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樞紐基坑開挖及降排水專項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2418
2024-10-19
23頁
482.74KB
1、常州市金壇區龍山水利樞紐工程土建施工及設備安裝工程基坑開挖及降排水專項施工方案 審批人: 審核人: 編制人: 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壇區龍山水利樞紐工程土建施工及設備安裝工程項目經理部2016年 4 月 19 日目 錄1.工程概況11.1工程概述11.2區域地質條件11.3場地水文地質條件12.編制依據23.施工計劃23.1施工進度計劃23.2設備需求計劃24.施工工藝技術34.1基坑開挖斷面34.2支護54.3基坑開挖流程54.4基坑開挖準備工作54.5基坑降排水64.6基坑開挖135.施工保證措施175.1組織保障175.2技術措施175.3質量保證措施18 5.4物資經費保障2、195.5安全保證措施195.6應急預案195.7監測監控206勞動力計劃20常州市金壇區龍山水利樞紐工程基坑開挖及降排水專項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一)工程概述常州市金壇區龍山水利樞紐工程建于金壇區老丹金溧漕河上,距離金龍大橋以西約200處,包括節制閘(總凈寬24m,按2*12m兩孔布置)和泵站(總排澇量5*14=70m3,2臺雙向+3臺單向,單機排澇流量14m3/s)各一座;節制閘采用鋼筋砼整體塢式結構,采用升臥式平面鋼閘門,配QP卷揚式啟閉機;單、雙向泵站均采用堤身式結構,3臺單向泵并列布置在一塊底板上,2臺雙向泵并列布置在另一塊底板上,單向泵布置在臨閘側,雙向泵布置在臨岸側,泵站上下游3、側均采用快速鋼閘門,配QPK卷揚式啟閉機,上下游翼墻采用鋼筋砼扶壁式、懸臂式結構;龍山水利樞紐工程等別為等,節制閘、泵站、外河翼墻及堤防等主要建筑物為2級,內河翼墻、內河堤防及內外河導流墩、清污機橋等次要建筑物為3級,臨時圍堰級別為4級,防洪設計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除澇標準為20年一遇最大一日暴雨設計。雙向泵順水流方向32.0m,垂直水流方向16.4m;單向泵順水流方向32.0m,垂直水流方向23.6m;底板墊層底面高程-3.3m,集水坑位置-5.3m。節制閘順水流方向16.0m,垂直水流方向28.0m,底板墊層底面高程-3.1m。設計開挖坡比1:2。河岸高程在6.04、m左右,河床平均高程在約-1.0m。閘站底板下各層土重大于承壓水的頂托力,因此基坑不會發生滲透破壞。根據現場勘察閘站三面環水,四周水面高程約4.2m。(二)區域地質條件結合龍山水利樞紐工程基坑開挖高程及設計提供的勘探范圍內的土層,自上而下可分層灰黃夾灰色粉質粘土,重粉質壤土、雜碎磚、瓦礫等,為素填土,分布河道兩岸,厚度為0.53.5m,土層分布高程6.04.18m,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重粉質壤土,局部夾中,輕粉質壤土,主要分布河道兩岸,閘站及其上游部位厚度0.37.1m,閘站下游層厚0.812.4m,土層分布高程5.4-2.98m,/灰色輕粉質壤土、重粉質砂壤土,夾粉質粘土薄層,厚度3.6145、.64m,分布于閘站下游層厚度1.02.6m,土層分布高程4.17-0.47m,褐黃、灰黃夾灰、黃灰色粉質粘土、重粉質壤土,含鐵錳質結核,普遍分布于場地中,厚度2.311.0m,土層分布高程2.48-8.66m,灰黃色重粉質砂壤土、輕粉質砂壤土,局部輕粉質砂壤土,夾粉質壤土薄層,分布于場地大部分,厚度0.53.2m,土層分布工程-8.66-10.59m。根據鉆探資料顯示,本工程主要受該四層土質影響,主要針對這四層土質采取降排水措施。(三)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根據施工圖紙水文地質條件揭示,本工程場地地下水類型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取層輕粉質壤土,夾粘土薄層,局部互層,室內垂直向滲透試驗平均滲透系數為6、4.4*10-5cm/s,即0.04m/d,屬于弱-微透水性。