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回收和分類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31158
2024-10-11
36頁
6.49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規劃策劃方案合集
1、頁眉頁腳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垃圾的回收和分類2 禹州市鈞臺辦東街小學武志娜3 垃圾的回收和分類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4 案禹州市鈞臺辦東街小學武志娜5 垃圾的回收和分類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禹州市鈞臺辦東街小學武志娜一、活動背景:新華網北京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5 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 顯示:我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為16148.81 萬噸,處置量為 15730.65 萬噸。同年,許昌市市區共清運生活垃圾18.73 萬噸,無害化處理 18.64 萬噸,其中焚燒垃圾15.24 萬噸,衛生填埋 3.40 萬噸。看完以上兩條新聞,我們將不由得關注垃圾的回收和再次利用的問題,這是一個2、非常重要的問題,“垃圾無小事”一起來關注垃圾的回收利用,是保護環境美化生活的主要措施之一,為使學生從小養成回收垃圾保護環境的習慣,我們制定了此綜合實踐的課例活動方案。垃圾,只有混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垃圾,一旦分類回收就可能是寶貝,垃圾只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我們有義務也有必要將這些“資源”各就其位,讓它們成為為我們服務的東西,而不是危害我們的東西。對廢品資源進行充分的回收利用,是防止資源再流失、能源再浪費、環境再污染的有6 效途徑。我們對校園垃圾回收、重新利用和處理的意義是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來提高同學們的環境意識,增強同學們保護資源和愛護環境的意識。二、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3、增強環保意識。2、通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學生垃圾分類處理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過垃圾的收集、分類等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生活習慣,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三、活動準備:1、教師活動準備:(1)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和視頻資料。(2)教師用的展板一塊,照片、文字材料(粘貼好)。(3)教室班班通設備、照相機、打印機等。(4)關于環境保護的相關視頻、課件等。(5)用于學生研究的方案和宣傳稿。7(6)垃圾回收分類匯總表。2、學生活動準備:(1)了解禹州市全市以及我們學校-東街小學每天產生多少垃圾,這些垃圾是怎樣處理的,并收集數據。(2)4、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說環境的變化,深入社會實踐了解垃圾的危害、垃圾是如何變廢為寶的以及垃圾分類的類型。(3)收集我校校院內及學校周邊垃圾,并對垃圾進行分類,找出哪些是可回收的,可回收垃圾又可以分為哪些種類,不可回收的垃圾占總垃圾的比例。3、教學展示展板具體內容:前言同學們,你們了解禹州市嗎?你們了解禹州市每天產生的垃圾是怎樣處理的嗎?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主要分為清掃、收集、運輸和處理四個環節。同學們每天在市區看到的清潔工人,大部分是清掃街道和收集垃圾的。清潔8 工人們大約每天4 至 5 點上班,晚上會工作到10 點。工作的時間長,工作量也相當大。他們中平均年齡將近40 歲,有些還是年過半百的老5、人。清潔工人們的收入也不多,每月幾百元,再加上政府的一些補貼,僅供一個月的生活費。禹州市的這些垃圾除了來自街道的各個小區外,還來自賓館、飯店、農貿市場、學校等等,一天之內產生的垃圾量相當龐大,如果不加處理,后果不堪設想。禹州市共有7 個垃圾中轉站,分布在城區的各個街道。所有的垃圾都在中轉站裝好,統一運送到到填埋廠,不焚燒,不堆肥,全部填埋掉。同學們,了解了這些情況后,你能為禹州市做些什么呢?(二)照片說明:9 工人:清潔工人們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沒有他們,哪有我們清新美麗的城市。他們才是禹州市的“大功臣”,但他們的艱辛你能感受得到么?老人:看到這位年過五旬的老人,你能從中體會到清潔工人的勞累6、與艱辛嗎?10 垃圾車:橘黃色或者草綠色的環衛垃圾清運車,他們默默的工作在禹州市的條條大路,它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啊!11 垃圾箱:你可不要小看這個垃圾箱哦!它的作用可大了。你知道禹州市區有多少這樣的垃圾箱嗎?沒有分類的垃圾:所有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這樣使那些能利用的垃圾也無法再利用。你能將這些垃圾進行分類嗎?垃圾清運車:禹州市縣所有的垃圾,都是通過像這樣的“大家伙”統一裝好后,再運輸到垃圾填埋廠進行處理。你見過這個笨重的“大家伙”嗎?12 傾倒:清潔工人們就是這樣一車一車,把分散在禹州市縣大街小巷的垃圾收集起來,運輸到垃圾中轉站。你能感受清潔工人們在烈日和寒風中的辛苦嗎?四、適用年段與活動時7、間:1、適用于較大的學生,所以我安排我校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每個年級兩個小組,分成六個小組進行體驗2、活動時間:從 2016 年 3 月-4 月為期一個月的時間五、目標與要求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環衛工人的辛苦付出。