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青街畬族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29688
2024-10-11
39頁
18.98MB
1、平陽縣青街畬族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24年8月(公眾征求意見稿)總 則121.1區位青街畬族鄉,隸屬于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地處平陽縣西南部,東鄰鬧村鄉,南與蒼南縣橋墩鎮接壤,西、西北與順溪鎮相連,北、東北與南雁鎮為鄰??倓t1青街畬族鄉在平陽縣的位置平陽縣在溫州市的位置3p 規劃體系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對內,為城鄉統籌的空間布局管控提供依據;對外,明確空間管制規則規范保護開發行為;對上,細化落實要求,體現縣級規劃意圖;對下,建立傳導機制,指導詳規控制單元。p 規劃定位p 規劃作用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國土空間的保護、開發、利用2、修復作出的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五級三類四體系”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其中“五級”指國家、省、市、縣、鄉鎮等層面編制的不同層級的國土空間規劃。規劃體系:五級三類、四個體系41.2項目背景總則1p 規劃范疇:全要素生態、農業、城鎮城鄉、保護與發展p 規劃范圍:全域p 規劃期限規劃范圍圖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與上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規劃期限為2021至2035年,其中規劃基期為2023、0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青街畬族鄉行政管轄范圍,總面積21.75平方千米。5總則11.3規劃范圍與期限基礎研究目標與戰略支撐性內容基期用地底數底圖上位規劃傳導內容規劃定位森林資源濕地資源規劃分析與評估規劃目標與指標落實發展戰略(可選)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深化細化農用地布局生態用地布局建設用地布局歷史文化保護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管控與實施詳細單元劃分規劃強制性內容規劃實施保障用地布局規劃用途分區規劃 用途分類規劃自然資源利用國土空間安全與保障空間控制線落實三條基本控制線落實“五線”落實劃示村莊建設邊界落實其他控制線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自然保護地新增生態修復空間永4、久基本農田水資源礦產資源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6總則11.4技術路線現狀基礎278現狀基礎22.1社會經濟概況p 行政區劃青街畬族鄉下設青街、睦源2個社區,轄9個行政村。p 人口概況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統計,青街鄉常住人口3363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42%,老齡化問題突出。根據公安部門戶籍人口數據統計,2020年末,青街鄉戶籍戶數2423戶,戶籍人口9608人,人口外流現象嚴重。p 經濟概況2020年,青街鄉固定資產投資11864萬元,固投任務完成率排名B類鄉鎮第二;完成億元產業項目招引落地,招商項目到位資金6858萬,完成率171.5,排名B類鄉鎮第一;新增總部貿易回歸企業5、2家;實現總部貿易回歸新增稅收1300萬元,財政總收入2355.7萬元。青街鄉行政區劃圖N七山一水兩分田青街畬族鄉耕地資源相對較少,森林資源豐富。境內山脈屬南雁蕩山山系,林木蔥郁,全鄉森林覆蓋率高達82%。青街鄉土樹種較多,以竹林為主,竹類品種繁多,是聞名遐邇的竹鄉,享有“竹海畬鄉,生態家園”之美譽。9現狀基礎22.2自然地理格局n 山林n 水n 建設n 農田2.3土地利用現狀現狀基礎210以2020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為基礎,根據國家“三區三線”劃定規則,將在自然資源部備案的2020年前已批未用土地作為現狀建設用地,形成基期現狀數據。土地利用現狀圖規劃目標及策略3113.1目標愿景規劃目標及策6、略312重點生態地區疊加文化景觀地區以文化旅游、生態觀光、畬風傳承為主的民族文化名鄉 落實上位規劃對青街畬族鄉的定位要求,突出青街畬族鄉生態、人文特色優勢,確定規劃目標定位:3.2發展策略一、融區域、聯主城規劃目標及策略313n 著力推進青街鄉與周邊鄉鎮、昆鰲中心城區一體化推進青街鄉周邊鄉鎮通勤道路多樣化。通過環南雁蕩山景區道路、紅旅支線、青街至莒溪公路等通道,強化青街與周邊鄉鎮和水頭鎮區的聯系。