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萬科技研發基地工程地下通道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2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2392
2024-10-19
27頁
4.67MB
1、34.4萬科技研發基地工程地下通道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目 錄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31、項目概況32、邊坡支護概況3三、施工部署61、施工項目組織機構62、項目各專職管理人員職責63、施工進度安排7四、施工準備71、物資條件準備72、施工機械選型與準備73、人員準備8五、邊坡支護施工方案81、施工工藝82、施工要求及技術措施8六、 腳手架穩定性計算10七、施工監測17八、文明施工及安全管理18附圖19一、編制依據1.xx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xx項目地下通道基坑支護設2、計設計圖紙;3.xx項目地下通道基坑支護設計設計圖紙(連通道基坑支護西南角轉彎處變更圖紙);4.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5.建筑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二、工程概況1、項目概況xx項目為xxxx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xx科技研發基地。項目基地位于xx市。南北長約470m,東西寬約270m,總用地面積102999.81平方米,建設用地面積92300.88平方米,規劃計容總建筑面積206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4.4萬。本項目規劃設計為:xx科技研發廠房B共9層、高43.75m;幼兒園D共3層、高11.45m(已經建成);廠房E地上2層,地下1層、高11.6m;廠房F原設計共8層、高37.8m;宿舍A:3、共19層,裙房1層、高59.85m;會議中心C共4層、高21m;以及各類配套設施。地下室為一層地下室是停車和設備用房;局部設有人防地下室。建筑耐火等級:一級;結構類型:框架,剪力墻;抗震設防烈度:7度。本項目鋼結構用量約3000噸左右,主要由一個108m X 108m的鋼結構網架屋面組成,以及一個43.2m X 40.2m的長方形鋼結構網架屋面。正方形網架由多條長達108m的大跨度桁架組成,桁架高度為4m。長方形網架屋面桁架為傾斜布置,高度為2.5m。主材為國標方管以及焊接方管,最小規格為口1508,最大方管規格為口60030030030。2、 邊坡支護概況連通道部分基坑支護本工程的連通道部分4、擬建隧道總長約378m,起點標高20.5m,終點標高38.0m,坡度3.58%5.00%。為了方便隧道施工,采用明挖形勢;連通道從AK分9段劃分,根據連通道設計變更圖紙,巖層放坡坡率按1:0.1放坡,坡面掛網噴砼,DE段填土層放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先挖土至能按1:1.0坡率放坡后,設1500mm寬坡間平臺,再按1:0.8坡率的二次放坡,BD段填土層放坡按現場實際情況1:1.0坡率放坡。根據設計圖紙,土釘墻支護分兩種:1、填土層1:1.0放坡的,采用483鋼花管土釘,L=8m,1.2m梅花型布置,插入與水平方向夾角為15;2、填土層1:1.0放坡的,采用483鋼花管土釘,L=8m,1.5m梅花型布5、置,插入與水平方向夾角為15;3、東側填土層按1:1.5放坡的,土釘采用2m1500鋼管土釘,土釘的插入垂直于放坡面。根據現場實際開挖情況發現原設計圖紙與實際地理條件不符,連通道A-E段原圖紙在設計過程中未考慮到填土下埋設有排污管道、給水管道以及排洪渠,設計在對現場考察過后初步給出了A-E段支護方案(詳見初步設計圖紙),我部根據更改過后的方案進行施工。掛網噴砼采用HRB40016的掛網筋,長20002000垂直于坡面,外露7080mm,坡面掛6.5鋼筋網(網孔200*200mm),采用2根HRB40016長200的鋼筋將鋼筋網與掛網筋焊牢;鋼花管外露處設兩根HRB400直徑16的水平通長加強筋6、,用2根100mm直徑20的鋼筋焊接固定;噴砼采用C20,其噴射壓力為0.30.5mPa,厚度為100mm;泄水孔采用60PVC管,長500mm,入土300mm。. 3.腳手架的搭設由于基坑部位實際開挖放坡為1:0.5,現采用鋼管腳手架作為平臺,采用人工氣動錨桿鉆機進行錨孔打孔施工。腳手架鋼管選用48.33.6;搭設尺寸為:平臺搭設寬度8m,長度方向隨邊坡。立桿的縱距為1.5m,立桿的橫距為1.5m,立桿的步距為1.5m;架體最高處為4.4m,以此高度進行安全計算,操作平臺處使用模板鋪設。,以保證架體的穩定性。后附局部平面布置圖及剖面三、施工部署1、施工項目組織機構按照動態管理、優化配置的原則7、,全部崗位職責覆蓋項目施工全過程的管理,不留死角,避免職責重疊交叉。項目經理部的組織機構分別設置了項目經理、等領導層,分別對質量管理部、深化設計部、技術管理部、總包協調管理部及安全環境管理部等部門進行管理,各專業作業隊及分包商由對應的管理部門進行管理。2、 項目各專職管理人員職責1、技術負責人:對施工范圍內的工程質量、技術措施、進度等進行管理,解決圖紙及設計上的問題,編制單項施工方案或施工技術交底工藝卡,編制與調整周、旬、月施工進度計劃。并監督施工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2、施工員、質檢員、技術員、安全員:(1)對工程管理人員和勞務人員進行調配指導施工,并保證進入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和勞務人員有相8、應的技術素質。(1)對施工范圍內的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檢查、控制、評定。