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版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飼料生產可行性論證簡要報告word.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39777
2024-10-18
22頁
15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飼料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合集
1、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決 議(2006年12月26日)時 間: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九時。地 點:公司會議室主 持 人:高偉決議事項:組建飼料公司決 議:根據養殖場現養量和發展趨勢,本公司自行生產飼料,一是有保證本公司養殖需求,二是降低生產成本,三是保證飼料質量。組建飼料公司,隸屬陜西一順隆公司總體管理。該公司注冊獨立法人和資本金。王富菊注冊為分公司法人。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行組織生產經營。參會人員通過討論、論證,認為組建飼料公司勢在必行,經表決,全體通過組建飼料公司的決議。 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關于用電增容的申請胡家營供電所:陜西2、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于二OO五年四月招引進入南鄭,選址在南鄭縣胡家營鄉胡家營村新辦萬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和萬噸飼料加工生產線。該項目申報確認和選址規劃得到縣發展計劃局、城鄉建設規劃管理局的關心和支持,開工建設以來得到市、縣各級黨政組織及領導的關懷和重視,建設進展順利。目前養殖場和飼料生產線基本就緒,即可組織生產。飼料生產設備已購置安裝(20千瓦),加上其他生產性和生活用電,預計約需30千瓦。現特向貴所申請給我公司用電增加30千瓦容量。公司將遵照貴所用電申請規定辦理相關手續。請給予支持,誠表謝意。 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貸 款 申 請南鄭信用聯社: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責任公3、司于二OO五年四月在西洽會招引進入南鄭,選址在胡家營鄉胡家營村,規劃建設生豬養殖、飼料加工、肉類聯合加工及冷儲銷售項目。該項目經南鄭縣計劃局審查備案確認,經南鄭縣城建局現場勘察、批準規劃及實施。企業注冊資金800萬元,陸續自籌842萬元,從二OO五年八月正式開工建設至今,已圈地165畝,育肥區、飼料加工生產線和科研中心已建成,同時完成了場區道路硬化、綠化、給排水工程和污染治理部分工程。種豬區和肉聯廠已完成規劃和設計,正籌資建設中。現整個工程實際投入1914萬元,已達計劃投資4380萬元的44%。為使該項目二OO七年底全面建成后即刻投入全面營運,現已引購PIC優良配套系種豬1050頭,進行選育和4、飼養培訓,充分作好了生產經營前期準備工作。預計二OO七年三月至五月間可產仔豬5000多頭,七月至九月間可產仔豬6700多頭,到二OO七年底自養生豬達1萬多頭。到二OO八年底就可達到自養肥豬3萬頭的生產目標。按目前的飼養量,每天需資金5800多元購買全價飼料。成本高、利潤低,公司決定飼料生產線即刻投入生產,現急需流動資金購置生產原料,特向貴社申請290萬元三年期借款。保證以銷售收入按季結息,到期以企業年利潤一次性還本,敬請貴社批準為盼。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年 月 日飼料生產可行性論證簡 要 報 告一、概論項目名稱: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飼料廠項目申報單位: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項目法5、定代表人:高偉項目建設地址:南鄭縣胡家營鄉胡家營村一順隆公司生豬標準化養殖場。項目建設時間:二OO六年十二月一日至二OO七年三月二十日項目批準機關:南鄭縣計劃局二、編制依據依據原料市場和飼料市場價格,根據本公司生豬養殖場階段養殖量和滿負荷養殖量編制本報告。三、論證結論飼料加工是保證生豬正常養殖和發展的根本,購買全價飼料搞大型生豬養殖成本高、利潤低,且飼料質量配方不一定完全達標,也不一定完全適合各類豬群喂養。大型養殖和大型飼料加工配套建設,是大力發展養殖、抗御市場風險、降低飼養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的基本措施。