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37841
2024-10-18
34頁
12.32MB
1、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前 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具有基礎性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對其他規劃涉及的開發保護活動提供指導和約束。按照安徽省、安慶市以及望江縣工作要求,依據望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和望江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賽口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2、劃是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細化落實,是對鄉鎮行政區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修復作出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是編制鄉鎮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規劃總則01p 指導思想p 規劃原則p 規劃范圍與期限n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落實打造“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建設“七個強省”奮斗目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國土空間規劃頂層設計,發揮國3、土空間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國家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n 規劃原則堅持底線思維,綠色發展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落實上級下達各項約束性指標。強化自然資源統籌利用和用途管控,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提升品質以居民需求為中心,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完善各級各類保障與服務設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堅持上下結合,強化實施加強對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嚴格落實市縣規劃下達的核心指標,并將本級規劃約束性、預期性指標進行分解,保障規劃管控的上下傳導。堅持因地制宜4、,突出特色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突出地域特色,塑造特色田園風貌。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特色城鎮。堅持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征求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和相關規劃的銜接,提升規劃實操性。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n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望江縣賽口鎮全域范圍,約73.84平方公里,含所轄1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n 規劃期限:與望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期限保持一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 2021-2035年。其中:5、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現狀分析02p 區位條件p 自然條件p 社會經濟發展現狀p 國土空間現狀格局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賽口鎮n 區位條件:賽口鎮地處望江縣東北部,東依幸福河與漳湖鎮相鄰,南瀕武昌湖與太慈鎮相望,西依焦賽湖和泥塘溝與高士鎮接壤,北依津潭河與懷寧縣和皖河農場分界。賽口鎮位于安慶市與望江縣城之間的黃金分割點。臨近安慶市區僅有25公里,素稱“安慶西花園,望江東大門”。n 自然條件:l 地形地貌賽口鎮四面環水,地勢西高東低,南部多丘陵,北部地勢較平坦,湖汊較多,地形復雜,崗、6、膀、沖、畈、圩俱全,圩口較多。l 氣候氣象賽口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3,無霜期年平均248天。年平均降水量1324毫米。l 水文條件幸福河、津潭河、泥塘溝繞鎮而流,擁有武昌湖、焦賽湖等大面積淡水內河湖,屬皖河水系,水質無污染,可養殖水面1.9萬畝。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高程分析高程分析圖圖水資源分析圖n 社會經濟發展現狀:l 第一產業:以糧油生產為主、網箱黃鱔生態養殖為特色,是中國網箱養鱔之鄉,是國家級綠色食品(水稻)生產基地核心區。望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成為安慶市此次唯一入選7、的產業園。l 第二產業:工業用地布局分散,零星分布在鎮域各處,主要以紡織服裝、大米加工、餡料生產、面點加工、建筑建材等。l 第三產業: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資源豐富,擁有賽口老街、水上六戶漁村漁家樂、焦賽湖、龍門寺、汪洋遺址等特色旅游資源;同時賽口鎮借助優越的交通區位,積極打造“安徽省電商產業示范鎮”。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n 國土空間現狀格局: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三分山水五分田,兩分城鄉融田園”l林(林地)2.77%林地面積204.38公頃。l水(水域)25.74%水域面積1900.26公頃。l田(耕地)52.31%8、耕地面積3862.39公頃。l草(草地)0.05%草地面積3.96公頃l濕(濕地)1.70%濕地面積125.79公頃l農(農業設施建設用地)0.86%農業設施建設用地面積63.67公頃。l園(園地)0.05%園地面積3.44公頃。l建(建設用地)16.06%建設用地面積1186.37公頃。發展目標與定位03p 規劃目標p 規模預測p 目標愿景與發展定位n 規劃目標:落實安慶市、望江縣對賽口鎮新時期的發展要求,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基礎,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整體謀劃鎮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鎮域國土空間開9、發和保護統籌協調明顯改善,武昌湖沿岸濕地、林地等生態功能得到大幅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明顯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明顯,民生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鄉村地區基本實現集約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初具規模,城鄉空間格局和生產力布局更加合理。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城鎮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土空間底線全面筑牢;國土空間結構持續優化;國土空間效率逐步提高;國土空間品質顯著提升;國土空間治理系統完善。