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六盤水市中心城區(含協調區)詳細規劃方案(公示版)(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29672
2024-10-11
22頁
15.98MB
1、六盤水市自然資源局六盤水市自然資源局2024年年9月月(公示版)(公示版)六盤水市中心城區(含協調區)六盤水市中心城區(含協調區)詳細規劃詳細規劃00 前言規劃背景2023年3月,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推進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工作的指導意見(自然資發【2023】43號),明確了明確了詳細規劃的定位、作用、類型、編制詳細規劃的定位、作用、類型、編制審批審批要求等要求等。2022年12月,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出臺貴州省詳細規劃編制技術指南(試行),明確明確了了八大總體要求和單元規劃、地塊規劃兩個八大總體要求和單元規劃、地塊規劃兩個層次。層次。規劃原則法律效力詳細規劃是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2、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等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及實施城鄉開發建設、整治更新、保護修復活動的法定依據,是優化城鄉空間結構、完善功能配置、激發發展活力的實施性政策工具。在本規劃范圍內進行城市規劃管理和開展各項建設活動均應以本規劃為依據,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擅自修改。本規劃的修改程序必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修正)的相關規定執行。堅持集約高效堅持安全韌性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存量用地處置利用和存量用房功能轉換相結合,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堅持空間統籌堅持數字治理貫徹韌性發展理念,優先安排安全設施、應急設施、生命線工程等規劃布局,嚴格落實安全防護間距、污染土地利3、用等相關要求落實國土空間“唯一性”的要求,銜接相關專項規劃關于空間利用的主要內容,統籌落實各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的用地布局和管控要求,實現對國土空間的統一安排,建立高效能規劃體系落實“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的要求,詳細規劃成果及實施管理、動態維護須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過程實施監督01 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總面積為530.6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區范圍面積377.70平方千米,協調區范圍面積152.9平方千米。中心城區范圍鐘山片區(37.07平方千米)雙水片區(42.24平方千米)汪家寨大河(34.47平方千米)高新片區(62.74、0平方千米)魚塘機場片區(101.44平方千米)老鷹山片區(107.53平方千米)大坪子片區(45.21平方千米)德塢片區(64.39平方千米)水鋼片區(35.54平方千米)六盤水市中心城區(含協調區)中心城區(含協調區)規劃范圍和片區劃分圖規劃范圍包括鐘山區黃土坡街道、荷城街道、鳳凰街道、德塢街道、荷泉街道、紅巖街道、楊柳街道、月照街道、雙戛街道9個街道(全域)和汪家寨鎮、保華鎮、大河鎮3個鎮(部分),水城區雙水街道、老鷹山街道、新橋街道3個街道(全域)和以朵街道、董地街道、尖山街道3個街道(部分),六盤水高新區石龍街道、紅橋街道2個街道(全域)。規劃范圍包括中心城區范圍和協調區范圍,涉及鐘5、山、德塢、雙水、高新、水鋼、老鷹山、汪家寨大河、大坪子、魚塘機場九個片區02 規劃策略與目標定位“江南煤都”“中國涼都”“生態綠都”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市性質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中國涼都”避暑旅居城市、黔滇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以探索“兩山”理論轉化新路徑和彰顯喀斯特山水魅力為重點,引領“生態綠都”品質提升。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打造綜合能源基地為核心功能,引領“江南煤都”轉型升級。以協同共促城市綜合服務和旅游服務功能提升為重點,引領“中國涼都”能級提升。突出特色,擦亮“三都”名片,將中心城區打造成自然共突出特色,擦亮“三都”名片,將中心城區打造成自然共生、宜居幸福、多元活力的生、宜居6、幸福、多元活力的魅力峰叢 宜居涼都規劃目標規劃目標03 規劃思路強化城市設計引導提升特色魅力空間思路4落實細化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功能定位和空間結構思路2形成以需定供、集約高效的交通、市政、公服設施配置方案思路3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實細化產業用地保障思路5推動工業遺產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思路6推動開發邊界內、外一體化發展思路8增存結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提質增效思路7搭建適合六盤水實際需要的編制管理體系思路9支撐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定位打造思路1剛彈結合、單元覆蓋、按需深化,建立“片區-單元-地塊”分層編制體系片區層面傳導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銜接相關專項規劃,統籌片區內單元7、開發建設發展。單元層面強調單元建設總量的剛性控制,強化政府對空間的統籌引導。地塊層面根據發展需要動態編制,適應市場對空間的動態要求。