陜西一順隆公司飼料加工廠確定的項目建設及生產方案經經濟人士和同行業生產管理者論證,共同認為6、:方案可行,勢在必行。盡快爭取政府政策性扶持和金融部門的支持,使飼料生產項目建設即早實施。四、存在問題與建議1、市場風險:飼料生產成本隨著原料市場的波動而不穩定。2、分類堆放及保管難度加大:由于豬群分類多、配方多,干濕料同時生產,如遇高氣溫天氣,易發生霉變,因此,加大了分類堆放、梯次出入庫難度。3、財務核算、成本控制難度加大:由于購進原料地域價格差(包括運輸)和時段價格差、財務核算時段成本難度也隨之加大、成本價格控制只是一個大時段的控制,而小時段只是一個概念。五、飼料生產背景及必要性畜牧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是一個地區生活水平和農業產業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據有關資料統計,發達7、地區畜牧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部分發達地區達70%以上。我國畜牧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特區及沿海地區以此為基礎,逐步進入農業產業化,進而發展為產業園區,邁出了現代化步伐,發展了社會經濟,推動了政治民主、社會文明、創建和諧社會進程。隨著農業產業化的形成,畜牧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再度興起,規模化養殖和集團式加工業逐步形成,以龍頭產業為主體的產業園區、配套建設輔助業和服務業,形成種、養、加、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鏈,以此而形成產業結構的互補、生產環節的互助、營銷途徑的互促,造就企業適應和占領市場的自我優勢。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以發展地域經濟為中心,打造企業品8、牌為目標,發展生豬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帶動區域品牌產業化的形成。近期已引購PIC優良配套系種豬1050頭,進行適應性飼養和選育,到二OO七年三月至五月間,可產優良仔豬5000多頭,到二OO七年八月至十月間可產優良仔豬6000多頭,按照梯次配育、階段發展的生產經營辦法,到二OO七年底,自育自養生豬1.5萬頭,二OO八自育自養3萬頭,到二OO九年自育自養3萬頭,賒養給周邊農戶3萬頭,到二O一O年,自養肥豬3萬頭,賒養7萬頭,達到地產肥豬10萬頭的滿負荷生產目標。日均飼料需要量分別是12噸、24噸、30噸、60噸、200噸(自耗60噸、賒耗140噸)。由此可見,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同時帶動了農副產品加9、工業的發展。漢中是陜西省的生豬養殖基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把生豬生產作為四大主導產業優先發展,作出了關于大力發展生豬產業的決定,提出了“改變經營思想、改變飼養方式、改良提高品種,擴充總量、擴大規模、延伸產品加工增值”的三改兩擴一延伸的開發要求,從政策、資金、稅收和用地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生豬產業的發展。南鄭縣有悠久的養殖歷史,經驗豐富,養殖技術水平較高,50年代推廣了豬的雜交改良,70年代引進榮昌豬改良地方品種,80年代育成漢白豬在全縣推廣,豬肉產量和品質大幅度提高,被省上列為瘦肉型商品豬基地。88年被農業部授予國家級瘦肉型豬基地縣,南鄭縣為了做大做強生豬產業,作出了關于加快畜牧產業化的決10、定、南鄭縣胡家營鄉無公害生豬養殖項目是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為適應陜西畜牧產業化發展的需要而興建的集約化、規模化養殖項目。該項目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同農戶建立密切的協作關系,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共同創建綠色畜產品養殖基地,配套建設飼料生產線。項目和配套建設的實施,不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促動了農副產品的加工利用,促進農戶增收。南鄭縣糧食種植面積60多萬畝,其中雜糧近20萬畝。玉米稈、豆類秸稈、干青草均是飼料中必加之原料,這些農產品副料傳統式地被焚燒或遺棄,未被利用。陜西一順隆公司在實施生豬集約化養殖的同時,配套建設飼料加工生產項目。不僅就農產品副料得到高度利用,同時也增11、加了企業附加值。影響我國畜產品生產及進出口的根本原因有三點:一是分散養殖,生產參差不齊,豬肉質量不穩定;二是豬肉瘦肉率低、品質差,缺乏市場競爭力;三是生產力水平低,飼料轉化率低,經濟效益不高。這三個問題的核心問題還是飼料問題。