2.讓學生學到我市環衛工作的一些基本常識。3.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垃圾的分類方法,并養成垃圾分類處理的日常生活習慣。4.通過對比,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13 14 活動過程(一)第一階段:準備階段(第1 周)活動目的:(1)讓學生通過實地考察,了解我們學校以及整個禹州市的垃圾處理情況,并收集數據,增強知識。(2)通過實踐收集數據,培養學生動手實踐8、的能力和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3)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培養他們從小學會垃圾的分類、回收利用的好習慣。(4)通過垃圾的回收,變廢為寶,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不亂扔垃圾,并能夠主動撿起身邊的垃圾。1、學生主要活動:(1)向家長或者環衛工作人員了解禹州市或者你們小區日產生的垃圾有多少?了解我市垃圾的處理流程?(2)對學校各個區域觀察記錄,了解我校垃圾的源頭、都有哪些垃圾、每天大概會產生多少垃圾,這些垃圾最終是怎么處理的。15(3)到廢品回收站進行考察,認識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次利用的,分析我校現有的校園垃圾中,哪些是可以變廢為寶的。將抽調的三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分組,每9、個年級兩組,讓他們主要完成對校園垃圾進行調查取樣,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將校園里的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各種紙制品(如: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塑料制品(如:礦泉水瓶、飲料瓶、較厚的塑料袋、塑料包裝等)、金屬制品(如易拉罐、廢鐵絲、廢舊鋁合金門窗等)都是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中的果皮、較薄的食品袋、食品殘留物、廢舊電池等是不可回收的。在不可回收的垃圾中,較薄的食品包裝袋垃圾占得比例較多,嚴重增加了校園的白色污染程度。(4)將搜集的數據進行匯總,并制定出課堂活動方案:2、教師指導重點:(1)制定方案時,大家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小組的集體智慧,各抒己10、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活動,鍛煉主人翁意識,強化社會實踐經驗。(2)每個小組安排一名組長,一名副組長,小組成員若干,記錄員一人,負責記錄方案。16(3)小組組長重點參與管理和活動交流,在學生總結交流是,每小組派一個同學做小組匯報發言。(4)注意提醒和引導,是本次活動順利進行。17(二)第二階段:發展階段(第2 周)活動目的:(1)進一步了解本地區或者我們學校校園內垃圾產生的情況,垃圾的產生源頭,垃圾的處理方案,分析校園內垃圾的大致種類,討論垃圾處理存中在的問題和理想的解決辦法。(2)鼓勵學生利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查閱垃圾回收處理的有關信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3)11、通過讓學生到廢品收購站的考察,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以變廢為寶,它們將會對社會帶來哪些好處,并能夠舉例說明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產品是由廢品回收加工后制造出來的。(3)鼓勵學生將校園垃圾進行收集,分類,最后集中到廢品收購站賣掉,并對各個小組賣垃圾的情況進行排名,鼓勵優秀,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充分體驗、感受實踐活動的樂趣。學生的主要活動:1.了解學校現狀學生利用課間時間,對校園環境進行問卷跟蹤調查,發現學生普遍存18 在一種現象,手里的垃圾隨地亂扔,塑料包裝袋、飲料瓶、瓜皮果屑、廢舊作業本等垃圾到處可見。特別是一些衛生死角,更成了垃圾的堆放處,因為有些學生在顯眼的地方不敢隨意丟棄垃圾,那些衛生死角就成12、了他們丟放垃圾的目的地。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學生還是缺乏一定的環保意識,這也正是校園垃圾為什么會層出不窮、影響校容校貌的原因。通過調查,我們認識到,提高我們學生的素質,增強大家愛護校園環境的積極性,是治理校園垃圾的根本。2.針對校園垃圾現狀,制定可行的回收利用措施通過學生的調查分析,發現現在我校存在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調查,總結學校的垃圾現狀和處理意見,我校因為不能對垃圾分類保存,進行回收利用,嚴重影響學校的環境衛生。但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校園內垃圾箱數量有限垃圾箱未設置分類投放;垃圾箱清理和衛生打掃不及時;垃圾箱未能明確分離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部分學生沒有養成將垃圾13、丟進垃圾箱的習慣;19 學校的教育宣傳力度不夠,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3.校園垃圾回收利用成果在這個環節中,需要重點做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引導學生主動撿起身邊的垃圾,并對現有垃圾箱內的垃圾進行再分類。發動各個小組,制作宣傳欄,宣傳標語,全方位的進行衛生習慣普及教育,讓小組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主動參與到宣傳當中。教師還要帶頭帶領學生制作分類投放垃圾箱,使以后的學生能夠主動的將手中的垃圾分類投放,便于后期的垃圾回收。