單元層面地塊層面規模管控要點主要謀劃單元的主導功能、空間結構、框架體系、重要設施等底線型、框架型內容,統籌單元內地塊開發建設容量細化單元路網、豎向標高、市政管線,細分和明確各地塊具體用地性質和規劃控制指標,提出相關規劃管控要求地塊指標精細化,服務項目落地,地塊圖則作為土地出讓支撐和依據管控特點3-5平方千米左右謀劃單元整體底線、框架內容,保障剛性底線要素落實片區層面重點傳導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強制性內容,銜接專項規劃管控內容,細化功能定位、各類管控指標,8、統籌片區內單元開發建設總量30-100平方千米左右統籌好單元間的開發建設和協同分工0.1-0.5平方千米左右04 空間結構中心城區(含協調區)總體空間結構圖“一軸”城市綜合功能主軸,引領城市空間東西向帶狀發展,集聚金融商貿、商務會展、文化創意、旅游服務等高等級公共服務功能“四心”“一主三副”,包括城市主中心、德塢副中心、雙水副中心、高新副中心“多節點”圍繞各片區主要功能打造專業化服務中心“一主”六盤水市主城區,為鐘山片區、德塢片區、雙水片區、高新片區一體化建設的核心空間承載區“五片”大坪子片區、汪家寨大河片區、魚塘機場片區、老鷹山片區、水鋼片區“多組團”圍繞片區功能打造相對專業化的產城融合組團9、順應“南北兩屏、雙河串城、峰叢嵌城”的自然山水本底,在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礎上,構建“一軸四心多節點、一主五片多組團”的空間結構德塢副中心:重點圍繞德湖、明湖、梅花山、涼都森林公園等集聚避暑旅居、文化休閑、商業服務、職業教育等功能,打造避暑康養文化教育中心雙水副中心:重點集聚商業服務、文化體育、教育醫療、旅游配套等功能,打造宜居康養綜合服務中心高新副中心:重點集聚高新技術、科創研發、生產性服務等功能,打造現代化產創融合生產服務中心城市主中心:重點集聚高端服務功能,發展面向區域的商務金融、文化會展、品質消費等功能,打造區域綜合服務中心05 功能定位強化主城區的一體化帶動作用,引導各片區組團有序10、分工協同,進一步明確片區規劃服務人口、用地規模、開發建設容量等指標中心城區(含協調區)組團功能布局圖片區主導功能定位主城區鐘山片區中心城區“主中心”、區域綜合服務功能片區重點發展面向區域的商務金融、文化會展、品質消費、綜合服務等功能德塢片區中心城區“副中心”、避暑康養文化教育片區主要發展避暑康養、文化休閑、商業服務、職業教育、糧食安全保障等功能高新片區中心城區“副中心”,產創融合生產服務示范區主要集聚高新技術、科創研發、生產性服務、循環經濟等功能雙水片區中心城區“副中心”、宜居康養綜合服務片區、公共文教服務中心、山水峰叢魅力風貌展示區集聚商業服務、文化教育、康養休閑、旅游度假等功能外圍片區水鋼11、片區鋼鐵產業綠色轉型示范區、公鐵物流產業集聚區集金屬冶煉、焦化及精深加工、新型建材、智慧物流等多元一體化的產業集群老鷹山片區“煤電鋁材”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發展新城區,工旅融合發展示范區重點發展鋁及鋁加工、玄武巖新材料、錳鋰新能源,新型能源化工、現代物流、應急產業、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完善居住配套、商貿商業功能,觀音山發展影視基地、文化旅游產業汪家寨大河片區近郊工旅小鎮、城區供熱基地發展紡織、煤電、建材、能源礦產裝備制造等產業魚塘機場片區康養度假勝地和空港綜合樞紐片區發展健康醫養、休閑旅游、休閑消費等特色功能以及展以航空食品與包裝印刷為主的輕工業、以電子信息與精密儀器為主的高新產業、空港12、物流業大坪子片區城郊城鄉融合地、城區功能補充區發展綜合教育和循環經濟綠色產業片區名稱建設用地面積(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平方千米)公益性用地規模(平方千米)總建筑面積(萬平方米)經營性建筑面積(萬平方米)平均容積率規劃服務人口(萬人)規劃范圍中心城區范圍規劃范圍中心城區范圍規劃范圍中心城區范圍規劃范圍中心城區范圍規劃范圍中心城區范圍規劃范圍中心城區范圍規劃范圍中心城區范圍鐘山片區30.50 30.50 29.8929.893.59 3.59 3800-55003800-55004830 4830 1.25-1.851.25-1.8552.552.5德塢片區17.31 14.23 15.513、313.072.02 1.93 1950-22501750-20501420 1320 1.2-1.31.3-1.416.515.27高新片區22.68 22.68 21.3521.358.02 8.02 2900-32002900-32002131 2131 1.2-1.51.2-1.52424雙水片區15.08 15.08 14.5414.545.04 5.04 2200-25002200-25001515 1515 1.4-1.61.4-1.619.519.5水鋼片區16.24 15.80 15.7514.898.36 8.36 1200-16501200-1650691 675 0.914、-1.350.9-1.3588老鷹山片區23.12 19.05 19.2817.562.87 2.66 2100-23001700-19001833 1681 0.9-1.01.0-1.1108.1汪家寨大河片區8.20 8.20 6.616.611.45 1.45 600-700600-700267 267 0.65-0.750.65-0.7544魚塘機場片區11.03 6.66 7.795.491.62 1.03 550-600300-400263 108 0.5-0.60.45-0.62.51.32大坪子片區11.25 10.60 9.579.054.06 3.79 600-70060015、-700332 312 0.65-0.750.65-0.7532.85合計155.41 142.81 140.31132.9737.04 35.88 15900-1940015050-1860013282128391.2-1.41.3-1.5140135.5406 藍綠空間規劃構建“峰叢相間,城綠交融”的魅力公園體系,建設“峰叢中的城市”構建郊野-峰叢-城市級-片區級-社區級五級公園體系,推動申報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實現300米見綠、500米入園、1000米進山林。