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0231
2024-10-19
11頁
46KB
1、青山湖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劃 文化旅游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跨地區、跨行業、關聯度較高的產業群體。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增強文化旅游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選擇。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的決定,立足新的起點,謀劃新的發展,為更好地促進我區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給區委、區政府建設“經濟大區、生態之都”決策提供依據,加速文化旅游產業結構調整和融合,加大文化旅游產業招商引資力度,提高文化旅游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使之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2、重要推動力,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現結合我區文化旅游產業現狀,提出規劃草案如下:一、我區文化旅游工作的基本情況近年來,隨著青山湖區融入城區的腳步加快,青山湖區的經濟格局也在日益發生著變化。全區經濟總量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在不斷地提升。區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對全區的文化旅游建設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全區的文化旅游建設在全市占有了一席之地,天香園被國家旅游局評為4A級景點,成為我市僅有的2個4A級景點之一。全區的旅游收入實現5000萬元。金綠園山莊被評為“南昌市最具開發潛力的鄉村旅游景點”。我區被文化部3、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燈彩)之鄉”, 2007年,又順利通過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書畫)之鄉”的申報,并通過了驗收。區電臺魅力934享譽南昌城。文化館被建設成全省僅有的兩個國家一級館之一,并連續幾年被評為全省先進文化館。1、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日漸增強。隨著,區委、區政府對文化工作的重視,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在不斷地增強。全區三級公共文化建設基本框架已形成規模,區文化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已被列為全市質量優化工程參觀點。區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二級館,區信息傳媒中心的建設即將正式啟動。鄉鎮、園區均建有綜合文化站,建有各類室外文化廣場35個。全區60%以上的行政村、社區建有文化活動室。近年來,大力實施4、文化“五個一百”工程和農村文化“三項活動”,組織展演出各類文藝節目(作品)3000余個,創作演出作品獲國家、省市級獎勵160余個。實施了“農家書屋”工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加快了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等惠民工作。2、文化市場經營日漸繁榮。文化經濟作為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經濟功能日益凸顯,其繁榮與否可以從一個地方的整個經濟發展中得到反映。近年來,突出抓好了文化市場經營秩序的整頓,市場得到了健康、規范、有序的發展。目前全區共有網吧135家,音像出租店12家,電子游藝室3家,從業人員1000余人;印刷企業89家,印刷復制企業72家,出版物零售企業23家,從業人員近萬人,年銷售收入45、000萬元;歌舞娛樂場所13家。3、旅游產業發展初具規模。近年來,城市交通干道內外環繞,與文化旅游經濟相配套的基礎服務設施逐步完善。目前,區域內現有200平米以上,適合旅游團隊方便快捷的餐館超過百家,達到星級標準的賓館有4家??梢越哟慰筒⒕哂幸欢ㄖ鹊闹饕包c有4A級旅游景點天香園和南昌海洋公園。其中天香園有“美的空間、鳥的天堂、人的樂園”和“都市中的候鳥”之稱,被聯合國世界鳥類保護組織確定為“世界候鳥保護中心”,榮獲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項目獎。此外,在羅家鎮、揚子洲鄉兩片區,農家樂旅游項目也初具雛形。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我區實現旅游收入近8000萬元。盡管我區的文化旅游產業工作近幾年取6、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文化旅游基礎設施還不十分完善,布局不夠合理,大型的具有帶動效應的企業不多,集聚效應差。二、產業發展趨勢研究(一)發展目標圍繞“塑造城區靈魂、壯大文化產業、豐富群眾生活”的目標和“都市休閑”、“城市旅游”、“可持續發展”三大理念,發掘和整合青山湖區文化旅游資源,加快培育一批龍頭骨干文化旅游企業,盡快形成以天香園、歐亞達贛文化產品集散中心為龍頭,文化娛樂休閑和鄉村農家樂休閑游為重點,會展經濟和藝術教育培訓為補充的現代文化旅游產業體系,力爭用35年的時間努力把我區建設成為有影響的文化旅游資源集散中心,基本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帶動、產業基地為骨干,結構合理、整體協調7、和持續發展的文化旅游產業格局。