二、 編制依據本施工方案編制依據主要有:招投標文件,相應的施工圖紙,國家現行的與本方案相關的規范和操作技術規程,本公司多年來類似項目的施工經驗。相關的主要技術規范如下:1、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L303-2004)2、 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2013)3、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4、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GJ 79-2012)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2007)6、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SL223-2008)7、江蘇省地方標準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范(DB7、32/T2334-2013)8、江蘇省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實施辦法(蘇水規20156號)。三、施工計劃(一)施工進度計劃閘站基坑土方開挖計劃于2016年4月20日開始實施,2016年4月30日完成,工期10天。 降排水計劃2016年4月20日管井施工設備、材料、人員進場,4月21日開始基坑降水井施鉆,4月22日安裝無砂砼井管,4月25日開始試抽水。(二)設備需求計劃項目部投入挖掘機4臺,推土機2臺,自卸車16臺,每臺機械配備兩名機械操作人員,在施工設備進場后,對施工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施工設備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并上報監理批準后投入使用。鉆孔機1臺套,泥漿泵4臺8、,潛水泵18臺,離心泵4臺。柴油發電機組1臺套,根據現場實際需要,適當增加排水設備和輕型真空井點設備。序號機械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挖掘機1.0m臺42推土機118KW臺23自卸汽車8t臺164污水泵12寸臺25潛水泵4寸臺16潛水泵6寸臺17回旋鉆孔機11KW臺18泥漿泵22KW臺49潛水泵0.37KW臺1810離心泵2.2KW臺411柴油發電機組200KW臺套1四、 施工工藝技術(一)基坑開挖斷面根據招標文件和施工圖紙,閘站基坑底寬為16.4+23.6+28+2*2=72m,計劃開挖邊坡為1:2,在邊坡高程1.0m處設置1m寬平臺。詳見基坑開挖斷面圖。第 2 頁 共 23 頁基坑開挖斷面圖第 9、4 共 23 頁(二)支護由于本工程節制閘緊靠北側龍山路,節制閘基坑開挖深度大,為了防止基坑開挖影響龍山路的穩定,在靠近龍山路的開挖上邊口以外2米處打設槽鋼進行支護。根據施工圖紙及開挖深度計算,支護采用6m長槽鋼,局部根據現場情況采用13m長鋼板樁,確保基坑開挖安全。在內河側鋼板樁一期圍堰合攏具備通行條件后,安排挖掘機清理支護位置處垃圾、石塊等雜物,測放支護位置,開始施打槽鋼或鋼板樁。在泵站基坑開挖至高程-3.0m時,精確測放出泵站臨土側集水坑位置,在集水坑外側2m處施打5m長鋼板樁,施打集水坑長度10.5m(詳見下圖)。(三)基坑開挖流程基坑開挖:場地清理及明水抽排施工測量放樣集中開挖閘站基10、坑土方開挖爽水壟溝降水(管井降水)清除淤泥基坑土方開挖至設計高程(預留30cm保護層)保護層開挖。(四)基坑開挖準備工作1、圍堰內明水排除一期施工圍堰填筑完畢后,進行圍堰內明水排除工作。圍堰內匯水面積約為230*82=18860m2,平均水深4.5米,總排水量約為84870m3。由于工期緊,計劃5天內排除河道積水,84870524707m3,計劃采用12寸污水泵抽排,12寸污水泵抽排單機理論排水量為520m3/h,考慮到富余系數單機排水量按450m3/h,在內河一期圍堰設置2臺可滿足排水要求,在內外河圍堰處各架設1臺4寸、6寸潛水泵進行抽排圍堰內的明水。