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稿)(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37519
2024-10-15
36頁
12.08MB
1、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征 求 公 眾 意 見 稿宿松縣孚玉鎮人民政府2024年9月目 錄/CONTENTS1.規劃總則,支撐規劃編制2.明確定位,錨定發展方向3.全域管控,優化空間布局4.區域協作,三產融合發展5.促進繁榮,統籌鎮村體系6.城鄉融合,優化支撐體系7.土地優化,整治修復協同8.特色彰顯,煥發文化魅力9.規劃賦能,建設品質集鎮10.落實管控,保障規劃實施規劃總則,支撐規劃編制規劃目的規劃原則規劃期限與范圍01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堅持底線,綠色發展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公眾參與,開放共享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2、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落實“三地一區”的戰略定位、建設“七個強省”奮斗目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加快構建新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崛起、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始終堅持把糧食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發揮好長三角聯動中部地區紐帶作用,整體謀劃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實現國土空間底線牢固、結構優化、效率提高、品3、質提升、特色彰顯、治理有效,為奮力譜寫詩意山水的現代化宿松新篇章提供空間保障。規劃原則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范圍及期限規劃范圍包含鎮域范圍和鎮政府駐地范圍兩個層次,其中鎮域范圍包括15個行政村(社區),分別為龍躍社區、大河社區、聯盟社區、光明社區、富康社區、黎明社區、馬安社區、民東社區、民西社區、工農社區、古塔社區、六圩村、金龍村、萬元村和黎沖村,鎮域面積76.5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范圍約14.53平方公里。規劃期限鎮域范圍:76.5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14.53平方公里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其中: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4、;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期目標年為2035年。明確定位,錨定發展方向城鎮性質和總體定位規劃目標與發展規模02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城鎮性質和總體定位 發展目標挖掘孚玉鎮現狀山水田園資源,實施生態轉向策略,強調城鎮、空間、產業三大抓手,將孚玉鎮建設成為“黨建強鎮、經濟重鎮、文教名鎮、和美靚鎮”。城鎮性質山水名鎮,詩畫孚玉 規劃目標 到2025年,國土空間格局明顯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生態空間保護成效顯著,城鄉空間更加集約高效,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穩步提升,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初步建成“黨建強鎮、經濟重鎮、文教名鎮、和美靚鎮”。到2035年,國土空間5、格局全面優化,國土空間安全底線更加牢固、競爭力持續增強、品質明顯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程度達到宿松縣鄉鎮先進水平,經濟增長速度、質量和效益更加協調,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加健全,全鎮實現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主導型為主要特征的新發展方式積極轉變,全面建成“黨建強鎮、經濟重鎮、文教名鎮、和美靚鎮”。形象定位皖鄂贛三省毗鄰區商貿中心和物流集散基地,宿松縣城市現代化建設重心,以商貿服務、物流運輸、生態旅游為特色的山水城鎮。全域管控,優化空間布局總體格局國土空間布局控制線劃定用途分區03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功能結構構建“一核一帶三區”的鎮域國土空間總體6、格局總體格局一核:老城綜合服務核。穩妥實施城市更新,實施“韌性城市”建設工程,建設宜居、智慧、綠色的新型城區。一帶:二郎河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好宿松的母親河。三區:中部城鎮發展區,推動老城更新,完善城鎮功能;東部休閑農業區,以怡花灣等為依托,發展城市近郊休閑農業;西部生態休閑區,依托石蓮洞森林公園及山場資源,立足省際毗鄰區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度假產業。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控制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緊守耕地紅線,科學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面積:2032.91公頃永久基本農田宿松縣孚玉鎮國7、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落實耕地保護目標控制線劃定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對耕地保有量實行總量控制,實際數量不得小于上 級規劃下達的指標值。