3.2發展策略二、優產業、強文旅規劃目標及策略314青街鄉是平陽西部生態旅游片區的重要節點,規劃對接環南雁蕩山融合區相關功能,以承擔平陽轉型發展的重要職能。n 區域大融合以生態觀光為基礎、畬族文化體驗7、為核心,樹立青街鄉畬族民俗風情傳承的核心文化品牌。構建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體系,挖掘青街鄉民俗文化底蘊,依托南雁蕩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青街歷史文化名鄉建設契機,打造青街鄉具有“自然風光旖旎、民俗風情濃郁、文化積淀深厚、毛竹遠近聞名”的重要生態文化體驗地,融入區域生態文化旅游體系之中。n 文化大引領在區域聯動的基礎上,整合周邊區域的文旅資源,以“畬族+”為主導,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如平陽的古邑文化、紅色文化、數學文化、黃湯文化和象棋文化等,構建完整的“文化”產業體系,提升青街鄉產業輻射力,形成區域發展極核。n 聯動縣域副中心水頭鎮區和南雁鎮區,實現公共服務設施輻射共享3.2發展策略三、重保護、聚8、空間規劃目標及策略315以青街溪與南雁蕩山脈生態保護帶為核心,加強對“山水林天湖草”等自然生態基底的涵養,強化對青街鄉及其周邊區域的生態公益林、飲用水源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等生態敏感要素的一體化保護。形成藍綠交織、生態共保的協同格局。3.2發展策略四、提品質、促保障規劃目標及策略316青街位于平陽西部特色城鎮片,是大南雁綠色生態經濟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n 完善城鄉生活圈,促進城鄉統籌強化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供給,補足基本公共服務配套短板,構建獲得感和幸福感強的15分鐘生活圈。n 突出風景鏈接構建由郊野公園、城市公園、鄉鎮公園、游園組成的四級公園體系,營造便捷怡人的公共交往空間。n 做精美麗城鎮9、做優美麗鄉村促進城鄉高質量發展和空間的精細化治理。3.3空間控制線落實規劃目標及策略3173.3.1三條基本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p 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265.94公頃(1)紅線范圍根據自然資源部批準下發“三區三線”成果,青街畬族鄉永久基本農田面積共265.94公頃。主要分布在垟心村、睦源村、東坑村等村。(2)管控規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基于“應劃盡劃、應保盡?!钡脑瓌t,以長期可穩定利用的耕地為基礎,將符合條件的耕地全部納入耕地保護目標,并將納入耕地保護目標的耕地保質保量優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和圖斑。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10、量提升、布局穩定。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嚴格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強化用途管制,嚴格控制非農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鼓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提高永久基本農田質量。3.3空間控制線落實規劃目標及策略3183.3.1三條基本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p 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845.28公頃(1)紅線范圍根據自然資源部批準下發“三區三線”成果,青街畬族鄉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共845.28公頃。主要包括平陽縣西南部生態公益林保護區水土保持生態保護紅線。主要分布在新三村和垟心村等村。(2)管控規則生態保護紅線內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內原則上禁11、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自然保護地核心區保護區內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3.3空間控制線落實規劃目標及策略3193.3.1三條基本控制線城鎮開發邊界p 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23.12公頃(1)紅線范圍根據自然資源部批準下發“三區三線”成果,青街畬族鄉城鎮開發邊界面積共23.12公頃。