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37479
2024-10-15
34頁
19.93MB
1、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 案 公 示】前 言PREFACE李進士堂鎮位于鄄城縣北部,北隔黃河與河南范縣相望,東南鄰大埝鎮,東接左營鎮,西南與舊城鎮接壤,是典型的灘區鄉鎮。下轄16個行政村,35個自然村,2020年戶籍人口3.36萬人,常住人口2.29萬人,農業是李進士堂鎮的基礎產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整體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科學配置國土空間資源,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推動城鎮高質量發展,我鎮編制了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本規劃是對菏澤市、鄄城縣國土空間2、總體規劃的細化落實,是李進士堂鎮未來15年國土空間發展的指南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有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的依據,是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據。鎮域內進行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各類建設活動應符合本規劃。CONTENTS目 錄 01 規劃總則 02 明確目標策略 03 構建開發保護格局04 優化鎮域空間布局 05 完善城鎮支撐體系 06 塑造城鄉特色風貌 07 推進國土整治修復 08 強化規劃實施傳導規劃總則01指導思想編制原則規劃期限規劃范圍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堅持底線思維,生態優先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3、體,強化水資源的約束作用,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重要控制線,嚴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底線。統籌協調,系統規劃統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協調保護和發展、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等關系,把系統規劃觀念貫穿規劃編制全過程,推動區域協同和城鄉融合。節約集約,綠色發展突出存量優先、增存結合,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增強國土空間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以人為本,品質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注重城鄉融合、職住平衡、功能提升、布局優化,保障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供給,塑造高品質城4、鄉人居環境,增進民生福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結合鄉鎮發展實際,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形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鄉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各項部署和菏澤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及鄄城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統籌城鎮功能提升和鄉村振興發展,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農業、生態、鎮村等功能空間,構建高質5、量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提升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水平,為李進士堂鎮生態文明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支撐和保障。1.1 指導思想1.2 編制原則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1.3 規劃期限1.4規劃范圍本規劃包括全域和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兩個層次。全域范圍:李進士堂鎮行政轄區范圍內的全部國土空間,面積4125.70公頃。城鎮開發邊界范圍:李進士堂鎮城鎮開發邊界圍合區域,面積163.55公頃。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圖城鎮開發邊界范圍明確目標策略02城鎮性質發展目標發展策略鄄城縣李進士堂鎮6、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以以特色農業和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特色農業和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為主導的為主導的沿黃宜居城鎮沿黃宜居城鎮到2035年,各類功能空間布局更加合理,城鎮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加強,自然資源利用更加高效,國土空間品質顯著提升,城鄉融合發展更加深入,全面建成生態環境優良、社會經濟繁榮、環境服務俱佳、鎮村和諧共榮的沿黃城鄉融合樣板鎮。到2025年,三條空間管制控制線全面落地;各級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體系建立;農業產業格局得到優化,耕地保護指標得到落實;城鄉融合度顯著提升,充滿活力的城鄉發展格局基本奠定;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顯提高,初步建成宜居宜業7、的田園城鎮。到2050年,高水平形成各類空間各美其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國土,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以更高水準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沿黃宜居和美城鎮。20252025年2.1 城鎮性質2.2發展目標20203535年20205050年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保護水林田資源資源,塑造李進士堂特色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凸顯人水和諧、林田共生、城鄉交融的基底本色,全面改善城鄉整體風貌。以“理水、置綠、護田”為重點,統籌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生態系統整治修復,保護挖掘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加大資源活化利用力度,彰顯沿黃田園風光。實8、施產業發展增效,助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突出李進士堂農業產業特色優勢,大力發展以糧食種植、草莓育苗和蔬菜種植為核心的現代農業體系,堅持以提高農業產業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堅持以數字農業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打造綠色有機農業品牌,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城鄉統籌,打造“城鎮共享、農村共進”的配套設施科學把握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有序推動農村人口轉移,促進用地集約高效、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基礎設施一體化,優化城鄉用地結構,著力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宜居水平,實現城鄉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引導特色村莊建設,推動和美鄉村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打造“城鎮共享、農村9、共進”的配套設施,打造沿黃鄉村振興高地。