中心城區(含協調區)綠地水系與開敞空間規劃圖中心城區范圍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0m2,各片區不低于5.0m2城市綠地率40%,綠16、化覆蓋率達到41%城市公園綠化活動場地(400平方米以上)服務半徑覆蓋率90%10萬人擁有綜合公園個數達到1.8個類型類型服務半徑現狀規劃規劃三池三湖由瑤池(窯上水庫)、鳳池、龍池(明硐水庫)、明湖、德湖(德塢水庫)、天湖郊野公園(7處)梅花山度假公園、涼都森林公園、月照養生谷、天生湖森林公園、天源洞濕地公園、以朵森林公園、觀音山礦山遺址公園峰叢公園(4處)上鐘山、鳳凰山、汞山、雷家山4大峰叢公園城市級公園(6處)2000-3000m水城河帶狀公園、明湖濕地公園、鳳池園、明硐公園、德湖公園、動物園片區級公園(20處)1000-1500m白鶴公園、麒麟公園、花山公園、水月公園、德宏公園、鐘山公園17、下鐘山公園、高新公園、筆架山公園、雙水(紅豆杉)公園、兩江源生態公園九洞橋公園、雙龍河帶狀公園、下龍石公園、塔山體育公園、以朵公園、堰湖公園、萬全河帶狀公園、野馬寨北濱河公園、野馬寨南濱河公園社區公園500-1000m15分鐘步行覆蓋率達到100%,不低于1公頃重要廣場重要廣場(1010處)處)六盤水站站前廣場、人民廣場、鐘山區政府廣場、紅橋時代廣場、雙水廣場、雙水政務中心廣場、經開區廣場、鳳凰山綜合體廣場六盤水西站站前廣場、德塢廣場07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銜接專項規劃布局,合理配置全齡友好的公共服務中心城區(含協調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幼有善育,學有優教推動學前18、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幼兒園、中小學全面實現就近入學,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規劃小學93所,規劃中學46所;規劃九年一貫制學校10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完全中學4所。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推動職業教育發展。高等教育學校2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5所,其他教育學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病有良醫,老有頤養規劃醫療衛生設施34處。其中綜合醫院17處,專科醫院13處,中醫院3處。為預防緊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規劃預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急醫療設施用地1處。規劃社會福利設施18處。其中養老設施11處,兒童福利設施2處,殘疾人福利設施3處,社會福利設施2處。文有悅享,體有康達規劃13處市級文化設施,規劃1519、處片區級文化設施。規劃市級體育設施8處,規劃區級體育設施20處。城市道路系統:中心城區“五橫五縱二環多聯絡”骨架路網布局08 綜合交通規劃中心城區(含協調區)綜合交通規劃圖公交交通體系:構建“中運量系統、公交干線、公交支線”多層級一體化公交系統 公交場站設施:打造“樞紐站、停保(車)場、中心站、首末站”多類型公交場站體系三條一級走廊:人民路、涼都大道、鐘山大道六條二級走廊:核心區通往高新區、南部地區、機場、水鋼、老鷹山、汪家寨地區的快速通道樞紐站6座停保(車)場13座中心站5座細化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協調城市空間布局與綜合交通發展,構建“便捷高效、綠色集約”城市交通體系快速路內環快線20、機場路、德宏路等次支道路落實“窄路密網”,穩步推進路網加密主干路人民路、鐘山大道、涼都大道、鋼城大道、鳳凰大道等09 詳細規劃單元劃定結合行政區劃、地理格局、主導功能等,共劃定114個詳細規劃單元,其中100個位于中心城區范圍、14個位于協調區范圍。中心城區(含協調區)詳細規劃單元劃分圖規劃劃分為重點功能單元、居住主導功能單元、產業主導功能單元、歷史文化單元、城市更新單元、城鄉融合單元、農業農村單元、生態休憩單元8類產業主導功能單元:17個(協調區范圍1個)城市更新單元:9個(協調區范圍1個)重點功能單元:22個居住主導功能單元:23個歷史文化單元:2個城鄉融合單元:20個(協調區范圍5個)21、農業農村單元:6個(協調區范圍2個)生態休憩單元:15個(協調區范圍5個)重點開發單元:主要為近期謀劃重點項目、需要優先開展編制審批的單元,主要集中在鐘山、高新、老鷹山片區。本輪規劃編制到地塊規劃。明確20個重點開發單元,94個一般開發單元(中心城區范圍內80個,協調區范圍內14個)一般開發單元:本輪規劃僅編制到單元深度,地塊規劃由屬地政府按需適時編制地塊實施方案,市自然資源局參考編制地塊規劃成果。傳導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銜接相關專項規劃和近期謀劃重點項目,細化深化用地布局。用地一級類總體保持穩定,增加一類混合用地。中心城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規劃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28.9822、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140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92.13平方米平均容積率1.2-1.4總建筑面積15900-1940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11.04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135.54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81.92平方米平均容積率1.3-1.5總建筑面積15050-18600萬平方米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3891.6630.20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1222.859.50商業服務業用地814.16.30工礦用地3153.6224.50倉儲用地333.932.60交通運輸用地1938.6315.00公用設施用地211.561.60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923、86.157.60留白用地245.71.90混合用地99.820.8012898.02100.00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3308.8729.80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1014.249.10商業服務業用地690.936.20工礦用地2940.8726.50倉儲用地258.012.30交通運輸用地1624.0814.60公用設施用地185.331.70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786.587.10留白用地235.32.10混合用地59.380.5011103.59100.00居住:服務:產業:其他30:16:27:27居住:服務:產業:其他30:15:29:2610 