切實加強耕地保護,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劃定面積:2603.85公頃耕地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控制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錨固生態本底,優先落實生態紅線劃定面積:928.75公頃生態保護紅線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落實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劃定8、城鎮開發邊界是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涉及城市、建制鎮以及各類開發區等。城鎮開發邊界要避讓重要生態功能,不占或少占永久基本農田。結構管控,落實城鎮開發邊界劃定面積:1028.04公頃城鎮開發邊界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落實細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用途分區落實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優化國土空間功能分區布局生態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區域。農田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城鎮發展區: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9、鎮開發建設,完善城鎮功能、提升空間品質的區鄉村發展區: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區域協作,三產融合發展區域協同產業發展規劃04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孚玉鎮地處宿松縣縣域中部。位于縣城1小時圈,圈層A級景區眾多,旅游產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跨區域協作、優勢互補是未來發展大勢,需要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實現良性競爭和互促共建的新型旅游關系,共同促進皖鄂贛區旅游高質量發展。新時期新要求:融入區域旅游大格局,形成差異化發展,以A級景區標準配套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打造鄉村振興新高地融入區域旅游大格局區域協同孚玉鎮桐城活海4A10、4A嬉子湖天柱山風景名勝區4A菜子湖5A4A巨石山景區池州市4A霧云山生態旅游區普陽觀景區潛山市安慶市花亭湖水庫4A太湖縣5A九華山風景名勝區蘄春縣4A五千年文博園4A升金湖升金湖國家自然保護區4A白崖寨景區太平湖風景區4A4A武昌湖石蓮洞森林公園4A五祖寺風景區4A望江縣5A黃山風景名勝區4A牯牛降景區黃梅縣宿松縣4A四祖寺風景區4A小孤山景區3A彭澤縣九天仙寓景區3A彭澤澎浪磯湖口縣4A4A龍宮洞景區九江市石鐘山風景區廬山風景名勝區5A5A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5A景德鎮市鄱陽湖國家自然保護區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鄱陽湖3小時圈層A級景區眾多跨區域協作、優勢互補是未來發展大勢511、A滕王閣旅游區南昌市孚玉鎮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產業發展規劃產業結構構建“一核 一環 四區”的鎮域產業結構總體格局一核:工商貿易為主的鎮域產業發展核心。一環:以南北向G105國道與東西向孚玉路,向龍山街道、松茲街道雙向銜接,形成縣城一體化城市發展環。聯動北部龍山街道工業集中區與東部松茲街道新城區發展。四區:中部工商協同發展區、西部山林經濟循環區、東部農業經濟示范區、南部石蓮洞旅游發展區。促進繁榮,統籌鎮村體系鎮村體系05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村體系鎮村體系構建“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三級的鎮村體系自然村鎮政府駐地中心村城鄉融合12、,優化支撐體系綜合交通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基礎設施規劃06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綜合道路交通綜合交通規劃構建“一橫四縱”的道路交通體系,“一橫”宿彭高速+“四縱”滬渝高速、合安九鐵路、G105、S237高速公路:規劃宿彭高速東西向接至現狀滬渝高速,高速下道口設置于大河社區。國省道:規劃S249省道南北向穿過黎沖村至復興鎮,規劃S237省道改線由長鋪鎮方向穿過六圩村接至G105國道。縣鄉道:推動X303雷義線、X203太復線、X204隘碧線、X205徐潘線、X104柳韓線、X105石碧線等道路改造提升,增加孚玉鎮整體交通便捷性;推動鄉道道路提升工程建設。宿松縣孚13、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生活圈和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構建“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三級的鄉村生活圈體系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理念,以社區生活圈作為基本公服配置單元,按照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三級分類配置,構建城鎮均衡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按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中鄉集鎮層級社區生活圈和村/組層級社區生活圈的標準,配置服務要素。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設施基礎設施規劃 給水設施規劃:規劃供水接宿松二水廠。鎮域采用生產、生活、消防共用給水管網,同時為保證供水安全,給水管網沿主要街道呈環形布14、置,輸水管線在沿途村預留給水接口,向周邊村莊供水。