(3)對工程施工進行測量放線及按規范要求進行試驗檢驗、計量管理。(4)對施工過程中的生產安全、文明施工進行綜合管理。(5)材料員:對施工機械設備、臨時用水、用電進行管理協調。負責工程材料及施工用材的采購、驗收、保管、發放等管理工作。(6)預算員:對工程用款有計劃、有測算,并進行成本控制,對施工范圍內的工程預決算、報量進行審查,參與談判及對工程合約進行綜合管理。3、施工進度安排連通道處:原計劃于2016年5月14日2016年5月24日完成。因設計圖紙與實際不符,在設計考察更改后施工計劃改為2016年7月15日2016年7月319、日完成。其余:根據現場施工需要進行合理安排。四、施工準備1、物資條件準備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和施工預算中的工料分析,編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計劃,做為備料、供料工作和確定倉庫、堆場面積及組織運輸的依據。組織材料按計劃進場,并做好保管工作。2、施工機械選型與準備我司在綜合考慮工程特點、施工條件、工期、質量等因素的基礎上,對施工機械設備計劃如下: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計劃進場1挖機22022016年4月15日2錨桿鉆機MQT-8522016年5月15日3噴錨機PZ-722016年5月15日4鋼筋切斷機GQ40L22016年5月14日5鋼筋調直機JK-3J22016年5月14日6電焊機BX6-12010、22016年5月14日7切割機GTQ-5000B22016年5月14日8氣動錨桿鉆機MQT-12042016年5月14日以及其它工具及機械。并且施工機具就位后應進行試運轉,并做好維護、保養工作。3、人員準備1、施工管理人員迅速到位開展各項準備工作。2、落實各隊伍并按臨時設施工程和基礎工程的需要分批陸續進場。做好上崗前的技術培訓和安全三級教育。3、材料及機械設備配備周轉材料及工程所需機具、設備等按計劃落實,組織進場,并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圖指定處。勞動力資源配置:序號工種人數計劃進場時間1管理人員5人2016年04月15日前2挖機司機2人2016年04月15日起根據計劃分批進3鋼筋工8人2016年11、05月14日起根據計劃分批進4架子工8人2016年05月14日起根據計劃分批進5泥水工8人2016年05月14日起根據計劃分批進6雜工10人2016年05月14日起根據計劃分批進7水電工2人2016年05月14日起根據計劃分批進8錨孔機操作人員4人2016年05月14日起根據計劃分批進五、邊坡支護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施工放線邊坡開挖后修坡插筋及安裝鋼筋骨架面掛鍍鋅鋼筋網腳手架搭設錨孔開孔插入土釘鋼管鋼花管注漿噴細石砼(養護)平臺修筑邊坡周邊設置排水溝。2、施工要求及技術措施2.1、先檢查邊坡的穩定性,再清除邊坡中的松石、危石,獨立石圍護采用鋼絲繩與周邊樹拉結固定。2.2、根據施工圖紙,對邊坡進12、行精確放點,根據點位制定開挖邊線。2.3、在機械開挖后應輔以修整坡面使坡面平整,清除坡面上的塵土。2.4、掛鋼筋網時要確保噴砼時有50mm左右的保護層。2.5、鋼花管注漿施工技術要求出漿孔:沿管縱向400600預留1520出漿孔;微型樁桿體材料為50鐵管,壁厚5mm;壓力灌漿材料為P.C 32.5R早強型復合硅酸鹽水泥,漿液水灰比為0.40.6,開始用清水或稀漿走孔,壓漿結束時用濃漿封孔,灌漿工作壓力為0.20.5MPa左右。預計灌漿量:防洪堤段每延米約0.3噸水泥用量;取水泵房及綜合樓每延米約0.15噸水泥用量。 2.6、壓漿終止標準本次壓漿終止標準為達到下列條件之一:每延米水泥用量達到設計13、值的1.5倍; 壓力超過0.5MPa并繼續增高,走漿困難。2.7、噴砼面層采用PM3空壓機1臺,HPE-6砼噴射機一臺套及砼攪拌機250一臺。為防止土體和崩解,鋼筋骨架施工完畢后必須立即掛網噴砼。為控制砼的厚度,噴射砼前在邊坡中釘長200mm(外露100mm)83000*3000mm鋼筋作為控制砼保護厚度標志。鋼筋保護層標志安裝完后,用自來水將坡面沖刷干凈,濕潤巖層表面,使砼與土層(巖層)良好的粘結在一起。噴射砼最大骨料不大于10mm。砼噴射機噴射口離坡面60100cm,應不斷調角度以確保噴射砼面層與土體密實。噴射砼終凝2h后,應澆水養護。2.8、為了不使雨季雨水過大沖刷坡面,故在邊坡周邊設置14、排水溝。排水溝設計尺寸為400400,排水溝施工工序:砍伐坡頂周邊植被人工挖溝槽砌筑磚溝抹灰溝側面回填土方。2.9、其詳細做法參照后附圖紙。六、 腳手架穩定性計算 1、荷載的作用方式荷載平臺木板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扣件抗剪立柱地基2、 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腳手架搭設總高度為HI =4.4m,立桿縱距Ia=1.5m,立桿橫距Ib =1.5m,步距h=1.5m,立桿為48.3*3.6鋼管(計算采用48*3.0).3、 以平臺頂做為施工操作面,計算采用卸料平臺堆荷和施工荷載進行計算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205.0 N/mm2,鋼管15、強度折減系數取1.0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4.4m,立桿的縱距 b=1.50m,立桿的橫距 l=1.50m,立桿的步距 h=1.50m。腳手板自重0.30kN/m2,欄桿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載1.00kN/m2,施工活荷載1.00kN/m2。 