解決飼料的生產及飼料的科技含量,這就解決了養殖業關鍵性問題。企業具有技術、信息和市場營銷等優勢,是胡家營鄉區域內乃至周邊發展農業企業的骨干力量,對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區域化、專業化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等具有關鍵作用。本項目的建設,充分發揮工商企業的帶動作用和南鄭畜牧業資源及農業副產品資源優勢,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改進生產工藝,提高配方科技含量,提12、高畜產品質量和飼料配方質量及轉化率,創造畜產品增效、飼料增質雙重效益。穩固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利益機制,推進規模養殖,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能力,通過發展競爭優勢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和具有當地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基地,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帶動當地農民增加收入,從而推動當地農村小康社會建設。促進全面提升項目區畜牧業產業化水平。六、生產條件南鄭地處巴山北麓深淺丘陵交錯地帶,農作物多以谷類、薯類和豆類,農副產品資源極為豐富,可利用價值極高,據調查統計,區域內及周邊地產玉米300多萬噸,玉米秸稈30多萬垛,薯類干藤40多萬公斤,豆類20多萬噸13、,菜粕30多萬噸,分點收購,進行飼料配方加工。地域農副產品資源為飼料生產提供了基本保證,以養殖帶加工,形成了自我發展優勢。七、飼料生產項目生產的有利條件1、政策環境:飼料生產按現行產業政策,享受減免一切稅費。2、資源優勢:地域資源豐富,外購、調運渠道暢通,交通發達,運輸便利。3、環境優勢:陜西一順隆公司養殖場座落在南鄭縣胡家營鄉胡家營村境內,緊靠冷水河畔,四周遠離居住區0.5公里,飼料生產在養殖場內,不會對居民生活造成粉塵和噪音污染。4、成本優勢:外購全價飼料每公斤2.4元,自產飼料每公斤1.66元,比外購飼料每公斤低0.74元。5、市場優勢:公司滿負荷自養3萬頭,日耗飼料60噸,農戶賒養7萬14、頭,日耗飼料140噸。日前公司先購置一套日產60噸飼料生產設備。在階段發展期再減加飼料生產設備。飼料自耗基本排除了市場競爭風險。6、科技優勢:技術依托北農大,同時聘請了具有十年以上飼養經驗的畜牧師和飼料生產專業人員從事飼料分類調配、生產,確保飼料質量的穩定。八、市場分析與銷售方案據市場調查,原料價格波動不太大,年均波動綜合差為1.5-3%,原料主料如玉米、麩皮、豆粕波動受季節影響和運輸方式的影響,波動稍為明顯,其余所用原料波動微小。組建飼料公司,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賒銷給農戶的,在肥豬回收時一次性扣回。九、項目建設方案(一)土建工程:1、飼料加工車間120m2,磚混結構。2、原料、成品庫房4015、0m2,磚混結構。3、貯青飼料池1500 m3。4、配電室。(二)購置項目:1、日產60噸飼料生產機組一臺。2、大卡車2臺。3、人力推車8臺。4、封閉式卡車2臺。5、地磅1臺。6、磅稱2臺。7、臺稱2臺。土建工程建設已全部完成,已列入整體工程建設決算。購置項目價格:1、日產60噸飼料生產機組1臺,6.7萬元。2、轉運原料大卡車2輛,40萬元。3、車間、庫房轉運飼料人力推車8輛,0.272萬元。4、封閉式飼料轉運卡車2輛,60萬元。5、地磅1臺,30萬元。6、磅稱1臺,1.5萬元。7、臺稱2臺,0.5萬元。8、首期購原料:玉米800噸,142.0萬元。麩皮400噸,41.6萬元。豆粕30噸,7.16、2萬元。菜粕10噸,1.4萬元。預混料15噸,8.8萬元。草粉10噸,0.4萬元。預付電費0.84萬元。預付人工費0.84萬元。購置費合計:342.052萬元。十、工藝流程發放(自養)轉運(銷售)購置檢驗原料庫分類堆放分類加工檢驗分類入庫 購置回來的原料經檢驗、復稱后進入原料庫,由庫管員分類、分批次堆放,依據原料先后批次分類加工,經化驗質檢合格后入成品庫,庫管員分類按生產期堆放。養殖場按豬群分類日定量領取各類配方飼料,賒養給農戶的豬按簽定飼養合同分類賒供給飼料,由飼料廠轉運分送到戶。十一、項目實施計劃1、于二OO七年元月底前,所有購置到位即刻投入飼料生產。2、于二OO八年元月底前,增購1臺生產17、機組,原料采購量增大一倍。3、于二OO九年十月前再購2臺生產機組,達到滿需求生產,原料采購量再增加一倍。達到日生產飼料144噸,養豬場滿負荷飼量日耗量120噸,其余部分賒銷給簽約農民。如農民完全依托本廠飼料,到二O一O年初,一共安裝6臺生產機組進行飼料生產。滿負荷飼養10萬頭時,日耗飼料200噸(公司自養3萬頭,日耗飼料60噸,賒養7萬頭,賒供飼料140噸)。