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C區地下車庫土方開挖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42491
2024-10-19
24頁
1.27MB
1、 中煤建安集團第七十二工程公司 大觀園家天下C區地下車庫工程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項目名稱: 文獻編號: 受控標記: 實行日期: 2023年 05月 15日中煤建安集團第七十二工程公司 皖北煤電大觀園項目部工程名稱大觀園家天下C區地下車庫工程文獻編號編制單位、人員送審日期2023年5月12審核意見:(意見應具體,可附頁)部門職務審核人審核意見安監重要領導審批意見生產重要領導審批意見批準意見:(可附頁) 總工程師: 日期:大觀園C區地下車庫基礎土方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審批表(公司)工程名稱大觀園家天下C區地下車庫工程文獻編號編制單位、人員送審日期2023年5月12審核意見:(意見應具體,可附頁)部門職2、務審核人審核意見安監重要領導審批意見生產重要領導審批意見批準意見:(可附頁)總工程師:日期:大觀園C區地下車庫基礎土方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審批表(工程處)大觀園C區地下車庫基礎土方工程專項施工方案項目經理部會簽表目 錄1、工程概況61.1工程概況61.2工程地質概況61.3場地水文地質條件82、重要編制依據83、危險源辨認與監控83.1土方開挖工程事故的類型83.2引發事故的重要因素93.3危險源的監控94、土方開挖工程安全技術設計94.1一般規定94.2構造規定105、土方開挖工程施工規定105.1施工準備105.2土方開挖方法115.3土方開挖技術規定135.4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1463、土方開挖工程安全管理146.1土方開挖安全措施146.2排水措施157、土方開挖工程應急預案167.1事故報告程序167.2現場事故應急解決167.3事故應急解決167.4應急培訓和演練168、雨季施工措施169、文明施工措施171、 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大觀園家天下C區地下車庫工程位于宿州市迎賓路與人民路十字西南角,建筑面積27900m2,框剪結構,地下一層,地上為主樓13#、14#、15#樓工程,13#樓18層,14#樓26層,15#樓30層。其中地下室為人防地下室、車庫,人防工程面積12023m2,地下車庫層高為4.5m。+0.000m相稱于絕對高程27.2m,現場地坪高程約為26.4、0m。車庫基礎為筏板基礎,筏板厚度為400mm,筏板施工完后,上做500mm厚毛石混凝土,基底標高為-5.9m;14#、15#樓基礎為樁基,采用直徑400的CFG樁,圖紙設計的樁頂標高14#樓為-7.00米,15#樓為-7.10米。基坑深5.4米(局部6.1米)。工期安排:土方工程工期控制在40天。1.2工程地質概況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場地地基土構成層序自上而下如下:層雜填土(Qml)-層厚0.2m1.2m,層底標高為23.0925.77m。黃灰色、灰褐色等,濕、松散或可塑狀態,狀態不均勻。含植物根等。1層粘土(Q3al+pl)-該層局部地段分部。層厚0.7m2.0m,層底標高為23.0425、4.95m。黃灰色,可塑狀態,稍濕,有光澤,無搖振反映,干強度較高,韌性較高,層狀結構;含氧化鐵、鐵錳結核和少量鈣質結核等。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為1.802.20Mpa,加權平均值為2.09 Mpa。2層粘土(粉質粘土)混鈣質結核(Q3al+pl)-層厚3.6m10.3m,層底標高為14.8520.32m。灰黃、黃褐色,硬塑狀態,稍濕,有光澤,無搖振反映,干強度較高,韌性高,層狀結構;含氧化鐵、鐵錳結核和大量鈣質結核(含量約20%左右)等。并夾有粉土、層底含粉土(粉細砂)較多。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為2.404.20Mpa,加權平均值為2.73 Mpa(因夾大量鈣質結核,故p6、s值離散型較大)。層粉質粘土夾粉土(Q3al+pl)-該層局部地段分部。層厚0.7m4.6m,層底標高為13.3317.92m。