(二)工作重點和舉措1、文化娛樂業。積極培育和發展大眾娛樂、時尚娛樂、休閑娛樂、體驗娛樂、數字娛樂等文化娛樂市場。重點打造一個核心、兩個市場、三個公園、四條大街、五個文化廣場、六大娛樂場所?!耙粋€核心”即是以海洋公園、省藝術中心、青山湖文化廣場、南昌百樂門、東方之珠KTV等文化娛樂業為主的核心板塊;“兩個市場”即贛文化產品集散中心、南京東路家居和茶文化市場;“三個公園”即天香園、世界都市候鳥保護公園、揚子洲中國農業公園;“四條大街”即高新大道古漢文化藝術大街、青山湖大道江南風情大街、北京東路大眾娛樂街、南京東路特色文化街(家居和茶文化);“五個文化廣場”即青山湖文8、化廣場(建議更名為豫章文化廣場)、城東馬踏飛燕廣場、青山湖體育公園休閑廣場、上海北路休閑廣場、羅家新區文化休閑廣場;“六大娛樂場所”即東方之珠、百樂門、歡樂迪KTV、水晶8號、迪浪KTV、巢歌KTV。2、旅游休閑業。做好“一園兩點兩帶”的旅游開發?!耙粓@”即天香園,以天香園為龍頭,連接艾溪湖濕地公園,打造世界都市候鳥保護公園,進一步放大天香園輻射帶動作用,將天香園周邊村莊及建筑建成具有江南韻味的仿古風格建筑,建設“天香村”,同時在天香路及附近村莊內建設“民俗小吃”一條街。“兩點”即著力打造羅家鎮金綠園山莊休閑垂釣和揚子洲鄉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兩個農家樂旅游項目示范點;“兩帶”即以京東鹿鼎國際家居購9、物中心為主連成江大南路一條街、北京東路一條街,著力打造以購物為主的休閑購物旅游帶,以海洋公園為主連接文化廣場、高新大道,著力打造以旅游觀光為主的文化旅游觀光帶。同時,挖掘我區的歷史文化底蘊,做足南昌城市之源文章,將原灌嬰筑城地京東鎮黃城村建設成“豫章古城”,再現2000多年前的古城風貌。充分追溯孺子文化淵源,在艾溪湖中心建設“水上孺子紀念館”。圍繞艾溪湖周邊建設“相思林”、“愛情主題公園”等,再現艾溪湖的動人傳說,進一步倡導夫妻和睦、社會和諧的傳統美德。3、印刷出版業。以轉變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拓展市場空間為重點,抓住機遇,打破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實施重點突破帶動全行業的發展。采取“政府搭10、臺,企業唱戲”的辦法,積極組織參與各類“招商會”、“洽談會”,搭建良好的企業招商引資和發展競爭的平臺,培育一批專業化大型出版印刷企業和音像企業,推進出版印刷業和音像業向專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同時,培育以歐亞達贛文化產品集散中心為龍頭,江西華奧印務有限公司、江西昌和票證特種印務有限公司等中小企業為支撐,連鎖經營為基礎的市場格局。依托歐亞達贛文化產品集散中心,建立健康、規范的出版物市場和正版音響制品經營市場。4、電影放映業。抓好規劃布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協商溝通恒茂國際都會商圈的數字影視放映基地,在羅家鎮轄區內和揚子洲鄉轄區內,總投資6000萬元,建設擁有4至6個現代數字放映廳,2個集電影11、放映、娛樂演藝于一體的影視演藝中心,進一步豐富和滿足城鄉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同時,依托城東區位特點,對湖濱電影院進行異地重建,重點發展歌舞演藝場所。5、數字動漫業。瞄準國內五億動漫及網游產品消費市場,采取有效措施,爭取政策支持,以泰豪軟件、南大科技學院數字媒體研究所、江西師大等動漫教育培訓、研究、制作單位為基礎平臺,吸引動漫網游企業空間聚集和行業集中,迅速搶占這一新興創意產業的發展先機。6、文化用品業。充分發揮歐亞達贛文化產品集散中心的示范、聚集、輻射、帶動作用,結合江西師大周邊形成的器樂、文化用品市場,推動我區文化用品產業的發展。7、藝術品交易業。以歐亞達贛文化產品集散中心和梁萬名家藝術村為12、平臺,規范管理,盡快打造文化藝術品交易市場,以滿足廣大藝術品愛好者的需求。8、藝術教育培訓業和文化信息業。大力開拓社會化藝術培訓市場,充分發揮區文化館、區圖書館主陣地作用,開展社會化藝術培訓,普及藝術教育。同時,加快發展網絡文化信息服務業,重點發展面向商業、面向消費、面向娛樂的文化信息服務業。9、旅游服務業和產品業。合理布局,加快賓館、飯店、旅行社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到2020年,力爭區域內有五星級賓館2家,年接待能力50000人次以上的旅游社10家。加大對“南昌市民最喜愛的旅游產品鄱湖米粉”、“久鴻醬菜”等旅游產品的宣傳推介力度,積極開發一批在全市、全省叫得響的旅游產品。三、產業基地功能定位13、研究當前,文化旅游基礎設施還不十分完善,布局不夠合理,支柱產業不夠明顯,經濟效益偏低。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總體上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加快發展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面對國內外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大氛圍,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將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乘勢而上,奮發進取,充分認識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充分把握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后發優勢,圍繞建設“經濟大區、生態之都”的發展戰略,進一步統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制定政策措施,創新體制機制,強力推進凝心聚力工程,變文化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使文化旅游產業成14、為經濟發展新亮點。