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婺城區安地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29553
2024-10-10
24頁
5.46MB
1、金華市婺城區安地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金華市婺城區安地鎮人民政府2024年8月前 言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結合安地鎮實際,編制婺城區安地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規劃是對金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細化和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一張圖管制的基本依據。規劃立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大局,圍繞上位規劃要求,緊扣“水韻梅溪、康養南山”總體定位,奮力打造以全域旅游2、度假、特色農旅產業為主導,引領金華市南山旅游發展的金義都市區休閑旅游平臺和婺城南山片生態門戶城鎮。目前,規劃已形成草案,現依法開展公示,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規劃成果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01 規劃總則02 定位目標03 格局布局04 支撐體系05 規劃傳導目 錄規劃總則01011.1 指導思想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并監督實施的意見以及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金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優化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布局,更3、好與重大項目和生產力要素布局相匹配,支撐和引領高質量發展,特編制安地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 規劃定位安地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指導安地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是對省級、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國土空間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1.3 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本規劃范圍包括安地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鎮域規劃范圍為安地鎮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136.40平方千米,包括1個社區,22個行政村。鎮區范圍包括規劃建設用地集中分布區及其相關控制區域,面積3.02平方千米。(注:該面積以最后批準成果為準)規劃期限規劃4、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規劃鎮域范圍規劃鎮區范圍圖 例定位目標02022.1 定位目標總體定位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立足安地鎮特征特色,確定安地鎮發展定位為:水韻梅溪、康養南山規劃目標主體功能定位生態經濟區城鎮性質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建設用地指標以全域旅游度假、特色農旅產業為主導,引領金華市南山旅游發展的金義都市區休閑旅游平臺和婺城南山片生態門戶城鎮。1.7萬人75%新增城鄉建設用地面積不大于67.99公頃,城鄉建設用地總面積不大于427.05公頃,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建設用地零增長。2.3 規劃策略發揮生態環境本底優勢,積極5、融入金華市生態共富產業帶,以仙源湖旅游度假區為核心,打通白沙溪、梅溪、桐溪合作線,輻射帶動西南山區鄉鎮共創共富。保育生態,帶動南山共富以綠色城鎮化為核心,緊縮增量,挖掘存量,實現“精明增長”和綜合轉型。空間開發堅持“整體保護,點狀開發,集聚發展,以點帶面”;產業發展堅持“農業規模化、旅游全域化、服務品質化、三產融合化”;生態保護堅持“劃定紅線、用途管制、功能整合、區域協同”。綠色發展,引領綜合轉型按照金華市統一部署,積極融入“南山田園牧歌板塊”建設,努力打造“南山郊野文旅門戶”,依托省級仙源湖旅游度假區、南山古鎮、美麗鄉村開展全域旅游,提升鎮區農文旅產業區域影響力。全域旅游,建設文旅門戶以山水6、為骨,歷史文化為魂,以城鎮空間為載體。依托梅溪構建城鎮景觀格局,依托古鎮、遺存整理歷史人文格局;通過項目、活動推動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城鄉空間融合發展,全方位彰顯城鎮特色。景城融合,彰顯城鎮特色格局布局03033.1 落實“三條控制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強化國土空間底線管控。耕地保有量268.30公頃(0.402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231.03公頃(0.3465萬畝)生態保護紅線6043.16公頃城鎮開發邊界277.74公頃3.2 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優化全域農業、生態、建設空間,嚴格保護“山環水繞、湖畈田園“的生態肌理,全域構建“雙核引領,三軸延展,多點7、支撐”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雙核”指安地公共服務核心和燕語湖文旅產業核心;“三軸”由安地鎮區向各山垅延伸的三條主題軸線;一是西部桂花多彩鄉村軸,二是以南部沿安山線為主的水韻鄉愁軸,三是東部雅干度假休閑軸。“多點”指鎮域內重要精品村和景觀節點。3.3 分級分類引導村莊發展銜接上位規劃,規劃“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體系,將村莊分為“城郊融合、聚集建設、整治提升、特色保護、搬遷撤并”五種類型,分類實施村莊建設引導。3.4 細化落實國土空間用途分區結合安地鎮規劃定位與目標戰略,細化落實上位總規劃的一級規劃用途分區至二級用途分區,明確范圍邊界、面積,實施國土用途管制。3.5 合理優化全域用地布局在“8、三線”基礎上,對鎮域布局進行優化調整,保障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提升生態功能、協調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全域城鄉建設。支撐體系0404全域開展15分鐘、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鎮區重點完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建設15分鐘鄰里中心,鄉村不斷提升一站式服務水平。4.1 建立城鄉生活圈15分鐘生活圈5-10分鐘生活圈鎮區建設鄰里中心,與鎮政府、學校、衛生中心共同形成15分鐘生活圈,配建托育、養老、衛生、文化、青少年活動等設施。鎮區建設2個以行政村為單元,配置居民日常使用,特別是面向老人、兒童的基本服務要素。落實滬昆鐵路、金華至南平鐵路線路;落實甬金衢上高速公路、建德至武義高速線位,劃定鐵路、公路保護范圍。9、鎮域范圍內以金安公路為骨干,實現與金華市區的快速聯系;以現有通村公路為基礎,全面提升垅內安山線、湖大線、安下線、049鄉道道路通行水平;建立干支相連、城鄉暢通的現代化公路交通網絡。4.2 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絡4.3 提升市政基礎設施體系保證區域防洪安全完善雨污處理能力打造資源循環體系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建立低碳能源體系打造低碳環保的資源利用系統打造供給安全的用水保障系統打造循環利用的固廢處理系統打造綠色多元的能源供給系統打造健康可持續的水循環系統4.4 開展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修復生態空間系統修復精準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增加森林蓄積,增強森林植被和森林土壤碳匯能力。加強梅溪道綜合治理與10、修復和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恢復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性和流動性,對重要庫塘濕地進行管控。農業空間綜合整治推進“千畝方”、“萬畝方”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形成布局集中連片、農田設施完善、生態良好的優質永久基本農田。推進糧食生產向規模化、設施化、機械化發展,有效減少旱澇漬等災害影響,保護糧食安全底線。城鎮空間整治更新全面、穩步推進老鎮區、空心村改造。將安地鎮老鎮區作為城市更新重點區域,聚焦空間格局重塑、公共服務配套、宜居環境打造等方面,對城鎮空間形態和功能持續完善和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規劃傳導0505綜合考慮行政管理范圍、地理空間要素、特定管控區域范圍(安地水庫、旅游度假區等)、用地權屬邊界和現有詳細規劃編制基礎等因素,全鎮共劃分25個詳細規劃編制單元。5.1 詳細規劃編制傳導5.2 分期實施與行動計劃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合理安排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時序,明確分期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細化分期約束性指標、管控邊界和管控要求。聚焦安地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中的突出問題及短板,以近期實施項目庫為抓手,落實、謀劃各級、各類重點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建立調整完善機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定期開展體檢評估加強規劃實施監督5.3 規劃實施保障機制安地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主管部門: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婺城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