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n 規模預測:至 2035 年l 人口規模:l 建設用地規模:至2035年,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8510、7.41公頃以內。其中:城鎮開發邊界154.62公頃。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4.20萬戶籍人口3.00萬常住人口1.05萬鎮政府駐地人口預測:2035年賽口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約為35%n 目標愿景與發展定位:l 目標愿景:l 發展定位: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農 業優質糧油生產、蔬菜種植及生態網箱養鱔為代表的特色養殖;工 業以綠色食品加工(面點預制菜)、紡織服裝為代表的工業集群;旅游業以焦賽湖、武昌湖生態特色為代表的環焦賽-武昌湖生態康養旅游.國土空間格局04p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p 國土空間重要控制線p 規劃分區與用途管11、制n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一軸、一帶、三區”一心:城鎮綜合服務中心;一軸:G347安望同城一體化產業發展軸;一帶:環武昌湖-焦賽湖生態景觀帶;三區:北部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中部循環農業發展片區、南部生態康養旅游區;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G347安望同城一體化發展軸北部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區中部循環農業發展片區南部生態康養旅游區環武昌湖-焦賽湖生態景觀帶城鎮綜合服務中心n 國土空間重要控制線: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永久基本農田:按照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布局總體穩定的要求,科學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規劃劃定永久基本農田面12、積3478.49公頃。生態保護紅線:嚴格落實望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劃定的武昌湖生態保護紅線,面積797.17公頃。城鎮開發邊界:嚴格落實望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下達的城鎮開發邊界規模,面積不超過154.62公頃。n 規劃分區與用途管制:銜接落實望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區,并進一步細化至二級分區深度。以國土空間保護與保留、開發與利用兩大管控屬性為基礎合理配置空間資源,遵循全域全覆蓋、不交叉、不重疊的原則,將規劃范圍用途分區分為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l 農田保護區:農田保護區與永久基本農田范圍一致,全鎮劃定農田保護區面積35013、8.73公頃,占鎮域國土面積47.52%。按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l 生態保護區:生態保護區與生態保護紅線范圍一致,全鎮劃定生態保護區797.17公頃,占鎮域國土面積10.80%,主要分布于武昌湖區域。原則上按照生態保護紅線要求進行嚴格管控。l 城鎮發展區:全鎮劃定城鎮發展區面積154.62公頃,占縣域國土面積2.09%。主要分布在鎮區。區內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理方式。l 鄉村發展區:全鎮劃定鄉村發展區面積2923.67公頃,占鎮域國土面積的39.59%。主要包括農田保護區以外的耕地、園地、林地等農用地,農業和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類配套設施用地以及村莊建設用地14、等。鄉村發展區應以促進農業和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導向,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國土空間保護05p 耕地資源保護p 生態環境保護p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n 耕地資源保護:多途徑補充耕地,穩定耕地數量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等措施,有效補充耕地。統籌“即可恢復”、“工程恢復”土地和流失耕地,在不破壞生態、尊重農民意愿、確保經營者合法權益的前提下,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工作,多措并舉找回流失耕地,補齊耕地保護責任缺口。落實“兩強一增”行動計劃,統籌農田交通水利設施配套建設,積極開展“小田15、變大田”改造、低效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工程、農田水利“最后一米”、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等重大工程,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改善為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優化農田林網布局,改造提升現有田間防護林網。因地制宜建設生態路、生態排水溝、生態田埂和農田緩沖帶,形成農田生態隔離帶,改善農田生態環境。加強耕地生態管護,重點控制化肥農藥,減少農膜殘留,治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田生態環境質量。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堅持“以補定占”,嚴控新增建設占用耕地,各類非農建設選址和布局應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和避讓永久基本農田。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制度,土地整治和16、新建高標準農田增加的優質耕地應當納入儲備區,優先補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施耕地年度“進出平衡”制度,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的,應補足同等數量、質量的可長期穩定利用耕地。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重點,提升耕地質量因地制宜,改善耕地生態環境嚴格耕地用途管制n 生態環境保護:l 增強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建設,提升飲用水水源地建設質量,包括水源涵養地建設、面源污染綜合整治,保護區生態修復、保護區內風險源應急防護、水源地監控預警能力建設等。加強河湖岸線分區管控和用途管制,確保17、河湖水域岸線有效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持續改善河湖面貌。l 加強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全面加強濕地保護,實行濕地資源總量控制,嚴格保障濕地生態空間,確保全鎮濕地面積不減少。禁止開墾、圍墾、排干濕地,向濕地超標排放污染物等破壞濕地行為。依托原水系肌理,系統實施生態清淤、水系連通、駁岸整治等生態修復工程,增強濕地調蓄能力,維持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l 強化林地資源保護和利用在重點流域、河流源頭、水庫周圍建設水源林,保證生態系統功能的完整性,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以紅旗村、興龍村、南畈村等村為重點區域,按照“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原則,綜合降水量、坡度、土層厚度等主要因18、子和規劃條件,全面提升國土綠化質量。