抽排過程中,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必須控制在允11、許范圍內。一般開始降水降速0.50.8m/d為宜,接近排干時可允許達1.01.5m/d。根據水位的下降,調整水泵高度。2、 測量放樣圍堰內明水排除后,根據施工圖紙及施工方案的要求以及基準點的坐標、高程,首先由項目部的專業測量人員測繪出基坑原始斷面圖,用全站儀準確放出閘站等建筑物基坑開挖中心線、底邊線及上邊口線等,并埋設控制樁,高程采用水準儀測量控制。開挖時測量人員嚴格控制基坑開挖尺寸、高程、邊坡等。3、基坑內明水排除為防止及地表雨積水流入基坑,在基坑頂面距邊口1米處打設子堰擋水,子堰高出地面0.5米以上。在基坑頂面開挖線以外3.0米處開挖截水溝,溝底寬0.8m,深0.5m,設2%的坡度,道路與12、排水溝交匯處埋設暗涵管,截住地表水、雨水,引排至場外,保證邊坡免受雨積水的沖刷。建筑物主體施工期間,基坑區域匯水面積為23090=20700m2。基坑抽排水設備配置:根據水文資料,區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1050mm,但降水年際之間變化較大,降水年內分布也不均勻,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份,歷年汛期平均降水量為680mm,約占全年總量的65%左右。排水設施的能力配置按大暴雨等級設計,以最大日降雨量200mm考慮,則各區域抽排水設備配置如下:日最大匯水量為20700m20.2m/d=4140m,最大排水強度500m3/h;計劃采用6泥漿泵抽排,單機排水量為150m3/h,則該區域需要泥漿泵數量為213、臺。(五)基坑降排水閘站基坑采用管井降水結合壟溝排水,擬布置16眼管井,基坑明水抽排完成后施打試驗降水井,根據試驗井降水情況確定井深、井距、井數、水泵功率等。必要時增設輕型井點降水設備。 1、降水井參數設計 (1)模型的建立根據施工圖紙,將基坑地層簡化為均質、各向同性、無限隔水邊界含水層。第、/層土基本不受影響,第層輕粉質壤土,夾粘土薄層,局部互層,室內垂直向滲透試驗平均滲透系數為4.4*10-5 cm/s,即0.04m/d,屬于弱透水性,基坑為矩形基坑,開挖深度-1-(-5.2)=4.2m,地下水位須降到基礎開挖底面1m以下。 (2)計算基坑涌水量采用承壓完整場穩定流公式計算。考慮丹金溧漕河14、水源補給,承壓水頭按內河側最高水位5.2m考慮,故水位降深: SW = H0-HW=5.2-(-5.2-1)=11.4m 滲透系數取K=4.4*10-5 cm/s,即0.04m/d。 抽水影響半徑:對于承壓含水層, 影響半徑按下面的經驗公式確定: =1011.4 =22.8 m 對于矩形布置井群,引用半徑r0按下式計算。 查閘站基坑開挖布置圖LSSN-SGT-SG01,基坑底部長74m,寬38m。基坑的寬長比b/a =38/740.5,查圖2,取=1.15 。故 = 808.5 m = 22.8 808.5=831.3m圖1 計算示意圖 計算基坑涌水量: = = 329.8 m3/d圖2 引用15、半徑計算圖表 (3)布井方案 1 )、單井允許最大出水量,管井直徑取0.3m,內徑0.25m,濾管有效長度取1.4m,則: =22.6 m3/d 式中: l 過濾器有效長度(m); r 過濾器半徑(m); 2)、井點數量確定 首先根據基坑總排水量及單井最大允許出水量初步確定布井數。 = 16.05,取16眼。(4)計算干擾井群單井實際出水量 =1.42m3/d驗算干擾出水量:群井抽水單井干擾抽水量要遠小于單井抽水能力,即單井干擾抽水量小于22.6m3/d。故 Q=1.4216 =22.7 m3/d Qq =22.6m3/d,滿足設計出水量要求,不需要增加降水井數量。 (5)降水井的數量及井距 16、單井出水量取干擾井群單井實際出水量Q=22.7m3/d,則 =16 眼 井距(按單排布置):= 14mQ基坑總涌水量(m3/d);單井干擾抽水量(m3/d);n降水井數量(眼)。考慮施工干擾和場地要求并充分發揮設備的效率,降水井按單排錯開等距布置考慮,井間距14m。考慮節制閘尺寸為28*16m及兩側翼墻,計劃臨土側布置3眼;泵站尺寸為40*32m,計劃臨土側及兩側翼墻布置5眼;考慮閘站、導流墩、清污機橋基坑降水形成全封閉,計劃內外河側各布置4眼;根據試打管井出水情況,適當調整部分管井位置及數量。