黃褐色、黃灰色,硬可塑狀態,搖振反映中檔,稍有光澤,干強度中檔,韌性中檔,層狀結構;含氧化鐵、鐵錳結核,夾雜有鈣質結核(含量約510%左右)、粉質砂等。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為1.602.20Mpa,加權平均值為2.31 Mpa(因夾鈣質結核及粉細砂,故ps值離散型較大)。層粉土(粉細砂)夾粉質粘土(Q3al+pl)-層厚2.5m11.6m,層底標高為5.0911.49m。黃褐色、黃灰色,中密密實狀態,含氧化鐵、鐵錳結核,粉細砂等。間夾薄層粉質粘土,搖振反映迅7、速,無光澤,干強度中檔-低,韌性低。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為2.6015.0Mpa,加權平均值為8.98 Mpa(因夾粉質粘土及粉細砂,故ps值離散型較大)。層粉質粘土(粘土)(Q3al+pl)-層厚0.8m5.9m,層底標高為0.996.39m。褐灰色,可塑硬塑狀態,稍濕,有光澤,無搖振反映,干強度較高,韌性較高。層間結構;含氧化鐵、鐵錳結核和少量鈣質結核等,并夾有薄層粉土粉細砂。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為1.803.1Mpa,加權平均值為2.55 Mpa(因夾鈣質結核及粉細砂,故ps值離散型較大)。層粉土(粉細砂)與粉質粘土互層(Q3al+pl)-層厚3.1m12.20m,層8、底標高為-6.99-0.28m。黃褐色,中密實或硬可塑狀態,含氧化鐵、粉細砂等,搖振反映迅速,無光澤,干強度低,韌性低。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為6.0014.0Mpa,加權平均值為12.41 Mpa。層粘土夾粉土(Q3al+pl)-層厚2.1m8.4m,層底標高為-12.04-4.38m。灰黃、褐黃色,硬塑堅硬狀態,稍濕,有光澤,無搖振反映,干強度高,韌性高。層間結構;含氧化鐵、鐵錳結核和少量鈣質結核等,并夾有薄層粉土。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一般為2.503.8Mpa,加權平均值為3.07 Mpa(因夾鈣質結核及粉細砂,故ps值離散型較大)。層粉土、粉細砂夾粉質粘土(Q3al+pl9、)-該層尚未揭穿。褐黃、黃褐色,密實狀態,濕或飽和,粗糙,搖振反映迅速,干強度低,無韌性。含氧化鐵、間夾有粉質粘土。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大于10.0Mpa。1.3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勘察報告,擬建場地層雜填土中和1 層粘土的表層埋藏有上層滯水,一般無穩定的自由水面,重要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滲水補給;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及下部各土層中所夾得粉土、粉細砂層中,埋藏有層間型地下水,具有承壓性,其水量較大。靜止水位標高為17.2920.34m。地下水位的變化幅度為35m。2、重要編制依據2.1施工圖紙:大觀園家天下C區地下車庫圖紙2.2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3建筑工程施工質10、量驗收統一規范(GB50300)2.4施工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2.6大觀園家天下C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危險源辨認與監控3.1土方開挖工程事故的類型3.1.1影響邊坡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和穩定;3. 1.2引起機械事故;3.1.3邊坡土堆放材料傾落;土方坍塌直接傷人。3.2引發事故的重要因素3.2.1開挖較深,放坡不夠;或通過不同土層時,沒有根據土的特性分別擬定不同的放坡坡度,致使邊坡失去穩定而導致塌方。3.2.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層開挖時,未采用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土層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響而濕化,內聚力減少,在重力作用下失11、去穩定而引起塌方和滑坡。