,應避免施工圖后期被動選擇機房位置;?排管設計以盡量避免或減少管線交叉為原則,且所有主管線盡可能集中 在地庫公共區域內排布,以方便維修。?風管應盡可能按直線布置,減少轉彎和分流,以減小風管尺寸。?采用標準長度的直線管段,將各種變徑管和接頭的數量減至最少。?只要安裝空間范圍允許,建議采用螺旋圓風管。?建議低成本項目,采用鍍鋅鐵管穿線,明裝強、弱電管線。投入成本最低且便于檢修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