(2)管控規則城鎮開發邊界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管理。城鎮開發邊界一經劃定,在規劃期內原則上不得調整。因國家重大戰略調整、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行政區劃調整等確需調整的,按照國土空間規劃修改程序進行修改。城12、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實施“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建設,按照主導用途分區,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重點建設項目安排表是城鎮開發邊界外建設的主要依據。20青街鄉9個行政村中,集聚建設類2個、整治提升類5個、城郊融合類0個、特色保護類2個、搬遷撤并類0個。村莊類型村莊名稱村莊級別集聚建設類青街村一般村睦源村特色保護類王神洞村九岱村整治提升類垟心村南朱山村新三村東坑村南網村村莊分類規劃圖3.3空間控制線落實規劃目標及策略33.3.2村莊級別與分類用地布局規劃4214.1建設用地布局4.1.1總體空間格局用地布局規劃422以融入副中心、做精13、城鎮、做優鄉村為導向,以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格局為目標,以青街鄉自然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為基礎,構建“一心、一軸、一廊、三區”的鄉域國土空間布局結構。一心:綜合服務中心,為青街鄉發展提供綜合服務。一軸:青街發展軸,橋南線和青街至莒溪公路南北橫穿青街鎮區,并與周圍特色村相連接,成為鄉域的空間發展和聯系軸。一廊:重點保護青街溪生態廊道,同時作為青街對外展示的窗口。三區:青街綜合服務區包括睦源村、青街村、垟心村,為青街鄉發展提供綜合服務,重點發展旅游業和觀光農業;竹海旅游休閑區包括東坑村、南網村、南朱山村,結合竹林發展觀光旅游業、休閑旅游業和生態農業;畬族風情旅游區包括九岱村、王神洞村、新三村14、,以畬族文化為特點發展旅游業及服務業。總體格局規劃圖4.1建設用地布局4.1.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用地布局規劃423青街鄉公共服務生活圈體系規劃圖(1)用地規模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總面積2.60公頃,占鎮域建設用地的3.40%。(2)公共設施體系依據浙江省村莊規劃編制技術要點(試行)的相關要求,規劃構建青街鄉、村兩極公共服務生活圈,形成1個15分鐘鎮級公共服務生活圈、9個村級公共服務生活圈。規劃鼓勵公共設施空間的精細化運用、復合利用和共建共享。4.1建設用地布局4.1.3綜合交通規劃用地布局規劃424(1)鎮域綜合交通規劃n 區域性道路規劃新建青街至蒼南莒溪公路、浙南紅都西部紅色通道15、(環南雁蕩山景區道路),減少鄉鎮與主要景區的交通時距,提升交通通行能力,提高區域路網可達性。n 農村公路通村公路在連接鄉鎮與行政村之間起主導作用。規劃對現狀通村公路按三級或四級公路標準進行整治提升,提升路網連通度,支撐美麗鄉村建設。青街鄉交通設施規劃圖4.1建設用地布局4.1.3綜合交通規劃用地布局規劃425(2)城鎮道路系統規劃n 規劃結構根據交通組織特點,規劃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路網體系,提升城鎮道路服務水平。主干路和次干路主要承擔生活和交通服務功能。主要道路包括睦源路、太申路,構成鎮區十字狀道路網骨架。其中睦源路連通青街西部地區,太申路聯系青街東部地區。n 交通設施規劃保留現16、狀青街車站,規劃5處公共停車場。青街鄉鎮區道路交通規劃圖用途分區規劃5265.1規劃用途分區用途分區規劃527序號一級分區二級分區1生態保護區陸域保護紅線區海洋保護紅線區2生態控制區陸域生態控制區3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一般區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4城鎮發展區居住生活區綜合服務區商業商務區 工業發展區 物流倉儲區 綠地休閑區 交通樞紐區 戰略預留區5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農田整備區林業發展區6其他保護利用區礦產能源發展區文化遺產保護區區域基礎設施集中區特殊用地集中區陸海協調發展區p 兩種管控方式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城鎮開發邊界外: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約束指標+分區準入5.2農17、田保護區用途分區規劃528管制規則禁止禁止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房、建窯、建墳、挖砂、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禁止占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禁止非農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除法律規定的重點項目除外)。