中心城區24、用地布局方案規劃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28.10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52.5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53.52平方米平均容積率1.25-1.85總建筑面積3800-5500萬平方米居住:服務:產業:其他43:7:19:31(產業居住比例含避暑旅居功能)鐘山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1383.3449.23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59.4412.79商業服務業用地179.216.38工礦用地14.380.51倉儲用地21.690.77交通運輸用地486.5517.32公用設施用地38.931.39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211.887.54留25、白用地67.772.41混合用地46.491.65規劃城鎮建設用地2809.69100.0011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鐘山片區)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優先推進城市更新與改造,重點完善面向區域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保障公共服務、休閑文旅、避暑旅居等用地需求,提升綜合服務和空間品質。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496.7934.2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201.7513.9商業服務業用地107.617.41工礦用地109.627.55倉儲用地80.755.56交通運輸用地270.418.62公用設施用地16.71.15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16.868.05留白用地10.9226、0.75混合用地40.442.79規劃城鎮建設用地1451.84100規劃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4.52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16.5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87.99平方米平均容積率1.2-1.3總建筑面積1950-2250萬平方米居住:服務:產業:其他34:21:13:32德塢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中心城區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2.68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15.27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83.06平方米平均容積率1.3-1.4總建筑面積1750-2050萬平方米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448.22 35.34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192.8515.227、0商業服務業用地78.966.23工礦用地77.786.13倉儲用地66.205.22交通運輸用地237.0818.69公用設施用地12.410.98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04.068.20留白用地10.400.82混合用地40.443.19規劃城鎮建設用地1268.40100居住:服務:產業:其他35:22:14:2912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德塢片區)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優先保障旅游康養、文化教育、商業服務為主的用地供應,推動德塢城市副中心建設。規劃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9.75 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24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82.29平方米平均容積率1.2-1.5總建筑面積2900-3200萬28、平方米居住:服務:產業:其他29:18:31:22高新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用地類型規劃面積(ha)占比情況(%)居住用地581.6729.45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174.428.83商業服務業用地179.429.08工業用地602.5830.51倉儲物流用地3.110.16交通運輸用地270.0213.67公用設施用地21.861.11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28.986.53留白用地12.840.65總計1974.92100.0013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高新片區)主要強化產業用地供給,重點保障產業智造、科創孵化和旅居康養等片區的建設,同時補足設施用地短板,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規劃范圍29、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3.86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19.5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65.98平方米平均容積率1.4-1.6總建筑面積2200-2500萬平方米居