帶領學生收集整理學校以及周邊的垃圾,盡可能地將可回收垃圾進行歸類,為每一個小組提供一個存放分類垃圾的場所,通過一周的實踐,各個小組我們對學校垃圾進行了分類回收,并填寫回收情況14、表:20 垃圾回收、分類情況統計表垃圾分類回收情況(單位:公斤)總回收價值(單位:元)不可回收垃圾的比例塑料制品紙制品金屬制品礦泉水瓶不可回收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小 計這樣看來,垃圾回收利用價值也是非常可觀!但是,校園垃圾現在缺乏分類,整體處理狀況較差。同時我們從前面的調查中也認識到:我校學生缺乏環保意識,是造成校園垃圾難以處理、影響校園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認為:今后垃圾處理應以分類回收作為發展方向。21(三)第三階段:研討階段(第3 周)(1)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互相學習。1.總結自己走訪、調查、記錄的過程,分享自己的成功體驗,說說自己最大的收獲,談談自己在調查過程中發現15、的問題,遇到的困難,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難的。2.談談自己小組都在到哪里撿過垃圾,哪里的垃圾最多,那些垃圾是怎么產生的。3.談談自己小組賣完垃圾的喜悅心情!4.談談自己對亂扔垃圾的看法,對我校現有環境的整改意見或建議。5.放眼世界,談談自己對保護環境的認識!(3)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熱愛生活的情懷。1、學生主要活動:(1)分組討論整理收集的資料。(2)按小組準備匯報材料,寫出匯報稿。22(3)探討垃圾回收分類處理的新方法。(4)舉行一次課堂匯報活動課。2、教師指導重點:(1)指導學生對材料的整理。(2)指導學生寫匯報材料。(3)組織開展課堂匯報課,交流課外活動的成果。23(四)第四階16、段:總結階段(第4 周)一、活動目的:1.通過學生總結交流,讓學生認識到亂扔垃圾的危害,同時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的意識。2.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學會更深入的了解垃圾處理的基本流程,掌握科學處理垃圾的方法以及垃圾的分類,更好的使垃圾變廢為寶。3.通過宣傳交流,讓更多的學生學會愛護環境,正確投放垃圾,正確合理的利用垃圾變廢為寶。二、過程與方法:(1)交流實踐活動成果。(2)動員宣傳全校的同學,全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到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行動中去。(3)對于垃圾箱的制作、利用廢料垃圾創造發明的優秀小組或班級,進行大力宣傳和表彰。(4)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生活的情感和保護環境的意識。17、24 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有:a)完成宣傳稿,舉辦展覽,宣傳垃圾分類處理的新方法。b)開展“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發明創造制作”活動。c)組織各班開展一次“讓地球重新變美麗、變整潔”的主題班會活動,通過主題活動,讓所有的學生在認識上有所改變。d)開展一次優秀小組的表彰會。六、預期成果形式:調查報告、成果匯報稿、小制作。七、活動評價方式:1、學生自評:學生對照參加垃圾的回收和分類綜合實踐活動以來的前后變化,自我評價。2、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發明創造的物品,運用技巧的能力,給學生適當的評價。3、學生小組評價: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小組根據組員的表現,對其進行適當的評價。25 垃圾的回收和分18、類綜合實踐活動總結當今社會,環境的變化很大,原來的青山綠水越來越少,隨著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也將越來越多,再加上一些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是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有人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城市之間的間隔可能不再是綠色的田野,而是惡臭的垃圾。這將是我們面臨一個非常大的考驗。我校在我的提議下,大力開展和宣傳了垃圾分類處理活動。我班師生積極響應并開展了以“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造學校優美環境”活動,同事,我還調動其他班級,將較大的四、五、六年級學生都充分調動起來,分成了六個小組,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活動非常積極踴躍,他們走出了課堂,走進了社會。這次活動讓學生了解垃圾的產生過程,親身體驗大量垃圾給生19、活環境造成的危害,能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給垃圾進行分類并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去。激發學生愛護自身生活環境的情感,養成自覺講究衛生,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自覺分類投放垃圾的良好生活習慣。現將該項工作總結如下:1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培養環境保護意識我將我們 4-6 年級的 3 個班劃分成了六個小組,帶領同學們利用了一26 切可利用的渠道,對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組織同學們外出走訪調查,學習垃圾處理的知識,同時也體會一下清潔工人的辛苦付出,感受一下垃圾對社會、對人類的危害。讓學生前往垃圾回收站考察,是學生認識到垃圾身在不同的位置,將會有著截然不同的作用。垃圾放在干凈的校園內,他是一個很不好的污染源20、;垃圾放在垃圾桶里,他將給清潔工帶來更多的辛苦;將垃圾科學分類,買到垃圾回收站,他將是一筆財富;對垃圾進行改造,創造發明,它將是一個藝術品。