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通遼市中心城區商業設施專項規劃方案(征求意見稿)(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37935
2024-10-18
16頁
2.11MB
1、 1 通遼市中心城區商業設施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通遼市通遼市商務商務局局 20242024 年年 1010 月月 目 錄 第一部分 總則.1 01.指導思想指導思想.2 02.規劃原則規劃原則.2 03.規劃范圍規劃范圍.3 第二部分 發展目標.4 04.目標定位目標定位.5 05.發展戰略發展戰略.6 第三部分 商業設施布局.7 06.商業中心商業中心.8 07.交易市場交易市場.9 08.規劃布局規劃布局.10 第四部分 加油站布局.11 09.規劃布局規劃布局.12 第五部分 實施保障.13 10.保障措施保障措施.14 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總則總則 2 01.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2、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引領,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依據,完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布局,著力建設現代化宜居宜業中心城區。02.規劃原則 提振能級,激發活力。深入推進內蒙古東部商貿中心城市建設,進一步集聚中高端消費資源,提高標準、豐富業態。保障民生,夯實供給。強化基礎保障型商業設施的供給,合理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滿足多元化的人民消費需求。精準布局,分類引導。充分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公共中心體系,商業空間布局應與居住、就業等各類消費需求分布相匹配。數字引領,3、提升品質。鼓勵積極應用信息技術,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3 03.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為通遼市中心城區(西至 G304 國道、北至北外環、東至新魯高速公路、南至鐵路編組站和機場區域)范圍內的城鎮開發邊界用地。規劃范圍示意圖 4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發展目標發展目標 5 04.目標定位 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建設布局協調、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配套完善、經營有序、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商業設施體系,力爭至 2035 年將通遼市中心城區打造為富有通遼底蘊、現代商業特征顯著的內蒙古東部商貿中心。區域化高品質的消費地依托中心城區打造更加高端、更具魅力的消費地標,提供4、豐富多彩的消費模式、近悅遠來的消費環境,滿足通遼市區域中心城市的服務職能。共享便利生活的宜居地滿足本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務職能,打造“日常消費不出社區,雙休購物不出片區、時尚休閑不出城區”的良好商業環境。文旅商綠融合的標志地依托文化旅游和生態景觀資源,豐富優化文旅商業產品及服務的供給,創新打造消費的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6 05.發展戰略 通過市場集聚,鏈接國際國內雙循環,依托區域交通網絡支撐,加強區域間經濟貿易聯系;重點培育商貿物流、休閑體驗式商業等業態,全面提升區域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服務區域,強化通遼市區域商貿中心地位 采用“有機集聚”的總體思路,推動各級商業中心集聚化、5、差異化、智能化、品質化發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的商業首位度;篩選標志性資源,有重點的聚焦關鍵性項目,發展以體驗式消費為特色的商業街區,塑造品牌優勢。服務城市,提升城市發展質量與效率 通遼定位為綠色產業發展示范區,借助農畜產品、能源、裝備制造等工業產業優勢,加強倉儲物流、商務服務、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業態發展,強化服務職;完善城市商業業態,增強新型業態植入,強化旅游服務功能結合旅游業發展完善休閑體驗業態。服務產業,引領生產性服務業與文化旅游服務業態發展 通過各級商業設施的合理布局,完善從基礎保障到品質提升的消費業態,增加產品多樣性,提供便捷服務;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提高市民滿足感、幸福感。倡導6、以人為本的城市生活理念的傳承與提升。服務社會,提高居民獲得感與幸福指數 7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商業設施布局商業設施布局 8 06.商業中心 規劃構建“市級-區級-社區級”三級商業中心體系,形成“2-4-X”的總體結構。“2”即 2 個市級商業中心,分別為老城商業中心、新城商業中心。“4”即 4 個區級商業中心,分別為平安路(萬達)商業中心、勝利北路(摩爾城)商業中心、大罕路商業中心、濱河商業中心。“X”即 X 個社區級商業中心,結合“15 分鐘”生活圈設置。商業中心體系示意 9 07.交易市場 推進商品交易市場集聚化發展,引導傳統交易形式向信息化、智能化、展貿化升級,形成功能復合、高效集約、輻7、射廣泛的、與通遼區域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專業商品交易市場。中心城區形成“2+8”布局,“2”即 2 個市場群,分別為創業大道-甘旗卡路市場群、霍林河大街市場群;“8”即 8 個市場點,包括紅星美凱龍、河西建材城、通遼五金建筑裝飾材料城、通遼市批發城等。規劃交易市場布局示意 10 08.規劃布局 水岸商業街區。依托西遼河和悅來河打造濱水活力商業街區,重點發展文化旅游、現代商業、娛樂休閑等產業;通過“文旅融合+水岸聯動”,釋放西遼河、悅來河水岸資源潛力,沿河打造集自然景觀區、特色商業集聚區、旅游休閑區、“CITY WALK”體驗區、主題活動游樂區,推進文旅商綠深度融合發展,把最好的公共空間留給人民8、,形成通遼城市形象的新 IP。傳統商業街區。現有傳統商業街區重點推進綜合整治公共空間、提高消防安全等級、整頓停車順暢步行、規范店面風格、優化業態等工作。新型商業街區。以規劃大型文化設施、現狀那達慕文化園為核心,打造文化體驗商業街區,提供多元化的業態,如書店、畫廊、劇院、電影院、文化體驗中心、創意市集等,滿足不同游客的文化需求;設計具有創意的空間布局,如開放式廣場、藝術長廊、互動體驗區等,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空間體驗;圍繞文化主題進行深化,通過精心策劃的展覽、表演、工作坊等活動,讓文化體驗成為商業街區的核心吸引力。11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加油站布局加油站布局 12 09.規劃布局 加油站布局應嚴格9、遵循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要求,切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規劃在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內共設置加油站 58 處。加油站規劃布局示意 13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實施保障實施保障 14 10.保障措施 強化政策法規體系支撐。加快推進扶持實施建設、鼓勵自主更新、激發市場活力的各項配套政策的制定。鼓勵存量空間加速更新,鼓勵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空間價值,探索功能兼容等激勵機制。共建商業網點信息監管平臺。加強相關部門(自然資源、住建、稅務等)的信息溝通,共同建設商業網點信息數據庫和監管平臺;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合理把握商業開發節奏,科學配置商業資源,避免盲目開發,推動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建構多元化、專業的現代治理模式。適時設立特色商業街區、重點商圈的管理委員會,統籌關鍵性商業地區的建設和發展;積極組建繁昌商業聯合會等專業性的協會,加強行業自治,實現行業信息共享、行業行為共同監督,提升行業自律性和規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