詳見基坑開挖平面布置圖。第 20 頁 共 21頁基坑開挖平面布置圖 (6)降水井的深度井深依據下式決17、定: HW=HW1+HW2+HW3+HW4+HW5+HW6; HW降水井深度(m);HW1基坑深度;HW1=(-1m)-(-5.2m)=4.2m;HW2降水水位距離基坑底要求的深度(取1m);HW3iB;i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圍內宜為1/101/15;B為降水井至基坑中心距離為30*0.5=15m,故HW3=15/15m,取1m;HW4降水期間的地下水水位變幅(m),取1米;HW5降水井過濾器工作長度(m),根據水井出水能力設計水井過濾器工作長度,取2m;HW6沉淀管長度(m),取1m;HW=4.2+1+1+1+2+1=10.2m。取井深為10m; (7)降水井結構降水井管直徑300mm18、,井深10m;井管為混凝土管,其中濾管采用無砂混凝土管;濾料為直徑0.152.5mm的砂礫混合濾料,沿徑向不小于15cm。 2、管井施工流程井點測量定位-挖井口、安裝護筒-鉆機就位-鉆孔-回填井底砂墊層-吊放井管-回填井管及孔壁之間的粒料反濾層-洗井-井管內下設水泵-安裝抽水控制電路-抽水。 3、管井潛水泵選用管井降水每一個管井單獨用一臺水泵進行抽水以降低地下水位。該工程降水深度淺,考慮到潛水泵安裝簡單、耗能少、效率高、成本低,故采用QDX1.5-16-0.37(額定流量1.5m3/h,額定揚程16m,額定功率0.37kw。因揚程16m10m;流量1.5m3/h 1.42/24=0.1m3/h19、,因此要調節水泵出水,使之適應管井的出水量,如水泵抽水采用間隔抽水則更為經濟合理。 4、管井降水施工 (1)井管構造由深井井管和潛水泵組成,井管由濾水管、吸水管和沉砂管三部分組成,詳見管井構造及地質柱狀圖。濾水管:濾水管的作用是在濾水過程中,含水層中的水通過該管濾網將土、砂顆粒過濾在外邊,使清水流入管內。吸水管:吸水管連接濾水管,起擋土、貯水作用。沉砂管:在降水過程中,沉砂管的作用是沉淀那些通過濾網的極少量的砂粒。水泵:水泵采用QDX1.5-16-0.37型潛水泵,一機一閘,集中控制。濾水管、吸水管及沉砂管均采用無砂混凝土管,直徑為300mm,每節長1m。外側包土工布濾網并纏絲包裹。 (2)管20、井井點施工用功率11kw回旋鉆機鉆孔,泥漿護壁。孔口設護筒以防孔口塌方。井管成孔前應清孔。下管前應進行探測孔深,應與井管長度相符。成孔后應立即安裝井管,以防塌孔,安放管節逐節沉入,外綁長竹片導向,使接頭對正,接頭用瀝青油膏密封。下管時應輕提慢放,并使井管居中;當上部孔壁縮徑或孔底淤塞,應向孔內注水,緩慢放入,禁止上下提拉和強行沖擊。管井下放完成后,及時投入填料,填料采用小礫石,填料要一次連續完成,用鐵鍬下料,以防分層不均勻和沖擊井管,從井底填到井口下1.5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黏土封口。管井周圍填完濾料后,安設水泵前先清洗濾井,采用清除井底沉渣。抽水系統安裝完畢后應先試抽,一切滿足要求后才21、能轉入正常工作。(六)基坑開挖1、閘塘清淤閘塘清淤采用挖掘機進行施工,圍堰內明水抽排完成后,經監理部、代建、建設處批準后,項目部組織機械進行清淤,清除淤泥堆放在外河側導流缺口東側空閑場地上。本工程考慮干法施工,由于工期較緊,挖掘機如若帶鋼板都不能進行清淤時,我方將報請監理部、代建、建設處批準后采取泥漿泵施工。2、閘站基坑上下坡道為了便于現場交通,在泵站內外河兩側圓弧翼墻附近,各做一條沿坡面從砼場內道路至基坑底部的斜道,路寬5米,采用建筑垃圾填筑,坡比為1:8。斜道頂面鋪設鋼板,保證運土車輛、砼車輛及其它車輛便于行走。3、 閘站基坑開挖 閘站基坑開挖采用干法施工,開挖時將按照工程施工進度計劃采取22、分區、分段、分層開挖的施工方法。(1)分段開挖:先開挖雙向泵基坑土方,再向單向泵及節制閘基坑擴挖。(2)分層開挖:泵站第一層開挖至高程1.0m;第二層由高程1.0m開挖至高程-3.00m;在泵站基坑開挖至高程-3.0m時,精確測放出泵站臨土側集水坑位置,在集水坑外側2m處施打5m長鋼板樁,然后開挖泵站集水坑至高程-5.00m;第三層進行高程-3.30m(-5.30m)即30cm保護層土方開挖。節制閘第一層開挖至高程1.0m,第二層由高程1.0m開挖至高程-2.60m,第三層等待封底前進行50cm保護層土方開挖。