四、產業空間布局在“三橫三縱”(北京東路解放東路南京東路青山湖大道高新大道京東大道)框架內,聯合正在建設的省藝術中心、百樂門、東方之珠、尚歌等文化娛樂項目,打造城東高品位文化演藝板塊。合理布局區域內旅游資源,在城東地區形成“一園一核一帶”的綜合性旅游文化區域;在羅家、揚子洲地區形成以現代農業觀光、休閑旅游為主的“農家樂”項目。五、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圍繞“三園”的規劃和建設,打造4個重點文化廣場,引進2個文化創意園,推進2個投資超億元的星級賓館建設,以此提升我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規模和檔次,著力發展以下重點項目:1、世界都市候鳥保護公園規劃以天香園和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為兩翼,以候15、鳥通道為走廊,以候鳥觀光保護為主體,以文化、旅游、休閑、娛樂、購物為配套,打造世界獨一無二的、輻射帶動的都市候鳥保護區。目前正在規劃建設中。2、中國農業公園該項目位于原農業局養雞場,以此為輻射點,帶動周邊2000畝生態景觀園的打造。3、天香園及周邊綜合改造對天香園及其周邊地區進行綜合改造,整體提升。主要包括:游覽觀光區(天香園候鳥、植物園)休閑度假區(天香園北岸旅游度假服務區)文化體驗區(周邊的仿古村落、候鳥博物館及天香園二期南側的名俗文化園等)、商業娛樂區(花鳥市場、特色購物、餐飲休閑等)。項目南至天香園路以南300余米處,東至京東大道,北至洛陽路,西至青山湖大道以西約350米處,總用地面積16、532.8公頃。目前正在建設當中。4、江西贛文化產品集散中心位于高新大道8號,高新大道和京東大道交匯處,總投資2億元,占地375畝,建筑面積21.5萬平方米,現已建好并可以交付使用的為10萬平方米,以贛文化產品為主,文化創意產業為輔。目前,項目實施方案已經確定,待省文化廳批復并掛牌。5、贛港傳媒文化創意城為進一步加快城東核心商務圈的建設,策應我區十三條特色文化街的打造,進一步提升城東文化品位,本著“退城進郊”的原則,異地興建“江西傳媒職業藝術學院”,將原江西廣播電視學校及周邊地塊約52.6畝與香港投資商合作興建“贛港傳媒文化創意城”。該項目著力打造江西傳媒文化創意經濟總部,包括廣告傳媒的產業集17、群和動漫研發制作及其文化產品的銷售等創意經濟產業鏈,項目連通江大南路和上海北路后,自然對接兩條“特色文化街”的相關延伸服務產業項目,可形成規模效應。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人民幣,建成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稅收3000余萬元,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6、南京順天“世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利用區域內原有國有企業的廠房,包裝打造成特色文化產業園后,進行二次招商,吸納企業的落戶。7、4個重點文化廣場主要打造青山湖文化廣場、百樂門國際廣場、恒茂夢時代廣場、羅家廣場4個重點文化廣場,進一步繁榮我區的文化旅游娛樂產業。8、2個投資超億元的星級賓館(1)天香園景區配套五星級酒店,為南昌世界都市候鳥保護區提供配套設施,提18、升景區品味;(2)天域國際大酒店,建成集商務、住宿、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國際大酒店。六、保障措施1、實施重大項目帶動。發展壯大我區文化、旅游產業,提高產業效益,必須通過具體載體來落實,即吸引、整合、篩選出一批大項目,充分預留產業集聚的空間,形成以大項目及產業基地為龍頭,帶動中小型文化企業共同發展的文化、旅游組織體系。2、搭建產業發展平臺。抓緊實施文化、旅游基礎設施規劃,啟動一批代表城市形象,服務廣大群眾,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基礎設施建設;組建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公司,充分運用區內文化、旅游資源,深入挖掘現有文化產業項目、景點、景區的潛力,使之發揮出更好的經濟效益。3、創新發展體制機制。一是降低19、門檻,放寬準入條件,減化審批程序。二是積極穩妥地推進文旅系統“優化組合、競爭上崗”,選用優秀人才,用好優質資產,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完善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4、爭取資金政策支持。全區各單位要全力支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盡快出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和配套措施,建立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市場前景好的企業和項目。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興辦文化、旅游產業,對非公文化旅游產業在項目審批、資質認定等方面,享受國有企業同等待遇,進一步調動社會資本投資的積極性。5、組織考核,整體推進。區產業辦將根據工作任務和要求,每年年終對各鄉鎮場、街道、園區所開展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工作實績進行考核,充分運用考核督導機制,整體推進全區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