通過主題班會和黑板報等生動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我國的環境狀況,明確目標,知道我們該做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從理論上讓學生有明確的環保意識。2.制定措施,落實到位我校的垃圾處理方案還是教室內一個大垃圾桶,學校一個收集垃圾的垃圾池,每天定時運輸。由此,教育學生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分類垃圾筒:垃圾筒上貼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標志,我們可以在教室放置回收箱,并在垃圾箱上張貼說明:哪些是可回收物。最好每個教室都能配備分類回收的垃圾桶,即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使同學21、們在教室里就將垃圾分類,同時培養垃圾分類的習慣。并且通過廣播宣傳,告訴學生在扔垃圾的時候分類投進不同的桶里,將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類存放,比如學生27 每天喝過奶的奶盒,礦泉水瓶等,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進指定的桶內,不能亂扔。值日生在清理垃圾的時候,再分別進行處置。校園垃圾的處理情況是否成功是關系校園形象的重要問題,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集體榮譽感,一切從小事做起,盡自己的力量為保護校園環境做出貢獻。可回收的垃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送去收購站,這樣不但減少了垃圾污染,還能為我們積累活動經費。減少一次性垃圾袋的使用,垃圾直接裝入便捷式垃圾箱中,以減少白色污染。3.開展垃圾分類實踐活動,22、培養環境行為習慣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光靠紙上談兵恐怕很難見效。根據學生實際,開展各類垃圾分類實踐活動。如舉行“伸伸手,彎彎腰,把垃圾送回家”實踐活動比賽,以及將活動延伸至家庭,調查自家生活垃圾構成情況,并作合理分類;將垃圾分類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合作辦手抄報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垃圾分類知識在學生心中的內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行為。“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盡管這項活動已接近尾聲,但我班師生垃圾分類的腳步不會停止,不僅要讓垃圾分類在校園扎根,還要讓小手牽大手,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4.不足與困惑28 如何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長期堅持對生活垃垃圾的分類處理23、,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是我們面對的一項長期的課題,而目前在我們生活的城市,因為各種原因,還不能做到垃圾分類投放,還不能做到真正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這也是困擾我們對垃圾處理是否科學無公害的關鍵所在,我們也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盡快的做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另外在小組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因為學生小組人數和老師精力、水平的限制,對六個小組的指導還不很完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今后的小組活動中應吸取經驗教訓,組建出更好的活動小組和活動方案。還有就是我們通過走訪調查,認識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用垃圾的處理方法;通過活動,感受到了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甚至可以變成藝術品。但是還有一類特殊的垃圾電池,我們沒能找到它的歸宿24、。希望同學們以后就可以關注廢舊電池如何回收再利用問題。通過這次活動,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成為這個時代出色的小主人。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懂得地球只有一個,是我們的“大家庭”,時刻要求我們大家都應該愛護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小環保衛士。29 禹州市東街小學研究性學習學生探究過程記錄日期:課題垃圾的回收和分類綜合實踐活動組 長班級指導老師參與研究成員究過程(1)向家長或者環衛工作人員了解禹州市或者你們小區日產生的垃圾有多少?了解我市垃圾的處理流程?(2)對學校各個區域觀察記錄,了解我校垃圾的源頭、都有哪些垃圾、每天大概會產生多少垃25、圾,這些垃圾最終是怎么處理的。(3)到廢品回收站進行考察,認識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次利用的,分析我校現有的校園垃圾中,哪些是可以變廢為寶的。30 成果或體會各小組垃圾回收、分類情況統計表小組名稱:日期:課題垃圾的回收和分類綜合實踐活動31 組 長班級指導老師參與研究成員垃圾分類回收情況(單位:公斤)總回收價值(單位:元)不可回收垃圾占總垃圾重量的比例塑料制品紙制品金屬制品礦泉水瓶不可回收回收分類感受整體活動心得體會32 學生在努力制作自己心中的分類垃圾箱教室內外學生的宣傳欄33 教室內外學生的宣傳欄愛護環境從自身做起34 學校垃圾一角35 合理利用垃圾個人創作作品:自行車(1)合理利用垃圾個人創作作品:帆船(2)合理利用垃圾個人創作作品:灑水壺(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