詳見閘站基坑分層開挖圖。閘站基坑分層開挖圖 在開挖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降低地下水的施工,23、開挖時保證地下水低于開挖面0.5m以下,同時放大開挖邊坡,在龍山路、泵站集水坑臨土側采取槽鋼或鋼板樁防護。 (3)開挖注意事項精確測量放樣,并以白灰線和標桿作為標記標志,同時注意觀察控制地下水位,確保滿足開挖要求。土方開挖從上至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施工中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開挖過程中避免邊坡穩定范圍形成積水。嚴禁擾動基底土壤,基底上淤泥必須清除干凈,嚴禁欠挖,如開挖后不能立即回填或澆墊層的,預留保護層。如發生超挖,采用相應的墊層料填平。土方開挖注意可利用回填土方的分類堆放,以保證回填土質質量。基坑開挖后,邀請建設處、代建、監理、設計現場檢驗,當確認符合設計,并簽證認可后,方可進行下一24、道工序的施工。土方施工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協調和安排,人員、車輛能做到統一調度,步調一致。 4、壟溝開挖在閘站基坑土方開挖到設計高程后,應及時開挖閘站基坑周圍壟溝,確保閘站基坑滲水和雨水能通過壟溝順利排出,并保持壟溝內無積水。截水壟溝采取擴大基坑開挖面,在閘站底板開挖線2米外開挖截水壟溝,截水壟溝深0.8m,底口寬0.6m。在壟溝四角和泵站集水坑(-5.3m)臨土側、臨閘側外側分別開挖集水坑集水,坑內分別布置1臺4泥漿泵抽水至基坑外側。為保證水泵正常工作,在每個集水坑上方搭設鋼管架利用導鏈將水泵吊離坑底30cm。5、其它建筑物基坑土方開挖閘站基坑土方開挖完成后,向內外河側延伸開挖,即開挖內、外25、河側翼墻、導流墩、清污機橋、擋墻等及河道土方開挖。6、校核測量開挖過程中,我部將經常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標高、控制樁、水準點和邊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監理有權隨時抽檢上述校核測量成果,或與我部聯合進行核測。7、臨時邊坡的防護土方開挖時,隨開挖隨整邊坡,對松動土采取挖掘機反鏟壓實整坡,局部輔以人工修整,邊坡采取土工膜覆蓋保護。8、開挖土的堆置基坑土方開挖時,淤泥土與可用于回填土分開放置。首先用一部分好土把項目部西側港池25m范圍填筑到位,多余土方運至外河導流缺口東側附近場地堆置。不允許在開挖范圍的上側棄土,必須在邊坡上部堆置棄土時,將確保開挖邊坡的穩定,并報審監理、代建等批準。9、機26、械配置根據施工圖紙所示,閘站土方位于老河道內,河道內表層土主要為淤泥為主,下層土方主要為粘性土為多,土方開挖為干地施工,施工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淤泥土運至棄土區,下層粘性土運往堆土區用于后期閘塘回填,根據圖紙斷面計算閘站基坑開挖土方約為24660m3,計劃10天完成,計劃從2016年4月20日開始至2016年4月30日結束,預留30cm保護層采用人工配合挖機進行開挖。其有效工期按計劃工期的80%進行考慮,機械配置計算如下:計算公式: QiKi Ni- qiTibi式中:Ni某期間機械需要量 Qi某期間須完成的工程量 qi機械的產量指標 Ti某期間(機械施工)的天數 bi工作班制,取2班制 27、Ki不均衡系數,取1.2 246601.2挖掘機:Ni-4(臺) 400102 246601.2自卸汽車:Ni-16(臺), 95102 246601.2推土機:Ni-2(臺)。 909102 五、施工保證措施(一)組織保障我公司結合以往類似項目的施工經驗,我方在施工該項目前進行了謀劃,項目部主要管理和技術人員均由具有豐富工程施工經驗的人員組成。領導班子由具有豐富經驗、責任心強的工程技術、生產、物資設備等各類專業人員組成,對工程進行管理。同時,根據本工程性質及特點,施工作業層由一直從事此類項目施工任務的高素質施工隊伍組成,充分發揮施工優勢,確保本工程優質、按期完成。基坑開挖施工采取“人停機不停28、”的施工方式,采取兩班輪流施工,每天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設法增加白天機械的工作時間,必要時夜間進行加班施工。