圖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一、基本計算參數同上二、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 縱向鋼管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腳手板與欄桿自重線荷載(kN/m): q16、1 =0.000+0.3000.300=0.090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線荷載(kN/m): q21 = 3.0000.300=1.000kN/m(3)施工荷載標準值(kN/m): q22 = 2.5000.300=0.750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0.750+1.000=1.650kN/m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1.000.090=0.108kN/m活荷載 q2 = 1.400.750+1.417、01.000=2.310kN/m最大彎矩 Mmax=(0.100.108+0.1172.310)1.0002最大支座力 N = (1.10.108+1.22.31)1.00=2.602kN抗彎計算強度 f=0.228106/4491.0=50.69N/mm2縱向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0.090kN/m活荷載 q2 = 0.750+1.000=1.650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0.6770.090+0.9901.650)900.04/(1002.06118、05107780.0)=0.501mm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2.60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最大變形 vmax=0.616mm最大支座力 Qmax=8.499kN抗彎計算強度 f=0.624106/4491.0=139.04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設計19、強度,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8.50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1274.400=0.559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20、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2)欄桿的自重(kN): NG2 = 0.1501.000=0.135kN(3)腳手板自重(kN): NG3 = 0.3001.0001.000=0.243kN(4)堆放荷載(kN): NG4 = 3.0001.0001.000=2.430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3.367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5001.0001.000=2.025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00NG + 1.40NQ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考21、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6.88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參照扣件式規范2011,由公式計算 l0 = kuh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5.3.4取值為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C表;u = 2.3322、5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30m; h 腳手架步距;h = 1.50m;計算結果:l0=4.045m =4045/16.0=253.629 =0.114=6875/(0.114424)=142.535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七、施工監測信息法施工是邊坡支護的一個特點,為確保邊坡安全,不影響周圍建筑物及市政設施,要求隨時掌握開挖及支護施工整個過程中邊坡的動態變化,因此必須在支護施工過程中實施信息法施工。施工監測包括對環境的保護監測和對工程本體的監測,及時預報施工中出現的問題23、,并把獲得的信息通過修改設計反饋到施工中,以便合理施工。基坑監測點的設置:1、 在基坑坑頂、坡頂間隔20m設置水平位移、沉降觀測點。2、 在基坑坑頂間隔20m設置測斜觀測點。3、 在對撐上設置應力觀測點。4、 觀測點具體位置可視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局部調整,觀測精度不低于二級要求。5、 監測點設置詳見基坑監測平面布置圖八、文明施工及安全管理1、現場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生產規范規定。2、配備專職安全員,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3、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4、機械、電氣設備由專人操作,維修和定期檢查保養。5、做好施工現場的文明工作,保持場容整潔。6、聽從施工員的指揮,統一協調,在確保施工質量與進度的同時一定做安全生產,杜絕意外事故的發生。附圖基坑支護施工范圍平面布置圖 基坑支護施工范圍邊坡尺寸布置圖基坑支護施工范圍定位平面布置圖a-a剖面圖 b-b剖面圖c-c剖面圖d-d剖面圖操作平臺搭設布置圖連通道初步設計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