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陽東區合山鎮豐垌村村莊規劃方案(2022-2035年)(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37264
2024-10-12
5頁
14.11MB
1、陽江市陽東區合山鎮人民政府(陽江市陽東區合山鎮村莊規劃優化提升編制項目)7.356526.6近期建設項目6 村莊建設規劃豐垌村近期建設項目規劃布局圖一豐垌村近期建設項目規劃布局圖二6.6近期建設項目6 村莊建設規劃豐垌村近期建設項目表豐垌村近期建設項目表序號項目類型項目名稱空間位置用地面積()建筑面積()數量資金規模(萬元)籌措方式責任主體協作部門建設方式建設時間備注1歷史文化保護-2產業發展“十里花木長廊”特色花木種植帶河溝村、思元村、思孟村-約700米100自籌、企業資金及專項資金鎮政府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3-2025年-3“文旅+”和“一人一店”龍慶村-300自籌、企業資金及專項資2、金鎮政府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2025年-4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村道硬底化曹屋村、河溝村、龍塘村、思元村、新樓村900-42.5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2025年-5新建公廁曹屋村30-1處12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3年-6公廁改造龍慶村-1處8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年升級改造成為“旅游公廁”7巷道硬底化曹屋村、河溝村1000-20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3年-8燈光亮化曹屋村、福安村、河溝村、思孟村-100盞55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9籃球場曹屋村420-1處10.5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10健身設施曹屋3、村、河溝村、龍塘村、那平村、思元村、思孟村、紅坎村-7套2.1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年-11微型消防站村委會-1處5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年-12污水處理設施(生物凈化池)河溝村、曹屋村67-2處31.94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3年-13污水管網河溝村、曹屋村-管徑D300管長819米32.76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3年管徑D30014檢查井河溝村、曹屋村-27個12.15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15人居環境整治及風貌提升門樓翻新德安村-3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年-16新建門樓新樓村-1個20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年-17新建牌4、坊河溝村、塘寮村-2個8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豐垌村入村標志進村路口-1個3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18石基翻新德安村、思孟村-5.7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3-2024年-19四小園各村-20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2025年-20擋風墻河溝村、曹屋村-102米6.12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3-2024年-21拆除石基曹屋村-0.5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3年-22池塘護欄福安村-118米7.1自籌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23國旗桿塘寮村-1個0.5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年-24擋土墻福安村、河溝村、那平村、新樓村-1725、0米86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25籃球場燈柱龍塘村-4個1.2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4年-26綠化花基那平村、思孟村-5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27外立面整治那平村-2004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28“三線整治”各村-36專項資金鎮政府村委會總承包2025年-合計 838.07 537.1.1豐垌村規劃管制規則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1)本村內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約為158.33公頃,主要分布在各自然村居民點四周和那龍河西岸,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2)本村耕地保有量約為158.85公頃,建設活動不得隨意占用耕地;確需占6、用的,應按照土地管理法等規定辦理占用審批手續。(3)未經批準,不得在非建設用地內進行非農建設活動,不得進行毀林開墾、采石、挖沙、采礦、取土等活動。(4)本村內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8.27公頃,應按規定要求興建設施和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或變相將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用于其他非農建設,并采取措施防止對土壤耕作層破壞和污染。二、生態保護(1)本村內沒有生態保護紅線。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從事不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建設活動。(2)保護村內生態林、水域、自然保留地等生態用地,不得占用,不得進行破壞生態景觀、污染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做到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3)有針對性地恢復土地上的植被,達到保護裸露土7、地,保護周邊的生態環境的作用。(4)利用現有林地、植被,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綠色開敞空間;統籌協調村莊生態屏障用地與生產、生活用地。(5)利用現有坑塘水面,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三、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1)村莊內的洪文麗烈士紀念碑入選合山鎮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尚未核定為保護單位)。不允許隨意改變文物保護單位原有狀況、面貌及環境。如需進行必要的修繕,應依法辦理審批手續。(2)根據需要對現存祠堂進行修繕維護,沿襲祠堂文化風貌,促進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有倒塌危險的建筑,按傳統特色形式恢復,但應保持原有外觀形式不變。對歷史文化建筑的維修不應損害集中體現歷史文化建筑價值的建筑構件、材料、裝飾等的真實性,8、同時應保待原有的高度、體量、外觀形象及色彩等。四、生活空間管制本村內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為1.88公頃,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為31.08公頃。7.1村莊規劃管制規則1.產業發展空間(1)經營性建設用地(商業用地)的建設規模與強度不適宜過大,規劃建議:建筑密度需控制在50%以下,建筑高度不超過24米,容積率不超過3.0,綠地率大于15%,建筑退距離鄉道不少于5米、縣道不少于1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國道不少于20米,同時需滿足消防、日照需求。(2)經營性建設用地調整應經村民小組確認,由村委會審查同意,逐級報村莊規劃原審批機關批準。2.農村住房(1)本村內劃定宅基地25.74公頃,規劃新申請的宅基地,戶均9、宅基地面積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內,應在劃定的宅基地建設范圍內,且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2)村民建房建筑層數宜1-3層為主,局部不超6層,整體高度不大于18米,應體現嶺南特色,符合村莊整體景觀風貌控制性要求。3.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1)不得占用交通用地建房,在村內主要道路兩側建房應滿足“本規劃6.5.1中附表2:建筑退讓道路紅線管理要求“中的規定。(2)村內供水由合山鎮水廠提供;污水處理設施(人工濕地),房屋排水接口需向村民小組確認后再進行建設。(3)電力、電信線路需按規劃統一接駁,嚴禁私自亂搭亂建,影響村容村貌。(4)垃圾收集點、公廁、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用地及綜合10、服務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衛生室、養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主要包括老年活動中心、廣場、公廁等,村民不得隨便占用。五、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1)村民的宅基地選址和農房建設須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地區。(2)村內應急路網主要由村道與巷道組成,其路面建設標準與周邊建筑退讓除滿足交通出行的各項要求外,均應滿足消防車通行的要求,即路面凈寬度不應少于4米,路面上方凈空不應少于4米,消防通道不準堆放阻礙交通的雜物。(3)規劃將村內綜合文化中心、農田、學校、廣場作為避震疏散場地,緊急情況下可躲避災害。村道為主要避震疏散通道。規劃生命線系統包括村委會、供水、供電、通訊、交通、醫療、消防等作為重點設防建筑和設施。緊急避震疏散通道有效寬度不小于4米。(4)建立常備疫情防控機制,設立疫情防控調度小組,防止突發性疫情發生。7 附件及附圖54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