2.3 發展策略 構建開發保護格局03底線約束總體格局規劃分區資源利用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1底線約束國土空間控制線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至2035年,全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4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4.11萬畝。至2035年,全鎮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11.82公頃。城鎮開發邊界到2035年全域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63.55公頃。將黃河行洪排澇河道劃入洪澇風險控制線,洪澇風險控制線規??刂圃?2.82公頃。洪澇風險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210、 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一軸為沿中心路的城鎮南北向發展軸;一帶為黃河灘區生態保護帶;一廊為沿黃生態景觀廊;兩核為以鎮駐地為核心的綜合服務核心和以物流產業組團為主的產業發展核心;三區為沿黃生態農旅發展區、城鎮發展區和高效農業種植區三個差異化發展功能板塊;多點為多個農村居民點構建“一軸一帶、一廊兩核、三區多點”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3.3 規劃分區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鄉村發展區城鎮發展區以保護生態為主,其中生態保護紅線需嚴格落實相關管理規定。以保護為主,按照限制開發要求進行管理。依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規定進行11、管理。按照“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方式管控。新增城鎮建設項目原則上應在城鎮發展區內進行布局和建設,嚴格控制城鎮發展區以外的各項城鎮建設活動。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土地資源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嚴格建設用地管控,按照“框定總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激活流量、提高質量”的思路,充分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激活土地資源資產價值。統籌運用有機更新、低效用地專項治理行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手段,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因地制宜盤活城鄉存量建設用地,打通土地資源提質增效新路徑。水資源強化用水總量控12、制,嚴格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嚴守水資源利用上限。至2035年,全鎮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充分利用北總干渠、舊四干渠和蘇北五干渠等生態河流溝渠以及域內坑塘水面,大力發展農業節水灌溉。能源資源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合理布局“光伏+”綜合利用項目,實現光伏發電多場景融合開發。鼓勵地熱、生物質能等分布式新能源布局,規劃預留加氫站、充換電站(樁)等公共設施空間,推廣節能型設施農業,加快推動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3.4 資源利用 優化鎮域空間布局04農業空間生態空間鎮村空間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1 打造綠色高效農業空間發揮“以糧穩農”的重要作13、用,因地制宜推進農業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構建“兩大片區差異發展”的農業空間格局,推進以小麥玉米、草莓、西瓜、蔬菜等為引領的“農業品牌建設工程。農業空間保護規劃圖黃河灘區內依托現有特色農業基礎,做大做強草莓育種、西瓜等特色種植產業,采用觀光、休閑、采摘、體驗等模式,打造集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黃河灘區農旅融合發展區。鎮南部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推廣農業托管服務,建設現代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做優做強科學種植,全面改造農田基礎設施,打造優質糧油產業區。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2 打造藍綠交融的生態空間生態空間保護規劃圖“一心”為城鎮公園綠心14、;“一帶”為沿黃生態帶;“四廊”為沿北總干渠、舊四干渠、蘇北五干渠等形成的三條河流生態廊道和沿德上高速形成的交通生態廊道。構筑“一心、一帶、四廊”的生態保護格局。生態格局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3 構筑宜居宜業鎮村空間至2025年,李進士堂鎮常住人口2.25萬人左右城鎮人口1.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8.9%左右至2035年,李進士堂鎮常住人口2.30萬人左右城鎮人口1.3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6.5%左右。2020年,常住總人口2.29萬人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人口0.99萬人引導和控制人口增長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 鎮駐15、地,是全鎮的綜合服務中心,重點提升城鎮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4.3 構筑宜居宜業鎮村空間規劃形成“鎮駐地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體系,形成“1+4+2”鎮村一體化發展格局。宋樓村和大羅莊村兩個基層村,優化田園生態空間,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四個農村新型社區,為鄉村社區生活圈的綜合服務和公共活動中心,統籌鄉村要素配置和空間布局。241城鎮(村)體系規劃圖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4.3 構筑宜居宜業鎮村空間村莊布點規劃圖立足村莊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順應人口轉移趨勢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需求,尊重村民意愿,分類引導村莊差異化發展。灘區內村莊已完成搬遷,舊村址結合土地綜合整治,16、逐步恢復為農用地或其他用地。三產業融合發展。穩步推進鄉村更新,有序引導村民和設施配套向社區生活圈中心集聚,推進閑散土地盤活利用,激活產業,塑造宜居宜業環境。集聚提升類:7個搬遷撤并類:7個 完善城鎮支撐體系05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安全防災體系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綜合交通規劃圖加強鎮域道路與德上高速出入口的銜接,按照一級公路標準改擴建G240,優化內部交通網絡,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提升沿黃路、X094等縣鄉公路通達能力;完善農村公路,加速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提升鄉域內部道路通行能力。在鎮駐地規劃客運站兼公交首末站1處。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17、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依托現有鎮區服務中心,重點強化基礎性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強化旅游服務配套設施鎮級社區級基層村級依托中心村、農村新型社區現有的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功能,增補基本需求型設施,服務社區生活圈內的村莊。