住:服務:產業:其他36:26:8:30雙水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502.736.2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254.3118.35商業服務業用地102.157.37工礦用地111.58.05倉儲用地4.250.31交通運輸用地206.8814.93公用設施用地13.680.99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77.185.57留白用地112.878.15規劃城鎮建設用地1385.5210030、14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雙水片區)重點盤活存量低效用地,提升居住品質,補足生活性服務業短板,適度提高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綠色開敞空間、居住和交通運輸等功能比重。水鋼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規劃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5.28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8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191平方米平均容積率0.9-1.35總建筑面積1200-1650萬平方米用地類型規劃面積(ha)占比情況居住用地278.5818.24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33.882.22商業服務業用地33.42.19工業用地751.3549.19倉儲物流用地100.196.56交通運輸用地192.9812.63公用設施用地31、17.851.17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06.046.94特殊用地0.40.03留白用地12.910.85總計1527.58100.00中心城區范圍居住:服務:產業:其他18:5:56:21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4.97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8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不超過187平方米平均容積率0.9-1.35總建筑面積1200-1650萬平方米用地類型規劃面積(ha)占比情況居住用地276.6918.49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33.882.26商業服務業用地33.152.21工業用地746.0549.85倉儲物流用地100.196.69交通運輸用地180.7312.08公用設施用地17.771.19綠32、地與開敞空間用地94.896.34特殊用地0.40.03留白用地12.910.86總計1496.66100.00居住:服務:產業:其他18:5:56:2115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水鋼片區)主要強化產業用地供給,重點保障鋼鐵產業轉型示范片區、公鐵物流產業、月照養生養老產業的建設,同時補足設施用地短板,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規劃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8.13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11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164.82平方米平均容積率0.9-1.0總建筑面積2100-2300萬平方米居住:服務:產業:其他16:11:58:15老鷹山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33、(%)居住用地284.5815.70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71.013.92商業服務業用地134.607.42工礦用地950.0252.40倉儲用地106.705.89交通運輸用地184.2610.16公用設施用地32.121.77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47.892.64留白用地1.830.10規劃城鎮建設用地1813.00100.00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16.53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9.1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181.68平方米平均容積率1.0-1.1總建筑面積1700-1900萬平方米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219.3313.27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69.34、344.19商業服務業用地133.408.07工礦用地888.2053.72倉儲用地104.976.35交通運輸用地169.3810.24公用設施用地27.251.65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39.622.40留白用地1.830.11規劃城鎮建設用地1653.31100.00中心城區范圍居住:服務:產業:其他13:12:60:15 