3.2.3邊坡頂部堆載過大,或受外力振動影響,使坡體內剪切應力增大,土體失去穩定而塌方。3.2.4土質松軟,開挖順序、方法不妥而導致塌方。3.3危險源的監控3.3.1根據土的類型、力學性質擬定適當的邊坡坡度;3.3.2當基坑深度較大時,放坡開挖不經濟,或環境不允許放坡時,應采用直立放坡,并進行可靠地支護。3.3.3做好地面排水和減少地下水位的工作;3.3.4在基坑邊坡上側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動施工機械時,應與挖方邊沿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邊坡和直立坑壁的穩定。4、土方開挖工程安全技術設計4.1一般規定4.1.1土方開挖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1)對定位放線的控制,控制內容重要是復12、核建筑物的定位樁、軸線、方位和幾何尺寸。2)對土方開挖的控制,控制內容重要是檢查挖土標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土方開挖時,在接近設計坑底標高時,應預留200mm厚土層,用人工開挖和修整,邊挖邊修坡,以保證不擾動土和標高符合設計規定。挖土邊坡值應符合下表規定。土質邊坡坡度允許值土的類型密實度或狀態坡度允許值(高寬比)坡高在5m以內坡高在510m以內碎石土密實中密稍密1:0.351:0.501:0.501:0.751:0.751:1.001:0.501:0.751:0.751:1.001:1.001:1.25黏性土堅硬硬塑1:0.751:1.001:1.001:1.251:1.001:1.25113、:1.251:1.504.2構造規定4.2.1大型挖土及減少地下水位時,應經常注意觀測附近已有建筑物、道路、管線,有無下沉和變形,應與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研究采用防護措施。4.2.2施工中當發現文物及古墓,應妥善保護并及時告知本地有關部門來現場解決。4.3設計計算,對邊坡支護進行設計,并計算,保證邊坡穩定,具體見基坑支護方案。5、土方開挖工程施工規定5.1施工準備5.1.1現場準備1)勘察現場、清除地面及場地上障礙物,了解掌握開挖土層的地址、水文、線路等。2)做好施工現場排水工作.3)保護測量基準樁點,以保證土方開挖標高、軸線位置、尺寸準確。4)施工環節5.1.2重要機具及測量儀器(1)挖土機械14、有:挖掘機、裝載機、自卸汽車、裝載機等。(2)一般機具有:鐵鍬(尖頭與平頭兩種)、手推車、鎬、小白線等。(3)經緯儀、水準儀及50米鋼卷尺、坡度尺等測量儀器。5.1.3 勞動力配置:現場配備挖掘機司機4名,裝載機司機2人,自卸車司機8人,測量放線人員6名。技術員2人。5.2土方開挖方法地下車庫土方開挖時,具體放坡系數如下:地下車庫基坑北面采用1:1的放坡;地下車庫基坑西面采用1:1的放坡;地下車庫東面考慮施工臨時道路及臨時辦公設施,放坡采用1:0.5,進行基坑支護。本工程上層土質以耕植土為主,加上基礎施工在雨季;施工現場設立環形臨時道路;綜合以上因素,為保證邊坡安全,并減少成本,保證施工期間的15、邊坡穩定性及施工的安全性,參照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工程土方開挖采用大開挖形式,基坑開挖深度5.4m左右,南面、北面、西面一級放坡,放坡系數均為1:1,坡面噴射50mm厚砼;基坑東面采用二級放坡,并進行土釘墻支護。 具體支護措施詳見基坑支護方案,基坑開挖邊坡坡面(北、南、西)采用50mm厚C20混凝土噴射支護和排水措施,坡面噴射混凝土掛鋼絲網片,網片采用16短鋼筋固定,鋼筋長度1500mm,間距15001500mm;基坑開挖東邊坡坡面采用80mm厚C20混凝土噴射支護,坡面噴射混凝土掛鋼筋網片,網片采用6鋼筋,土釘鋼筋采用18長度2023mm,間距15001500mm在基坑土方開挖中,在基坑底部16、周圈設立300mm寬排水溝(具體做法見附圖),并在基坑四角及每隔25米設立一個1000mm1000mm1000mm集水井(具體做法見附圖),安排專人對集水井進行排水,以防止雨季期間雨水對邊坡導致破壞。土方開挖要嚴格按照規定分段分層進行,第一次開挖深度2.2 m,待上層土開挖完畢后,方可向下開挖,對場平回填土的開挖應根據具體情況減少分級開挖深度,在靠近邊線時預留200 mm的土用人工修除;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邊坡支護措施,保證基坑開挖安全。