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農產品物流中心概念規劃方案.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36006
2024-10-11
35頁
41.89MB
1、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效 果 圖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總平面圖N N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鳥瞰圖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主軸入口透視圖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沿街夜景透視圖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皖西雜糧大市場茶葉、藥材交易市場果蔬、水產交易市場綠色農產品配送、冷鏈物流中心經營戶之家干貨、調味品市場六安土特產市場電子結算中心安全監控中心、酒店檢測中心博覽中心垃圾處理中心城市道2、路沿街商業企業孵化基地總部經濟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項 目 背 景六安,一座美麗的城市。六安,一座美麗的城市。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一、項目背景一、項目背景1、六安概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處中國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長三角腹地,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成員城市,安徽省會經濟圈合肥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榮膺有“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水環境治理優秀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等稱號。六安市LIUANNONGCHANPINGWULIUZ3、HONGXIN2、交通:六安市地處安徽西部大別山東北麓的江淮丘陵,地跨江淮分水嶺,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是長三角地區通往中西部的樞紐。高鐵半小時到省會合肥,兩小時以內到南京、武漢,三小時到杭州、上海。六安直接有高鐵直通長三角滬寧杭,中部巨埠武漢、長沙以及京津、濟南等地。六安也是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地區梯度發展的過渡帶和東西部經濟交流的轉接點,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聯系沿海、發展中原的功能和特征。是安徽東進西出的橋頭堡,是合肥經濟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和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三、農業發展:六安農產品資源豐富,糧、油、4、麻、栗、茶、繭、肉、禽、水產等農副產品產量居安徽省第一,素有江淮糧倉、白鵝王國、茶藥寶庫、絲綢之府、水電之鄉的美譽。2012年六安農業生態經濟建設開始起步,現已建成多個農業生產基地,并分別獲得了歐盟、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家環??偩值恼J證。六安當地的知名土特產有: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霍山靈芝漫水河百合金寨板栗皖西白鵝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 4、項目選址:綜上所述,依托六安的城市規模、交通優勢和當地的豐富農產品資源,有利于打造成規模、上檔次的農產品物流中心。作為皖西最大的農產品物流中心,項目初步選址于六安城市南部,北側為滬漢蓉高速鐵路和寧西鐵路樞紐,用地西側5、臨六安至舒城的公路,公路向北側不遠處與312國道相連。項目用地整體具有便利的公路和鐵路運輸優勢。根據初步的規模估計,項目用地總面積約為53ha。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項 目 定 位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二、項目定位:二、項目定位:本項目為六安農產品物流中心。項目定位為皖西最大的農產品物流集散中皖西最大的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及雜糧市場心及雜糧市場,是全國“果蔬大流通”的集散地。項目將輻射合肥、安慶、信陽、淮南、阜陽等城市及河南南部、湖北東部、江西北部等區域,成為皖、鄂、贛、豫地區的農產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交易展示平臺6、。項目占地面積約800畝,總建筑面積約53萬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形成以綠色農業產業化為核心、集科研、商貿、加工、物流、現代服務業為一體的農業產業綜合體,打造中國農產品的“綠谷綠谷”。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規 劃 目 標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三、規劃目標:三、規劃目標:1、物流型“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向大型物流中心發展,是市場發展的趨勢。