16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老鷹山片區)依托水城經濟開發區重點保障產業用地,完善居住配套、商貿商業功能,保護和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規劃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4.88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2.5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162.53平方米平均容積率0.5-0.6總建筑面積550-6035、0萬平方米魚塘機場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中心城區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2.84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1.32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215.28平方米平均容積率0.45-0.6總建筑面積300-400萬平方米居住:服務:產業:其他22:8:16:54居住:服務:產業:其他23:2:17:58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106.3821.8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9.922.03商業服務業用地29.566.06工礦用地71.5914.68倉儲用地8.311.7交通運輸用地109.8522.53公用設施用地41.838.58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90.6818.6留白36、用地19.483.99規劃城鎮建設用地487.59100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65.7923.15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2.740.96商業服務業用地2.370.83工礦用地40.1414.13倉儲用地8.312.92交通運輸用地66.5923.43公用設施用地33.8711.92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44.8915.8留白用地19.486.85規劃城鎮建設用地284.1710017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魚塘機場片區)以綠地和開敞空間用地、居住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為主,較現狀有一定比例提升。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5.92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約4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137、65.22平方米平均容積率0.65-0.75總建筑面積600-700萬平方米汪家寨大河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157.9226.6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24.524.14商業服務業用地264.39工礦用地241.140.74倉儲用地0.080.01交通運輸用地87.514.78公用設施用地14.292.42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39.496.67留白用地0.960.16混合用地00規劃城鎮建設用地591.87100中心城區范圍居住:服務:產業:其他27:9:41:2318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汪家寨大河片區)優先保障市、區重大項目,38、注重鎮級自身服務功能,適度增加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促進鎮區環境品質改善、服務功能提升。規劃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8.10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3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319.04平方米平均容積率0.65-0.75總建筑面積600-700萬平方米大坪子片區(含協調區)土地利用規劃圖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112.5913.14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93.6110.92商業服務業用地22.162.59工礦用地301.4835.18倉儲用地8.841.03交通運輸用地130.8915.27公用設施用地14.221.66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67.14139、9.50留白用地6.120.71混合用地00.00規劃城鎮建設用地857.05100.00中心城區范圍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8.10平方千米規劃服務人口2.85萬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317.46平方米平均容積率0.65-0.75總建筑面積600-700萬平方米用地類型用地面積(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112.3713.8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93.6111.56商業服務業用地22.162.74工礦用地280.7334.68倉儲用地8.841.09交通運輸用地128.2915.85公用設施用地14.221.76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43.2117.69留白用地6.120.76混合用地00.00規劃城鎮建設用地809.55100.00居住:服務:產業:其他13:14:36:37居住:服務:產業:其他14:14:36:3619 片區用地布局方案(大坪子片區)圍繞“城市外圍片區”發展指引,重點保障鐘山產業園區產業用地,優化用地布局,推進產城融合,提升片區產業發展和城市品質提升。熱忱期待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建言獻策,凝聚公眾智慧,共繪六盤水美麗藍圖,共謀六盤水未來發展,共同推動“幸福六盤水”建設。謝謝您的參與本次成果為公開征求意見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六盤水市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