5.2.1土方開挖選用4臺220型(3m3)反鏟挖土機及人工配合,并配一定數量8t自卸車保證土方外運。5.2.2土方開挖采用大開挖,第一次先從室外地坪挖深約2.17、2米(標高為-3.2m),第二次土方開挖先開挖14#、15#樓基坑,按照14#、15#樓設計樁頂標高,在基坑開挖邊線內,將土方挖至樁頂標高抬高1.5m位置找平。土方開挖完后,即開始進行CFG樁基施工。5.2.3 待14#、15#樓基坑土方施工完后,即進行車庫基坑土方第二次大開挖,按照邊坡設計,在基坑開挖邊線內,第二次土方開挖至設計標高上預留20cm厚土,為保存原狀土,防止暴曬,基坑開挖后采用彩條布覆蓋。為防止基坑土方受到擾動,待驗槽后采用人工輔助開挖預留土方。5.2.4地下車庫土方開挖嚴格按照邊坡設計規定放坡。邊挖邊退,基底周邊考慮1.4m寬工作面。5.2.5基礎土方開挖應遵循先深后淺的施工順18、序,挖土應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層進行,邊挖邊檢查坑底寬度,寬度不夠時,每3米左右修一次坡,至設計標高,再統一進行一次修坡清底。5.2.6基坑開挖時,在基坑的東北角預留臨時汽車坡道,臨時汽車坡道寬6m,坡度15%,便于筏板基礎、樁間土等土方的第三次開挖與外運。5.2.7按照設計后澆帶位置為分界點,將車庫整個基坑進行分段,挖出一段后及時驗槽,人工清土到基地標高后及時進行墊層混凝土澆筑,防止雨水浸泡基坑。5.3土方開挖技術規定5.3.1挖土機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技術人員的現場指揮,嚴禁土方超挖,防止擾動土體,若萬一有超挖則對局部超挖地段采用C15素砼填實。5.3.2集水坑加深部位位置及標高、放坡系數由現場19、技術人員負責按定位軸線擬定。5.3.3機械挖土標高1)13#樓為-6.2m,預留20cm厚人工清理;2)14#樓為一次開挖標高為-5.6m,二次樁間土開挖至-7.0m;3)15#樓為一次開挖標高為-5.6m,二次樁間土開挖至-7.1m;4)地下車庫為-6.2m,預留20cm厚人工清理; 余留土方用人工鏟平至基地標高,標高及誤差和平整度見表。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查標準(mm)項序項目允許偏差工程檢查方法樁基基槽挖方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50+300-100+500-150+100經緯儀、用鋼尺20、量3邊坡設計規定觀測或用坡度尺檢查一般項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基底土性設計規定觀測或土樣分析5.3.4挖機開挖施工中須配備施工員、質量員、技術員等,密切配合監控、指揮,基坑開挖自西南向東北開挖,在挖掘過程中注意對工程的保護。5.3.4挖土接近基坑底時,由現場專職測量員用水平儀,隨著挖機逐步向前推動,將水平儀安頓坑底。在基坑底部四周及中部設立標高控制點。5.3.5土方開挖邊坡解決采用土釘墻護坡,具體見基坑支護方案。5.3.6在開挖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槽壁和邊坡的狀態,根據土質情況,應作好支撐的準備,以防坍塌。5.3.7在機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應配合人工隨時進行21、挖掘,并用手推車把土方運到機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挖走。5.3.8 14#、15#樓樁基砼施工完畢后,待砼強度達成設計規定,即可按基底標高挖除樁間土,按照成樁的先后順序開挖,并進行人工破樁頭。基坑預留土方采用人工清除,注意避免擾動基底土體,嚴禁超挖。5.4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5.4.1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查標準按照施工規范規定。5.4.2質量驗收基坑開挖完畢有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的有關人員共同進行檢查、鑒定驗槽。經檢查合格,填寫基坑驗收記錄,辦理施工交接手續。6、土方開挖工程安全管理6.1土方開挖安全措施6.1.1土方開挖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一致,并遵循“開槽支撐,先22、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6.1.2人工開挖基坑時,操作人員之間要保持安全間距,一般大于2.5m,2臺挖掘機開挖,挖土機下面嚴禁站人,以防挖土機轉動傷人。