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縣路橋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37863
2024-10-18
15頁
4.45MB
1、館陶縣路橋鄉人民政府2024年9月館陶縣路橋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館陶縣路橋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公示稿】館陶縣路橋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草案已經編制完成,現根據有關法律要求,對該規劃進行公示,征求公眾意見。如對該規劃方案有意見和建議,請于30日內反饋至路橋鄉人民政府。公示單位:路橋鄉人民政府公示意見提交途徑:公示意見收集部門:路橋鄉人民政府,公示時間:2024年9月24日-2024年10月23日館陶縣路橋鄉人民政府2024年09月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和創新社2、會治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深化落實邯鄲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年-2035年)城市戰略定位、空間管控及建設用地減量等目標要求,落實和細化館陶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年-2035年)各項指標要求,在鄉域層面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1.編制背景編制背景1 規劃范圍與層次與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規劃期限2規劃范圍:路橋鄉行政轄區范圍;規劃層次:包括2個層次。鄉域規劃:共71.26平方千米,涉及3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地:鄉政府駐地建設邊界,面積0.42平方千米。2.規劃情況規劃情況 細3、化分區管控,實現用途管制全域覆蓋 統籌國土空間開發,引導集約節約用地 識別整治修復區域,確定國土整治內容統籌布局鄉域空間,包括鄉村體系、城鄉建設、產業布局、綜合交通等,同時在設施配置方面留足彈性,優化國土空間用途結構,逐漸引導全鄉建設用地減量發展。通過鄉村單元規劃將約束性指標和剛性管控邊界傳導至村莊,并提出發展引導、設施配置和建設引導等要求,對村規劃無法全覆蓋的地區,通過鄉總規可滿足一般性建設管控。落實館陶縣“三區三線”,執行縣政府授權的自然資源管理、檢測和巡查職能,落實管控措施與指標要求。對館陶縣確定的規劃分區進行細化和落實,明確分區范圍邊界和管控措施,確保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全類型覆蓋。4、優化鄉政府駐地用地布局方案,完善綠地系統、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布局,劃定控制線,對空間形態進行引導,強化對建設用地規模進行管控。從鄉村生態保護修復、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治三方面進行分析,識別敏感和薄弱區域,提出國土整治和生態修復的重點區域和內容。強化底線約束,精準管控全域自然資源通過單元規劃引導詳細(村莊)規劃,引導城鄉一體化發展 完善鄉政府駐地規劃,強化建設發展管控33.規劃編制重點規劃編制重點4.發展定位發展定位4將路橋鄉定為“以工業、商貿為主的工貿帶動型小城”到2025年全域國土空間格局更加合理,國土空間利用效率不斷提高;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得到全面保護,生態保護格局基本確立。鄉域公共5、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安全設施配置基本平衡,鄉村建設品質全面提升。城鄉品質實現跨越提升,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全面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新格局。糧食安全格局更加穩固,城鄉品質、活力持續提升,天藍地綠、水清岸美的生態格局基本形成。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基本建成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國土空間。5.目標愿景目標愿景5建成以華萊士雞肉制品加工、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為主要特色的宜居鄉打造館陶縣工貿帶動特色鄉 構建“一心、兩軸、兩區、多點”的國土空間結構一心:以陳路橋村為中心的為核心的鄉發展中心。兩軸:沿著衛西干渠和威臨渠為主6、的兩大發展軸線。兩區:北部現代農業區,南部經濟發展區。多點:以牧原養豬場為主的養殖節點和以東方園林為主的景觀節點。6.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格局6產業發展結構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7.產業發展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引導l 按照“以現有資源為基礎,逐步將路橋鄉發展為工貿帶動型”的思路,形成農副產品加工等項目,逐步促進一三產發展,加快鄉域經濟發展。l 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夯實生態本底。l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逐步將路橋鄉發展為工貿帶動型示范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三產融合促進基礎帶動基礎提升提升產業發展結構6按照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鄉政府駐地建設邊界的優先順序,統籌7、劃定三條控制線,作為保障糧食安全、落實生態保護、支撐產業發展、推進鄉化不可逾越的紅線。合理劃定鄉政府駐地 建設邊界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指導+8.三區三線三區三線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89.城鄉風貌城鄉風貌 總體格局結合區位特征、資源稟賦,促進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風貌景觀,構建鄉基底、田園基底為依托的風貌格局。全域風貌分區特色鄉風貌區:建筑風貌控制、天際線控制、公共空間體系建設,打造生態宜居、活力繁華的現代鄉風貌;現代工業風貌區:提升農副產品加工品質,整體打造統一、整潔、和諧的工業風貌;風情田園風貌區:以現代農業為載體,保護和延續傳統鄉村肌理,打造和美鄉村。景觀通廊提升衛西干渠和8、威臨渠,打造精致文化景觀廊道。910.交通系統交通系統 構建“兩橫兩縱”的道路網格局完善公路網體系。規劃新建邯館高速公路。“兩橫”:即軸承大道,灘灣線“兩縱”:果柴公路、武館公路。綜合交通規劃圖10社會福利設施:充分考慮社會福利設施需求,合理配置養老設施。體育設施:結合鄉域村民體育健身需求,配置體育設施和健身廣場等。文化設施:結合鄉政府駐地布置相應活動場所,各村結合需求布置文化場地。醫療衛生設施:結合鄉衛生院和各村衛生室設置,滿足鄉域村民就醫需求。警務設施:結合鄉派出所和各村警務室,保障鄉域村民生產生活安全。基礎教育設施:規劃幼兒園、小學等基礎教育設施,滿足鄉域發展需求。構建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9、置,鼓勵設施復合利用11.基礎保障基礎保障文以惠民構建文化服務設施體系幼有善教完善文化教育設施體系體有所健優化體育健身設施體系病有所醫健全醫療服務設施體系老有所養改善養老服務設施體系弱有眾扶完善無障礙服務設施體系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布局構筑全齡友好的社區生活圈1515分鐘分鐘”生活圈生活圈115分鐘10分鐘15分鐘防洪排澇:堅持“適度超前、防控結合”的原則,鄉政府駐地的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其他村莊的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消防設施:構建城鄉覆蓋、區域協同的全方位消防系統,加強“智慧消防”建設,城鄉消防安全達到先進水平。抗震避災:堅持“整治避讓、合理布局”的原則,提高城市生命線工程抗震能力,10、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疏散救援通道系統,加強救災物資儲備供應系統,增強城市抗震能力。人防設施:堅持“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平災結合、防空防災一體化”原則,充分考慮防空和防災地下人員的掩護空間,構建統一高效、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體系。地災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并舉、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原則,建立健全以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綜合治理為核心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防疫安全:堅持“平疫結合、分級響應”原則,建立縣鄉村三級網絡報告系統落實分級防控制度,提高社區(村莊)基層防控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體系。提升鄉防災減災能力12.綜合防11、災綜合防災121313.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近期行動計劃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一張圖”規劃傳導和用途管制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建立評估監測機制;健全規劃監督管理和考核機制;統一國土空間數字化底圖;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構建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推動信息共建共享共用。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明確主體責任;對村莊規劃傳導;對鄉政府駐地詳細規劃傳導,對專項規劃傳導。針對路橋鄉現狀情況及未來發展建設需求,制定近期建設項目。近期建設項目主要分為六類,分別是交通、水利、能源、電力、民生、生態。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明確主體責任。加強黨的領導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路橋鄉人民政府聯系,本次為草案公示,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館陶縣路橋鄉人民政府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