十二、飼耗量估算單位:公斤耗時頭耗5000頭10000頭100000頭日21000020000200000月603000006000006000000周期(三個月)180900000180000018000000十三、周期原料購置資金估算18、品 名價格(公斤價)周期采購量(噸)費用(萬元玉米1.4100.8141.128豆粕2.427.666.24麩皮1.0232433.04預混料2.27215.84菜粕1.4547.56草粉0.4542.16電耗/噸81780噸81.4304人工/噸81780噸81.4304合計1780268.83周期以三個月計算,以1萬頭飼料估算。周期原料采購費用:飼養1萬頭時為268.83萬元,飼料10萬頭時為2688.3萬元。十四、財務評估(一)按市場價評估產值市場全價飼料公斤2.4元,噸價2400元,一個周期生產飼料(按萬頭飼養量估算)1780噸,可創造產值427.2萬元,一年創造產值1708.8萬元。19、如滿負荷飼養達到10萬頭,僅飼料生產一項可創造產值17088萬元。(二)按生產成本價估算產值本廠生產成本1.66元,加上運輸費用、推銷費用和財務費用,每公斤成本價約1.8元,按一萬頭飼養量一個周期計算可創造產值328.4萬元,一年可創造產值1313.6萬元。如滿負荷飼養達到10萬頭,僅飼料生產一項可創造產值13136萬元。(三)財務估算市場全價飼料2.4元1公斤,本廠生產成本價1.8元1公斤,每公斤低于市場價0.6元,一個周期可節約資金106.8萬元,一年可節約資金427.2萬元。十五、農民增收及其它社會影響本項目建成后,促進了養豬業的發展,同時又促進了綠色產業的發展和飼料生產的發展,促進了農20、業結構的快速調整、飼料加工業的興起,使農副產品廣泛得到利用,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當地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從而使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形成良性循環。十六、項目組織與管理(一) 機構設置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飼料加工廠廠 長生產副廠長行管副廠長銷售財會檢驗機修生產庫管采購配方(二)勞動定員 定員項目首期二期三期配方111采購123生產248庫管123檢驗111機修111銷售123財會111合計91420(三)經營管理模式本項目實行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建立自我激勵、自我約束機制,高效、精干、協調、靈活運作。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管理模式。制定長期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各崗位有21、明確的責任目標和工作標準及技術指標,建立整套完善的規章制度,逐步建立起與國際標準相一致的畜牧業飼料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體系,使本項目生產、流通、管理和服務實現標準化、程序化。同時按國際慣例推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0標準,力爭2008年通過“綠色標準認證”。實行與經濟技術指標、效益掛鉤的分配獎勵制度和激勵機制,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達到最佳運行勢態。十七、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一)可行性研究結論通過以上綜合分析,該項目的實施符合陜西省畜牧業產業規劃,不僅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同時對服務農村經濟、增進農民增收、加快實現南鄭縣畜牧產業加工業一體化帶來重大的社會效益。該項目選項準確,建設方案22、合理,規模隨著養殖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產量,技術先進,工藝成熟,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看好,投資回報率高。項目建成后,年均可實現財務盡現值472.2萬元,財務內部收益率113%,當進入第二個生產期時(二OO八年)可全部收回固定資產投資并有盈余。從項目敏感性分析,本項目抗風險能力強。從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來看,該項目完全可行。(二)問題與建議1、為建立陜西省無公害畜牧及加工一體化企業,促進南鄭畜牧業發展水平和發展步伐,建議金融部門及早考察確定,給予流動資金扶持,使飼料加工按階段滿負荷生產,盡快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該項目屬大規模、集約化、質量標準化生產,把好分類質量檢驗關,以高質量、全程化23、向養殖業服好務。