挖土機間距大于10m,操作中要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角的危險作業。6.1.3基坑開挖應嚴格按規定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邊坡的穩定動向,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并及時加固解決。6.1.4深基坑四周設立防護欄桿,人員上下要有專用爬梯。6.1.5基坑的防護1)土方開挖要探明地下管網,防止發生意外事故。2)在距離基坑邊0.8m周邊用48鋼管設立兩道防護欄桿,立桿間距2m,高出自然地坪1.2m,埋深0.5m。基坑上口邊1.5m范圍內進行23、砼硬化,并砌筑擋水設施,3m范圍內不許堆土、堆料和停放機具。各施工人員嚴禁翻越護身欄桿。基坑施工期間設警示牌,夜間加設紅色警示燈。6.1.6基坑外人員不得向基坑內亂扔雜物,向基坑下傳遞工具是要接穩后在松手。6.1.7基坑下人員休息要遠離基坑邊及放坡處,以防不慎。不得在基坑邊逗留,不得在基坑內休息。6.1.8施工機械一切服從指揮,人員盡量遠離施工機械,如有必要,先告知操做人員,待回應后方可接近。6.2排水措施1)基坑開挖采用坑內明溝排水法。坑壁周圈設一圈磚砌(M5水泥砂漿;1:2水泥砂漿粉刷)排水明溝,溝寬300mm,溝最淺處深300mm,坡度為1%,以保證坑內積水排向集水井。2)集水井沿基坑周24、邊設立尺寸1000mm*1000mm*1000mm(深),間距為2030m,設立一個240mm厚磚砌集水井。3)每個集水坑內設立一臺污水泵,必須有專人負責。7、土方開挖工程應急預案7.1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領導應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急救;7.2現場事故應急解決危險性較大土方開挖過程施工中也許發生的事故重要有:邊坡局部或大面積。7.3事故應急解決7.3.1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7.3.2立即排除其他的隱患,防止救人人員受到傷害。7.3.3積極進行傷員的搶救工作。7.4應急培訓和演練7.4.1應急組織和預案擬定,施工單位應急組長組織所有應急人員進行應急培訓25、。7.4.2進行預案分項演練;7.4.3在確認險情和事故解決妥當,應急反映小組進行現場拍照片。7.4.4在事故解決后,將所有調查資料分別報送業主、監理單位和有關安全管理部門。8、雨季施工措施8.1場地排水基坑邊坡坡頂做不小于1500mm寬散水、300高擋水墻,四周做砼路面。基坑內,沿四周挖砌排水溝、設集水井,泵抽至市政排水系統。排水溝布置在基礎輪廓線以外,排水溝邊沿應離開坡腳0.3m,溝底比基坑底低0.4m,坡度0.1%;集水井設立在基坑邊及角部位置,井徑1.0m,井壁用紅磚砂漿砌后抹光,集水井底比排水溝低0.7m。排水設備采用大揚程的潛水泵,雨期抽出的積水應排至基坑以外地面排水系統,防止亂排26、產生回滲。保證施工現場水流暢通,不集水,四鄰地區不倒灌。8.2 做好生活區的下水管道和雨水井,用水應有固定排放途徑,保證雨后不陷、不滑、不泥濘、不存水,避免浸泡邊坡。8.3土方施工中,基坑內臨時道路上鋪渣土或砂石,保證雨后通行不陷。8.4已暴露尚未噴射的樁間土工作面防止雨水直接沖刷,遇雨時覆蓋塑料布。8.5工作面出來后應立即覆蓋彩條布,或澆注好砼墊層,防止暴曬或雨水泡槽。8.6現場存儲的鋼材做好防雨水銹蝕的準備。8.7機電設備要經常檢查接零、接地保護,所有機械棚要塔設嚴密,防止漏雨,隨時檢查漏電裝置功能是否靈敏有效。8.8噴射砼前,要隨時掌握天氣預報,盡量避開大雨,現場要準備大量苫布,以備噴射時遇雨進行覆蓋。8.9現場要有10臺左右的備用潛水泵,遇雨時及時抽水。9、文明施工措施9.1所有土方運送車輛進入現場后嚴禁鳴笛,以減小噪音。9.2所有施工人員應保持現場衛生和環境清潔。9.3為保持環境衛生,避免運土車發生遺灑,在現場搭設拍土架,指派專人負責將運土車上的土拍實并蓋好帆布,避免路上遺灑。9.4在大門出口處設立沖洗車槽,每輛車必沖洗。9.5天天收車后項目經理部指派專人清掃馬路,以達成環衛規定。9.6現場內施工人員嚴禁吸煙。9.7施工機械要經常清洗,保證外表干凈。附圖1:基坑平面布置圖附圖2:剖面圖附圖3:噴射砼面層大樣附圖4:泄水管大樣附圖6:集水坑大樣圖附圖5:排水水溝大樣圖