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增補基本需求型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 建立“鎮級-社區級-基層村級”全域覆蓋的公共服務體系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給水工程排水工程供電工程通信工程供熱工程燃氣工程環衛工程鄄城水庫為供水水源,箕山河水庫與地下水作為備用水源。鄉村地區因地制宜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供水模式。重點建設鎮駐地管網系統。規劃采用雨18、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在鎮駐地北側新建污水處理廠1處,結合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規劃污水處理站4處。新建李進士堂35kv變電站。采用環網供電方式,完善全域電力設施建設。保留現狀李進士堂郵電局。改造升級鎮域電信管線。規劃采用集中供熱和分散供熱相結合的方式,鎮駐地和農村新型社區采用天然氣熱源、生物質能熱源、地熱資源、太陽能、地源熱泵等新型能源發展集中供熱,農村地區采用分散供熱。落實上位規劃的山東南干線天然氣管道,規劃燃氣調壓站1處。鎮駐地和農村新型社區集中供應天然氣,加快供燃氣設施向鄉村地區延伸保留現狀李進士堂垃圾轉運站,逐步建立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分類收運處理體系。鄄城縣李進士堂鎮19、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綜合防災工程規劃圖提高防洪排澇能力李進士堂鎮鎮區采用20年一遇防洪標準,村莊采用10年一遇防洪標準;鎮區排澇標準按照5年一遇設計。黃河按照黃河流域防洪相關規劃執行。提升消防救援能力規劃李進士堂二級消防站1處增強抗震減災能力李進士堂以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20g、抗震設防烈度度作為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標準。生命線工程按規范要求提高1度設防。塑造特色城鄉風貌06歷史文化保護藍綠空間城鄉風貌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融入區域黃河生態景觀帶,促進鎮域內沿線文化旅游生態休閑產業發展,形成生態優先、特色突出的魅力黃河生態帶。加強北20、總干渠、舊四干渠和蘇北五干渠等現狀水網互聯互通。依托德上高速、G240、府前路和中心路等主要交通干線完善城鄉綠道。推進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外林地、水系等藍綠空間要素有機觸合。結合沿黃景觀、歷史文化特征和農業資源特色,塑造田園風光和詩意棲居的鄉村意境,形成。依托李進士堂鎮資源稟賦,打造三大風貌區。6.1 健全歷史文化保護體系 保護商羊舞和魯錦制造技藝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非遺傳承人培養資助。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加大文化資源活化利用積極融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積極參與黃河文化保護傳承,高標準共建黃河旅游風景帶,重點打造杏花崗村。6.2 藍綠空間組織6.3城鄉風貌引導 推進國土整21、治修復07生態修復國土整治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7.1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森林生態修復 水環境和水生態修復實施林地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開展造林綠化,增加森林資源總量,完善區域內的防護林體系和藍綠廊道網絡,提升區域內林業生態價值對李進士堂鎮總北干渠、舊四干渠、蘇北五干渠等溝渠進行疏浚通淤工程。開展鎮域范圍內坑塘水面凈化工程推進沿河農村環境及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7.2推進國土綜合整治 農用地整治 高標準農田建設 低效建設用地整治推進低效園林地復墾、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現有耕地提質改造,進一步增加耕地面22、積,優化耕地布局,保護和改善農田生態系統,實施農用地綜合整理項目。全面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推進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配套,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到2035年,鎮域范圍內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對李黃莊村歷史遺留工礦地進行綜合整治,恢復土壤肥力,使之達到耕作要求。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有序推動農村廢棄宅基地等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拆舊復墾,騰挪建設用地指標,增加有效耕地。強化規劃實施傳導08加強規劃實施傳導完善實施保障措施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8.1加強規劃實施傳導落實省、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關于約束性指標、底線管控、重大基礎設23、施等布局。城鎮開發邊界內,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詳細規劃的傳導;城鎮開發邊界外,明確村莊類型、人口規模、發展方向等,統籌考慮各村實際情況,合理分解下達各村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等約束性指標,進行村莊規劃傳導。菏澤市、鄄城縣等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編制單元分解落實上位傳導內容至各規劃單元詳細規劃編制單元落實傳導內容,明確各用地布局安排和控制要求專項規劃嚴格落實規劃傳導規劃傳導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8.1加強規劃實施傳導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圖城鎮開發邊界內用24、地劃分為1個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對具體地塊作出實施性安排,確定用地布局與用地性質,明確地塊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綠地率等管控指標,注重城市設計,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城鎮開發邊界外以村莊分類和布局為依據,劃分5個村莊規劃編制單元,引導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編制。鄄城縣李進士堂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p 加強規劃組織領導加強黨對規劃的領導,壓實工作責任,提高規劃質量,樹立“一盤棋”思想。由鎮政府制定推進鄉鎮規劃的實施措施,按照項目計劃制定鄉鎮年度工作安排,并加強規劃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監督檢查各年度工作的推進執行情況。p 完善相關政策落實和細化主體功能區、鄉村振興等政策,探索鄉村責任規劃師制度,提高鄉村地區規劃管理水平。嚴格落實本規劃確定的涉及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的強制性內容和各項空間管制政策,優先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p 強化規劃實施監管建立規劃編制實施全流程、多渠道的公眾參與機制,加強規劃和管理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全體居民規劃意識,增加規劃的透明度。依托規劃“一張圖”平臺,強化規劃實施全周期監管,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動態調整完善,促進國土空間優化和空間資源資產價值實現。8.2完善實施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