雨后力爭采取多項措施立即恢復施工。(二)技術措施本工程施工安全重點抓好:陸上車輛交通安全、基坑穩定安全、施工油料防火安全、降水用電安全等。1、開挖嚴格按照施工作業規程、方案進行,做到分層分塊作業,留足基坑邊坡,防止塌方埋機。開挖運輸機械不得在開挖坑口長時間停留,做好開挖臨時邊坡的安全觀察。2、土方開挖時,隨開挖隨整邊坡,對松動土采取挖掘機反鏟壓實整坡,局部輔以人工修整。3、由于施工期長,需跨汛期施工,為防止雨水沖刷及便于施工,部分邊坡采用土工膜覆蓋,并做好固定防止風吹及人為破壞。4、加強陸29、上交通安全管制,設立規范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加強機械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遵章守紀,不開疲勞車,不開病車。5、基坑口設立明顯安全警示標志及安全護欄,基坑口嚴禁停放機械、堆土或施工材料。6、施工用油料,做好防火及消防安全工作,專人、專地保管。7、管井供電系統應采用雙線路,防止中途停電或發生其他故障,影響排水,所以配備專用電源及備用電源(200kw發電機組一臺),專業電工每天檢查現場及降水用電安全。8、加強降水設備維護,出現故障迅速排除,所需維修時間較長時,及時更換備用設備,水泵在運行時應經常觀測水位變化情況,檢查電纜線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損后水沿電纜芯摻入電動機內,同時還須定期檢查密封的可靠性,30、以保證正常運轉。(三)質量保證措施 降水工程雖然是工程中的一項臨時工程,但是對整個工程而言卻是重中之重,降水工程質量的成敗直接影響整個主體工程的實施。1、降水開始前,對所有抽水井統一編號聯測靜水位,量測基準點,在降水開始36天內,要求每天早晚各觀測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為每天一次,并做好記錄。雨天和出現新的補給源時,應增加觀測次數。2、設專人負責降水工作,管井使用時,基坑周圍應對稱、同時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內。認真做好地層記錄,確保地層記錄的準確。3、嚴格控制水井抽水含砂量,對于出水量達不到規范要求的水井要及時處理。4、降水應與開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據開挖的順序、進度等情況及時調整降水井31、的運行數量。5、管井水由水泵抽出排到基坑外側,做好基坑內的明排水準備工作,以防基坑開挖時遇大雨能及時將基坑內的積水抽干。6、基坑開挖從上至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施工中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留足預先確定的邊坡,禁止陡坡,以利排水,開挖過程中避免邊坡穩定范圍形成積水,防止塌方。7、嚴禁擾動基底土壤,基底上淤泥必須清除干凈,嚴禁欠挖,如開挖后不能立即回填或澆墊層的,預留保護層。如發生超挖,采用相應的墊層料填平。8、土方開挖注意可利用回填土方的分類堆放,以保證回填土質質量。9、按照施工進度計劃及時配足施工機械,加強設備維修,保證設備的完好率。10、加強施工道路的維修和保證道路的標準及質量,提高機械工作效率32、,晴好天氣做到日夜連續施工,雨天做好工作面的排水工作和覆蓋保護工作,保證雨后盡早恢復施工。11、抓好基坑工作面的排水,這是控制進度、質量的關鍵點,早挖、快挖、挖深排水溝,24小時不間斷排水。(四)物資經費保障公司為保證工期,前期為本工程提供足額的啟動資金及相關材料、機械設備等。施工用的大宗材料公司安排專人進行采購,并及時送至項目部。打樁機、挖掘機、推土機、鋼板樁等均為公司自有設備,公司有足夠物資及設備供應本工程使用。(五)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人員上班戴安全帽,水鞋等安全防護用品,每日組織班前安全交底會,交底現場施工危險因素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注意事項。