本次規劃依托新農集團在大型批發市場的網絡資源,力圖打造一個以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為核心的農產品物流基地。通過建立大型“農超對接平臺”,平抑物價,縮短流通鏈條,直接對接生產基地。產銷對接7、的實現,將有力地促進農民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隨時了解網絡內各地市場每種農產品的供應量、銷售量、庫存量,發現哪種農產品銷量增加,庫存不足,及時調運補充,調劑余缺,保持市場穩定均衡的供應,同時確保品種的豐富多樣。規劃中在東南角規劃了占地6公頃的冷鏈物流和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以配送中心為基地,帶動各大市場板塊的對外交易。規劃中的冷鏈物流和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2、信息型物流中心現代的物流市場,信息化已經成為衡量物流中心先進性的重要指標。“軟件先行,硬件適度”已經成為物流中心建設的一致共識。通過信息化價格指數分析與預測等系統的緊密結合,集中展示物8、流市場的實時行情、交易趨勢分析、食品安全監測、商品市場準入備案等方面的業務信息,為物流市場運銷商及生產基地、涉農企業、政府機構等提供大量的綜合信息服務。交易方式采用電子化結算,交易時間短,交易速度快,提高交易效率,保證商品的鮮度。同時,電子結算的使用讓貨物信息更加準確,市場提供的數據記錄了市場實際交易的情況,大大提高市場交易信息的準確性。在總體規劃中,我們通過核心商務區“大腦”的規劃設計,建立統一的市場安全監控中心和電子統一結算中心,從而打造市場的信息核心,以形成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化系統和農產品電子結算交易系統。二大系統的建立將有效保證物流中心的高效運轉。規劃中的安全監控和電子統一結算中心LI9、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3、生態型物流中心生態型市場是針對傳統市場交通混雜,機動車尾氣污染嚴重的狀況而提出的新型交易市場。規劃中力求把減少污染、保證農產品品質放在首要位置。規劃在交通設計上采取人車分流、汽車不進入交易區,由清潔環保的電瓶車作為場內裝卸運轉的工具,防止對食品的二次污染;在交易大廳通過良好的自然通風設計,保證核心交易區環境溫度的恒定,延長了生鮮農產品的保鮮時間。購貨車輛和卸貨車輛分區停放,使市場內的交通更加有秩序,提高物流速度和運營效率。同時,在總體規劃中強化節能低碳,改善市場環境。在市場東側設置了統一的垃圾處理中心。市場采用垃圾分類回收,分散收集,10、壓縮運出。對有價值的垃圾采取回收利用,提高了價值,降低了能耗,同時也減少了垃圾數量,有利于促進環境的優化,實現綠色交易的價值。同時分散收集、壓縮運出的措施使得市場環境變得更加清潔,減少了二次污染。規劃中的垃圾處理中心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4、安全型物流中心 食品安全是農產品物流中心的重中之重,為實現更為全面、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以提供一個安全高品質的采購平臺,規劃設計中在中央商務區設置了集中的農產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高標準檢測中心的設置,能極大提高檢測能力,覆蓋農藥殘留、常規理化、微生物、營養成分及轉基因成分等檢測項目。中心式的布置方式,便于統一管理,11、也更具公信力,能直接作為執法依據。同時,三大中心的集中設置,提供可追溯服務,集合農產品的檢測結果、產地來源以及流向等信息,消費者通過溯源碼即可獲取產品信息,實現進貨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的功能。一旦發現質量安全有問題,幾分鐘內,即可追溯到源頭,及時進行處理。規劃中的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規劃中的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心 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規 劃 構 思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傳統批發市場存在的問題:1、散:各功能分區散亂,造成不必要的無序交通2、混雜:人車的混雜 供貨流線和采 購流線的混雜3、舒適度低:無遮12、蔽的人行空間,在惡劣天氣舒適度差設計對策:1、中心放射布局:通過中心放射布局,將市場服務和檢測功能集中在中央,市場圍繞中央“大腦”布局,提高效率。2、雙環路網:汽車不進入采購區,場內采用清潔電瓶車轉運。通過雙環路網的設計有效區分供貨流線和采購流線。3、大市場空間:將傳統的室外人行空間融入大型鋼結構屋面內,提供遮風避雨的全天候交易空間。四、規劃構思:四、規劃構思:本次規劃從對傳統市場規劃的比較分析入手。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1、中心放射布局:結合規劃目標,規劃方案采用中心放射型的布局,以有效提高市場效率,并保證市場的集中管理。方案布局設立核心商務區,以農產品13、博覽中心為核心布置環形建筑,分別為電子統一結算中心、農產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市場安全監控中心+星級酒店。周邊為物流中心功能片區,共設了六大片區:皖西雜糧大市場、茶葉藥材交易市場、果蔬水產交易市場、冷鏈物流中心和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干貨調味品市場、六安土特產市場。六大片區圍繞核心商務區設置,形成中央高,周邊低的城市空間布局,有力塑造市場的整體感。