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n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塔墩遺址曹二屋祖堂壩屠山遺址王牌遺址汪洋遺址團墩遺址麻園遺址汪家山遺址章祠墩遺址章氏堂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般文物點和一般古建西方禪寺龍門寺賽口老街l 結合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進一步推進歷史建筑和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并開展申報工作。l 歷史建筑本體與環境均要按文物保護法的要求進行保護,不允許隨意改變原有狀況、面貌及環境。應按原樣修復,做到“修舊如故”,并嚴格按審核手續進行。19、現有影響文物原有風貌的建筑物、構筑物必須堅決拆除,且保證滿足消防要求。國土空間開發06p 鎮村體系p 綜合交通規劃p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p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p 鎮政府駐地規劃n 鎮村體系:綜合考慮人口規模、經濟職能、交通便捷等因素,構建“鎮區、重點村、一般村、自然村”四級居民點體系。(1)鎮政府駐地(金堤村、賽口社區);(2)重點村:津塘村、九華村、萬全村、永鎮村;(3)一般村:汪洋村、紅旗村、興龍村、大河村、南畈村;(4)自然村:全鎮共140個自然村。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至安慶市至宿松縣至宿松縣至漳湖鎮X203X543津潭村高速下道口城鄉公交換乘中心n 20、綜合交通規劃:落實上位規劃重要交通線路,加強鎮域道路系統與各類對外交通設施的連接,形成“21221”對外交通骨架網絡圖例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鎮村主要道路高速出入口2高速:蘄太高速東延、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安慶海口至望江段;1國道:G347安望路;2省道:S470、S471;2縣道:X203、X543;1航道:環武昌湖航道,連接武昌湖與長江之間的航道。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n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l 構建安全穩定的供水體系。加強區域水資源合作,建成統籌城鄉、服務均等的一體化供水系統。近期由賽口清泉水廠供水,水源為焦賽湖,遠期由漳湖鎮自水廠供水,水源為長江。l 構21、建完善可靠的排水體系。對鎮區內實施雨污分流,加快賽口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污水管網的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l 保障供電設施環網建設。保留35kV賽口變為鎮域供電電源,并規劃新建110kV河口變,電力主線10kV出線供給,用戶支線220V。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n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以生活圈為視角,建立均等化、高質量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依據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TD/T1062-2021),全面落實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優化配置高級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區域現狀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完善,規劃期間以維護現有設施為主。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22、件n 鎮政府駐地規劃:構建藍綠空間網絡。結合鎮政府駐地生態體系,完善鎮政府駐地藍綠空間布局,建設“級配合理、均衡分布、類型多樣、滿足需求”的藍綠空間網絡。補足鎮政府駐地公共服務設施。在保留現有的公共服務設施基礎上,立足十五分鐘生活圈建設,補足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提升城鎮商業活力。規劃對現狀商業服務業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引入并豐富城鎮商業業態,滿足居民的各項生活服務需求。優化城鎮道路體系。結合現狀路網形態和空間肌理進行優化,規劃形成“對外交通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級城鎮道路體系。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07p 生態修復p 國土綜合整治n 生態修23、復:l 整治修復的重點區域武昌湖區域、焦賽湖區域。l 整治與修復措施對武昌湖區域進行嚴格管控,禁止與主導功能不符的其他建設活動。開展濕地修復與治理,加大對綠色生態廊道的保護。開展森林生態修復工程,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重視林地自然肌理,提高林地自然修復能力。圖例:森林生態修復重點區水環境和水生態修復重點區濕地生態修復重點區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l 概述通過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開發等整治途徑,統籌推進低效園地林地草地整理、現有耕地提質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優化耕地布局,增加耕地面積,提升耕地質量,推進鄉村田水路林村全要素綜合整治24、,促進鄉村振興。l 國土綜合整治項目農用地整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建設用地整理、未利用地開發。n 國土綜合整治:圖例:農用地整治宜耕后備資源建設用地整理未利用地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區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單元劃分與實施保障08p 單元劃分p 實施保障n 單元劃分:賽口鎮共劃分為14個編制單元。其中:開發邊界范圍內:劃分為4個城鎮單元;開發邊界范圍外:按照行政區劃分為10個鄉村單元。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n 實施保障:l 推進公眾參與的法制化和制度化讓公眾通過法定的程序和渠道有效地參與規劃實施的決策和監督。加強對總體規劃的宣傳,將公眾參與引入規劃編制和管理的各個階段。提高全社會對總體規劃及實施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規劃意識,提高維護和執行規劃的自覺性,推進規劃的實施。l 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向社會公布和宣傳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建立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將涉及村莊規劃的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促進規劃好用、管用和實用。l 監督實施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和監督。利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或衛星遙感監測等手段,開展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剛性管控執行情況的實時監測、預警和定期評估。望江縣賽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