2、嚴格按照項目經理部制定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33、操作規程,對進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危險作業書面告知以及安全技術交底等。項目經理部配置專職安全員,加強現場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檢查,確保施工安全。3、加強現場臨時用電的管理。嚴格按照用電操作規程規定,做好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用電配置。配電箱必須上鎖,貼責任牌,明確管理責任。4、做好臨邊防護措施以及基坑邊坡的防護,雨前雨后進行檢查,發現有滑坡、空洞等不安全因素提前采取加固及維護處理措施,將隱患消除在施工之前,保證基坑安全。5、土方開挖過程中,如出現裂縫和滑動跡象時,立即暫停施工,并通知監理、代建、建設處。必要時采用鋼板樁進行圍護。(六)應急預案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及工程地質情況,在辨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34、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是基坑邊坡塌方、防機械傷害事故、防觸電事故等。為及時有效地處理在基坑施工過程中重大突發事件對工程正常施工秩序的影響,建立以項目經理部為首、各部門配合的應急救援小組。在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內啟動應急機制,保證做到:統一指揮、職責明確、信息暢通、反應迅速、處置果斷,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本工程應急救援小組由項目經理部成員組成,這也是事件發生第一反應小組,也是事件的控制中心。根據事件發生對象,組成事件相應救援隊伍。救援隊伍來源于項目部各主要科室、施工隊,有項目的安全科、工程科、質量科、辦公室等。由應急救援小組處理事件的發生,解決事件的調節、安撫、后期調查、上報35、政府部門、補償等工作。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姓 名職 務聯系電話備注馬 勇組 長13815382058侯寶民副組長13952263337宋廣永副組長18252119253吳 振應急救援組組長13852440560許月峰技術組組長18752169881王志遠治安保衛組組長13951342147范文迪調查取證組組長15162092037王 生后勤保障組組長13813487597(七)監測監控1、在開挖邊坡上遇有水滲出時,將在邊坡修整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導和保護措施。2、安排專人進行基坑及邊坡變形觀測,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項目部、監理、代建、建設處。3、圍堰正常擋水期內,加強圍堰巡視和維護,在迎水側設置必要的禁36、止船舶停靠的警示標志和標牌,并在外河側設置水位標尺,圍堰頂設置監測點,隨時對圍堰外側水位、位移、沉降等進行定期觀測和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對圍堰進行加固,確保圍堰的穩定運行。 六、勞動力計劃項目部安排專人負責基坑開挖及降水工作;安排專職安全員1名,負責基坑開挖及降水施工期間的安全工作;測量員2名,負責基坑開挖及降水期間的測量及觀測工作;安排調度1名,負責施工期間機械及人員的調配,各部門和各工種相互配合,保證工程按計劃順利進行。職務姓名聯系電話備注項目經理馬勇13815382058技術負責人宋廣永13615105118基坑開挖及降水負責人吳振13852440560安全員王志遠13951342147質檢員許月峰18752169881測量員2人機械駕駛員30人降水人員8人根據施工情況適當增減其他輔助工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