鼓勵 鼓勵在永久基本農田內開展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5.3生態保護區用途分區規劃529管制規則禁止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禁止生態保護紅線內空間違法轉為城鎮空間和農業空間。鼓勵 鼓勵根據生態紅線的保護需求和規劃,結合全域綜合整治,建設用地復墾的項目,逐18、步有序的退出建設用地。鼓勵生態保護紅線內已有的農用地,建立逐步退出機制,恢復生態用途。5.4生態控制區用途分區規劃530管制規則禁止禁止商業性利用。除必需的工程建設占用外,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變陸域生態控制區用途,禁止建設工程占用生態控制區。控制在不降低生態功能、不破壞生態系統的前提下,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和相關法定程序、管制規則,采取“名錄管理+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相結合的方 式細化管理規定,進行適度開發利用。鼓勵 引導生態控制區及周邊的居民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無污染的種植、養殖和林副產品加工業,鼓勵從事適度的資源管護和旅游接待等活動。5.5鄉村發展區用途分區規劃5315.5.1村莊建設區管制規則19、禁止禁止開展不符合用地性質的建設項目??刂茋栏駡绦小跋葘徟?,后建設”。嚴格控制農村建設用地標準,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控制生活污水排放、固體廢棄物需集中處理。不得任意丟棄、排放,導致規劃區域環境污染。鼓勵 鼓勵優先盤活村莊存量建設用地。鼓勵加強環境整治和設施配套,建設重點整治內容。5.5鄉村發展區用途分區規劃5325.5.2一般農業區管制規則禁止嚴禁集中連片的城鎮開發建設??刂瓶刂妻r用地轉用,對質量等級高耕地、園地、林地實行優先保護??刂妻r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按照“耕地占補平衡”的原則,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下降。對于農村新業態服務用地,用地規模占農用地比例以及單獨選址項目的建設規模應符合浙江省自然20、資源廳相關規定。鼓勵 鼓勵閑置農用地變為耕地,生態化農田建設。允許農業和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及其配套設施建設。5.5鄉村發展區用途分區規劃5335.5.3農田整備區管制規則禁止嚴禁集中連片的城鎮開發建設。鼓勵 鼓勵將閑置、老舊的農房列入整備區。歷史文化保護63435歷史文化保護6青街畬族鄉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類別名錄級別所屬鄉鎮歷史人文資源歷史文化名鎮青街畬族鄉市級青街畬族鄉歷史文化名村睦源村省級青街畬族鄉文物保護單位青街李氏、池氏大屋(五幢)省級青街畬族鄉睦源橋縣級青街畬族鄉施味辛故居縣級青街畬族鄉不可移動文物南網村南網宮青街畬族鄉十五畝村李氏民居青街畬族鄉睦源村睦源路65號民居青街畬族鄉青街村上21、過溪李氏民居青街畬族鄉歷史建筑21處青街畬族鄉古樹名木81株青街畬族鄉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367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377以城鎮開發邊界、行政邊界為基礎,結合相對穩定的地理、交通邊界劃分為9個詳細規劃單元,其中城鎮單元2個,鄉村單元7個。單元類型單元名稱單元面積(公頃)功能定位城鎮單元 睦源單元(城鎮單元01)310.87畬族宜居文化板塊青街單元(城鎮單元02)260.86畬族宜居文化板塊鄉村單元 垟心單元(鄉村單元01)266.64傳統農業農居板塊九岱單元(鄉村單元02)261.43畬族農旅融合板塊東坑單元(鄉村單元03)289.75傳統農業農居板塊新三單元(鄉村單元04)323.51畬族農旅融合板塊王神洞單元(鄉村單元05)116.63畬族農旅融合板塊南朱山單元(鄉村單元06)134.23傳統農業農居板塊南網單元(鄉村單元07)211.42傳統農業農居板塊詳細規劃單元劃分示意圖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38839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8p強化規劃傳導p實行用途管制p指定近期建設計劃p加強規劃實施監督p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p完善規劃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