皖西雜糧大市場六安土特產市場茶葉、藥材交易市場干貨、調味品市場核心商務區果蔬、水產交易市場冷鏈物流和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經營戶之家孵化基地總部經濟基地采購乘用車停車位采購乘用車停車位大型貨車停車位大型貨車停車位LIUANNONGCHANPINGWULIUZ14、HONGXIN2、雙環路網結構:結合打造生態型物流中心的目標,本次規劃采用了雙環路網的道路交通結構。中央綠軸和內環是人流和購貨車輛進入市場的主要流線,外環是大型貨車和供貨車輛的流線,同時結合各自道路分別設計了大片的停車場。內外環的設計有效隔離了大量的車流交叉,有利于打造市場的良好秩序,從而改變傳統市場的雜亂面貌。采購乘用車停車位采購乘用車停車位大型貨車停車位大型貨車停車位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3、景觀空間綠軸:總體布局強調市場的整體性和城市化。市場的主要入口通過西側中央綠軸進入,通過綠化景觀大道正對核心商務區,形成了中央對稱極具氣勢的入口空間。沿西側公路對15、稱布置了6幢17層的現代化商務寫字樓,作為企業孵化基地和總部基地,便于對外聯系,整體打破了傳統市場臟亂差的風貌。沿西側公路的整體化風格,將有力的打造六安鐵路以南區域的城市化風貌。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將帶動六安城市向南發展的進程,形成新的城市地標。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專 項 規 劃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五、專項規劃:五、專項規劃:1、土地利用規劃:本次規劃用地主要功能為市場,總計開發規模為53萬平方米,土地開發強度為容積率1.0。根據總體規劃,設定了各區塊的開發強度和用地指標。3F3F3F3F3F3F3F3F17F17F16、17F17F17F17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2F1F1F1F1F1F6F6F5F5F5F2F皖西雜糧大市場建筑面積:51900m干貨、調味品市場建筑面積:34100m核心商務區建筑面積:54000m果蔬、水產交易市場建筑面積:62700m冷鏈物流和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建筑面積:35100m 貨車停車位:333個經營戶之家建筑面積:28800m 孵化基地建筑面積:90855m采購乘用車停車位1063個大型貨車停車位300個大型貨車停車位300個采購乘用車停車位1063個六安土17、特產市場建筑面積:51900m藥材、茶葉交易市場建筑面積:34100m總部經濟建筑面積:90855m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2、道路交通規劃:本次規劃的道路系統根據雙環路網結構設計,外環為大型貨車和供貨車流線,內環和采購車和人流進入流線。結合不同人流分別設置了停車空間。城市道路貨車流線采購乘用車流線聯系道路大型貨車停車位采購乘用車停車位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3、分期建設規劃:本項目規模較大,擬采用分兩期建設,3年建設完成。一期建設:皖西雜糧大市場、茶葉藥材交易市場 果蔬水產交易市場、冷鏈物流中心和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經營18、戶之家。二期建設:核心商務區、干貨調味品市場、六安土特產市場以及配套商業辦公等。一期建設二期建設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區 塊 設 計 意 向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規劃中的核心商務區六、區塊設計意向:六、區塊設計意向:1、核心商務區:作為市場的主要職能建筑和配套功能,強調現代化的風格,以樹立市場的整體形象。農產品博覽中心為大空間2層建筑,共計1.3萬平方米,是市場對外展示的空間,可以長期展示六安本地的土特產品,也可承接大型的展覽功能。三大中心及酒店圍繞博覽中心展開,共計規模1.7萬平方米,建筑為環形5層辦公樓,中間為環形19、的開放綠地,整體構成中央對稱,氣勢恢宏的核心空間。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2、果蔬水產交易市場:果蔬水產交易市場共計規模約6萬平方米,根據使用功能要求設計,采用單層大型鋼結構大棚作為主要的交易空間,大棚內采用清潔電瓶車轉運。規劃中的果蔬水產交易市場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規劃中的冷鏈物流和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3、冷鏈物流中心和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共計規模3.5萬平方米,建有大型冷庫和倉儲,并配有大面積停車空間,是市場的驅動引擎。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4、皖西雜糧大市場和六安土特產市場:兩20、大市場共計規模約10萬平方米,沿西側公路設置,是依托于六安本地資源的產地型批發市場。建成后將借助六安本地的資源優勢,帶動本地產品的對外輻射流通。規劃中的皖西雜糧和六安土特產市場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 5、孵化基地和總部經濟:規劃依托于大型市場,設計了配套的商業、商務辦公用房。在沿西側公路規劃有6幢17層商務辦公和商業用房。商務辦公共計12.6萬平方米,作為農產品科研企業的孵化基地和高端農產品企業的總部經濟辦公用房。商業用房共計5.5萬平方米,是為市場配套的餐飲、金融、娛樂等商業空間。規劃中的孵化基地和總部經濟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經 濟 技 術 指 標LIUANNONGCHANPINGWULIUZHONGXIN七、經濟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