污水設施規劃:至2035年,村莊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100%。規劃接城北污水處理廠和城南污水處理廠。村莊主要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鎮政府駐地采用集中式污水處理模式,新建區采用分流制排水體制。電力設施規劃:規劃接110KV城西變。通信設施規劃:規劃保留現狀電信局、郵政局等通信設施。完善孚玉鎮通信設施設備機房建設,主要道路實現光纜環網,增加5G網絡覆蓋率,滿足用戶對移動通信的各種業務需求。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防災設施防災設施以群防群治和專業監測措施為主,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為輔的策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強化“人防15、+物防+技防”的監測預警網絡建設。合理劃定地災重點防治區和洪水淹沒區并積極主動避讓,鎮村空間布局與加油加氣站等易燃易爆設施保持安全距離。鄉鎮防洪標準按20年一遇,其他村10年一遇;地震基本烈度值為6度,重要建筑、生命線工程應相應提高設防等級。規劃在鎮政府設置防災指揮中心,鎮政府駐地設固定避難場所,各村利用村委會廣場、停車場及田野等開敞空間作為應急避難場所,并配置防災物資。規劃形成以鄉鎮專職消防隊為中心、村義務消防員為補充的消防網絡;規劃建立健全區域協同部門聯動的救災機制。避難空間系統防災工程系統應急保障系統應急管理和災后風險綜合防控土地優化,整治修復協同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07宿松縣孚玉鎮國土16、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農用地整治 旱改水: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較好、地勢較為平坦、周邊水田規模較大等符合建設優質水田的旱地,實施改造工程,將旱地改造為水田。宜耕后備資源開發:整理低效和不符合永久基本農田規劃的林地、園地、坑塘等用地,減少耕地碎片化,優化耕地布局。高標準農田建設:對鎮域內永久基本農田實施平整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和綠化工程等,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設為高標準農田。國土綜合整治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建設用地整治為提高農村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條件。在村莊范圍內重點整治空心村、拆并的自17、然村、實施增減掛的項目區及其他土地利用不合理區域。引導閑置宅基地合理流轉,提高農村建設用地利用效率,盤活存建設用地。集約精準保障新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預留部分用地指標,于村莊產業項目點狀落地,其余指標用于城鄉增減掛鉤指標向城鎮轉移。國土綜合整治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水系生態保護 水域整治:實施黑臭水體治理、生態修復項目。通過河道清淤、駁岸處理、生境重構等措施,恢復水域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防洪工程建設、清潔小流域建設、水庫蓄水能力提升及除險加固。主要通過堤防加固、排灌渠道硬化、岸坡治理等,維護水生態安全。污染防控:逐步減少城鄉生活、工業18、農業種植和畜禽養殖等污染源排放。整頓排口、河道兩側違章排放設施,同時推進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生態修復林地生態保護重點對林地集中發展區和規劃造林綠化圖斑范圍實施系統修復,保護林地生態屬性不改變,禁止破壞生態的建設活動,加強損壞林、殘次林恢復等工程。特色彰顯,煥發文化魅力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08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構建“一帶 三區 多點”的鎮域特色風貌格局一帶:二郎河風景觀光帶三區:北部老城風光風貌區、西部山林生態風貌區、東部農田景觀風貌區多點:太白書臺、聰明泉、宿松縣革命烈士陵園規劃賦能,建設品質集鎮空間結構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市政19、基礎規劃重要控制線09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政府駐地空間結構空間結構構建“一心一帶兩軸四組團”的鎮政府駐地空間結構“一心”即孚玉鎮綜合服務核心。“一帶”即二郎河鄉村振興示范帶。“兩軸”即東西向孚玉路聯動發展軸,南北向宿松路綜合服務軸。“四組團”即產研發展組團,老城風貌組團,現代宜居組團以及城郊融合組團。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政府駐地路網結構道路交通構建“三橫、五縱”的鎮政府駐地道路系統三橫包括環城南路、孚玉路、人民路;五縱包括環城西路、振興大道、宿松路、龍井路、洋河西路。落實管控,保障規劃實施加強規劃實施傳導完善實施管控體系10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上位引領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本級規劃落實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下位銜接單元詳細規劃16個城鎮單元5個鄉村單元上位規劃傳導內容落實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重大設施主導功能加強規劃實施傳導宿松縣孚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目加強規劃動態評估加強規劃實施監督加強規劃傳導規劃分期實施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完善規劃政策保障印完善實施管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