3、做好粉塵和噪音的治理。全價飼料配比及價目表品 名配 比單價(公斤價)品 名配 比單價(公斤價)玉米56%1.4元麩皮18%1.02元豆粕16%2.4元菜粕3%1.4元草粉3%0.4元預混料4%2.2元電耗10/噸8元人工費8元/噸8元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估 算 價 值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建筑工程設備購置安裝工程其它費用合計1固定資產投資43.15138.91.51.83185.3881%2工程費用43.150.1343.2819%3其他費用1.31.30.001%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3.15139.91.53.26229.96100%土建工程投資明細表序號工24、 程 名 稱單位建設規模單位造價(元)投資額(萬元)1加工用房M2120.964505.42庫房M2421.245018.953配電室20千伏3.84貯青飼料池M2150010015合計43.15儀器設備投資明細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元)投資額(萬元)1飼料生產機組臺26.713.42大卡車輛220000040.03封閉式卡車輛230000060.04人力推車輛83200.256550T地磅臺130000030.06其它衡器臺30.5合計144.156流動資金估算表序號 年份目錄最低周轉天 數周轉次數達到設計能力生產期23451流動資產9046506506506502應收賬款32532525、3253253外購原料3012161.25161.25161.25161.254產成品3012220.5220.5220.5220.55流動資金59.3559.3559.3559.35注:以1萬頭為核算基礎,如增加養殖量成正比增大流動資產量。借款還本付息計算表 單位:萬元序號年份利率9.6建設期生 產 期123累計1銀行借款29029005802本息合計312.4312.40624.8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簡況陜西一順隆實業有限公司經南鄭縣于二OO五年四月招引進入南鄭,選址定點在胡家營鄉胡家營村開工建設以來,固定資產計劃投資4380萬元,已投入1912萬元,占計劃投資的44%。現已完成26、圈地165畝,建設自養3萬頭生豬圈舍20427.8m2;建成年加工20萬噸飼料生產線及各種用房2126.4m2;建成辦公樓一棟897m2;建成科研樓4棟1200m2;已完成場區綠化及道路硬化、給排水工程及環保治理部分工程。年生豬屠宰30萬頭,肉類聯合加工冷儲20萬噸生產經營項目已完成項目規劃和設計,現籌資建設中。計劃二OO七年底以前按規劃全面建成、安裝調試就緒,全面投入生產營運。整個設施的啟用率達到設計能力的52%時,公司既可排除風險,經營效益達到持平或略有盈利。達到設計能力的90%時,年銷售收入可實現2.94億元,年利稅可實現2700萬元,全部投資回收期為6年,可安排社會勞動力420人。現已27、引購PIC配套優良種豬1050頭,已配種480多頭,預計在二OO七年三月至五月可出欄仔豬5000多頭。為實現項目建設全面就緒后投入全面生產營運作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二OO六年十二月五日養豬新模式-標準化養豬分類:學習園地一、技術要點:標準化養豬是指全程標準化生產的一種現代養豬方式,其核心內容是“良種+良料+良舍+良法”。“標準化養豬150模式”是指建1棟全封閉式標準豬舍(規格為9M24M),進行標準化飼養,每批出欄肉豬150頭。該模式豬舍環境可控、豬自由采食、自動飲水、全進全出,一年可出欄三批共450頭肉豬。二、與傳統養豬比較優勢:1、給豬只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生長環境,豬舍冬暖夏涼,可充分發揮豬28、只生產潛能。2、由于封閉式飼養和同源引種、全進全出及嚴格的疾病預防和控制,降低了養殖風險。3、采取自由采食飲水,提高了飼料利用率,縮短了飼養周期。4、單人飼養量可達到400-3000頭。5、采用化糞處理,配合沼氣發展,減少環境污染。6、商品豬無有害物質殘留,品質好,賣價高。三、投入及效益情況1、投入:標準化豬舍及設備投入46000元左右;購買仔豬投入3萬元左右;飼料投入45萬元左右,合計資金投入12萬元左右。2、效益:一是飼養良種豬能使料肉比降低0.2-0.6,體現在增重成本上可以降低0.8元/公斤,比飼養土雜豬高50元/頭。二是使用全價無公害配合飼料能使料肉比下降0.2-0.4,每下降0.1料肉比每噸全價料應該高100元/噸的價值點,每頭豬可節省25元。三是四良配套能使藥費下降10-20元/頭。四是四良配套能使成活率上升5-8%,每頭豬可以省10-15元/頭。四良配套合計每出欄一頭生豬可節本增效110元以上,比飼養土雜豬多獲利6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